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妈妈带着孩子出门。这样可以减少孩子长时间待在医院里被交叉感染。
路上 利用这个时间想想孩子的病情、发病原因,能使你们一会儿向医生叙述的更准确。
相互补充一下到医院后要向医生陈述孩子的哪些情况、咨询哪些问题,不要等出了医院才想起来很多问题没问。然后定好由谁来和医生交流。因为如果两个人都说话,医生很可能不知道听谁的。另一个人只专心地哄宝宝,让宝宝尽量不在医生面前
哭闹,以免妨碍医生的检查和诊断。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病史
以前的诊治、用药情况
体温
发病时间
目前的状态
饮食
睡眠
大小便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要利用这个时间和孩子说清楚看病的程序,让他有个思想准备,消除他的紧张情绪。用回忆以前玩的游戏、讲故事的形式或提出事后奖励等办法都可行。
候诊 一个人照顾孩子,另一个人去处理其他事情,不必两个人都抱着孩子在医院里跑来跑去。
先安置妈妈和孩子到候诊区坐好,最好周围有通风的窗口。让孩子喝点水或者玩自带的玩具,不要带孩子到游乐区或购物区。然后爸爸到挂号处挂号,把病历本交到分诊台,如果你有更熟悉并信任的大夫就跟分诊护士说一下。同时,了解一下还要等多久等等。
如果需要作一些检查也一样,一个人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陪伴孩子,另一个人去交费、寻找所要去的检查室的位置等等。
就诊 时间最短,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效率。
如果孩子哭闹,在医生诊断之后,先询问一下医生是否能让一个人先带孩子离开,留下一个人来听医嘱,这样能更好地和医生交流。
把医生没问到但你觉得重要的情况告诉他;把在路上总结出来的想要问的问题问全,不必在乎医生是不是不耐烦。
重复一遍医生给开的药的用量、服用时间等,可以加深印象。尤其是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时,一定要清楚服用的顺序。
离开 真希望再也不来了,但是还是可以在入口的指示牌上再次了解一下医院的布局和相关专家的基本情况。
如果家很近,从诊室出来就可以让一个人先带宝宝回家了。
爸爸交费、拿药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换一下尿布或喝些水,做一下休整。
回家后,自己和宝宝都要洗手、洗脸,把外衣挂在外面晒一晒或者清洗一下。
小提示 如果平时主要是保姆或祖辈照顾孩子,发病情况他们最了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