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越吼越不听话,家长该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
    越吼越不听话,家长该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这是妈妈们在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那么面对越吼越不听话的孩子,家长该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愿意听? 天凉了让加衣服就是不加;玩游戏时喊吃饭久久都不动弹;上学怎么催还是磨磨蹭蹭不着急...... 孩子越大越说不听,父母搞不懂孩子在想什么了,到最后,父母失去耐心,只能冲着孩子吼叫。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爱和自己的父母作对。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愿意听家长的话,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在沟通方法上出了错: 不重视和关心孩子内心想法 对孩子提各种要求,自己却做不到 跟孩子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喋喋不休地唠叨或者冷冰冰地讲道理 对孩子不耐烦,总是用“嗯、是、好”等词敷衍孩子 觉得孩子的情绪是无病呻吟、不

  • 一陪读就吼孩子?是病,得治!
    一陪读就吼孩子?是病,得治!

    批评、辱骂、轻视、不合理的期待,让父母面目狰狞。口无遮拦的大吼出大量具有攻击性、诋毁性、侮辱性的语言,给孩子带去心灵创伤和深深的耻辱感。 心理专家认为,这种情感上看不见的伤害,远比其他形式的伤害更为持久、深远。 “吼妈”式的陪读,往往会造就孩子懦弱、不自信。 朋友说,不陪写作业真的是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完全是鸡飞狗跳。 没有陪写作业经历的我,以为这只是个例。到现在发现,这是我们这一批家长朋友的普遍经历。 之前有网友说: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更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还有网友说:儿子语文课都要读五遍并签字,有次我在看书他在读课文,前面读的啥没有记住就听见:秋天来了,挂花开了...... 我一愣,问啥花开了? 他说:挂花! 我火一窜,大

  • 孩子,不想苦一辈子,就得苦一阵子!
    孩子,不想苦一辈子,就得苦一阵子!

    没有真正的岁月静好,有的只是别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孩子,不想苦一辈子,你就得苦一阵子! 每到开学季,我都不由自主的焦虑。 女儿每天都在成长,青春期的女孩,既娇气也倔强十足,偶尔小作,偶尔温顺,偶尔叛逆,让你难以把控。 那天晚饭时,我和孙先生说,周末陪我去逛商场吧,春天了,添几件新衣服,买完我们去吃火锅,然后一起看个电影,过年都没得空休息,每天陪着孩子学习。 女儿一脸不高兴:妈,能不能不要当着我面说这些事啊,你们是不轻松,可您知道我每天也很累的吗? 我说,宝贝,妈愿意陪着你学习,也知道你累,马上又升学了,假期正是巩固基础的最佳时期,我希望你现在的累,能换来以后的轻松。你还记得刚放寒假时,妈妈带你看的那个表姐吗,才二十岁,她活得才叫累! 女儿点点头,低头吃饭。 春节前的一天,在农村的一位表哥突然给我打来电话

  • 父母做的这3件事,决定孩子飞多高
    父母做的这3件事,决定孩子飞多高

    教育孩子,妈妈给予孩子的是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并懂得爱;爸爸给予孩子的则是方向感,让孩子拥有勇气和魄力。 所谓的方向感,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工作与生活的目标,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可以做哪些更多的事情。 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与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不少人在忙碌中,逐渐逐渐地就忘记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忙碌,怀抱理想却感觉什么也抓不住,内心的空虚、不安和害怕接踵而来,导致最后的方向感缺失。 孩子的方向感来自父母的引导 不少天赋不错的孩子,或者是在小的时候各项综合能力都不错的人,长大后却一事无成,凡事都浅尝辄止。这样的人往往就是缺少了人生方向的引导,因为缺乏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于是持续的战斗力被弱化,最后就导致无法找到努力的着力点。 所以,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个性与所处的成长阶段,给予孩子所需的成长方向

  • 熊孩子为什么那么“熊”?
    熊孩子为什么那么“熊”?

    生活中,有很多乖孩子也有不少熊孩子,而那些孩子,真的是熊孩子,在任何时候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没有场合。那么为什么他们那么“熊”呢? 他们为什么成为熊孩子?有些时候是家长就熊,有些家长不觉得这是问题,有些真是娇惯的没办法了。不说社会上的了,就说在医院见到的。 家长熊孩子更熊 有的家长带孩子看病,自己永远第一位,任何时候来了都找先看的理由,不让就闹。候诊区有玩具要让自己的孩子先玩,有好的候诊位置抢着让自己的孩子坐。进到诊室想办法不出来怕交叉感染,不管别人是不是需要等更多时间。 而他们的孩子就表现很跋扈。抢别的小朋友的书,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把其中的喜欢的那一页撕掉拿走,不会想到这样会把书撕坏,别的小朋友也看不了了。有的小朋友喜欢医生的压舌板,进到诊室,什么也不说不问,打开医生的抽屉,拿了就走,就好像拿走的不是别人的东西。面对这些,家长经常

  • 当你的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
    当你的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

    现代社会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很多小孩子都被欺负了,那么如果你的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 今天陪孩子去学校领书本,见到王熠的妈妈,说:“王熠这孩子太老实了,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手臂、脸被抓破了。这马上开学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发生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后天也许又都和好如初了。孩子之间的矛盾来的快,去得也快,其实家长不必看得那么严重。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生性老实,总在外面挨欺负,三天两头的“挂彩”回来,恐怕家长都受不了。 “惹不起,还躲不起”,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避开来自外界的“威胁”;而不是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外来的侵犯,学会保护自己。惹急了,带着孩子找对方家长,却不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解决。 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仍不知所措,要么怕“报

  • 学会管理情绪是一辈子的事,也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学会管理情绪是一辈子的事,也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在孩子的教育中,你是一味给予吗?有没有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学会管理情绪是一辈子的事,也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眼遇一:四岁的小男孩,在一顿饭时间发脾气至少四次。妈妈叫正在玩手机的他吃饭,没有回应,妈妈把手机夺回,立刻哭闹;好不容易劝着不哭吃饭了,一看是面条,他要吃米饭,又拒吃,把碗打翻;饭没吃,要吃零食,不给吃,闹;又要玩手机,妈妈不给玩,哭闹…… 眼遇二:初二男生不慎手臂骨折,住院治疗,前几天都是爷爷来陪,孙儿自始至终手不离手机,爷爷静静的在一边陪着,时不时看看输液,偶尔问一声饿不饿渴不渴。爷孙俩相安无事。今天是妈妈来,声音从走廊深处慢慢清晰的传来,高调的妈妈在电话中抱怨着走来。一到病床前,暴躁的唠叨着:你爸的眼睛也伤着了,咱家真倒霉透了,都怪你,你爸心情不好,干活没心情,能不出事吗!就会看手机就会看手机,除了看手机你还会干啥!本来学习啥都不会,这下好了,

  • 母亲的穷人思维,会毁了孩子!
    母亲的穷人思维,会毁了孩子!

    相信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到底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那么到底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呢?怎么才能保证孩子既不浪费又不显得过分拮据呢? 小斌是个11岁的大男生了,父母经常会给他零花钱。但小斌花起来大手大脚,买很多乱七八糟的卡片啊玩具啊,任意挥霍,有时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找同学们借钱。 甚至他最后养成了偷钱的坏习惯。孩子只要串亲戚,就到处找机会偷钱。前两天,小斌和父母一起去姑姑家玩,趁姑姑不注意,就顺走了姑姑包里的五百元现金。 在小斌一家出门之前,姑姑其实就发现钱不见了,但苦于小斌父母爱面子,姑姑没好意思当场拆穿。 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小朋友上学,总要有点零花钱带在身上应急。但孩子还小,不懂钱的意义,更不懂如何去花钱。 作为父母的我们,平时也几乎不和孩子谈钱,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学习。 甚至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的,不

  • 为什么不让女儿和穷人谈恋爱?
    为什么不让女儿和穷人谈恋爱?

    没有女孩是因为虚荣与爱钱离开你,如果图钱,根本开始就不会跟你。最怕的就是我在为生活拼命努力奔忙的时候,你冷漠地在旁边袖手旁观,好像未来是我一个人的事。 我最好的朋友今年29岁,我们的友情已经有七八年,是我刚来北京就玩在一起的。前几天她跟我说这几年终于过的舒心了,一切源于25岁之后她不允许自己再爱上穷人。 我说你说的就跟穷人有罪似的。她说对啊,穷人就是有罪。然后她看着夜空说,“你不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年轻人很难穷吗?真的只要稍微学点什么,用点脑子,对生活稍微用力一点,就可以养活自己。在这个时代,还坚持穷下去的人他绝对不是简单的穷的问题了,一定是他性格或者人品上有什么缺陷和问题,才导致他穷。你不要小看穷,也不用动不动掏出你一颗圣母心来疼爱万物,我再说一遍,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穷说明他自身有着很大的问题。” “尤其男人,穷就判定了这个人没有责任心,也没有任何人

  • 孩子愤怒怎么办?别人家爸爸是这样做的!
    孩子愤怒怎么办?别人家爸爸是这样做的!

    相比起其他负面情绪,孩子的愤怒往往是最不被允许的。 压抑孩子的愤怒并不是正确的做法,那么面对孩子的愤怒,该如何处理呢? 前日在微博看到这个视频,前情似乎是这位父亲跟女儿开玩笑,但女儿生气了。 这位留着络腮胡、花臂、穿鼻环的酷酷的父亲,几乎给出了处理孩子愤怒的最佳模板: 1. 接纳你的愤怒。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可能生气的,不要否定它,接纳我们会出现的所有情绪。 2. 你有愤怒的权利。是的,每个人都有愤怒的权利,有对任何人愤怒的权利。 3. 你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释放你的愤怒。解决愤怒的方式不是压抑它,而是想办法释放它。像这位爸爸提议的出去走走、踢踢泥巴是可取的方式,同时又是多么可爱的适合小孩子的方式啊! 4. 我们仍然是爱你的。你可以对爸爸生气、对妈妈生气、对任何人生气,你可以表达你的生气,可以

  • 怎样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怎样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是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好孩子呢? 3、4岁的幼儿是一个连猫狗都讨厌的年纪,因为他很容易乱发脾气、不讲理,甚至很爱唱反调。但是,为人父母还是应该要做好教育的责任。因此,教导孩子有礼貌、尊敬别人,让宝宝在进学校之前,先懂事。 一、如何教导幼儿尊重别人 1、展示尊重行为 我们一般都没有展示给孩子看我们要求他做的那种尊重,因为育儿有时候会让人失去耐性。但,展示你对他的尊重,尝试聆听他想跟你说什么。 2、教导礼貌回应 孩子可以透过好礼貌来展示对别人的关心和尊重,只要他能用言语沟通,教导他说「请」和「谢谢」,并向他解释这两句话应该在何时使用。 孩子有时候会故意吸引你的注意。 3、不要反应过度 如果孩子叫你大便

  • 父母的四种教养模式,你是哪种?
    父母的四种教养模式,你是哪种?

    教养孩子就是家长抚养、保护、指导孩子成长的过程。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与孩子之间建立温暖、亲密的情感纽带,给孩子提供发展能力与个性的适当机会。 然而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好“教”和“养”的尺度,也就是如何给孩子充足的关怀使他形成良好的心理性格而不会因溺爱造成人格缺陷; 如何提供适当的自由让他充分发挥出潜力而不至于信马由僵,以致于误入歧途;如何施以合理的约束帮孩子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公民而不致扼杀孩子的天性,束缚他们的成长。 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情感”和“说教”维度。 第一种“多说教——少情感投入”为“专制型” 第二种“少说教——少情感投入”为“冷淡型” 第三种“少说教——多情感投入”为“民主型” 第四种“多说教——多情感投入”为“家长型”

  • 为什么那么优秀的人,也会自卑?
    为什么那么优秀的人,也会自卑?

    以前总会觉得长得漂亮的人一定会带着天然的自信,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人一定会有着发自内心的优越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的一位女性咨询者跟我说,她从小就觉得自己很丑,觉得自己是罗圈腿,害怕别人不喜欢她,在婚姻里也是极度的没有安全感,害怕对方不爱自己,所以总是去试探对方的底线。 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说“靓女,你的腿怎么长得这么好看啊,又白又直!” 她简直惊呆了,不可思议,对着镜子反复的看自己——真的吗?我真的好看吗? 就像记者采访佟丽娅时,她说自己现在太胖了。 多少斤?85! 为什么一个人会放着明摆的事实置之不理,而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去挑剔自己? 也许她的记忆深处,就找不到一丝认可的目光。 我的咨询者中有不少学生咨询者,其中有一位来自北上广大城市的重点中学,他在这所重点高中里

  • 这3个简单的公式,却蕴含着家庭教育的哲理!
    这3个简单的公式,却蕴含着家庭教育的哲理!

    提到公式这两个字,大多数人会想到数学,但其实,家庭教育的思维和方法里面,也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公式,虽然它看似简单,但一定能让你有所思、有所悟。 1公式一:学校与家长的配合 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室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 却培养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学生 这其中的决定因素,是家庭教育 学生在学校 接受了五天大体相同的系统教育之后 接下来是两天不一样的家庭教育 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 5+2≥7、5+2<7、5+2=0 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教育等于零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2公式二:不要用一道题抹杀全部 家长会上 老师在黑板上做了10道题 1+

  • 育儿做好这6点,孩子自然变优秀!
    育儿做好这6点,孩子自然变优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以哪种方式,但是你知道吗?如果育儿做好这6点,孩子自然变优秀! 1.角色兑换,换位思考一 孩子不明白家长的付出,家长不明白孩子的潜能。所以,家长与孩子之间常存在着不理解,会使双方对彼此的定位不正确。可以尝试让孩子当“大人”,家长当“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体验到做家长的不容易,家长也可以体味到孩子的立场。 2、绝不溺爱,冷战对待一 家长溺爱孩子是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问题。事实上,为了孩子可以变得更优秀,家长是绝对不可以溺爱孩子,否则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任性妄为。一旦孩子无理取闹,家长最好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付孩子。 3、热情低落,激发兴趣一 厌恶也是一种情感表现,每个人都会有,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可能会出现厌恶吃饭、上学、读书写字的情况,这都是因为孩子的热情处于低落状态,对这些事情不

  • 孩子本来就有这些能力,只是被埋没了!
    孩子本来就有这些能力,只是被埋没了!

    生活中,有些孩子总是会动不动就发脾气,仔细想来,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如果不是我们看孩子一发脾气、一哭闹就满足他的要求,他还会屡试不爽吗? 其实,很多能力小孩子本来早就具备的,只是我们没有引导好或者说发掘好。 孩子喜欢具体的可视化的目标 前几天晚上,涵涵突然对我们说要当家里的领导,还问我说:“妈妈,凭什么你就能当领导管我们,就不能让我当呢?” 于是,我提出了投票选举的方案。结果我选我,她选她,我老公弃权,导致涵同学未能如愿。 涵涵就把眼光放在了他们幼儿园,问我说:“妈妈,为啥老师选某某就当班长,就不选我呢?” 然后,我给她列举了一些当班长需要满足的条件,比如:早上不能迟到、积极帮老师干活、还要懂得照顾其他同学、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等。 没想到一向早上起床拖拖拉拉的她,第二天闹钟一响立马就爬起来了。还

  • 孩子由奶奶带还是姥姥带,再疼爱也不要对宝宝做这3件事!
    孩子由奶奶带还是姥姥带,再疼爱也不要对宝宝做这3件事!

    小宝宝作为家中最小的成员,在这个物质极其丰富的社会,我们从来不用担心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宝宝既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也是爷爷奶奶的“隔辈亲”,而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爱就成了溺爱,家长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孩子成了当下更有意义的一个话题。 本期我们暂且不论是爸爸妈妈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好,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方式去爱宝宝,那么就会对宝宝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爱孩子并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家长们很可能会好心办了坏事。本期淘妈就来聊聊家长疼爱孩子的一些误区。 1.宝宝摔倒全家人怪地板 我们都知道宝宝起初由于平衡力以及肢体的控制力发育得并不是很完善,走路摔跤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是有不少家长过于疼爱宝宝,孩子一摔倒就立马上前各种安抚,甚至还会责骂桌子和地板。殊不知本来宝宝摔倒并没有什么事,长期被家长们这样安抚哄着,反而容易让宝宝形成

  • 孩子有这4个特征,不能惯着,不然长大后难孝顺!
    孩子有这4个特征,不能惯着,不然长大后难孝顺!

    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是怎么教育的呢?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4个特征,不能惯着,不然长大后难孝顺! 古语讲“百善孝为先”孝顺敬爱父母,是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一辈子很难有大的成就。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下面这4个特征,不能继续惯着孩子了,要尽早纠正,不然孩子长大后很难孝顺。 1、自私,霸占物品 生活中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遇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会去霸占着,哪怕别人不乐意,也完全由着性子来。认为好的东西,自己看上的物品,就完全归自己所有,别人都不能碰,甚至父母都不可以动。比如,遇到喜欢吃的菜,不许别人碰,放到自己面前独自食用。有想看的电视,不准任何人动下遥控器。自己的玩具别人不能碰,别人的玩具还想着去霸占。自私,独占,这也是长大后很难孝顺的表现。 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对父母也

  • 比起孩子不主动与人打招呼,这种情况更让你无措!
    比起孩子不主动与人打招呼,这种情况更让你无措!

    那天带孩子去广场骑车,偶遇了平时不经常联络的堂哥一家人。风比较大,我穿的短袖加呢子大衣,站在风中冷的有些哆嗦,好想快点回到温暖的家。闲聊一会后,我和堂哥堂嫂一家告别时,嘱咐孩子和大伯说再见,孩子看着大伯有些陌生的脸庞,茫然的说:大伯,再见。结果,发现大伯他们背对着我们,孩子尴尬的站在那里。这时堂哥家的大女儿(和我差不多大,我辈分太大,同龄人叫我婶婶,好别扭啊),笑着和孩子打招呼说再见(那一刻我庆幸有人回应了孩子)。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可有时候,孩子却因此受伤了。 回家的路上,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和大伯打招呼,大伯不理我呢,你不是说这样子很没礼貌吗?” 对于孩子来说,他只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那所有人就都不应该那么做。孩子总是喜欢钻这样的漏洞。 有一次去了餐厅吃饭,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说:妈妈,我渴

  •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你为何却一无所知?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你为何却一无所知?

    你家的孩子在幼儿园受了欺负会告诉你吗?面对孩子,你和他有过深入的交流吗?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你为何却一无所知? 在家长眼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负总是滋味不好受的,平时自己在家都舍不得动孩子一根手指头,凭什么让人这样来欺负?但更让家长担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自己却一无所知。为了保护孩子,家长能够做些什么呢? 01 你只是粗心:多关注孩子异常信号 身体伤痕异常。孩子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淤紫,但如果孩子身上的伤过多,父母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孩子可能会羞于承认被欺负了,但是父母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待玩具异常。孩子对待他喜欢的小熊、小狗玩具会有异样的行为,他平时会玩给小熊喂饭、给小狗盖被子的游戏,但现在的游戏行为会跟原来有所改变,他会对着玩具指指点点,“你为什么不听话,你排在后面”,更有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