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六大精神软件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六大精神软件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会尊重别人。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

  • 家长注意了,没有教养的孩子都会这样做
    家长注意了,没有教养的孩子都会这样做

    有教养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有教养的孩子受人喜欢,但一些家长总是在评论别人家的孩子,比如说这家的孩子没有礼貌、那家的孩子太笨了等等,但是自己家的孩子就真的教好了吗? 我们并不以学习成绩去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而是以孩子是否懂礼貌、是否有教养去评判孩子,那么孩子有没有教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判断呢? 首先是看孩子对陌生人的态度,比如说家里来了一个不认识的人,看孩子是否会主动问好。 每个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同样如此,因为别人来做客一次,可能之后就很少再来,所以孩子给客人的印象也就会随之加深,比如孩子很礼貌地问好,即使是客人几年后再来,也会觉得孩子是个很懂礼貌的人。 家里来客人主动问好,本就是孩子应该做的,也是最基本的素质表现,所以如果当家里来人孩子都不知道问好的话,那么孩子的家教就真的有问题了。

  • 三岁以下的孩子入托,危害重重!
    三岁以下的孩子入托,危害重重!

    1、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了众多父母的坚定信念。无论是早有计划还是跟随大流的,都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孩子越早接受教育,身心成长就会越快越好。 于是,很多刚刚才满2岁甚至连基本表达能力都不足的孩子就被送进了幼儿园的小小班。这样真的适合该阶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吗? 2岁的幼儿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性,而且不懂调节情绪,不能像成人那样逃避痛苦、平复心情,这时候过早入园就可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包括缺乏安全感、不敢与陌生人交往、产生恐惧社交的情绪等。 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发展成心理疾病。 2、小陈的孩子曾是小小班的孩子。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她将两岁的儿子送到了幼儿园,而孩子在小小班的一年时间里,就是她们一家与疾病搏斗的一年。 班上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她家的孩子就会被传染,冬天她和老公常常顶风冒雪在深更

  • 孩子写作业纯磨蹭为啥?怎么破?
    孩子写作业纯磨蹭为啥?怎么破?

    写作业磨蹭拖拉的孩子,有哪些共同点? 小学生写作业磨蹭,原因很多。比如,作业量过大、难度太大,小孩觉得反正做完也是没时间玩了,只能边做边玩;或者孩子学习中有具体的困难——不会,怎么能做得快呢。这些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今天主要写这种——量也不大,别的同学半小时一小时都能做完;内容也不难,没什么真不会的,但,就是纯磨蹭!!! 啥样的叫纯磨蹭?请看家长的描述: 家长的描述: 我家男孩二年级,写作业时总是喜欢小动作,戳橡皮擦,椅子滑来滑去的,还喜欢跟你说些与当下作业无关事情的话,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不是很皮,但就是磨,做作业的时候不停的要和大人说说话,走进走出,浑身痒,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肚子饿一会儿要喝水,笔啊橡皮不停掉地上,找个尺子慢悠悠找半天。 这些孩子,通常成绩中等,平时看起来挺聪明机灵,交往沟通运动也没啥问题

  • “乖”孩子很糟糕?有种“乖”其实是高情商!
    “乖”孩子很糟糕?有种“乖”其实是高情商!

    乖一点的孩子好吗?父母都喜欢乖一点的孩子,那么做乖一点的孩子好吗?网上有人说“乖”孩子很糟糕,真理还是谬论? 记得有一次在一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女儿给客人们端来了水果,一位年纪较大的阿姨称赞小女孩“好巧”,遭到一位年轻妈妈的反对:“别称赞孩子乖,乖孩子长大会有各种不幸……” 老阿姨显得有些激动,她说:“乖怎么就会不幸了?我家女儿从小乖巧,现在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家庭幸福……”那位年轻妈妈也很激动地说:“我有个表哥,从小乖巧,长大抑郁自杀……” 两人在争执不休时,我给她们讲了两对兄妹的故事: 在A家庭里,有哥哥和妹妹两个孩子。有一天,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逛街,逛得口渴了,妈妈给两个孩子买冰淇淋,但是妈妈一摸口袋,只够买一根冰淇淋,要求两个孩子一起分享。最后哥哥把冰淇淋让给了妹妹。吃完冰淇淋后,妹妹好奇地问哥哥为什么自己不吃,哥哥说:“哥哥应该爱护

  • 育儿技巧大公开, 让你轻松当爸妈!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4件事
    育儿技巧大公开, 让你轻松当爸妈!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4件事

    教育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时候不小心就会犯了错,对孩子咆哮。教导宝宝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你对他的爱,你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他好,坚定自己的立场,并且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试著当宝宝的朋友。 一、让你轻松当爸妈的育儿技巧 1、坚定以及公平 教育孩子是你的责任,因此你必须要有原则。你应该坚持你的立场,不要对孩子的乞讨让步。虽然坚定但也要公平,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同时也是朋友 有时候要让孩子听你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像朋友一样。做好父母的角色很重要,但同时让宝宝把你当成朋友,他会更容易对你倾诉,并且听你的话。 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3、让宝宝负责任 给予宝宝一些责任,这样可以帮助他成长,让他想要表现的好。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负责一些家中的事情,像是浇花、

  • 怎么解决孩子的运动焦虑
    怎么解决孩子的运动焦虑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时,会产生恐惧、抗拒或者焦虑的情绪,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做不到、学不会的情况,也常常被家长认为是不够努力或缺乏练习。 然而孩子的这种情况,往往存在很长的问题潜伏期,只有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一般导致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害怕运动项目中所含有的某项要素,如水、高度等。 二:孩子在运动的过程中总是做不到,或者做不好。 三:由于对运动不了解,本能的产生抗拒心理。 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孩子对运动的焦虑心理: 1.不要强迫孩子参与运动,从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开始,让孩子自愿参与到运动中去。 2.生活中注意孩子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3.在学习的过

  • 只要家长教的好,世上根本就没有熊孩子,这样的父母太棒了
    只要家长教的好,世上根本就没有熊孩子,这样的父母太棒了

    爸爸妈妈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长,每天都努力上班,下班回家后也很疲累,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不是特别多,给自家熊孩子的成长美其名曰没时间管教。 很大程度上来说,我们大部分父母都只是在养孩子,而忘记了教孩子。其实,只要家长每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用心与熊孩子交流沟通,若干年后,教育效果就会显现。 我们要相信,只要家长教得好,世上根本就没有熊孩子。当然,这个首要前提就是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上次和朋友闲聊,说到了教养的问题,他就给我讲了一个他的故事。 他小时候,他妈妈带他坐火车,他那个时候还小,一路吵吵嚷嚷,他妈妈反复轻声跟他说,声音小一点,他不以为然,总是安静不到一分钟又开始大声一字一顿的读故事书。 于是他妈妈在下一站,理他们的目的地站还有接近四小时的时候拖着行李带着他下车了。他妈妈说,我明白你有说话的欲望,所以我尊重你

  • 这件事决定孩子智商,爸妈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做了吗?
    这件事决定孩子智商,爸妈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做了吗?

    每到幼儿园开学,你一定不难发现宝宝之间的差距,有的宝宝很聪明,有的宝宝只爱哭闹……其实,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我们的宝宝都是由家长陪着,都没有经过刻意的训练。 但是同样是陪娃,有的家长能陪出全能宝宝,有的家长却白白耽误了孩子成长关键期。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宝宝都有小汽车,大多数妈妈是这样陪的: 宝宝自己摆弄小汽车,妈妈在一旁默默的看;陪宝宝把小汽车从高处滑到低处;遥控汽车的话,教给宝宝如何使用遥控器,然后就让宝宝自己玩了…… 但是有一位妈妈却能把小汽车和水彩颜料结合在一起,引导宝宝观察车胎花纹,然后让不同的小车轮沾上水彩颜料,在白纸上滚动,纸上就留下了各式各样的轮胎纹路,她陪着宝宝一起用车轮作画。 后来这个孩子上了幼儿园,在学校的创意课里,这个孩子又把不同的车轮印在橡皮泥里,拿着橡皮泥轮胎印记,和小伙伴们玩“这个印记来自哪辆

  • 有关孩子撒谎的这几个真相,父母越早了解处理起来越轻松
    有关孩子撒谎的这几个真相,父母越早了解处理起来越轻松

    孩子撒谎非常常见。但又很容易被父母上纲上线,贴上道德标签。见过太多父母,未曾尝试去理解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诉求,反倒频繁把孩子往撒谎这类标签下面归类,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因为“撒谎”一词,显然早已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糟糕的、不好的味道,以及很浓的道德羞耻感。 从心理学角度说,没有爱撒谎的小孩,只有没准备好,去理解孩子的爸妈。 ▌这些都是正常的“撒谎” 小孩站在商品架前,盯着奶酪说,妈妈,我从来都没吃过奶酪。 其实孩子真正想说的是,妈妈,我现在特别想吃奶酪。 小孩看见香蕉嘴馋得狠,于是站在水果摊前对大人说:我很久没拉臭臭了。 其实孩子真正想说的是,我想要吃香蕉,你说过的,香蕉可以通畅便便。 上面两个小故事中,孩子只是在表达一种愿望,需求。这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结果,是孩子的想象性说谎。他

  • 你强迫孩子分享的样子,真的很丑!
    你强迫孩子分享的样子,真的很丑!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战争”,这不,又有两个孩子因为一个玩具“大打出手”: 小点儿孩子说:“这是我的玩具!” 稍大的男孩儿说:“借我玩,等会儿还你!” “不!这是我的!” 这时,小点儿孩子的妈妈介入:“乖宝宝要懂得分享!给哥哥玩玩嘛,别这么小气!” 这类场景在堂妈(ID:kexueyuer2013)小时候非常常见,现在也偶尔能看到逼迫孩子分享的家长。 为什么家长想让孩子分享? 鼓励孩子分享之前,家长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让孩子分享呢? 分享是种美德。在集体生活中,善于分享的孩子能交到更多朋友,“自私”的孩子可能被其他小朋友孤立。 别人家孩子都肯分享玩具,自己的孩子就会动手抢别人的,太没面子了!

  • 教育男孩坚持这4个原则,长大一定了不起!
    教育男孩坚持这4个原则,长大一定了不起!

    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实际上,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 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他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 如何用“第三种力量”教育和引导孩子?
    如何用“第三种力量”教育和引导孩子?

    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自己的力量是单薄的,而老师也没有办法管孩子家里的事情,那么这时候我们往往可以通过第三种力量。 一、夸奖力量 人类都喜欢的到夸奖,尤其是小朋友。那么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想一些技巧。比如培养孩子打招呼这方面,我会用到这种力量。一般小孩子和人打招呼,人们都会对小孩子说真好这类的。每次这时候我都会告诉俊宝,宝贝你好有礼貌呀,你看你和人家打招呼,人家都会夸奖你。有礼貌的孩子大家都喜欢。如此这类的,现在俊宝基本每次出门都会和人打招呼,有的时候在电梯里看到不认识的人,都会打招呼或者对人微笑。 二、绘本 我平时十分喜欢给孩子阅读,因此绘本是我比较常用的方法。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绘本你,不爱吃饭的有关于吃饭的绘本,不爱睡觉的有关于睡觉的绘本。我认为只要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绘本试试。但是有一点俊宝妈妈要提醒大家的

  • 孩子被欺负,开撕还是认怂?做好这几件事情更重要!
    孩子被欺负,开撕还是认怂?做好这几件事情更重要!

    ? 这是给我们家长提个醒,真要好好教育孩子不要手欠,万一碰上个人渣家长来个重伤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受到惊吓一直哭,还一个劲的打骂拉扯小女孩,真是太可怕了! ? 这妈妈就是个神经病吧?借题发挥发泄吗?你说人家拉架的都是好心,她还给人家一顿揍,真是有问题!情绪再激动也不至于见谁都打吧? ? 那个小女孩也是个蛮横的主,被妈妈喊下来之后还无故推搡其他小朋友,就是欠教育。家长不教育,终于碰到其他人来收拾了吧?就应该给这种熊孩子一个教训! ? 熊孩子的存在,就是因为熊家长的放纵。小女孩的年龄已经能听懂话了吧?家长都不教育的吗?不要一直说什么孩子还小,难道要等长大犯罪了,让国家帮你教育吗? 事后,有网友自称男孩妈妈的同事发出事情整体经过: 一岁多的男孩在玩滑梯的时候一直被女孩推搡,男孩妈妈提醒女孩不要踩到孩子之后,小女孩还是直接从男孩身上踩过去了。本来男孩一家

  • 整天想着“划算不划算”的家长,你的教育已经走错道了……
    整天想着“划算不划算”的家长,你的教育已经走错道了……

    看到一对父母带着一老一小在吃餐。 孩子大约五六岁,自己挑选了白切鸡、红烧排骨等。 孩子妈妈看到了,立刻开始“教育”孩子:“你傻呀?这么贵的自助,还吃家里天天能吃到的,快去拿三文鱼、基围虾,不然亏大嘞。” 一旁的孩子奶奶觉得很有道理,顺手把孩子的盘子放到旁边的空桌上,又去端回来满满一大盘“高级货”。 看着孩子和孩子奶奶皱着眉头,努力往嘴里塞“高级货”,周围人憋到内伤。 真是心疼这个吃着三文鱼和基围虾的孩子。 像自助餐上这样的小事情,生活里还有很多: 玩游乐园,全玩一遍才不亏; 吃个水果,得挑“有档次的”才“识货”…… 把这些零碎的小事堆在一起一看,突然觉得,我们是不是活得太“计较”了? 把什么都拿来估个价,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金钱第一。 但是美

  • 小孩教育过程中,隔代教育问题会有多少?
    小孩教育过程中,隔代教育问题会有多少?

    随着工作的繁忙,特别是到了年底,各个公司都开始繁忙起来。当父母的对于孩子的管教和培养往往也会变得力不从心。于是公婆带孩子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但这种隔代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颇多的。 像这种现象其实在身边经常发生,摔倒了就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了路面,如此滑稽的哄孩子随处可见。这样的后果就是影响孩子承担责任。让他们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无辜的。 我只是随口举一个例子,并非说是长辈不好,长辈对于子女的疼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在如今这个社会并不适用了。特别是以下几类长辈,更不适合进行托付,隔代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 传统或者迷信思想较重 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有些长辈会用自己老一辈的经历去用迷信的行为来解决,恰恰耽误了孩子治病的最佳时机。这类的新闻事件并不少见。还有一个我听说来的习俗,生了一个多金的孩子,长大就能当大老

  • 养出懂事好孩子,这五点你一定要做到!
    养出懂事好孩子,这五点你一定要做到!

    在我们的印象里,好孩子都是要听话的,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我必须这么做”,对孩子健康的心理培养会好得多。 培养懂事的好孩子,家长应该做到以下5点: 1、耐心倾听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气,也为孩子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真正放下身段 不要总是对孩子发号施令,命令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非指挥者。

  • 最坑孩子的4大教育谎言,99%的家长都信了……
    最坑孩子的4大教育谎言,99%的家长都信了……

    快乐教育?别骗人了!别再自欺欺人,不要再给孩子说什么快乐教育。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知识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费力就能获得的。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全世界都一样。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 别再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如果说学习可以让你快乐的话,那也是在你经过努力之后,取得成绩和回报的时候。没有经过无聊和苦逼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取得让你快乐的学习成绩。 玩能玩出好成绩 ?别逗了! 不要

  • 孩子完全相信我们,我却一直错了!
    孩子完全相信我们,我却一直错了!

    为人父母,请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蹲下来,站在跟孩子齐平的高度,用心感受他们的感受,并且保护好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些故事打动了我。 比如女主角朱莉安娜的爸爸对她的爱。 她的爸爸很尊重朱莉的想法,也让朱莉一直保持着单纯、独特的个性。 小镇上有一颗茂盛的梧桐树,茱莉从小就喜欢跟着哥哥爬上爬下, 茱莉喜欢坐在院子里看爸爸画画,爸爸会跟她讲一些自己的经历, 茱莉觉得很有趣,这样的时光很幸福。 一天,爸爸告诉她,不要仅仅关注某一个细节,要从整体去看待每个人每件事。 起初茱莉对爸爸的一番话一知半解,直到有一天,为了去捡挂在梧桐树上的风筝, 她爬到高处,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美景, 眼前美得令人窒息的风景让她逐渐体会到了爸爸说的”整体大于部分

  • 培养宝宝艺术潜能的五大措施
    培养宝宝艺术潜能的五大措施

    幼儿时期的宝宝已经具备了艺术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颜色认知和表现能力也越来越突出。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潜能呢? 艺术是宝宝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的方式之一,是对世界认识和表达的一种方式。3岁前宝宝的艺术能力,指宝宝能够在艺术活动中具有初步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能够体验艺术的快乐。 艺术对宝宝的重要作用 1.促进宝宝感官的发展 宝宝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身体,发展了宝宝的节奏感、身体整体协调性;绘画能力对于宝宝视觉以及空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言表达能力、听觉能力也在宝宝艺术能力的发展中得到了发展。艺术能力与感知觉能力的发展相铺相成、相互促进。 2.艺术能力的发展与宝宝个性发展相互作用 艺术表达的过程是宝宝心境和情感的表达。也许他很高兴,因为颜料的涂抹可以带给他快乐;也许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