康寿丸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补气养血,润肺滋肾。用于气血两虚,精血两虚,精血不足导致的身体瘦弱,神疲乏力,眩晕健忘,失眠 多梦,多汗,干咳少痰,心悸气促,腰膝酸软。 适应症: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脑失所养引起的眩晕。缓解长期眩晕、两目干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状。 用于治疗阴虚血少、心神失养导致的不寐。缓解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等症状。 用于治疗气血两亏、阴津不足造成的健忘。缓解神志失聪、记忆下降、易精神疲惫、气短乏力、口干等症状。 用于治疗心肾阴虚、心失所养引起的心悸。缓解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引起的咳嗽。缓解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大便干结、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等症状。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老年性记忆力减退、心脏病
吃三七粉的禁忌一 吃三七粉的第一个禁忌是月经期间不能吃。 专家提醒: 1、三七粉活血化淤是第一圣药,月经期间服用,易导致出血过多。 2、但如果是血淤型月经不调,则可以用三七粉活血化瘀来调理月经。 吃三七粉的禁忌二 吃三七粉的第二个禁忌是孕妇怀孕期间不能吃。 专家提醒: 1、这和妇女在怀孕期间要谨慎用药是一样的原理,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 2、但如果是产后用三七来补血那可就是极品了,因为三七对失血性贫血具有极好的效果。 3、孕妇怀孕期间不能吃三七粉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孕妇在怀孕期间最好什么药都别服用。以免有副作用。 吃三七粉的禁忌三 吃三七粉的第三个禁忌是不能过量。 专家提醒: 1、吃三七粉要根据
参芪五味子片的功效与作用 参芪五味子片具有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乏力、心悸、气短、自汗。 参芪五味子片的药性分析 处方:南五味子180克、党参60克、黄芪120克、酸枣仁(炒)30克。 组方分析:方中南五味子味甘性补,养心安神,味酸收敛,且酸甘相合化阴生津,以补气血之虚,为君药。党参、黄芪甘温补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为臣药。佐以酸枣仁甘酸养血安神,且引诸药直达病所,以助药力。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之功。
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能一起吃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同时服用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 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一样,都是冠心病患者必备的药物,速效救心丸可以在感觉胸闷、左肩膀酸痛等心绞痛先兆症状时就服用,不必等到心绞痛发作。 而而硝酸甘油是急救药物,是关键时刻救命的,因此不确定心绞痛时,尽量不要服用。 害怕硝酸甘油耐药的患者,应首选速效救心丸,5分钟内疼痛无缓解时再服硝酸甘油。 如果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均无法缓解心绞痛,就应尽快拨打120送医急救。 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的区别 1、药物成分不同 硝酸甘油是西药;速效救心丸是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等。 因此,硝酸甘油难以避免的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和耐药性。 2、禁忌症不同 禁用硝酸甘油的情况:严重贫血、青光眼
灯芯草治疗小儿夜啼偏方 偏方一 准备灯芯草5克,烧灰,涂于母亲的乳房上,让孩子吃。适用于吃母乳的婴儿。 偏方二 准备蝉蜕3个、薄荷1.5克、槟榔3克、枳壳3克、灯芯草10 根,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适用于3-6个月小儿用量。 偏方三 灯心草五钱,煎二次,分二次服。 偏方四 灯芯草2克、淡竹叶10片,煎汤取汁,代茶喂饮。适用于小儿心火内盛型夜啼。 治疗小儿夜啼偏方推荐 1、解痉安神蝉衣粥 蝉衣6g 粳米30g,蝉衣去头足,水煎取汁,与粳米同煮。每日1剂,分2次服。连用5天。 2、解痉葛根散 葛根5g 、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 3、茴香贴 大茴香10g、 小茴香10g
东革阿里如何保存 东革阿里的保质期有两年,应该密封保存好,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东革阿里(Tongkat Ali),植物学名为E urycoma Longifolia Jack,为一种常见於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山坡地的灌木类草本植物。它是一种“苦口良药”,因为其味道相当苦,但是它却有治疗各种疾病及病痛的疗效。 东革阿里有什么功效 1、缓解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 2、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机能,提神抗疲劳。 3、改善男性前列腺疾病,增强肾脏功能。 4、减轻痛风和风湿症状。 5、有清血功效,促进肝脏排毒和血液循环。 6、抗病毒作用,有抗癌作用。 7、提高男性睾酮素分泌,提高性能力。 东革阿里的食用方法 1
六味地黄丸正确吃法是饭前还是饭后 六味地黄丸属于滋补类的药物,可能阻碍脾胃运化,一般建议在饭后10-15分钟后吃比较好。 而且六味地黄丸也不建议天天吃,一般建议服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中间停一两天,让身体适度休养。 六味地黄丸不适宜人群 1.明显肾阳虚者不宜服。肾阳虚多表现为面色偏白、腰膝酸冷、体质虚弱、喜暖畏寒﹔ 2.没有明显肾阴虚症状者不宜服。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烦热、头晕耳鸣等,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很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情况﹔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者不宜服。虽说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但方子内滋阴的药偏多,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所以即使属于肾阴虚者,但脾胃功能不好,也不建议服用﹔ 4.健康人群不宜服用﹔ 5.肥胖者不可随意服用。中医认为
清胃黄连片有副作用吗 清胃黄连片的副作用尚不明确。 清胃黄连片的主要成份是黄连、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栀子、黄柏、黄芩、赤芍,具有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清胃黄连丸的副作用尚不明确,一般来说,是药三分毒,建议最好不要长期使用清胃黄连丸,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疗程用药,效果会比较理想的。 服用清胃黄连片的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孕妇、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
海螵蛸主要功效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主治: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1、用于遗精,带下:海螵蛸温涩收敛,有固精止带之功。治肾虚遗精者,常与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等同用,以补肾固精;治妇女赤白带下,可与白芷、血余炭同用。 2、用于崩漏下血,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海螵蛸能收敛止血。治崩漏下血者,常与茜草、棕榈炭、五倍子等同用,如固衝汤;治吐血、便血者,常与白芨同用,以增强收敛止血之功;治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 3、用于胃痛吐酸:海螵蛸有良好制酸止痛作用。常与延胡索、白芨、贝母瓦楞子等同用。 4、用于湿疮,湿疹,溃疡不敛等:海螵蛸外用能收湿敛疮。治湿疮、湿疹、配黄柏、青黛、煅石膏研末外敷;治溃疡多脓,久不癒合者,可单用研末外敷,
麻杏止咳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麻杏止咳片饭前饭后吃都可。 麻杏止咳片的说明书上并没有明确规定是饭前还是饭后吃,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服用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要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物量。 服用麻杏止咳片的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4.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附子理中丸的主要功效 主治: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临床应用: 1、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塬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附子理中丸
石斛夜光丸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石斛夜光丸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服用。 石斛夜光丸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服用时应该选择在饭后服用,这样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保证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当然,具体服药时间还应根据胃肠的状况、自身病情需要及所服药物特性来定。 服用石斛夜光丸的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本品适用于早期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
良附丸可以长期吃吗 良附丸是否可以长期吃因人而异。 良附丸的主要成份是高良姜、醋香附。本品为棕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辣。良附丸属于纯中药制剂,具有温胃理气的作用。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在临床中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较好疗效,副作用很少。并不是所有疾病患者都能使用良附丸治疗,在临床上一定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方能收到应有的疗效,反之,良附丸用之不当会起到不良的作用。因此,良附丸能不能长期服用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决定,而不是一概而论。 服用良附丸的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3.胃部灼痛,口苦便秘之胃热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
芎菊上清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芎菊上清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治疗的疾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芎菊上清丸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的功效,建议早、晚空腹口服即可。建议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服药。 芎菊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水丸剂,每百粒重6克。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用法用量:口服。每服6克,一日2次;体虚者及小孩酌减。 芎菊上清丸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
中药黑白丑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1.通便 黑白丑中的牵牛子甙的化学性质与泻下素相似,有强烈的泻下作用。牵牛子甙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能刺激肠道,增进蠕动,导致泻下。 2.利尿逐水 黑白丑能增强肾脏代谢功能,有利尿的作用。可治水湿潴留,水肿胀满,二便不利。可单用研末服。腹水甚者,可配甘遂或大黄以加强泻水作用。 3.消积 主治肠胃积滞、大便秘结,或下痢里急后重,可配木香、槟榔、枳实等消积通便。 4.驱虫 黑白丑中的牵牛子甙及其衍生物可产生驱虫作用,尤其对肠道中的蛔虫驱除效果较好。 黑白丑药用选方 1、治水肿:牵牛子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一
木棉花的作用与功效:利尿促消化 夏天用木棉花泡水喝可以利尿促进体内水分循环,令身体更加健康。除此之外,若身体出现了各种肠胃不舒服的情况都是可以使用木棉花的,特别是慢性胃炎、痢疾、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的毛病。 木棉花的作用与功效:清热祛湿 木棉花是广东家喻户晓的祛湿食材,天然易得,对春困湿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从谷雨到清明前后,南粤大地春意盎然,天气潮湿多雨,淅淅沥沥的梅雨天延续多时,气温也逐步上升。天人相应,人体也难免湿热内蕴的症状如,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胸闷不适,肢体沉重,胃口不佳,困倦乏力,喉咙痛,大便稀溏,舌台黄腻等。 中医认为,对这样的时令病,通常也有可对应的时令食材应“运”而生,遍布岭南的木棉花就是食用、药用两相宜的清热祛湿之品。《常用中草药手册》中记载,木棉花能清热祛湿,治肠炎,菌痢。且红棉树为高大
止血 九死还魂草炒用具有止血,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刀伤。 活血痛经 生用九死还魂草还可以活血通经,可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的治疗,使用时应注意孕妇需慎用、非血有瘀蓄、或者因瘀蓄而致疾者是不要可轻用九死还魂草。 抗癌 九死还魂草对化学抗癌剂或放射治疗敏感瘤均有效,常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鼻癌、肺癌、肝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解痉 九死还魂草所含的芹菜甙元对平滑肌有中度解痉作用。经豚鼠和大鼠实验表明还有较弱的抗胃溃疡作用。
延胡索的主要功效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心经。 主治: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多用于治疗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1、治胸痹心痛,配瓜蒌、薤白或丹参,川芎等; 2、治胃痛,配白朮、枳实、白芍等;若偏寒者,配桂枝或高良姜;偏热者,配山栀、川楝子;偏气滞者,配香附、木香;偏血瘀者,配丹参、五灵脂。 3、治肝郁气滞脇肋胀痛,配柴胡、郁金等; 4、治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配当归、红花、香附等; 5、治寒疝腹痛,配小茴香、吴茱萸等; 6、治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 7、治风湿痹痛,配秦艽、桂枝等。 延胡索的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 延胡索含有的延胡索粉,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等成分均有很
成分不同 定坤丹的主要成分为人参、鹿茸、西红花、鸡血藤、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苓、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 定坤丸主要成分为西洋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黄芪、 阿胶、五味子(醋炙)、鹿茸(去毛)、肉桂、艾叶(炒炭)、杜仲(炒炭)、续断、佛手、陈皮、厚朴(姜炙)、柴胡、香附(醋炙)、延胡索(醋炙)、牡丹皮、琥珀、龟板(沙烫醋淬)、地黄、麦冬、黄芩。 相同之处:方中的中药“人参、鹿茸、白芍、川芎、熟地黄、延胡索”的作用“益气养血,理气止痛”。 不同之处:“定坤丸”加入艾叶炭、杜仲炭,而中药炒炭之后功效也会改变,止血的功能也增强了,并且方中还加入了滋阴的“五味子,牡丹皮、麦冬等,增强了滋阴的功效。 而”定坤丹“方中的”益母草、西红花、三七“主要是活血化瘀、”砂仁、干姜、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