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幼儿园考虑6大细节
    选幼儿园考虑6大细节

    又到入园、择园的时候了,家长们是否正为此头疼?来看看下文的介绍,便能掌握一些择园的细节:   细节1:路途远近是基本考虑点 不要为了好学校而舍近求远,这样做将带来接送宝宝的难题,也会使得宝宝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得不早起,这对他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细节2:不要盲目追求幼儿园等级 有些幼儿园因受场地限制无法达到示范园标准,但办学严谨、教师工作踏实、服务意识强,这样的幼儿园也是值得选择的。   细节3: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幼儿园每月的管理费收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收费标准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家长不必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细节4:选“特色”幼儿园须慎重 宝宝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诸多方面的关键期,需要通过广泛接触周围环境,促进语言、认

  • 选才艺班6大学问
    选才艺班6大学问

    从宝宝自身状况来考虑,选择才艺班的基本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一是宝宝的才艺基础。 根据年龄来选择 据张学龄医师介绍,之所以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是因为很多才艺都有年龄界定。比如学习珠心算、数学类或围棋等,最好在中班以上,也就是到4~5岁再学习。如果是钢琴,最好等宝宝 5岁以后再开始,因为钢琴课程需要孩子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否则认琴谱会有困难。而且孩子的手掌不够大,也很难弹出完美的音符。而5岁以上的孩子则比较适合,因为其手指部分的小肌肉发展较为成熟,也能比较有力地敲击琴

  • 叹!各国“性教育”的奇招
    叹!各国“性教育”的奇招

    性问题是许多父母与孩子间的敏感话题,有的家长和学校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   尽管青春期性教育对21世纪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已逐步为人接受,但是对于教育方式则是众说纷纭,也许我们可以放开眼光,借鉴一下世界各国的性教育。   马来西亚:4岁小孩也要学性知识   一份由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教育部、非政府组织以及教育家等联手拟定,名为全国性教育的建议书提交给了内阁,并获得通过,性教育可在两年内成为学校的科目之一,让小至4岁的孩童也学习性知识。学生将可在性教育科目中,学习到人文发展、两性关系、婚姻与家庭、沟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为。   一位马来西亚的华人这样讲述:“在马来西亚,父

  • 宝宝学才艺的最佳年龄
    宝宝学才艺的最佳年龄

      父母都希望自已的孩子多才多艺,所以在他还没有多大的时候就张罗着给他学这个学那个,就怕比别的孩子晚一步。但是到底孩子多大的时候开始学才艺才是最好的呢?   游戏启蒙成首选   早教专家们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展开了一次大调查,发现0至3岁孩子的父母中,有83。4%的人“常和孩子玩各种游戏”;另有超过六成的父母会“常给孩子听音乐”、“常买一些开发智力的光盘放给孩子看”;还有42。2%的父母会“常读书给孩子听”,有43。7%的父母会“常给孩子听故事磁带”;选择“什么也没做”的父母,仅占0。9%。   才艺启蒙要自然   资深儿童心理学家徐凡赞同父母们的做法,因为0至3岁的孩子需要接触各种事物,为广泛发展他们的

  • 5大国学场景教育宝宝美德
    5大国学场景教育宝宝美德

      我们怎样让孩子学会守规矩、懂礼仪、有修养?在身体力行为他们做表率的同时,借国学经典随时随地对他们进行有关行为规范和传统美德的启蒙教育,效果会更好!   宝宝的国学美德教育5大经典场景   孩子日后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是父母最大的愿望,让宝宝从小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于家长实现这个愿望。读经的好处显而易见:它能规范人的品行、约束人的行为、提升人的修养、净化人的灵魂;孩子因此会变得乖巧、懂礼、优雅、文质彬彬。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一个个特定的情景,把美德教育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和孩子一起身临其境享受国学、温故知新,使之浸润在“孝、礼、勤、诚、耻”之中,感受美德就在身边,在亲力亲为中逐渐使自己的品行高洁起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要知道,很多古老的国学经典,在今天看来,仍然适用!   场景1 吃东西时讲“孔融让梨&rdquo

  • 让宝宝爱上幼儿园的生活
    让宝宝爱上幼儿园的生活

    要上幼儿园了,这对于宝宝来说是件大事,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更是件大事情。可是从未离开过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宝宝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宝宝初次进幼儿园并不是什么特别恐怖的事情,宝宝是否适应幼儿园,就看家长是否能够正确对待。   和宝宝一起做好充分准备   宝宝上幼儿园习惯不习惯,他喜欢不喜欢幼儿园,最关键的就在于有没有给宝宝做好充分的准备。干园长说,这个准备包括心理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也包括作息时间方面的准备,做好这些方面的准备,一般宝宝就能顺利过渡到幼儿园生活。   这些事情爸爸妈妈一定要做   心理准备   一、带孩子到附近的幼儿园参观一下。带宝宝在幼儿园的户外场地玩耍,告诉宝宝,这将是你要去的幼儿园,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这样可以缓解宝宝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他对一切都熟悉的话,就不会太焦虑,也更容易进入幼

  • 支招应对宝宝16个“不愿意”
    支招应对宝宝16个“不愿意”

    送宝宝去幼儿园,宝宝泪眼汪汪看着你;宝宝做完游戏,玩具丢了一地,你让宝宝收好,宝宝拖拖拉拉就是不肯收拾,怎么办呢?  宝宝不愿上幼儿园   ·家长在宝宝入园前就应当为宝宝做好准备,如提前讲幼儿园的好处、参观幼儿园,引发他对幼儿园的向往。还可以请已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对他说说幼儿园的种种乐趣。   ·不要因为宝宝哭闹就心软了,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要给老师百分百的信任,上学途中千万不要偷偷地溜去学校探视。   ·要让宝宝明白这个原则他去幼儿园和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宝宝不愿叫人   ·在出门前预先告诉宝宝如果遇到熟人该怎样对待,如果宝宝表现良好,回家大

  • 尴尬!当孩子问你男女之别时......
    尴尬!当孩子问你男女之别时......

    对今年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军来说,很多“为什么”萦绕在他的脑海,特别是一些男女性别问题,他总想弄个明白。前天,他的妈妈为了彻底解答儿子的问题,在自己洗澡时,把儿子叫进浴室,看着妈妈的身体,对儿子进行“现身”说法。为此,孩子的爸爸王先生感到不可思议,夫妻俩还吵了一架。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很聪明。平时,总喜欢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他认为,8岁的孩子了解生理方面的问题,实在早了点。即使要教,应该由他这个父亲负责。可是,因为自己经常出差,教育孩子的事情,大都落在了搞教育而且有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妻子身上。儿子在学校听高年级的同学说,四年级的女生有人发育了,他就来问什么叫发育?而且追问,男女生发育有什么区别?   平时喜欢“启发式教育”的

  • 电视带大的小孩问题多
    电视带大的小孩问题多

      孟子如果出生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他可能在电视机前长大,孟母可能因为没有立刻觉察到电视的长远负面影响,也不会阻挡。小孟子的大脑会因为失去正常童年的游戏、玩耍、运动、听故事、牙牙学语和好奇心驱使的学习而发育不全;成年后也不会有深度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没有高尚道德责任感,也不会对中国文化有特殊的贡献。如果电视早五百年在欧洲出现,现今我们可能听不到莫扎特、贝多芬和其他近代音乐家的杰作,也见不到达·芬奇的画和发明;如果电视早在中国出现,李白、杜甫也不会写诗,很多艺术精华都不会见到,也不会有中国文化。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假设言过其辞,让我们看看电视普及四十多年后的美国文化、教育、道德和社会。美国教育部报导,七千万的青年人是功能性文盲;很多高中毕业不识字、不会计算或思考;十七岁的青年中只有百分之七具备上大学科学课程的程度;美国十三岁的孩子在一项国际性的科学数学

  • 儿童阶段性 玩具导购
    儿童阶段性 玩具导购

     初为父母的朋友们,你知道吗?孩子脑部50%的发展是在4岁以前建立的!宝宝充满创意、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0—3岁这个阶段,声音、颜色及触觉对孩子身体及心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这一时期,阶段性地为宝贝们选一款既安全又富启智性的玩具是必不可少的。   一件好的玩具,它的功能不仅仅可以启发孩子的智力,训练其触觉、视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功能,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但如果父母毫无目标地为孩子添购各式各样的玩具,不仅无法达到教育意义,反而会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惯。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智力发育的敏感期是不一样的,因此父母在选购玩具时,应该选择适合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产品。为孩子提供设计有趣、高质素、多元化的玩具,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0—3月   出生不久的宝宝十分乐于学习和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的探索活动逐渐从偶然

  • 五大感觉锻炼宝宝的右脑
    五大感觉锻炼宝宝的右脑

    右脑发育,对宝宝的整体发育,包括智力心理及学习生活能力等,都有重要意义。   右脑的开发时时刻刻存在于宝宝的生活当中,只要得到科学的指导,父母也会成为好的老师。宝宝2岁以前开发右脑的活动主要以感官训练为主。针对右脑主要在感觉领域发挥能力的这一特点,此时,父母主要是在宝宝的5大感觉领域锻炼宝宝的右脑。   一、触觉   婴儿期的宝宝通过对手或玩具的吸吮、咬、舔等动作来探索世界,同时,通过手、脚、皮肤的触觉感知,体会冷暖、轻重、大小、粗细、软硬、质地及形状,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使更多信息储存入大脑。   爸爸妈妈做法:很多父母都知道锻炼宝宝手的能力,是在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但容易忽略的一点是,触觉是皮肤的所有感触,包括对冷暖变化的感知,对不同质地的感受等。比如很多父母不让宝宝动热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是有的宝宝对热一点的水就不喝,

  • 如何让批评变“甜蜜”
    如何让批评变“甜蜜”

    案例:一天早晨,幼儿园某班的浩浩小朋友口袋鼓鼓的,老师一检查原来是一口袋圆圆的桂圆。在此之前老师已天天讲关于安全的问题,要求小朋友不带有危险性的玩具和零食来园。当老师再次用手去拉浩浩时,他马上用小手护住了自己的口袋,仿佛知道我要批评了。老师笑眯眯地说:“浩浩,今天的桂圆怎么忘记了老师的话都跑到你的口袋里了,下次你一定要记得告诉桂圆,我上幼儿园了你在家里等我,好吗?”浩浩小朋友微笑地点点头,并摸出了两大把桂圆说“施老师,你帮我把桂圆藏好,我回家去时你再给我。”老师欣然同意。   这是发生在某幼儿园的一件普通的小事,却有着另一番深刻的教育意义----“批评教育可以是‘甜’的”。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顽皮的或不听话的小朋友。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或成人如果用严肃的批评方

  • 妈妈理性对付宝宝天性?
    妈妈理性对付宝宝天性?

    经常会在公园或儿童乐园门口见到:一位妈妈怒气冲冲朝前走,一个孩子哭喊着在后面追。当妈妈好不容易停下来的时候,多半会听到训斥:叫你回家说了三遍了,为什么没听见?不要你了,你就跟蹦蹦床住在一起!孩子满脸惊恐、喘着粗气,可怜巴巴地说不出话来。——星期天,妈妈带孩子出来游玩,想让孩子高兴高兴。可是玩了好几个小时,孩子还不肯回家,于是,不少妈妈就把正在兴头上的孩子从儿童乐园强行拉走,而孩子则在大人的挟持下大哭大闹,不少孩子还会因此挨上妈妈的一巴掌。还有一种情况,妈妈生怕孩子玩不够,不能尽兴或者觉得宝宝太静,应该多运动运动。所以,掏出大票子,买一沓各种门票,让宝宝逐个去坐、去玩。孩子在大人的牵引下,兴趣却总是在下一个活动。比如刚坐上秋千又出溜下来要去滑滑梯;还不等电瓶车停稳,就窜出去要上“飞毯”,不象妈妈所期望的那样,认真去体会每个项目带来的乐趣。妈妈有许多经验

  • 教孩子拒绝“坏礼物”
    教孩子拒绝“坏礼物”

    聚会上的可乐   聪聪妈妈带着聪聪和朋友一家吃饭,朋友点菜时问孩子,“小家伙,想喝点什么?来个可口可乐。”妈妈赶紧说:“不给他喝可乐,在家也是不让他喝的。”朋友说:“今天大家高兴,喝一点儿没关系的。”妈妈不好意思再拒绝,就这样,聪聪借机满足了自己的“可乐瘾”,一人喝掉一个大桶可乐。   妈妈支招:想办法让孩子自己说出“不喝可乐”的话,这是最成功的。既不会驳朋友的面子,又让孩子很高兴,然后乘机再表扬孩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如何让孩子自觉表达自己不喝可乐的想法,这要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根据孩子的情况,多做些工作才行。   专家建议:家长吃饭前可以跟朋友说好,不给孩子要可乐。最好平时就常给孩子灌输“白开水最健康”的认识,当孩子在饭桌上能自动说喝白开水的时候

  • 当你的孩子遭遇嘲笑...
    当你的孩子遭遇嘲笑...

      导读:如果你的孩子被其他宝宝或成人嘲笑、羞辱的时候,他需要一个能为他疏导宣泄情绪的窗口,家长应该这么做:   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认真地听孩子讲述事情的整个过程,是你给他提供帮助的重要前提。听完孩子的诉说,你可以说:“这样肯定让你感到非常难受。”这时,父母不要做任何判断,先直接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找到了心理依托,就会很信任你。   和孩子商讨对策   接着,你可以开导你的孩子,比方说:“我记得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被别的小朋友说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被别人戏弄、嘲笑是非常孤单的事情,当听说你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会让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立,同时他也会愿意继续听你说下去。这时,千万不要认为你已经可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了,你应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我们该怎么

  • 培养孩子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侄女在日本读完大学后,就在横滨定居、结婚、生儿育女。早就听说她两个孩子才艺出众,只是尚未亲眼目睹。日前她们全家来沪探亲,我心想,这次见面时一定要孩子当众展示展示。这天上午九时许,我到哥哥家里。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正蹲在地上,手拿抹布使劲地擦着地板,他那敦实而灵活的身躯不紧不慢地向前移动,红润略带酱色的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竟叫小客人干这?”我说。   哥哥、嫂嫂和侄女迎了出来,连忙解释说:“不不不,是小亮亮自己要这样做的。”   原来这两天钟点工生病请假,小家伙就自告奋勇取而代之。抹布洗了一次又一次,餐桌下、橱柜边、沙发旁,近四十平方米客厅的每个角落,都被他仔仔细细地擦得一尘不染。和我们聊天的侄女,只是在旁略加指点,偶尔为他擦去脸上的汗水。   “小女儿呢?还在睡?”我问侄女。   侄女正要回答

  •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1.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如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医生,用听诊器给人看病,往往并不能正确地使用听诊器,会出现病人说头痛则听头,说肚子痛则听肚子,说脚痛则听脚;有时幼儿还会病人哪里痛就给哪里打针;也有的幼儿会一边打针一边说:“小朋友,别害怕,阿姨轻轻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等。这些都证明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2

  • 教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
    教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

    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值得家长重视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下面几点建议可供你参考: 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家长不能摆出"长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其次,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时,尽可能带孩

  • 怎么对待敏感型的孩子
    怎么对待敏感型的孩子

     敏感的孩子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们体贴人,富有同情心,乖巧可爱,但这样的孩子,因为善于观察,感受也比别人多,情感丰富,心理脆弱,就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家长们就得有加倍的耐心。   很早以前我就发现,桐这孩子心思细腻,会察言观色,有时我们还没有说话,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明白你要干什么。这样的孩子,往往自尊心特强,如果对他打骂,可能会让他严重受挫,进而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   上周日带桐在金宝贝上音乐课,原本好好的,他突然哭了,抱出来哄一会儿再带他进去,又好了。当时我非常生气,心想这孩子咋这样啊,别人都在好好上课,他为什么莫名地哭,搞得我这么难堪。   回家,过了一段时间,看他玩得比较高兴的时候,我问他,上音乐课时为什么哭啊,桐说:“宝宝睡觉了,我不想睡觉,一下就哭了。”明白了,原来是那天中午为了让他睡觉,外婆态度凶了一点,上课时,老

  • 独生子女身上的7大通病
    独生子女身上的7大通病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们。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独生子女的环境容易使孩子产生哪些“通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独我”行为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   2、窝囊好哭   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窝囊、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3、心理早熟   早

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