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孩子都上初中了,可生活依旧是一团糟,早上起来,被子从来不叠不说,袜子也经常找不到,只要妈妈不收拾,他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甚至上学都是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了笔,就是忘了拿书。由于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学习上倦怠,独立自主能力差,学习成绩平平。怎样才能改掉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 心理学专家张大庆教授:发现孩子有问题时,家长不妨先从自身找找原因。不要说孩子,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时不常的有这习惯,经常丢三落四,忘这忘那的。另外,当孩子找不到东西时,妈妈的关注总是“非常及时和到位”,这么一来,孩子就必然“记不得东西放哪里了”。事事都想不周全,而在家长的周全当中去享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养成依懒性,这往往就归功于父母如此这般不辞辛苦地忘我付出。 孩子丢三落四应该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 电视无疑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影响力,但了解它潜在的负面作用仍是很重要的。 以下几方面有助于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1. 限制看电视的时间 不要犹豫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许多孩子都不会轻易放弃看电视,但你最好把他们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每天1到2小时以内。 2.把电视在家庭中的影响减低到最低程度 做到在进餐时间关掉电视。记住,在你的家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谈是第一位的。因此,不要把电视机放在独立的卧室里,这会减少家庭成员间交流的机会。 3.事先作观看计划 &nbs
宝贝不好好吃饭,很多父母就让宝贝最喜欢的玩具陪着一起“吃饭”,结果养成了边吃边玩的不良饮食习惯,反而影响了吃饭。 用“偶像”影响她 可以试着让宝贝自己端碗或捏勺子,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手又空不出来拿玩具了。而且宝贝通常对自己拿碗或勺子非常有兴趣。不信你试试看,我家宝贝总是要自己拿着吃,好象很能干的样子,不过总是吃得到处都是。这么大的孩子也不可能吃得很干净哦。 宝贝特别喜欢巧虎,以前看到巧虎自己吃饭,她特别喜欢学着做,每次吃饭时要说巧虎是自己吃饭的,还边吃边说:“要好好吃饭哟!”榜样的作用也很好哦! 用美食“馋”她 我女儿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一天,她在外面玩得特别高兴,也挺累的,我们当时忘了给她带小零食,一回家她就说“吃饭饭”。我赶紧下厨给
问题: 我们家每当快要睡觉的时候就会变成一团乱——劝说,哀求,威胁,大吼混在一起。当所有的孩子都上床之后,我已经疲惫不堪,根本没有办法享受接下来的夜晚了。 思考: 这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孩子们似乎拥有无穷尽的精力,而且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尤为兴奋。但与此同时,父母的精力却已经快要用完了,于是让孩子去睡觉就成为一种迫切的、有时甚至是迫不及待的需求。??解决方法: ? 1. 制作一张“睡觉流程图”。在一块白板上。写出每一个步骤,并且给它们标上序号。例如:(1)穿上睡衣(2)吃点零食(3)刷牙(4)读本书(5)去洗手间(6)打开夜灯(7)晚安吻和拥抱(8)睡觉。将这张白板贴在卧室门上
10岁男孩周小天,因为连续几次在上课时做小动作,还从喉中不时发出怪声,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被老师批评。家长知道后又骂了他几句,他感到很失面子,于是不住地眨眼、耸肩、头往右边歪斜,上身还用力抽动,很快,他感到舒服多了,情绪也随之改善。以后,凡遇事不顺心,他就用这种动作来稳定情绪。时间一长,便经常有这种动作,而且不论在客人面前或是家长面前,他都要这样表现。为此,挨了父母不少打骂,但过不了多久,他又故态复发。 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中医师张骠教授指出,周小天小朋友实际不是调皮捣蛋,而是患了多发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目前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据文献统计,该病患病率已经达到0.5%以上,男女发病比例为3~4:1。多发性抽动症若未得到早期与合理的治疗,则可使患儿的心智发育、认知能力
自我意识增强不再上交“国库” 儿子上小学前很听话,过年时亲朋好友给他的压岁钱,无一例外全都上交给他母亲。可是从上小学后,儿子对他的那份压岁钱有了特别的看法,坚决不肯再上交“国库”,理由是班上别的同学压岁钱都由自己支配。 强行全没收他的压岁钱也不太好,最后好说歹说,甚至威胁将通知所有亲友今后不再给他压岁钱,儿子才很不情愿地交出一半钱来。 我和妻子警告他花钱不得大手大脚,除了买吃的和书外,买别的东西都必须事先征得我们的同意。起初还好,儿子还听话,可渐渐就不行了,他的房间里各式各样的高级玩具越来越多,父母的警告对他不起作用了,要不就先斩后奏,每年他留下的压岁钱不花干净就不甘心,还暗地里和别的同学比着花钱。但对别人,儿子却非常吝啬,谁也甭想从他那儿得到一个子儿。 邀同学共祝生日 学会分享和奉献 思来想去,在儿子十岁生日那天,我和妻
开灯睡眠癖是指在夜晚睡觉时必须开灯,且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造成对灯光依赖的一种不良嗜好。 开灯睡眠癖其病理实质是对黑暗的恐惧。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大半是从幼年期开始的。因为在此期间,儿童们最爱听有关鬼、神的故事。而这类故事的背景、内容及人物的出现,又常常是在晚间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显示生动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将对妖魔鬼怪的恐惧与黑暗连在一起,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导致不敢关灯睡觉。这是开灯睡眠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个恶梦,这些恐怖的经历未能及时排遣,也可能造成对黑暗的恐惧。 对开灯睡眠癖的矫治: ⒈认知领悟疗法对患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说明鬼怪于世间并不存在,对鬼怪的惧怕而产生的对黑暗的恐惧是一种幼年时期的幼稚情绪反映。如上例,应
玩儿玩具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也从中得到愉快的体验,不知道玩具给他们的童年带来多少欢乐。但生活中,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会不知不觉犯些错误。 聚焦一:孩子真的不需要玩具吗? 孩子的内心独白: 我叫丁丁,今年刚好7岁。我的玩具不多,可是我非常喜欢玩具。上次去商场看到的齿轮车,我真想买下来,妈妈却说什么也不让买。在那里,我甚至想大哭一场,可是我知道,我长大了,男子汉为了玩具当着众人哭多没面子。我想,我还是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攒起来,直到我能买下这辆齿轮车。这辆齿轮车特别有意思,把它们照着图纸拼起来,装上电池,就能真的走起来,可好玩了,而且,还能拼出不同的形状。这些都是卖玩具的叔叔告诉我的。 妈妈的内心独白: 丁丁已经上一年级了,功课很紧,哪能玩儿玩具,玩物丧志。小时候应该玩,可这么大的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性格中有许多消极的方面,如自私、娇气、缺乏同情心、不合群、独立生活能力差等。如果这些消极的个性特点一旦固定下来,再想去改变它,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孩子们性格特征中的积极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得到转变。 基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无意注意占优势等心理特点,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运用形象化的手段,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我们经常采用演木偶戏、放幻灯、讲故事、演童话剧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教养方式 表现形式 可能产生的影响 无微不至的照顾 衣、食、住、行、物质、精神上照顾得无微不至。 过度依赖、信任父母、具安全感。 过度要求 严格的要求 思考方式僵硬、不敢尝试、缺乏安全感、退化、暂时性的优良表现、缺乏自信或要求完美。 漠视的管教 提供孩子基本的生存条件,漠视他心灵感受。 全面式的退化、缺乏安全感、被动。 放任式的关心 提供孩子所想要的物质需求,放任孩子的行为。 不易学会社会常规,任性、为所欲为。 矛盾的管教 没有一致的原则,令孩子无所适从。 退缩、退化、
因为我们上班很忙,小宝宝一直都是外婆带。现在小宝宝17个月了,出现较严重的粘着外婆的现象,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南京 王晓燕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孩子爱照顾他的人是健康的,这种感情不会影响他与父母的关系。研究表明,即使是由别人(奶奶、姥姥、保姆等)全时照顾的孩子,或者上全托托儿所的孩子,妈妈和爸爸仍然是他们最爱的人。 当然,如果孩子在需要安慰(如生病)时总是哭个不停,这时你就要看看父母、孩子和照顾孩子的人之间的关系。 有几个加强与孩子、与照顾孩子者的关系的方法—— 过渡 一般来说,父母下班后往往匆匆忙忙赶到外婆家或托儿所,抱起孩子就走。但孩子需要时间调整和适应。外婆(或托儿所老师)应在你到达之前对孩子说:“妈妈就要来了!”你到达后和孩子与外婆或照顾者一起玩几分钟。 固定时间和孩子交流
时间:2005年3月9日 15:58-16:39 提问:guest 回答:陆为之(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儿童心理专家) guest:我儿子差一个月满三岁,他老往地上扔东西,讲道理、打他、关房间都没用,就连刚上幼儿园也这样,老师也打骂他,他很怕,但还是改不了。请问是否有心理障碍?[15:58:15] 陆为之:他往地下扔东西是玩吗?[?16:08:36] guest:有时是,有时是生气,分不清。有时疲倦时扔,有时不高兴也扔,越说他越扔得厉害。有什么方法可让他改掉?[16:21:11] 陆为之:我觉得还是要搞清楚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还是一种习惯,不要玩的玩具就随手一扔,还是以扔东西来发脾气,或是用这种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我想怎么处理要先搞清楚行为背后的原因。[16:26:05] guest:在特疲倦时,在害怕和特高
怎样在控制孩子物欲的同时,又为他确立初步的金钱观呢? 我们都知道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在这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年代,想要控制孩子的物欲谈何容易。怎样抵挡发生在他身边的重重诱惑,怎样平和又高效地对孩子说“不”,怎样在控制孩子购买欲的同时,完成他的财商第一课……下面是妈妈们经常遇到的一些苦恼,希望我们简短的对策,可以帮助你摆脱困惑,保持立场,帮助孩子在物质泛滥的环境中从容成长。 苦恼一:“我的孩子在电视广告上看到什么,就跟我要什么!” “我通常会在做晚饭的时候安排孩子看电视,但是现在的少儿节目中间也穿插大量广告。于是,儿子看见什么广告,就跟我要什么,爽歪歪啊、达能王子啊,比我知道的还多……” ·怎么办:关掉电视!既然没有真正给孩子看的“纯少儿节目”,我们不如索性不看电视
只要父母不在眼前,2岁的孩子经常会别出心裁地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我们提出的建议如下: 教孩子在适当的地方写字:具体地告诉孩子他可以在哪些地方以及不能在哪些地方写字。领孩子在家里转一圈,把允许他随便涂抹的地方指给他看。如果你的孩子是大孩子,可以让他讲讲不能到处乱涂乱画的原因。 提供替代物:这是改变乱写乱画行为的关键。如果孩子喜欢写字和画画,那么让孩子有机会这样做是很重要的。 ●提供美术用品。给孩子准备一个图画箱,里面放上各种画画用具,孩子想画画时不必请示你就可以使用它们。你允许他在厨房的饭桌、他的书桌或地板上涂涂画画,并对他讲清楚他只能在这几个地方画画。如果他把颜料、画笔拿进其他房间,他的用具要被没收一
小李:现在的孩子真是的,怎么就这么任性。我女儿要是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又哭又闹,有时还打大人。真是没办法。 小高:是啊。你女儿的任性发展到今天这步田地,可能跟你们平时溺爱孩子有关啊。 对于任性的孩子,有几种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任性。第一,不理她,任她哭闹,决不能被她这一“杀手锏”吓倒,要让她明白哭闹不会达到任何目的。 第二,如若她再打大人,大人可打她的手,并让她有一定的痛感,等她哭闹够了,情绪稳定后,再讲道理。 第三,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威信,对孩子的要求,大人作不到的或不该满足孩子的决不承诺。
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紧张、胆小、爱哭、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家长认为孩子是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孩子身心创伤。研究表明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或智力问题,其实是感觉统合失调。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异常行为。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有:1、平衡统合失调: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平衡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2、视觉统合
在今年全国爱牙日期间,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全国牙防组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6%的家长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让幼儿自己刷牙。 舟舟才2岁半,他的乳牙还没长齐,就出现了黑牙。经医生检查,舟舟患的是奶瓶龋,原因是乳牙萌出后使用奶瓶喂养不当。成都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我国近3亿儿童中,乳牙龋齿和牙龈炎的患病率高达70%以上,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率甚至高达77%,平均每人就有4.5颗龋牙。 据中华口腔医学会傅民魁教授分析,这些数据说明儿童的口腔健康情况不容乐观,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刷牙的习惯不好。 许多儿童没有掌握“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咬合面来回刷”的正确刷牙方法,而且一些小孩子因为偷懒,临睡前不刷牙,这样对牙齿的损伤是日积月累的,入睡后口腔内唾液的冲洗杀菌功能降低,如果不刷牙,牙细菌就会大量繁殖,时间
问题:我的孩子睡觉前在床上跳上跳下,就好像一只溜溜球那样,不能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我最后总是会对他大吼大叫,然后在他哭着睡着后感到无比自责。 思考:家长通常在睡觉的要求上有些矛盾,而这就会让孩子每天晚上都试图提出一项新要求。将睡觉前的规矩表述得清晰而具体些,你将会发现睡觉前是段让人愉快的时间。??解决方法:? 1. 当你将孩子带上床后,给他三张“下床卡”。这些卡可以从一张硬纸板上剪下来。让孩子明白,无论什么理由,他每次下床的时候,都需要给你一张卡。因此,如果他下床去喝水、去洗手间或者去问距离他的生日派对还有多少天
有些孩子固定地依恋一件东西,形影不离,也有些孩子则经常变换他们的伙伴,不少孩子和他们的伙伴分开以后出现吸吮手指、抚摸物件或其他一些习惯。 显然,防止孩子过分依赖某件东西的行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始终不让他形成这种习惯。其次的办法是不要强化孩子的这种习惯。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形成这种习惯,这里有一些补救的办法。你会惊奇地发现,当你的孩子学会依靠自己而不是伙伴时,他会变得更有安全感、更自立。 不要强化这种习惯:要防止而不要强化孩子依赖物件的习惯。 ●变换玩具。让孩子带不同的玩具玩,不要让他因为特别喜欢某件玩具而形成依赖性。你可以允许孩子上床睡觉或者出去玩时带上一件玩具,但要尽量选择不同的玩具。 &nbs
每天早晨给宝宝穿戴整齐有时候简直就是一场战斗:那边袖子刚套好,这边小脚又从裤腿里溜了出来,袜子不见了,鞋踢飞了……好一场混乱! 宝宝穿衣的5件烦恼事 1.穿衣好烦人! 我早就看到那边的毛毛熊了,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我想把它拿在手里,可是我的胳膊被妈妈捉住了。好烦啊!我一定要把胳膊抽出去!真奇怪,妈妈还跟我生气呢! 告别烦恼妙计:让穿衣变成开心事! 妈妈把宝宝揽在怀里,亲了亲小脸蛋,然后顺势捉住小手:“把小手伸过来让妈妈亲一下”。宝宝被妈妈的爱笼罩了,早把毛毛熊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果然,就将小手伸了过来。妈妈亲亲那只胖乎乎的小手,顺势将宝宝的小胳膊放入袖子里,一边放一边夸奖宝宝做得真好。 2.穿衣不好玩! 妈妈一会儿捉住我右手,一会儿捉住我的左手,我像一只小木偶,什么都不能做,穿衣真是太不好玩了。不行,我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