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成为有出息的人,真的是种莫大的幸福。那么,家长想让孩子成才,就一定要舍得对他说“不”。 在孩子3岁前,通常会用哭闹来表达自身的痛苦感觉,在这时,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哭闹常常伴随着孩子想要达到的某种目的。 例如:看到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家长不同意买,孩子就哭。 每次只要孩子一哭闹,很多家长心都软了。哪怕觉得不合适,也禁不住折腾,然后投降了,于是孩子就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哭闹=妥协。 父母总是狠不下心对孩子说“不”。 很多父母总是不以为然:“没事的,这次就放任他,孩子哭闹起来自己心理也难受。 结果孩子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中,不断放任自己,也开始变得不讲道理,渐渐变成一个自私无赖的”小霸王“。 在孩子6岁前,跟他说不
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园的时期,每年这个时间段幼儿园里最热闹的班级绝对是小班,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不知道牵扯多少父母的心,担心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会不会吃不好,小朋友相处不好,会不会焦虑生病,那么孩子入园前如果有这几种特点的话,入园后适应能力肯定不会差。 1、 自己会拿勺子吃饭 幼儿园里老师不怕“哇哇大哭的孩子”最害怕的是,不会动手吃饭的孩子,老师喂也不可能全部喂一遍,就算老师不怕辛苦耐心的喂孩子吃,但未必轮到你家宝宝的时候饭菜还能是热的。所以如果不想让孩子入园后饭量减退,最好在孩子2岁半左右就开始独立拿勺,即便孩子吃的到处脏兮兮,但孩子的握勺能力得到了锻炼,协调能力得以锻炼,即便是孩子闹情绪,但最起码不会因为不会吃饭而饿肚子。 2、如厕时会自己脱提裤子 尿裤子是新入园宝宝经常遇到的事情,如何才
-爸爸,星星是从哪里来的? -爸爸,星星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月亮一个人发光很孤独,所以分享了光芒,就有了满天星星。 -如果我下雨天撑伞,会不会变成小蘑菇啊? -当然会啊,这样爸爸就会站在小蘑菇身边,变成一棵大树。 -爸爸,为什么书里面的王子都没有胡子? ……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时都是科学家,因为他们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 ”孩子一出生,就在观察和学习,直到开口说话,会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多疑问。 作为成年人,我们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带领他们去认识、探索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如何去守护他们的好奇心,保有他们的创造力? 孩子们的那些“为什么” 1. 这是什么? 孩子从2岁开始,热衷于记各种事物的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落落大方,在公众场所彬彬有礼,礼貌优雅地与人打招呼。 但很多时候,小朋友的表现却并不像父母期待的那样。尤其在那些盛大庄重的场合,需要小朋友落落大方打招呼时,小朋友却露怯,一个劲往后躲,要么躲在父母背后,紧紧抱着妈妈,甚至连抬眼看别人都不敢;要么抱着门框或柜子,低着头,一句话不说。 遇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通常会觉得孩子太丢人了,有些父母会先耐下性子,与小朋友沟通。如果小朋友马上改变态度,就能松一口气。但大多小朋友却是父母越劝说,越胆怯。 这时父母通常会按捺不住,有的会开始训斥:“你简直丢人丢到家了,这么熊,连招呼都不敢打,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有的则会不由分说,不管孩子怎么拒绝,一把抱起孩子,强迫他打招呼,以此彰显自己的权威。如果孩子还是不肯,甚至会不管不顾地动手。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以后每次
215路公交车上,一个女孩给老人让出了座位,但嘴里有抱怨。 随后的场面惊呆了所有乘客,老人、儿子和儿媳将让座女孩打伤! 昨日下午2时30分,沈阳女孩小朱跟母亲打算去中街购物,从215路莲花街终点站上车,小朱和母亲一前一后坐在橙色座椅上,由于还有一段距离,小朱习惯地拿着手机低头玩着。10分钟后,公交车到了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站,小朱突然听到有人说,“老人有心脏病,你给让个座呗?” 女孩给老人让座遭三人殴打 只因低声抱怨几句 小朱抬头看了看,一位70多岁老大爷站在她左前方,于是缓缓站起来让座,嘴里嘟囔着,“怎么这么多人偏让我让座呢,什么意思?” 这时老人已经坐下,一位女士(事后了解是老人的儿媳妇)反问:“怎么的?让你让座你还不愿意啊!”随后伸手打了小朱一巴掌。 双方矛盾激化,公交司机见
在孩子小的时候,能看的见未来发展的趋势,爸爸妈妈们应该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成才! 以下这十种育儿方法就堪称大写加粗版的“不负责任”,父母如果执意这样教育孩子,影响的可是孩子的未来! 1、孩子想自己吃饭,父母说:搞得到处都是,饭都冷了……我来喂你! 注解: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的动手能力就这样被扼杀。父母喂孩子看上去是件小事,试问你能陪伴他一辈子?负责给他喂饭一辈子吗?如果不能,请你把这份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孩子有些不舒服,父母说:宝贝,我们上医院,打点针就好了!大夫,用点好药! 注解:父母的盲目和无知直接导致孩子成为一个缺乏抵抗力的玻璃人,让他遭受更多病痛折磨和医疗创伤,让世界多了多少耐药菌和不治之症。多数情况下,请相信孩子的抵抗力不只是个摆设! 3、孩子想要玩泥巴
过年了,家里会置办不少年货,但是有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东西,却能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家长朋友们注意了。 新年将近,许多家庭开始纷纷添置各种各样的年货,鸡鸭鱼肉、坚果零食,一样都不能少。 但是家长们知道吗?有些成人能吃的瓜果零食,孩子却万万不能吃,如果有发现“好心”的亲戚给孩子喂食下面这些食物,请一定要阻止,以免对孩子的健康可能造成威胁!! 1、粗心妈妈喂孩子吃桂圆噎住致死 一岁两个月的男婴,食用桂圆造成气管异物,至东转盘时病情危急。一只果肉被咬去大半的桂圆取出后。 医生立即用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控制呼吸,吸痰。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抢救药品反复应用。30分钟后,患儿心率仍未恢复,颈动脉仍未触及,由值班医生宣布死亡。 2、孩子被哄逗喝酒,智商倒退成1岁 小思原本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会解手机密码,会用
两个相爱的人结婚以后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感情破裂,最后不得不分开。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就要特别注重孩子的感受。否则你们的宝宝就很容易变成问题孩子。我们来看看单亲家庭的父母需要怎样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1,父母分开了依然爱他/她。获得抚养权的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另一位的坏话,更不能指责对方,仇恨对方,还让孩子也仇恨对方,让孩子也认为自己的另一半跟自己分开是不爱孩子的表现,否则就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样把自己的情绪强加在孩子的身上,逼迫孩子去憎恨他的父亲或母亲,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在孩子心中,他永远希望父母是爱他的,他也是爱父母的。你应该让孩子感到充分的安全感,父母对他的爱永远不会变,他的心理才不至于扭曲。 2,冷静客观的跟孩子解释你们分开的原因。有些孩子特别敏感,总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才导致爸爸妈妈分开的。所以你得跟他解释清楚,首先爸爸妈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只有妈妈们持续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养育宝宝的这个使命。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想法会将我们抚养孩子的观念导向错误的途径,甚至有可能会毁掉孩子!在教育的问题上影响孩子行为举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及时准确的赞美孩子。孩子说脏话、说谎大多来源于模仿大人,所以教育的根本在于我们自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在对子女的教养上最大的错误是太过于期待美好行为的发生的期望值过高。 父母亲往往以为处罚孩子可以“传递一种信息”使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得到教训,因为得到教训而期待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处罚往往是父母亲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选择。处罚有处罚的好处,但是它对于改变行为的效果相当有限,处罚增加孩子的侵略性,逼迫孩子逃避你,处罚很快就让孩子适应处罚的后果,同时丧失了处罚的 意义,因此也就让处罚发挥不了预期的效果。非常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受到处罚而短暂制
比起物质营养,孩子们更需要这三种心理营养,它可比物质营养重要100倍。可很多爸爸妈妈都忽略了,快看看这其中有你吗? 1、前几天,带孩子在亲戚家玩。 因为就要过年了,有个爷爷就逗孩子。 “过完年你几岁啦!” “马上五岁了。” “哦!那你喜欢你妈妈一些还是喜欢你爸爸一些呀?” 天啦!这个被无数的大人用来逗孩子的问题,就这样摆在我的面前。 当时好几个人就盯着孩子。 我觉得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回答。 似乎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我喜欢妈妈!” 答案出来了,老人哈哈的问他为什么? “因为爸爸说妈妈生我很辛苦,要我多爱她一点的。” 我当时松了一口气,内心给他点赞,真是一个好小伙子,还记得我以前跟他说的话。 这个问题
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得越多,他们在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 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爸爸带孩子,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在怎么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爸爸心里比妈妈更“有谱” 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但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
在五六岁之前,也就是儿童时期,心理发生问题的比例是非常小的。 随着进入青春期,青少年处于心理和生理高速发展的阶段,抑郁症、焦虑症这些问题的发生率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我们称这个时期为暴风骤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厌学是比较严重的。 厌学的基本概念 那么家长朋友应该怎么思考孩子厌学这件事呢?主要得做好五个方面的思考准备。 第一,评估孩子厌学到底严不严重。 你们家孩子厌学这个事儿是怎么发现的,你为什么觉得你的孩子有厌学的行为,观念和迹象。孩子的厌学影响到学习效果,成绩下滑还是亲子关系。你怎么觉得这小孩儿厌学?他到底是厌学还是其他的问题。 第二,考虑厌学的发生机制。 好多家长找到我说:“帮帮我吧,我们家孩子就是不爱学习,怎么办?” 我们通过深入地评估和咨询,发现很多案例根本不是孩子不爱学习,也不
“奶爸”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到温暖,那么如何教老公做一名高质量的奶爸呢? “奶爸”这个听起来很柔情的称谓,在当今爸爸当道的时代,赋予了它更多的魅力、更丰富的内涵,比传统意义上的爸爸只单纯负责孩子成长来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爸爸被认为对孩子有5个重要影响力:爸爸是孩子的游戏伙伴;爸爸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个性品质;爸爸能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爸爸能使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爸爸能促进孩子认知发展。而“奶爸”不仅要出色地做到以上要求,更要能够贴近宝宝的生活,分担喂养、洗澡、抚触、哄睡等育儿任务。 或许,爸爸们会抱怨时间不够,太过忙碌怎可能成为“奶爸”。其实,经过几年摸索,我也才渐渐体会到“质量”重于“时间”,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有一些经验或许可以跟爸爸们分享: 记录成长,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通过照片、文字、录像为宝
放学路上、出门玩耍、书店购物……孩子去上学,离开家长严密的保护,日常安全教育也要提上日程。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孩子们应该怎么办呢? 公安部门发布安全提醒,这13道“保命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01 上学篇 问题一: 你一个人去上学,刚走到半路,有叔叔喊你名字,说“你爸爸让我送你上学,快上车”,怎么办? 1、千万不能上陌生人的车,感谢后善意拒绝:“我还是自己走着去,我快到了。”如果发现车还是跟着你,走大路人多的地方,或向路人求助。 2、万一被抓上车,虽然你会害怕,但千万要镇静,不要哭闹,以免激怒坏人而伤害你。努力记住坏人相貌、特征、穿着、年龄和车牌号。记住车经过的道路,有特点的建筑物。 问题二: 你一个人放学回家,前面有个怀孕阿姨哭着说“我肚子疼走不了了,我家就在前面
发改委消息,成品油价第四次上调时间为9月11日(即明日)凌晨,油价提高后,汽油价格为550元/吨,柴油价格为540元/吨,也就是90#汽油价格提高0.41元/升,0号柴油价格提高0.46元/升,相应补贴政策也做出了调整。详情见下文。 国家发改委今日发布消息称,自9月11 日零时起,将汽、柴油每吨提高550元和54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零 售价格分别提高到0.41元 和0.46元。北京92#油每升提高0.44元,0号柴油每升提 高0.47元。 2012年9月11日成品油价上调 这是今年第四次上调油价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8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受美国经济指数向好 ,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以及市场预期欧美可能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等多重因素影 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攀升,8月下旬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回升至每 桶95美元和115美元以上。截至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是美国这个父亲却希望孩子不幸且痛苦,这是什么情况?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常说,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那么,是什么样的心情让一位父亲祝自己的儿子不幸且痛苦呢。 这位父母的这段演讲被全世界无数网友点赞并转发,你说他“冷血””恶毒“?不,他表述着一个智者父亲最深沉的爱。 美国当地时间7月3号,年轻的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应邀在卡迪根山中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不过不是以法官身份,而是以一位父亲的身份,因为他16岁的儿子杰克就在这所中学里,而且今年毕业。 一般来说,毕业演讲上,大家都会引导孩子们感激学校、感激老师,并激励孩子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然而,这位大法官却剑走偏锋,对台下的孩子们说:“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一生中最快乐、最轻松的时光,即将成为过去式了……
我给女儿学校的孩子们上作文课,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困扰我的一件事》。当我批到女儿的作文时,不禁愕然。 女儿在作文中写到:“困扰我的一件事是我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爸爸妈妈因为一件小事说我时,我要是能忍住不顶嘴就好了,事情就能平静地过去。当同学议论我的衣着发型时,我真想对他们大喊,可是知道不能这么做,这弄得我心里很烦。” 从女儿的作文里,我看到她不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其实她有情绪是正常的,尤其是在这个面临种种冲击和挑战的青春期。女儿常说她很烦,因为学习枯燥烦,因为想做的事做不了烦,因为想做好而做不好烦……总之,她里面有很多的情绪,想表达又说不清,发作时又不被理解,真的好烦哪!可是,反观我们做父母的呢?也常常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急时自己比孩子更急。 要处理情绪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情绪。上帝赋于了我们丰富的感受,我们不应当对自己的
2022年寒假孩子可以出省玩了吗? 就目前疫情控制的情况来看,寒假期间是能够去低风险区游玩的,不过具体还得看所在省市的规定。 现在离过年已经不远了,全国有几个地区的疫情还挺严重的,为了自己和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疫情控制情况,建议还是不要出去玩比较好。 2022孩子寒假指南 第一周 “放松”周 考试过后,让孩子以休息为主,可以稍微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早上多睡一会儿懒觉。聊聊天、看看动漫、刷刷手机都可以。 当然,这种过于放松和休息的时间仅限这一周,否则孩子习惯了过度悠哉的生活,就会搞乱生物钟,养成很懒散的坏习惯。 第二周 “复习”周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后,一定程度也暴露了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查漏补缺,争取利用寒假帮助孩子实现弯道
孩子其实很快就长大了,他们即将面对未来的世界,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主题。面对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出现的变化与挑战,如何通过与外界的沟通来展现自我无疑将是孩子未来需要拥有的一项重要能力。当然,沟通力是需要培养,这个能力不同于演讲演说,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良好的沟通力能积极的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输出自己的情绪。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做父母的我们要通过点滴行为来培养孩子的沟通力。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其实是非常难的。要求我们无论自己的情绪如何,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学着避免“口无遮拦”,因为这绝对是有效沟通的大忌。 开口之前最好先经过思考,尤其是发现沟通的双方存在不同观点和意见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减少使用命令、指挥、谴责的方式,用积极、肯定、商量的表达方式来沟通。孩子对这些沟通方式看在眼里,慢慢的就会学在心里。在表达之前学会思考,学会控制
送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现不少孩子都是由老人(多半为女性)或者妈妈领着的。孩子的爸爸呢?我试着问了问女儿班上一同学(这孩子也是由妈妈带着来上学的),她回答我说,爸爸很忙,要上班。 哦……那妈妈呢?我接着问。 妈妈送完我也要去上班。她说。 这样啊,原来爸爸妈妈都要上班的。另外从孩子口中,我还得知了一些她家里的情况,比如早饭是妈妈做,洗澡是妈妈帮忙,辅导作业的是妈妈,生病了也是妈妈照顾…… 那么这个家里的父亲呢?爸爸上班很辛苦,每天一回到家就喊累,除了有点力气吃饭,就是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俨然一个“甩手掌柜”。 有句话说得好:妈生妈养,爹虽生犹死。于是,多少家庭在经历着这种“丧偶式”育儿的悲剧,你家呢?也有这样的老公吗? 回到家一动不动就“挺尸”的爸爸还算好的,至少说明人家从内到外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