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钙,母子骨骼健康的保证
专家语录:钙是人体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孕妈妈每天需要1000mg钙,孕晚期则需要1200mg。
在胎儿骨骼发育阶段,如果钙供给不足,胎儿就会抢夺母体内储存的钙,使孕妈妈出现腰腿痛、抽筋等症状。严重时胎儿容易得软骨病。相反,如果过量也会造成分娩困难。
体育锻炼、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储备。
调查表明,城市女性更容易缺钙,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可通过口服钙片(每日600毫克)来补充。
在食物中,奶类含有较多的钙,而且吸收率也最好。每天保证喝两袋牛奶或牛奶、豆浆各1袋,坚持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是最简便的补钙方式。
食物补钙时,要注意每天少量多次服用,其吸收效率要比一次大量食用高得多。
将含钙和含维生素D的食品一起食用,可增加钙的吸收率。例如鱼头烧豆腐,蜂蜜加牛奶等。
含草酸较高蔬菜(菠菜、苋菜、竹笋),膳食中过高的纤维素会降低钙的吸收。过量的蛋白质与脂肪会促进钙的排泄,造成钙流失。因此,要分开食用。
八:微量元素,量少力大
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小,却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大部分微量元素在孕期的需要都有所提高,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大多数孕妈妈只要保持平衡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就可以在食物中得到所需要的量。
铁:铁是胎儿和母体造血系统必需的原料,同时胎儿还要在肝脏内储存适量的铁,以满足出生后4~6个月的需要。
确认怀孕后要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的内脏、瘦肉和血中含有丰富的铁,人体易于吸引和利用。芝麻、红枣、紫米、赤豆等也含有较多的铁,但植物来源的铁吸收率较低。因此,孕妈妈最好每周或隔周吃1次动物肝脏。
锌:锌摄入不足可导致孕早期流产,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此外,妊娠后期摄入足量的锌,产妇自然分娩的机会就大。
动物食品中的锌比植物中的锌易于吸收。生蚝、牡蛎、猪肝、口蘑中含锌较高。
食用含碘盐,多吃海带、紫菜、香菇等可以补充碘。建议每周吃两次瘦肉海带汤或紫菜汤。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