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家长“胡妈妈”上热搜,怕孩子受委屈,最后害了谁?这样的家长我们当老师的肯定也会好言好语地回答,如果是我们的失误,也会表达真挚的歉意。 但有的家长,在群里就是简单粗暴地先@某位家长,再用语音发送,语气非常不好“某某家长,你家宝贝把我宝贝打成这样!你自己看看”然后再@老师,指责老师的不对。而对于这些家长我们也只能表达歉意。 我听后说:如果我家宝贝在幼儿园怎么了,我都私聊老师,不会在群里@来@去的。 朋友说:那些家长在群里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企图找到“战友”,一来试一试是不是只有自家孩子受欺负;二来是挑起争端,让更多家长抱团站成一线。 朋友还举了个例子:有一回一个小男孩A打了小男孩B,还是蛮严重的。B家长就在群里@A家长,开始只是企图得到一个道歉,可A家长一直没有回复,我当时没有发言,因为帮谁都不对,生怕我的发言会引
大多数像我一样的妈妈,从宝宝出生就开始给ta穿好了纸尿裤,相比尿布和大人把尿,我们更信任舒适又好穿的纸尿裤,不是吗?想起我的一位好友在朋友圈写过的话:好的纸尿裤能兜住宝宝所有的小秘密,也可以带来尿布不能给的温暖!是啊,从某个角度来说,纸尿裤和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 两年来,我日日夜夜不遗余力地给予女儿安安这种“温暖”(当然也曾被旁人说成“懒”,呵呵呵)。虽然期间安安有过几次屁股微红的情况,好在抹点护臀霜红屁屁很快消失。每次便后清洗替换时,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我都会帮她脱掉裤子让小屁股得到充分解放。 纸尿裤每天穿穿脱脱,不多久又要采购一箱。我曾问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给安安脱掉纸尿裤,轻轻松松地换上小内裤呀?我给不出答案,一是我知道安安还没有准备好,二是我也没有准备好。 那么,我是怎么发现安安“准备好”脱掉纸尿裤的呢? 几个“准备好”如厕训练的
拒绝做孩子人生的“规划师”,家长做到这四点,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他们只关心孩子离自己内心那个“完美小孩”还有多远,却不去问孩子愿不愿意去做那个“完美的小孩”。 长大后的他是父亲的“翻版” 我的一个同学,从小喜欢画画但是被父亲扼杀了,后来完全活成了父亲的样子,成为一个普通的保安,有保险,有工资,就是偶尔倒个班,熬个夜,有时候加班费还不少。我们聚会的时候,老师一眼就认出他:“这不是我们班的小达芬奇吗?你们知道吗?这小子的画啊,被我拿去参加全国比赛,得了个第一!第一呀!天呀,当时我自己都震惊了你们知道吗,我就是觉得这种竞赛吧,我们班多少也凑个数,没想到,凑个数就是全国第一!” 全场哗然,津津有味的回顾起小时候的事情,那时候的他,真的好有才,喜欢把老师画成各种漫画形象,惹得全班哈哈大笑。老师一面哭笑不得,一面觉得,还别说挺像! 那次
家里孩子再善良,也别让他做这2件好事,容易吃亏上当。越是活泼、机灵、不听话的孩子,越是会被人认为是有潜力的孩子。 亲戚不想让孩子太过老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不过,作为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吃亏就教他冷漠、自私。因为一旦养出这样的孩子,家长可能养出冷血、不孝的孩子,最终家长只会自食恶果。 所以,不管什么时代,家长都不能让孩子丢掉善良。如果害怕孩子吃亏,就不要让孩子浪费他的善良,让孩子因为他的善良得到回报,这样的善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善良,但是要记住告诉孩子,再善良这2件好事也不能做,不然吃亏上当、不讨好。 随意施舍人钱财 曾和朋友聊起是从哪一刻感受到了人性的险恶。朋友说,在他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下课班
生女儿就是“招商银行”?父母别高兴太早,你身上的压力也不少。大家都特别指出说女儿是“招商银行”,然后又说了一堆生儿子的压力。 的确,我自己也希望有个女儿,也终于如愿了,所以也是各种喜悦。 当时我们几家的孩子都是刚出生,孩子小的时候儿子和女儿区别倒不是很大,但近些年孩子们长大了,我家女儿虽说也懂事听话,但老马我是真意识到,那种说生女儿就是“招商银行”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因为在这些年的养女儿日常中,我发现养女儿的压力是一点也不少。 家有女儿,当父母的别高兴的太早,抛开女儿是不是“招商银行”这个待定的命题,养女儿对父母来说,其实压力也是很大的。 女儿的教育父母要比教育儿子更上心 女儿和儿子比起来,一般来说女儿会更弱一些,因为这个大前提的存在,父母在教育女儿的
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被欺负,聪明家长用什么方法?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被欺负怎么看出来?接下来看看下文吧。 最近这两三年,幼稚园儿童受到伤害的事件越来越多,这样导致宝爸宝妈们变得越来越担心,但又不能直接去问老师,或是要求老师在幼稚园中装监控,且与家长的手机直接对接,毕竟这会给幼稚园老师一种感觉:我不信任你。 这时,就会有家长提议,直接去问孩子啊,但是这关系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幼稚园的孩子,他们言语表达能力还未发育完全,因此,他们表达的言语可能存在问题。 如果到时候孩子使用了不恰当的评论,那宝爸宝妈们很可能会因此而与幼稚园发生误会。 另一方面,其实多数孩子都容易被他人的言语左右,一旦父母问他们,“宝宝,你在幼稚园有没有被小朋友欺负或是被老师欺负?”这类话语容易先入为主带给孩子一种潜意识,即“有人欺负我”,这时他们表达出来的内容会尽可能
宝宝骂人大人怎么处理?当自己的孩子骂人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今天由我来跟大家聊一聊如何通过亲子游戏,轻松化解孩子骂人的问题。 我发现在孩子大概两岁半左右,会学大人的语气骂人,会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会试图运用这种力量来攻击、发泄或者表达自己的情绪。 再长大一点,他会学到更多骂人的话,而且你越制止,孩子越想骂,我们会觉得特别没礼貌,但是他却乐此不疲。这曾经让我很抓狂,但是教育他或者惩罚他,都是不管用的。 直到后来我们发明了一个小游戏,这种状况才好转。 第一个亲子游戏:你是个可口可乐 适合年龄:三岁左右 道具:你可以发挥想象 规则:每一次孩子张口骂人时,你假装更生气的告诉TA,如果你敢叫我“可口可乐”,我就再也不理你了,我最最最讨厌别人骂我“可口可乐”! 这个你可以随意想一个。 三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TA一定会不停叫你“可口可乐”,然
孩子经常哭闹不能打不能骂怎么办?很多家长看着孩子哭闹就很头疼惆怅,面对孩子经常哭闹该用什么方法应对呢?不能打骂该如何是好? 作为家长的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抛开孩子气到我们的这个结果,直接去想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孩子气人! 很多人说,觉得孩子气人还不是因为他们总是不听话,而且一不满意就哭闹! 那我们还得说说,孩子哭闹时,我们做家长的一般采取了哪些做法: 武力镇压或者威胁孩子 很多脾气着急的家长,最受不了孩子哭闹,不听话,孩子越哭家长越生气。然后家长就会开始打骂:“你哭闹,我就打。打到你不哭不闹为止!” 也有一些家长主张“不动手”,心想“动手打孩子多暴力,我还是威胁管用”,然后会对孩子说:“你再哭再闹,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用孩子喜欢的东西贿赂孩子 这个可能是很多受不了孩子哭闹的人,经常会采用
家长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孩子被人打了该怎么办? 如果叫孩子忍忍吧,害怕孩子以后会成为受气包,经常被人欺负; 如果让孩子还手吧,打不打得过别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以后容易跟别人起冲突,染上打架的坏毛病。 在这里,Dr.D要告诉大家,孩子的世界远比成人的世界要单纯。 很多时候,孩子打架是一种社交手段,离生活暴力还很远。 如果孩子被人打了,家长一定不能冲动,错误的引导只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家长真正需要做的,是理智地帮助孩子分析这件事情,并启发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 1 - 抚慰孩子的情绪 首先,Dr.D要强调一下,看到孩子被打,家长们千万不要反应过激,大声责骂打孩子的人或是批评孩子打架。 孩子被人打了,通常是会有些小情绪的。家长的指责和谩骂,只会让孩
安全感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的重要性,父母知道吗?安全感对孩子未来成长有多大的影响?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作为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和呵护。 伴随着第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降临在这个世界上。突然的离开母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宝宝接触到一个一无所知的世界,会让他感到不安和惶恐。这个时候,只有母亲温暖的怀抱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让他停止啼哭。母亲,是孩子与世界连接的纽带。下面让我们来聊一聊安全感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的重要性。 很多的家长也许因为工作繁忙,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孩子交给父母带。很多人觉得孩子三岁以下是没有记忆的,即使不在身边也不会对孩子的心理有影响,其实不然。都说母亲的心跳声是抚慰孩子最好的声音,宝宝年纪尚小无意识哭闹的时候,母亲将他轻轻抱起贴在胸口哄他入睡,听见母亲的心跳声 ,使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满足,也可以很快入睡。有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哭
家长不要让孩子错失那些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东西,为什么呢?我们每位家长,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养育大目标。但有些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东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对孩子的培养,哪方面更加重要?在各种知识、能力之外,是否还有一些我们不能让孩子错失的东西?什么才是能支撑孩子未来前行的真正动力与根基? 孩子姥姥家鱼缸里有一条灰色鲤鱼,身上有一些黑斑点,在几条小红鲤鱼之中它显得很不同,我女儿始终觉得它不好看。后来有一天,孩子做梦梦见这条灰鲤鱼偷了她的胶带,从那以后,放学回家她就经常批评它,有时又趴露台窗户喊:“保安叔叔!我家有个大坏蛋偷我东西!”我最初会说孩子两句,比如:“要对小动物友好啊。”或者建议她给灰鲤鱼当老师,教它东西啊。她都说,“我说着玩呢!”后来有一次我多说几句,说完,看她有些没趣的表情,忽然想,大概我应该想更好的方式去沟通。 认真想想,我觉
这世上有一种职业叫父亲,它不需考试,也不需上岗证,可它又是这世上最难的职业,没别人教你,没有一天休息,既不能辞职,也不能退休。 对于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很多人在关注吴聘的暖、沈星移的浪子回头、周莹的首富之路…… 其实这部电视剧把中国的父亲也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剧中的父亲,就是我们现实中父亲的影子,《那年花开月正圆》把父亲分成四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层:沈四海,没时间陪伴孩子,用金钱和棍棒代替父爱 沈四海沈老板,是沈星移的父亲。 二少爷沈星移第一次出场,就是一位女子在家门口吵着要嫁给他。 原来,这位千红姑娘是风月场所弹小曲的,沈星移为争面子为她一掷千两,惹下一段情债,沈老爷一气之下,打了这个纨绔儿子二十大板。 纨绔,不是一天练成的,沈四海是个兢兢业业的商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分饰多重角色,工作家庭要顾及,太多的事情要承担,责任大,精神压力也大。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负面情绪日积月累,达到一定极限后犹如火山一样很容易爆发。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常常忽视了去管控自己的情绪,还带着不良情绪和孩子相处,让家庭氛围变得压抑、焦灼。 小孩子通常无法判断父母情绪失控的根本原因,他们往往会因为成人情绪化的对待自己而进行自我判断,爸爸妈妈为什么会生气?是因为我不乖吗?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触发了爸爸妈妈现在的行为?很多小孩因此变得敏感、易焦虑、警惕性高,甚至学会两面讨好、投机取巧。 还有的孩子则选择以吵闹等方式进行激烈对抗,让局面变得更加失控。 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出现诸多成长问题,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其实,人的情绪在一定周期内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我们不会因为做了父母就变得没有情绪。那
孩子不合群怎么开导?为什么有些孩子会不合群?孩子不合群,家长该如何引导呢?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孩子在生活舌和学习当中喜欢独来独往,并不合群。其实,这是孩子性格孤僻的一种表现。孤僻性格的形成除了与遗传有一定关联之外,很大程度上同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法有关。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其;是格外疼爱,孩子的各种要求几乎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是有人在陪孩子玩游戏、讲故事。这样,他们就难以产生找同龄伙伴玩耍的动力。 另外,孩子在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成人总会让着他,而在和同伴交往时,他们就需要商量、协调,甚至至出现冲突的时候还要想;想办法解决。这对于没有丰富交往经验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很麻烦,因此宁愿自己一个人玩,或者只和成人交往,而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接触。 有的孩子由于性格柔弱、老实,在和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受欺负
妈妈别拿善意当幌子,这样教育孩子,会显得你很失败。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现在,我们长大为人父母,是不是也一样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善意谎言,让孩子长大更吃亏 有一位妈妈说:“孩子太小,生活中有很多黑暗面,我不想他遭受伤害。就拿我跟老公离婚这件事,我就主张不跟儿子说,他每次跟我要爸爸,我就骗他说爸爸出差了,过年才回来。我觉得这样,他会感觉自己有爸爸妈妈,所在的家庭也是完整的。” 这位妈妈,对孩子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相信很多在孩子小的时候离婚的妈妈都会这样做。妈妈爱孩子,用善意的谎言保护孩子,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遭遇其他一些“黑暗面”或者挫折,妈妈也用善意的谎言去掩盖和搪塞,孩子长大会更吃亏。因为从小被妈妈善意的谎言包裹,孩子没有遭遇过打击,不知道如果面对那样的情况,长大遇到了
都说现在的孩子要智商、情商双高才算优秀,然而,人生充满变数,有人将人生无常称为随堂测试,谁也不知道人生这一导师会出什么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考验我们。 如果人生给孩子出了一点小难题,让孩子在学业上或是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孩子能不能经得起考验? 新闻回顾 2017年8月,因为妈妈不给买电动车和衣服,海南东方一名12岁的男孩离家出走7天,边防民警几经周折,找到男孩的QQ号将他劝回了家。 2017年5月,辽宁盘锦一10岁男孩沉溺于手机游戏,爸爸一怒之下夺过孩子的手机扔到窗外。没想到孩子竟然紧跟随着手机从楼上飞跃而下,当场身亡。 2015年3月,杭州一名11岁女孩连续好几天没有做作业,班主任把妈妈叫到学校谈话,对女孩没有严厉的批评,也没有说过分的话。妈妈把女孩领回家后,女孩从7楼跳了下去…… 因为生活、学习中的一点小挫
直升机父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多中国父母该严厉时没出手,不该管的又太罗嗦,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 直升机父母( Helicopter parents)是近年国际上流行的热词,指的是过分介入儿女生活,保护或是干预其生活的父母。 他们就像直升机一般,不时在儿女身边盘旋,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然而在中国,遇言姐发现,令人无奈的不仅仅是直升机式的父母,还有直升机式的老师,直升机式的学校。 令人不解的是,这些“直升机”们一方面在管束孩子上无微不至,动辄变色。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塑造儿童一生取向与三观的原则底线视而不见,模糊不清。 上周,一位从美国回流上海的闺蜜同我抱怨,孩子回国读小学后性格大变,原本开朗自信的小男生如今垂头丧气。 学校中的一整套“流程”让这个习惯了“放养”的孩子极其不适应,时不时因为丢这忘那遭到批评,比如上课时
为什么青春期孩子易怒?教你3个妙招来应对。此阶段容易发生叛逆,孩子的情绪比较波动,脾气暴躁,作为家长应该积极的进行引导,千万不能以暴制暴。 为什么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 1、属于正常的心理常态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第二特征以及心理会发生急剧的改变,同时大脑前额的叶皮层也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神经上的冲动。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比较晚,这样就会让孩子出现判断力下降以及脾气暴躁。 2、和家长的教育有着直接问题 到了青春期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以及爱好,若是家长及时制止或者粗暴解决的话会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的好习惯一定要放开手,青春期出现脾气暴躁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作为家长应该积极的进行引导,以免影响到以后的人格。 3、孩子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到了青春期
“懒妈妈”是如何炼成的 >>> 年过完了,大家又陆续回到各自的岗位开始工作,小朋友们的寒假也接近尾声了。回顾一下大家的寒假都是如何度过的呢? 假期从孩子的梦想开始 放长假的第一天,我把邻居同事家两男孩(一个和鹏同学一样读四年级,一个读三年级)请来我家。 我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张纸,轻柔地和孩子们讲道:“我现在有一种魔杖,有魔法能量,会帮助你们战胜所有的困难,实现你们的梦想,请你们在纸上写下你们的梦想。” 在远离自闭似乎不可能的日子里,我提醒自己,我可以从我的小儿子身上学习一两件事。 四年级邻居写下:当美食家(这小孩爸爸原来是厨师),赚很多钱孝顺爸妈,让爸妈身体棒棒! 三年级邻居写下:有一个店面,做老板,考试成绩第一名; 鹏同学写下的梦想:能当飞行员开飞机!去
我家孩子今年5岁了,做事情特别的拖拉,你就比如早上起床喝水,他就要摸摸他的玩具才去; 刷牙要听会儿歌才去,要么耍会儿玩具才去;吃饭吃着吃着要找下东西,或者是聊天;晚上换上睡衣要看会儿书才换。 我也总是催促快点快点,根本无效,怎么逼都没有用,做事情总也没有危机感,老师你说这怎么办? 小孩子比较贪玩,你要他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是玩一下这个玩一下那个,做作业拖拉着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你需要从孩子的生活管理上下手。例如怎样让孩子感觉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你和家人的良好示范很重要。 家里井井有条,对孩子自然发生正面影响,其次要少说多做,孩子觉得你很“唠叨”,就故意不听,甚至故意拖拉。 “合作”是双方的行动的配合,催促破坏了合作的气氛,家长在这个方面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