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具体操作方法: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1.土伏苓赤小豆汤
用料:新鲜土茯苓250克,赤小豆50克,猪肉150克,陈皮小许。
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2小时即可。
功效:用鲜土茯苓煲猪肉,其味更鲜美可口。鲜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利水渗湿、健脾调中之功,《本草纲目》说它能“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2.薏米白术汤
用料:薏米60克,白术45克。
做法:水煎温服,每天1剂。
功效:祛湿除痹。用于湿重,腰酸胀痛。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3.节瓜薏米鳝鱼汤
用料:黄鳝200克,节瓜250克,薏米60克,芡实30克,冬菇15克,生姜4片。
做法:黄鳝剖净去内脏,洗净切段,放入开水中飞水;节瓜刮皮,洗净切大块;生姜、薏米、芡实分别洗净,冬菇用水浸软洗净。将用料全部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用于湿热下注筋骨所致的两脚麻木、手足无力,也可用于小便短赤、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病等。薏米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芡实功能益肾固精,健脾除湿。
4.薏米莲子汤
用料:薏米30克,莲子30克。
做法:将用料全部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此汤是由健脾祛湿热的薏米与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莲子相配而成,具有健脾、祛湿、养心、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心悸、烦躁失眠、泄泻等症。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