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依赖你的5大理由
    孩子依赖你的5大理由

         宝宝自出生起就开始了探索世界的过程。有的宝宝胆子大,调皮好动;而另一类则依赖性强,缺乏自信,胆小…怎样帮宝宝独立起来?让我们先从了解他们的心理开始。      表现1、害羞      让妈妈头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来,女儿点点总是显现出六神无主的样子;那么小的人儿,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好静不好动,每次到朋友家里串门,她会一路吵着“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钉在地上一样就是不进人家的家门。     儿童心理分析:     由于孩子的天生气质决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属于内向型的孩子,比较不爱动,胆小害羞,而且适应性差,对于新事物或陌生人,

  • 如何培养孩子有好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有好情绪

          情绪与一个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需要满足了,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往往产生消极的情绪。但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改变。   愉快的情绪无疑对孩子的健康和个性的发展十分有利,那么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父母可从哪些方面入手?    1、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      父母或其他教养者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若按照成人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要求孩子,必然会对孩子限制过多,这是不利于孩子愉快情绪培养的。     2、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 让宝宝能说会道的8个秘技
    让宝宝能说会道的8个秘技

    开心上苗苗班有一个多月了,老师常夸他语言发展不错,小小年纪大方敢讲、能说会道。妈妈自然美滋滋的,回想起宝宝从出生到现在,这些亲子互动真是作用不小。   亲子早交谈——不怕“对牛弹琴”   开心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不断跟他说话,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我们看着他的眼睛,表情夸张,有声有色地与他讲这讲那,有时还把嘴巴的发音方式特夸张地对着开心,给他潜移默化的感知。   早期阅读——先口语,再书面语   开心4~5个月时,我们就和他一起看大书,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定时地阅读色彩鲜艳、物体醒目、形象美观的图片、卡片、图书。1岁左右开心开始阅读《婴儿画报》。一周给他讲2~3个故事,反复、轮流、循环地讲。一个故事开始讲时我们是非常口语化的,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拓展讲述许多画面上没有直接表现的线索、情节、对话、心理活动等,为宝宝对故事的理解作好铺垫。宝宝慢慢熟悉后,我们讲述同

  • “犟”宝宝真的犟吗?
    “犟”宝宝真的犟吗?

      家有犟宝宝是件让人很头疼的事。你说朝东,他偏要朝西,你说向北,他偏要向南;只要他认准的事儿,你就是九头牛也休想将他拉回来!   如何降服宝宝的“犟”脾气呢?湖南省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钟燕钟主任说,其实,宝宝的“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改变家长头脑中的“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 孩子的犟劲别强拧   3岁半的鹏鹏是个“小能干”,什么事儿都要自己动手,并且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别人教他也不听,更不用说帮他了。为这事儿,鹏鹏没少吃亏。比如,荡秋千时,他总不肯抓住两边的秋千绳,结果从秋千架上重重地摔下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鹏鹏的身上可不是一件两次了!鹏鹏的妈妈认为:“宝宝总是这样自以为是,将来会吃大苦头的!”   钟主任分析说:“鹏鹏的自以为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宝宝在2岁左右已经产生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会让他产生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于是表现出

  • 末用假装遗弃惩罚孩子
    末用假装遗弃惩罚孩子

         “妈妈……”在等车的时候,我听到人行道上,传来一个小女孩尖锐地叫声。   我转头,看到一个约摸三、四岁的小女孩,正挂着一脸的泪,朝前面急切的喊着妈妈。沿着她的视线望过去,前面有个长长卷发的女子头也不回地走着。   “妈妈,妈妈……”小女孩蹒跚的奔跑,努力向母亲的背影跑近。   兴许是听到后面的叫声越来越近,前后的女子也小步跑了起来。女孩哭得更激烈了,她短短的两条腿怎么赶得上母亲的步子呢?   女孩摔倒了。那位年轻的妈妈还是没有回头,径自向前。   “妈妈!妈妈等等我呀!”女孩用最大的声音拼命喊着,脸上又是泥又是泪,却顾不上擦,很快地自己爬起来,女孩是那么惶恐,她怕追不上她的母亲,她怕她的母亲真的不要她。   我开始责怪起前面那位母亲的狠心来,无论这么小的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应该用不理她不要

  • 如何应对宝宝坏习惯?
    如何应对宝宝坏习惯?

    表情一、执拗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      基于此,家长们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但效果也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        对此需要认识以下几点:     儿童心理分析:     我们知道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人的意识就是人脑对特定物质生活环境的反映。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大脑开始有一个大的运动过程,换言之,孩子开始用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去看待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心、童趣。成人认为孩子执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有可能是执拗的,这关键是个

  • “爱说谎”的宝宝更聪明
    “爱说谎”的宝宝更聪明

      在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话不老实”时,大部分的父母通常都会责怪自己“没教好孩子”,甚至开始胡思乱想“这么小就学会撒谎,将来不变成小偷、强盗、经济罪犯才怪”,很少有家长会轻松以对地认为“这小娃脑筋挺灵光的,居然能编出这么一套话来哄人”……   郜妈爱说笑   小兴和阿明在比较谁的爸爸厉害!   小兴:我爸爸是个伟大的工程师,他什么都会做!你知道喜马拉雅山吗?   阿明:当然知道!   小兴:那是我爸爸造的!   阿明:哼!有什么稀奇?我爸爸才是伟大的神枪手!你知道死海吗?   小兴:知道呀!那又怎样?   阿明:那是我爸爸杀死的!   郜妈侃一侃   当你听到小兴和阿明的这段对话,是会哈哈大笑两个小鬼的吹牛,还

  •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齐女士:女儿12岁了,脾气特别大,在学校里总是和其他同学吵架。我和她沟通过,可根本不起什么作用。我平时很注意不去惯着她,可为什么她的性格还是这么不好?   孙玉华(教育专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关注的,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被过度关注成为“小皇帝”,就采取相反的办法,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忽略的感受。他们为了能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关注,往往倾向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比别人强,一定会得到关爱。从而逐渐生出一种处处争强好胜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具有比较强的依赖性与攻击性,而家长想培养的孩子的独立性只是表面现象。孩子的内心是柔弱的,他们长大后会强烈地寻求被关注、被理解、被爱的情感体验,一旦找到了就非常依赖。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充分表达出被忽略的不满,会导致他们成年

  • 遏制孩子坏习惯的9个步骤
    遏制孩子坏习惯的9个步骤

          到了睡觉时间,宝贝哭着闹着不上床;到了吃饭的时候,却嘟起了小嘴;玩具总是丢满地……你的小宝宝是否也有这些坏习惯?如果有,请及时纠正,如果不适当纠正,可能影响到孩子未来人格的发展。那么该如何遏制这些坏习惯的发展呢?    第一步:制定规则。       请您想清楚您可以容忍以及您决不能容忍孩子什么样的行为。要有的放矢,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然后让孩子了解您的想法以及目标。请务必牢记,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您对他(她)的期望也应随之进行调整。 因此不必害怕改变,也不必担心可能需要妥协您的原则。?   第二步:一次解决一种不良行为。      假如您的孩子一直重复出现某种

  • 宝宝过分黏人怎么办?
    宝宝过分黏人怎么办?

          爸爸妈妈走到哪里,宝宝就跟到哪里,一刻看不到爸爸妈妈,就开始大哭大闹。这样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可一点都不好,怎么办呢?   过分黏人的表现:   1.紧张   一到陌生的环境,宝宝就会出现莫名的紧张,不知所措,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有肢体接触才能稍稍解缓。   2.脆弱   宝贝受不得任何的批评,一旦有人对他说了重话,宝宝就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反抗,没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3.易怒   当有人想靠近宝宝时,他会表现出特别的抗拒,如果抗拒不成,很容易转化成愤怒的情绪,对试图接近的人进行攻击。   黏人原因分析:   1.过分宠爱   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宝宝的事情甚于一切,只要宝宝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很多父母都认为,现在条件好了,要尽量给宝宝提供舒适宽松的环境,何必过于苛刻呢?因此,只要宝宝开心,

  • 看不见妈妈就哭,咋办
    看不见妈妈就哭,咋办

       当宝宝第一次和妈妈分离时,通常都会哭闹。妈妈们普遍担忧的是,强行让宝宝接受这种分离,自己心里难受不说,宝宝更是不安。有的妈妈在上班前偷偷溜掉,可又觉得不太好,怕这样做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到底该咋办呢?专家说,您还得先理解孩子为啥黏着你!   不同年龄段依恋特性不同   中国蒙台梭利学会早教委员会主席王惠文指出,宝宝在不同年龄段对妈妈的依恋特性是不同的,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   宝宝3个月龄前,对妈妈的依恋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饿了,需要喂奶;尿了,需要换尿片;困了,需要拍一拍,哄一哄,在具有安全感与舒适度的抚触中进入梦乡。   宝宝通过跟妈妈长期的身体接触,靠声音、气味、身影等记住了妈妈的形象,并把这一形象与获得生理需求画上了等号。所以,当他们一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或呼唤声,就会感到快乐,因为这些信息意味着他们的需求将

  • 孩子不合群该如何是好?
    孩子不合群该如何是好?

        案例    班里的一位新生刚来的时候天天哭闹,现在虽然不哭了,但是就是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个人独来独往。老师叫小朋友们做操、跳舞时,其他小朋友都在参与,就他一个人站在一旁一动不动。他是不屑一顾还是不合群?他的爸爸妈妈也担心这种情况,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像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去适应?   解读   怕生: 有的孩子在进幼儿园之前在家里很少有小伙伴,特别是初入园的孩子,之前每天面对的都是自己的亲人,突然进园面对众多的小朋友有陌生感,一时难以适应。   优越感: 有些幼儿家里条件优越,到了幼儿园,自我感觉与众不同,往往不高兴与条件不如他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耍赖: 幼儿不肯参加集体活动,好多是态度问题。有些幼儿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耍赖,就闹情绪了,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   娇

  • 让父母抓狂的宝宝怪癖
    让父母抓狂的宝宝怪癖

       编者按:孩子能让你欢笑、让人幸福、让你操心,也能让你——抓狂!没错,那个粉嘟嘟、嫩乎乎的小天使,随时会变成一个让你的心理承受考验的“小魔鬼”,就像那个叫做“星之助”的小男生。问题随之而来,除了像蜡笔小新的妈妈一样尖叫,我们当家长的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地板上蹲下尿了之后,自己从容而镇定地用手划拉尿,当我明白了之后,他满足地抬起头冲我笑笑!   “玩尿”也很开心啊!   一次,在外面玩,看到和骋骋同样大小的孩子用手划拉自已的尿,我惊奇地瞪大双眼,赶紧拉起他的手,不料,男孩子妈妈却不慌不忙地说,没事,我们经常这样。当时我还庆幸,幸好骋骋没这习惯!   真是没想到啊,几天之后,苗头出现了,骋骋开始一尿完,就赶紧用脚去踩踩自己的尿,而且踩得越响越高兴,不管此时他的小脚丫子上是不是穿上了鞋。你想拉住他但往往拉不住,

  • 怎样对待孩子不良模仿
    怎样对待孩子不良模仿

    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常常与好奇心有关,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孩子开始模仿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成人对孩子好的模仿行为应当支持,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之强化;对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为,成人应当制止,因为这种模仿只能导致孩子正确模仿作用的丧失,不良模仿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进而产生不良的心理。   那么,成人应当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模仿呢?   1、应该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可模仿的正确榜样。   2、要引导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正确的东西,摒弃错误的东西。孩子的辨别能力差,成人一定要让孩子有选择地模仿。   3、成人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研究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正确引导孩子分析人物。分析时不停留于表面情节和人物的直观形象,要教育孩子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

  • 宝宝老撕书该怎么办?
    宝宝老撕书该怎么办?

    一两岁的宝宝仿佛有一种破坏书本的天性,所有到手的书报画刊,只要没大人看管,顿时被撕成片片“雪花”。家长在心疼书本之余,不免有些担心,这样乱撕书会不会养成他们毁坏东西的坏习惯?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这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必经阶段。   一岁左右的宝宝,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并创造出撕纸声响时,和纸对抗的感觉和耳朵捕捉到的“嘶嘶”声,都会使他们兴奋。于是,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把“坏事”做下去。   但实际上,这并非坏事,还有助于培养宝宝对书本的兴趣。因为与书和纸张打交道的经验,会使宝宝对书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他们的记忆中,撕书的事最终会被遗忘,但一触碰到书和纸张的兴奋感却留下了。   所以,父母不但不要阻止宝宝撕纸,相反,还要鼓励。为避免书本受到连累,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买些布质或

  • 越是大城市孩子越胆小?
    越是大城市孩子越胆小?

          你发现了吗?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胆小了,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更是如此。此话怎讲?请看以下这些真实的事例:1岁多的君君看到家里来了陌生客人就哭着躲在父母背后;6岁的孩子原本兴高采烈地和家长到儿童公园玩,可是看着公园里的机动游戏却因为害怕一项也不敢上去玩;记者还曾经在三亚某个度假村的自助餐厅看到一个五六岁的香港小男孩,爸爸妈妈只是暂时离开他去餐厅的自助吧台拿东西吃,他转身不见爸妈便放声大哭……像这样的情况的确并不少见,对此,不少家长们心烦不已:孩子这么胆小,以后该怎么办啊?       现象实录:       城市的孩子多“胆小”      

  • 妈妈理性对付宝宝天性?
    妈妈理性对付宝宝天性?

    经常会在公园或儿童乐园门口见到:一位妈妈怒气冲冲朝前走,一个孩子哭喊着在后面追。当妈妈好不容易停下来的时候,多半会听到训斥:叫你回家说了三遍了,为什么没听见?不要你了,你就跟蹦蹦床住在一起!孩子满脸惊恐、喘着粗气,可怜巴巴地说不出话来。——星期天,妈妈带孩子出来游玩,想让孩子高兴高兴。可是玩了好几个小时,孩子还不肯回家,于是,不少妈妈就把正在兴头上的孩子从儿童乐园强行拉走,而孩子则在大人的挟持下大哭大闹,不少孩子还会因此挨上妈妈的一巴掌。还有一种情况,妈妈生怕孩子玩不够,不能尽兴或者觉得宝宝太静,应该多运动运动。所以,掏出大票子,买一沓各种门票,让宝宝逐个去坐、去玩。孩子在大人的牵引下,兴趣却总是在下一个活动。比如刚坐上秋千又出溜下来要去滑滑梯;还不等电瓶车停稳,就窜出去要上“飞毯”,不象妈妈所期望的那样,认真去体会每个项目带来的乐趣。妈妈有许多经验

  • 怎么应对孩子乱发脾气
    怎么应对孩子乱发脾气

          场景1   一次,州州妈妈领着3岁的州州逛商场,她打算给自己选衣服,州州却吵着要去买玩具。妈妈说买完衣服,再去看玩具,可是,州州非要坚持现在就去,还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弄得妈妈十分难堪。   ■分析   对2岁以后的孩子来说,伴随着身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意识来办。一旦他们的兴趣、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反抗心理”,采取哭闹、撒野等手段,向家长示威。   ■家长可以这样做   当孩子发脾气时,首先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分析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恰当。对于合理要求,家长应当给予充分的满足,而无理的要求,家长可以通过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等方式,使他忘掉不快。切忌迁就放任,否则会纵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   场

  • 你家宝宝有磨蹭的习惯吗?
    你家宝宝有磨蹭的习惯吗?

    在日常生活中,您家宝宝有没有磨蹭的小毛病?就这种磨蹭、拖拉的行为来说,究竟是一种力不从心的客观事实,还是宝宝主观上不愿意提高办事效率?假如您家宝宝恰好就是一个小磨蹭,或是刚刚显露出磨蹭的苗头,您又会怎么办?   磨蹭有理由   文/小雪妈   大多数宝宝都有磨蹭的习惯,特别是在他不喜欢或不想做的事情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不管你有多着急,宝宝就是不紧不慢,我行我素,直到你怒火中烧。   比如吃饭,雪儿能把一口饭在嘴里嚼上10分钟还没咽下去,即使强迫她咽下去,有时她还给你吐出来,其实那是因为她吃到了不爱吃的东西,磨磨蹭蹭就是不想吃,假如碰上爱吃的东西,比如零食巧克力,那根本不用催促,风卷残云地就吃下去。   再就是上幼儿园,出门前至少要磨蹭半个小时,最后还要慢条斯理地选个玩具带去幼儿园,这就是因为她不想去幼儿园,所以才找出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   还有就是

  • 3岁宝宝脾气犟,咋办?
    3岁宝宝脾气犟,咋办?

      “孩子不是要长到上初中的时候才开始叛逆的吗?怎么我的宝宝才3岁就这么不听话了?会不会是孩子的叛逆提前了?”“我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竟然就嚷着要染头发,真拿他没办法了。”最近,很多家长给本版发来邮件询问关于“叛逆心理”的问题。孩子的叛逆期真的提前了吗?应该如何对待“不听话”的孩子呢?   采访实录:   “叛逆”的孩子令人头疼   3岁宝宝就有“牛脾气”     鑫鑫到今年5月份刚满3岁,却已经让全家人不知所措:一向挺听话的鑫鑫近来显得特别不好带: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哭;回答家人希望他做的事口头禅就是“不行”;根本无法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有时甚至还耍赖、打人,成了家人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