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年龄段,外界环境的影响,老师和家庭成员所施加的各种教育,都对他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将来能够出类拔萃,生活得比别人更好。但是健康的概念是广泛的,有健康的心理比拥有健全的四肢更重要。望子成龙,应教之有方。所以,作为父母更应该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已有的心理现实,研究教育的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为此,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 不在孩子在场的时候,当着外人的面说孩子的不是。越是在孩子特别尊重或讨厌的人以及生人面前,越不能说。因为这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妨害他的交际。最好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也不要轻易说。“人活脸面树活皮”,在个性心理正在形成的青少年身上尤其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说了也于事无补,那么说了又有什么用?
随着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儿童游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那么,学前儿童游戏有些什么特点呢? (1)从游戏的内容看,学前儿童游戏的内容渐趋丰富和复杂,有反映交通运输活动的开汽车游戏;有反映政治内容的抓坏蛋游戏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开医院游戏。在开医院游戏中,不再是简单的打针、看病,还有反映医生、护士及病人关系的内容。 (2)从游戏的形式看,这时的游戏已有一定的计划性,也开始讲究游戏规则。当然,学前儿童还不能自始至终地执行规则,破坏规则也是常有的事。在角色方面,他们可以事先进行商量和分配。如玩抓坏蛋游戏,分配谁当坏蛋,谁就得当,而且规定坏蛋最后一定要被打败、被抓到,这是规则,参加游戏者都要遵守。 (3)从游戏的时间和参加人员看,做一种游戏可以持续40分钟以上,而且对感兴趣的游戏,可以在好几天内连续地玩;对于某些有竞赛性的游戏,往往更难以
沧州蒋女士: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他特别喜欢乱买东西,每次接他上下学的时候,看到学校门口小摊上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他就走不动了,非要买个东西,他才回家;他还特别喜欢“跟风”,只要看到别的小朋友有新的玩具了,就会软磨硬泡地缠着我买给他。我真是拿他没办法。对于儿子这样的行为,我该怎么办呢?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阎晓军老师答复: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都爱乱买东西,这种现象很常见,因此作为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和行为趋势并不一定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孩子喜欢买东西,可能他真的需要某种物质的东西作为慰藉;而跟风买玩具,也是孩子对同伴的一种认同方式,并且能够通过将注意力与兴趣集中到玩具上而有效地克服某种焦虑。作为家长,你首先应与孩子认真交流,找出孩子真正想买东西的动机,从而对症下药。此外,家长也可以把握尺度,设定一些规范,
现象 “粗话大家都习惯了” “住嘴,我不要你们管!”才上小学二年级的文文朝爸爸大叫,这着实很让文文爸爸头痛:“平时我们说她哪里做得不对,她动不动就叫人‘闭嘴’,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为此我教育过她多次,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没多久她又开始这样说话。” 小学6年级的伟伟也有这样的毛病,和妹妹发生一些小争执,她就骂妹妹,并大喊要她“滚开”。在学校,孩子说粗话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滨北小学六年级的吴同学告诉记者:“每个年段,即使是小学一年级都有讲粗话的学生,特别是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时,互相骂粗话的更多。还有的同学觉得好玩,于是互相‘传染’,说多了,听多了,大家都习惯了。” 分析 孩子为啥说粗话 ■环境污染——“别人能说我为啥不能说?” 嘉滨小学任教品德与生活的吴发莉老师告诉记者:“课余时间,孩子们在一起说粗话常有发生,特别是五六
前一阶段,马女士打来电话向记者咨询,自己的宝宝今年3岁了,不知道现在是否可以刷牙,最近又出现一些品牌的牙膏可能会引起癌症的报道,让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刷牙担心孩子长虫牙,刷牙还担心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那么小孩究竟多大可以刷牙,刷牙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咨询了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保健科程敏教授。 程教授告诉记者,一般幼儿到三四岁时父母是可以教孩子刷牙的,但是由于孩子小,因此刷牙时很容易将牙膏吞咽进去,经常会吞进牙膏的70%造成氟中毒。一般在牙膏上都有“7岁以下儿童每次用量不多于一厘米膏体”的提示,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挤牙膏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一般是黄豆粒大小。建议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刷牙的方法,让孩子模仿,平时也可以让孩子用盐水替代牙膏刷牙。 另外,平时养成吃完东西就漱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医生。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 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屏气发作 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
也许您认为,给孩子送礼物很容易,小女孩,就送她一个最新流行的芭比娃娃;小男孩,随便买个变形金刚就打发了。然而,当接过礼物的时候,他们却没有那种欢呼雀跃的惊喜,这表明您的礼物并不受他们欢迎。 1.投孩子的兴趣爱好 送孩子礼物时要投其所好,不要按照成年人的习惯挑选礼物。如送一整套绘画用品给他,希望他成为画家,但孩子对这也许并不感兴趣。他们毕竟是孩子,不能奢望靠礼物去实现父母的愿望。 2.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渴望 其实,您只要留意,就会在孩子的生活、游戏、绘画和阅读中,很轻易地发现他
为孩子制作一份成长档案,已经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时尚亲子方式。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此前举办的“档案联着你我他”大型咨询活动,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的关注。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活动中暴露出来的不会收集材料、材料分类不清、缺少统一编号和档案保管不当等问题,也显示了目前市民家庭制作成长档案时的“软肋”。为此,记者昨天专门请档案专家就此问题进行解答。 另外,近日市档案局(馆)、市文明办、市教委等还将推出“感动我们的100个瞬间———未成年人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在此次活动期间,市档案馆外滩新馆还将开设一系列免费专题讲座,让市民、学生掌握和了解制作成长档案的基础知识。 收全成长材料 近年来,市民在收集整理制作成长档案时出现三多三少问题:荣誉成绩多,挫折经历少;图片照片多,音像文字少;家庭生活多,校园活动少。 对此专家提醒,成长档案应该
一位家长为了给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首先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并进入园所网站或各种相关论坛,了解幼儿园的内部情况。不过上海有那么多好的幼儿园,特色的幼儿园也数不胜数,到后来,家长也找得眼花缭乱,不知该锁定哪家幼儿园。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到老”。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否接受良好教育非常重要。现在启蒙教育早了,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不少以前小学生才能学到的算术,认识了很多汉字,还能用简单的外语进行交流…… 前面讲到的那位家长,就是因为望子成龙心切,才不惜花费大量精力来“择园”。有人认为这有点杀鸡用牛刀之嫌,但这位家长却认为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令孩子一生受用,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 “择园”的过程给这位家长留下的是一个“累”字。网上的案头工作告一段落后,她就一家一家地实地踏
1、读书是关键; 2、在公众面前不要批评孩子; 3、父母保持一致; 4、学会知足; 5、使用神奇的接触,比如拥抱; 6、不要抱怨; 7、坚持做你认为好的事; 8、停止指手画脚地评论; 9、同每一个孩子约会; 10、不要老是坐在电视机旁; 11、充分享受二人品茶的欢乐; 12、共享家庭的快乐与共同分担痛苦; 13、庆幸孩子们的差异。
当你的小宝宝终于可以一个接一个地从1数到10的时候,他自己很高兴,你更是欣喜若狂。赞扬的话马上脱口而出:“你太聪明了!”当然了,你是想使他建立起自信,但是,这确实是一个最好的对孩子的回复吗?事实上,有80%多的父母相信夸奖小孩子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对自己感觉良好。但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们聪明会适得其反,因为调查表明这样做将使孩子们害怕失败。 自信是由于征服了一些难于征服的事情才产生的,并不是因为总被夸奖而建立起来的。这种观点好像与常规的育儿理论有些矛盾。怎么样才能使疼爱孩子的父母忍得住不去夸奖孩子精致的画呢?当小孩子最终一脚把球射入球门的时候,父母怎么可能抑制住自己不大声欢呼呢?其实,父母并不必须完全抑制自己。事实上,每个孩子都需要夸奖,而且是很多的夸奖。你热情的回应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
在许多国家,劳动依然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和应该具备的美德。比如在德国,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 热爱劳动从孩子抓起 德国人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与德国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内容有很大关系。在德国,孩子的劳动义务明明白白写进了法律: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记者的朋友约翰有两个孩子,9岁的凯斯和11岁的乔治。他们家生活很富裕,但每个月才给每个孩子30欧元的零用钱,而且这30欧元也不是白得的,孩子们要帮家里干一定的活才能领到:乔治负责为花园里的各种植物浇水、翻土以及擦洗汽车;凯斯负责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外出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如果他们想要买玩具或者买书的话,那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每逢暑假,两个孩子都要顶着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报纸。 体验生活的乐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德国人家家都有个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大人围着孩子转,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由此使得孩子控制欲、占有欲越来越强,而分享意识和感恩之心愈来愈少。 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农科院幼儿园,走进大一班孩子的“自发分享”活动。 “尝尝我家的大樱桃” 魏怡小朋友拿出了从家里带来的大樱桃。红红的、大大的樱桃,真诱人啊!小朋友们可喜欢吃了,有的小朋友不舍得都吃掉,还在兜里留着一个回家给妈妈呢。魏怡是个文静可爱的小姑娘,虽然有点内向,但很乐意与人分享,她已经给小朋友带了好几次大樱桃了。现在,只要一提起大樱桃,老师和小朋友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魏怡。哈哈,魏怡都成了大樱桃的代名词啦。 “《彼得兔的故事》真好看” 尤瀚小朋友的妈妈给他买了一套《彼得兔的故事》,共23本,每一本只有巴掌大,装在一个漂亮的盒子里。盒子还带着搭扣呢,打开和关上的时候,都会发出“吧嗒
孩子, 妈妈好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时光。你给了妈妈数不清的快乐,教会了妈妈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给了妈妈人生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妈妈感谢你! 但是,妈妈现在希望我们俩也能享受不在一起的日子。 妈妈知道,你好满足我们一家三口亲亲热热的气氛,可是爸爸妈妈有时也需要适当的空间能呼吸一下别样的空气,而你有时也告诉我们,你想住校,和亲密的小伙伴一起度过游戏的时间。 妈妈理解,你独立地与老师和班里的兄弟姐妹相处,给了你妈妈所不能给你的成长养分和体验,爸爸妈妈也在这个时间里经历着自己的人生,但我们都在成长。 妈妈体会到,多了一个晚上的分别让我们彼此有更深的思念和牵挂,妈妈觉得接你回家的时间段好幸福。 妈妈庆幸,在爸爸事业顺利的阶段里,你来到我们中间,使妈妈能够全天候地陪伴你3年的幸福时光。而今,在我们的家需要妈妈撑起时,妈妈挺身而出,也让我们的家过
一个人去求职,随手将地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考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的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有人劝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特别聪明,但就是不听大人的话,经常乱动,不得安宁。即使上课,他们也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搞小动作,打扰别人,注意力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老师讲课的内容自然也都不会。有的家长认为这些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由于自己教育不当造成的,可严加管教之后仍然不见成效。 其实这种问题多是由于学习能力低下导致的,如身体协调能力差而坐不住,或因为听觉记忆或视觉记忆差而不能集中注意力等。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快惟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他活动和其他信息,并集
遇到孩子又哭又闹,真是让人心疼又心烦;不会坐也是问题,育儿的道路总是这样问题多多…… A:晚上爱哭闹的“问题”宝宝 7个月大的点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从小家伙来到这个家,家里的作息时间就彻底改了,因为点点夜间闹得厉害,一夜要醒4--5次,每次大哭特哭后,让妈妈抱着、摇着,甚至含着奶头才能入睡。这样一闹,不仅点点白天迷迷糊糊,连爸爸妈妈白天工作时都委靡不振。几个月下来,爸爸妈妈都瘦了几圈。 专家点评 到了6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宝宝在生理上都可以睡一整夜,夜里不再需要喂奶。但是几乎所有的婴儿每夜都会短暂地醒4--6次。会自我抚慰的婴儿醒一会儿很快又会睡着;相反,“问题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法教会的,但可以被激发,特别是父母在和孩子的游戏中,不妨尝试一下: 1、和幼儿一起玩仿真的游戏。 2、给孩子讲故事时,一定表演出人物的角色,扮成不同人物的声音。如果孩子喜欢,也让孩子演一个角色。 3、和孩子玩“这是什么”的游戏。让孩子闭上眼睛,轻轻把物品按到孩子的皮肤上,让孩子猜出是什么物品。 4、也可以给孩子几个手指木偶,可以买,也可以用牛皮纸袋在上面画上脸谱做成,这些都可以扩大孩子的想象力。 5、做成一个“化妆”箱,在里面可以装上旧鞋子、衬衣、裙子、外衣、帽子或围巾等,再给孩子一些便宜的珠宝饰品。如果能在商店里买到正式的军装最好,越多越好。用一块布做成斗篷,在一端缝上挂带。 6、给孩子购置易引起想象的玩具,例如洋娃娃,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喜欢娃娃,很容易把娃娃融入列自己的想象世界里面。
在孩子的成长中,年轻的爸爸妈妈都会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希望孩子不要偏食、不要尿床、不要哭鼻子……但是常常事与愿违,孩子们根本不理会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结果往往是父母拿出家规,用命令、呵斥、责备等方式叫孩子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但这最多换来的是表面的、暂时的服从,难以有本质的改变。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观点呢?看一看下面这些家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或许你就会从中琢磨出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观点的好方法。 妮妮(女,3岁) 不良习惯:不吃早饭 以前不管我们怎么哄劝、请求、斥责,妮妮就是不肯吃早饭。怎样才能使她吃早饭呢? 经过观察发现,她喜欢模仿我,喜欢
据《重庆商报》报道,重庆一名6岁的女童月月(化名),开始咿呀学语时,父母就开始教她学英语,后又学习法语和日语。经过家长5年的苦心训练,6岁的月月会讲3门外语,成为父母的骄傲。然而,年幼的月月并不能区分几种语系之别,认为是一种语言,所以一句话里经常有英语又有普通话,有时还夹一些法语和日语,产生语言沟通障碍,无法与小朋友正常交流。会多国语言的月月由于具备这种语言“优势”,反而成了语言沟通的“低能儿”,同伴的嘲笑和另类相待使得月月难以承受重压,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 0到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从最初的咿呀学语到掌握词汇、句子,再到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个5岁儿童即可完全掌握本民族语言——母语。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尽可能多地提供语言练习机会,发展儿童的母语,可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五六岁的儿童并没有外语和母语的概念,不能区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