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宝宝坏习惯?
    如何应对宝宝坏习惯?

    表情一、执拗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   基于此,家长们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但效果也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        对此需要认识以下几点:   儿童心理分析:   我们知道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人的意识就是人脑对特定物质生活环境的反映。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大脑开始有一个大的运动过程,换言之,孩子开始用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去看待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心、童趣。成人认为孩子执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有可能是执拗的,这关键是个

  • 让宝宝能说会道的8个秘技
    让宝宝能说会道的8个秘技

    开心上苗苗班有一个多月了,老师常夸他语言发展不错,小小年纪大方敢讲、能说会道。妈妈自然美滋滋的,回想起宝宝从出生到现在,这些亲子互动真是作用不小。   亲子早交谈——不怕“对牛弹琴”   开心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不断跟他说话,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我们看着他的眼睛,表情夸张,有声有色地与他讲这讲那,有时还把嘴巴的发音方式特夸张地对着开心,给他潜移默化的感知。   早期阅读——先口语,再书面语   开心4~5个月时,我们就和他一起看大书,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定时地阅读色彩鲜艳、物体醒目、形象美观的图片、卡片、图书。1岁左右开心开始阅读《婴儿画报》。一周给他讲2~3个故事,反复、轮流、循环地讲。一个故事开始讲时我们是非常口语化的,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拓展讲述许多画面上没有直接表现的线索、情节、对话、心理活动等,为宝宝对故事的理解作好铺垫。宝宝慢慢熟悉后,我们讲述同

  • “犟”宝宝真的犟吗?
    “犟”宝宝真的犟吗?

      家有犟宝宝是件让人很头疼的事。你说朝东,他偏要朝西,你说向北,他偏要向南;只要他认准的事儿,你就是九头牛也休想将他拉回来!   如何降服宝宝的“犟”脾气呢?湖南省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钟燕钟主任说,其实,宝宝的“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改变家长头脑中的“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 孩子的犟劲别强拧   3岁半的鹏鹏是个“小能干”,什么事儿都要自己动手,并且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别人教他也不听,更不用说帮他了。为这事儿,鹏鹏没少吃亏。比如,荡秋千时,他总不肯抓住两边的秋千绳,结果从秋千架上重重地摔下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鹏鹏的身上可不是一件两次了!鹏鹏的妈妈认为:“宝宝总是这样自以为是,将来会吃大苦头的!”   钟主任分析说:“鹏鹏的自以为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宝宝在2岁左右已经产生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会让他产生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于是表现出

  • 孩子不听话的心理原因
    孩子不听话的心理原因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路路越来越“不听话”   大家都夸两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的拉链也要拉开,掏出里面的东西看看;你刚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他那边又一股脑全倒在了地上;有时他连打火机、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对他“严加防范”。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

  • 纠正宝宝伤“口”习惯
    纠正宝宝伤“口”习惯

    口腔不良习惯大部分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指儿童在一段相对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重复做某一个相同的动作,如吮手指、吐舌头、咬嘴唇、用口呼吸、偏侧咀嚼等等。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将出现牙面畸形,引起上下牙齿错位,导致无法对齐。进行治疗后,如果不良习惯不能彻底纠正,仍然会复发。更值得注意的是,一种不良的口腔习惯,有时往往会继发第二种不良习惯,如吮手指可造成前牙接触角不充分,前牙接触不充分又会继发吐舌头的习惯。   “吮指”   宝宝1周半以前吮吸手指是婴儿的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惊慌。但是之后,就要引起您的注意了。此时,可以在被吮吸的手指上涂抹一些带苦味、对身体无害的物质,如果仍不行,可以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戴一个唇挡矫治器进行矫正。   “吐舌”   吐舌、舔牙和伸舌三个

  • 宝宝咬东西并非“坏毛病”
    宝宝咬东西并非“坏毛病”

    有的宝宝喜欢咬手指,有的甚至扳起自己的脚丫来啃,还有的宝宝不管是毛巾还是被角都喜欢往嘴里塞。而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些“坏毛病”经常是管也管不住。专家指出,不妨“放纵”孩子的这些“坏毛病”,因为这些“坏毛病”有利于宝宝牙齿发育。      小宝宝喜欢往自己的嘴里塞东西来咬,是因为孩子的口腔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触觉器官。处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口欲期,需要大量的触觉刺激和口欲的满足,所以他们喜欢咬手指、啃被角甚至有的还要啃脚丫。这些其实都是孩子的自慰行为,很多人在小时候也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尤其在刚刚断奶的儿童中比较常见。因此对于2岁之内的孩子来说,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神经反射和生理活动,孩子大些了会逐渐消失,因此家长朋友们不必过度担心。但如果这些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继续出现,便是不良习惯了。     而考虑到孩子乱咬手指和被角等卫生问题,可以为孩子选择安慰奶

  • 越是大城市孩子越胆小?
    越是大城市孩子越胆小?

    你发现了吗?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胆小了,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更是如此。此话怎讲?请看以下这些真实的事例:1岁多的君君看到家里来了陌生客人就哭着躲在父母背后;6岁的孩子原本兴高采烈地和家长到儿童公园玩,可是看着公园里的机动游戏却因为害怕一项也不敢上去玩;记者还曾经在三亚某个度假村的自助餐厅看到一个五六岁的香港小男孩,爸爸妈妈只是暂时离开他去餐厅的自助吧台拿东西吃,他转身不见爸妈便放声大哭……像这样的情况的确并不少见,对此,不少家长们心烦不已:孩子这么胆小,以后该怎么办啊? 现象实录: 城市的孩子多“胆小”

  • 宝宝为什么总爱撕东西
    宝宝为什么总爱撕东西

    一些家长发现,宝宝满6个月以后非常喜欢撕纸,刚买的新书,宝宝看几眼就开始撕,一直到撕烂为止,因此很多家长都很担心。其实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撕纸这样一个看起来是搞破坏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宝宝的学习过程。 情景描述: 欢欢6个月了,最近很爱撕东西,家里的报纸、纸巾、杂志甚至给他买的图画书都被他撕得乱七八糟的,真让我心疼,她以后会不会养成破坏东西的坏习惯呢?我该怎么阻止她乱撕东西的行为呢?   宝宝爱撕东西有原因:   和学说话、学走路一样,撕纸也是宝宝的学习过程。这个阶段很多宝宝都会出现撕纸的行为。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

  • 怎样对待爱发脾气的孩子
    怎样对待爱发脾气的孩子

    有些孩子外表很可爱,但是脾气非常大,如果有什么事情不顺他的心,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可以闹个天翻地覆,让父母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情况,父母可以分别对待。 一、孩子从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得到家人各方面的百般照顾,使他养成了别人就应该依从我的心理。一旦不依从,从心理上便无法自控。 二、父母平时不在孩子身边,短暂的相聚恨不得给孩子所有的补偿,即使孩子的一些过分要求也盲目地满足。因此,当孩子的欲望没能满足时,常常大发脾气。 三、孩子平时受到过分的宠爱,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差。当他遇到批评或相反的意见,便无法忍受

  • 孩子脾气特别大,咋办
    孩子脾气特别大,咋办

      一位9岁孩子的母亲,满脸倦容,充满困惑地谈起自己的孩子:“难道我的话那么容易激怒他吗?有时真的搞不懂孩子怎么会发那么大的脾气”?最近有一次,她告诉儿子在朋友家玩最多不能超过9点半,儿子居然大发雷霆,然后生气地把椅子砸在地板上。   情商训练师解惑: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7-12岁的孩子,是正在尝试自己独立的时候,他们时常会考验自己的极限,这样就很容易在家里或学校,以及校外发生争执,有的还表现为跟别的孩子打架。这个年

  • 请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
    请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

    进入新世纪的幼儿教育已经越来越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与需要,如今的孩子所具有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个人兴趣就越发显得重要。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只有尊重幼儿的个人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其潜能。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特别喜欢的东西,男孩子大多喜欢枪类、车类等玩具,而女孩子则大多喜欢洋娃娃、小动物类的玩具,但也有的孩子喜欢自己出生时用过的某些东西,如:小被子、奶瓶等等。无论孩子喜欢什么,那都是他们个人的权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喜欢、爱好能使孩子的情绪有所寄托,使他们感到踏实、安定。因此,一定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尽管孩子的小被子已经很破旧了,尽管他们喜欢的洋娃娃已经变得很“丑“,但都不要把

  • 末用假装遗弃惩罚孩子
    末用假装遗弃惩罚孩子

    “妈妈……”在等车的时候,我听到人行道上,传来一个小女孩尖锐地叫声。   我转头,看到一个约摸三、四岁的小女孩,正挂着一脸的泪,朝前面急切的喊着妈妈。沿着她的视线望过去,前面有个长长卷发的女子头也不回地走着。   “妈妈,妈妈……”小女孩蹒跚的奔跑,努力向母亲的背影跑近。   兴许是听到后面的叫声越来越近,前后的女子也小步跑了起来。女孩哭得更激烈了,她短短的两条腿怎么赶得上母亲的步子呢?   女孩摔倒了。那位年轻的妈妈还是没有回头,径自向前。   “妈妈!妈妈等等我呀!”女孩用最大的声音拼命喊着,脸上又是泥又是泪,却顾不上擦,很快地自己爬起来,女孩是那么惶恐,她怕追不上她的母亲,她怕她的母亲真的不要她。   我开始责怪起前面那位母亲的狠心来,无论这么小的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应该用不理她不要

  • 宝宝老撕书该怎么办?
    宝宝老撕书该怎么办?

    一两岁的宝宝仿佛有一种破坏书本的天性,所有到手的书报画刊,只要没大人看管,顿时被撕成片片“雪花”。家长在心疼书本之余,不免有些担心,这样乱撕书会不会养成他们毁坏东西的坏习惯?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这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必经阶段。   一岁左右的宝宝,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并创造出撕纸声响时,和纸对抗的感觉和耳朵捕捉到的“嘶嘶”声,都会使他们兴奋。于是,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把“坏事”做下去。   但实际上,这并非坏事,还有助于培养宝宝对书本的兴趣。因为与书和纸张打交道的经验,会使宝宝对书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他们的记忆中,撕书的事最终会被遗忘,但一触碰到书和纸张的兴奋感却留下了。   所以,父母不但不要阻止宝宝撕纸,相反,还要鼓励。为避免书本受到连累,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买些布质或

  • 婴儿为什么爱吮吸手指
    婴儿为什么爱吮吸手指

    您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婴儿都喜欢吮吸大拇指。老年人说:“宝宝在吸手中的糖”。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这是婴儿体验性快感的一种表现。 许多人以为性活动只有经过青春发育期以后才有。但是性心理学家却有特别的理论,他们指出,性活动(是指广义的,不是指狭义的性交)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他们性欲和性快感的表现形式与成年人不同。婴幼儿的性欲,可分为口欲期、肛欲期、阳具欲期和尿道欲期四个时期。 婴儿吮吸手指、唾口水、发出咯咯笑,并对这一切感到十分开心,这是婴儿口欲期性欲的最初表现。婴儿的嘴是性的快感区,他们从吮

  • 按时入睡9招搞定
    按时入睡9招搞定

    忙碌了一天,妈妈想休息了,宝宝却不肯按时睡觉,新手妈妈岂能不头疼? 宝宝不肯睡觉有许多原因 ●喜欢玩 ●想看电视 ●想让妈妈在身边关照他 ●怕黑 ●担心自己不能醒过来 ●害怕一个人睡觉 爱心叮咛:宝宝一定要养成按时上床睡觉的习惯,如果你不想让家里乱作一团,就不能让宝宝在这件事上有选择的余地。语气一定要坚定,你哪怕稍稍松一口气,机灵的宝宝便会“乘虚而入”。 养成按时入睡习惯 9招搞定 第1招规定明确的睡觉时间 千万记住,一旦给宝宝规定好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不要改变了。即使有时候爸爸刚好进家门或者有亲朋好友来做客,也不允许宝宝多呆一会儿。时间订得越明确,宝宝就越容易按时去睡觉。不要把“天黑了”当作宝宝上床睡觉的标准,因为夏天时白天比冬天长,这种说法会引起麻烦。 第2招 让宝宝明白“时间到了” 对宝宝讲清楚睡觉的具体时间,比如“电视剧结束后

  • 宝宝怎么说脏话了
    宝宝怎么说脏话了

    爸爸妈妈听见宝宝说第一句脏话时,多半会感到震惊:“从哪儿学来的?”在宝宝说第二句、第三句……之后,或是动辄教训,或是无可奈何。 找到宝宝说脏话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非理解性习得原因 奇奇两岁半。奇奇妈说,他奶奶骂爷爷的时候,不仅自己骂,还教奇奇说:“奇奇,说爷爷戆度(懒鬼、乡下人、老头子)”。所以奇奇现在对着爷爷一套一套的,爷爷也不生气,高兴着呢。我真反感他们这样做。 分析:宝宝往往没有分辨是非善恶美

  • 让孩子吃饭和玩具说再见
    让孩子吃饭和玩具说再见

    宝贝不好好吃饭,很多父母就让宝贝最喜欢的玩具陪着一起“吃饭”,结果养成了边吃边玩的不良饮食习惯,反而影响了吃饭。      用“偶像”影响她      可以试着让宝贝自己端碗或捏勺子,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手又空不出来拿玩具了。而且宝贝通常对自己拿碗或勺子非常有兴趣。不信你试试看,我家宝贝总是要自己拿着吃,好象很能干的样子,不过总是吃得到处都是。这么大的孩子也不可能吃得很干净哦。      宝贝特别喜欢巧虎,以前看到巧虎自己吃饭,她特别喜欢学着做,每次吃饭时要说巧虎是自己吃饭的,还边吃边说:“要好好吃饭哟!”榜样的作用也很好哦!      用美食“馋”她      我女儿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一天,她在外面玩得特别高兴,也挺累的,我们当时忘了给她带小零食,一回家她就说“吃饭饭”。我赶紧下厨给

  • 害羞行为
    害羞行为

    人类--尤其是孩童,在面对新情境和陌生人时,往往会显得腼腆、容易受惊、胆怯、犹豫或过分沉默默,可能就是一般所谓的敏感    害羞是使人偏于极端地关心别人对其看法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逃避人与情境,以免受到任何潜在批评,同时亦会保持低侧面的行为反应,不敢抬头、挺胸地面对他人,以避免引起注意。   四、过分专注自己    典型害羞者,一向很顾虑自己,处处放不开,很难专注在任何工作上。最极端的是:不能接受游戏、跳舞、比赛或任何社会活动上的欢愉。这种人无论参与、抑或旁观,通常都过于担忧别人对他的印象。   五、自我价值感低    害羞孩子最大特征是自我价值感很低,常感自卑,也就是说害羞孩子往往缺乏自尊。当他有失败情形时,

  • 给宝宝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给宝宝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我国当前社会里,绝大多数年轻的母亲正在就业,很少有时间完整地陪伴他们的孩子度过婴儿时期。而孩子的祖父母多数正处于退休赋闲之中。由于我国的传统,有不少家庭是三代同堂,客观上构成了祖父母主要或配合照顾婴儿的情况。 这种家庭如果处理好关系,可以发挥祖父母和父母的各自优势,从而更加有利于婴儿的早期发展。 祖父母有丰富的育儿经验,而且由于血缘关系,他们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第三代,他们对孩子的热爱不亚于父母。 但爷爷和奶奶毕竟是老人,行动上趋向于迟缓,他们安静少动的倾向与孩子好动的天性相矛盾。 有的爷爷和奶奶思想趋于保守,在教养方法上与现代年轻父母有所不同。 如在教育方法上趋向于宽容不严格,常常替代孩子做了本应孩子自己完成的事,给予过度的保护行为,包办代替过多,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性,生活自理能力差。 但爷爷奶奶有足够时间与孩子在情绪上进行交

  • 当你的孩子开始顶嘴时
    当你的孩子开始顶嘴时

    在这里提醒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首先不要把自己的需要强加给孩子。大部分父母在给孩子提要求时,很少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经常不和孩子商量,就替孩子做出决定。逼得孩子只有采取极端的方法来抗争...   妈妈追逼孩子假期去读补习班,孩子威胁妈妈再让上学就跳楼   咋让孩子与家长不“顶牛”   12岁男孩儿因不愿参加假期补课,被妈妈追赶后爬上楼顶以跳楼相威胁,幸被消防官兵救下。孩子与家长“顶牛”现象谁之过?   孩子威胁妈妈再让补习就跳楼   国庆期间,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名12岁小男孩儿,因不愿参加妈妈给他报的假期补习班,被愤怒的妈妈一路追赶,小男孩儿索性一口气爬上一座四层楼的房顶,并以跳楼威胁妈妈,在消防官兵赶来救援时极不配合,几次欲跳楼,最终幸被消防官兵救下。   缘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