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宝宝抓周要准备什么东西?抓周物品及代表含义
    宝宝抓周要准备什么东西?抓周物品及代表含义

    宝妈知道抓周物品及代表含义吗?宝宝抓周要准备什么东西?宝宝抓周是中国传统风俗,现是东亚国家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宝宝抓周一般都有什么? 宝宝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 宝宝抓周要准备什么东西? 1、书:会读书,适合做学者、专家 2、笔墨:会成为作家、画家 3、印章:有权势,会做大官 4、算盘/计算器:会当商人、会计师,适合从商 5、钱币:将来会很富有 6、鸡腿:有福气,表示一生将不愁吃穿 7、尺:将来可成为设计师、建筑师 8、葱:代表聪明 9、蒜:代表善于计算 10、芹菜:代表勤劳 11、稻草:适合农事工作 12、刀剑

  • 我为什么不阻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我为什么不阻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你允许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吗?电子产品不能让孩子碰吗?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电子产品仿佛是孩子碰不得的“洪水猛兽”。一旦触碰,对宝宝有很大的伤害: 影响宝宝视力 阻碍大脑发育 抹杀想象力 诱发阅读障碍 不能正确自我认知 影响亲子关系 ...... 因此许多家长都杜绝孩子看电视、玩手机,远离一切电子产品。 朋友圈经常可见这类文章:“12岁以前不看电视和手机,你的孩子将终身受益”,“电子产品成'视力杀手',守卫孩子视力健康迫在眉睫!” 在一起探讨育儿经验时,一些家长也很反对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似乎这些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接触电子产品=害孩子。真的如此吗? 小编对此有一些想法再次也希望分享给家长们。 一、做事情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我们生活

  • 当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时,孩子的梦想要如何守护?
    当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时,孩子的梦想要如何守护?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社会是现实的,当你想做的事情受经济所阻碍了,你会怎么做?是想办法解决经济问题还是放弃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的孩子的梦想和家中经济条件有冲突了,作为父母要怎么办? 一位家长相关的困惑: 8岁的女儿对钢琴很感兴趣,但是家里条件一般,昂贵的乐器以及学费对家里收入与开支来说都是一笔不算小的数目。如此一来,孩子的梦想和家庭实际经济条件不符的时候,我们还要不要帮孩子坚持她的梦想?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长大后的自己常常羡慕别人会弹钢琴,会拉小提琴,会各种看上去听上去就很棒的技能点,之所以羡慕,是因为在自己想学的时候遇到了跟这位家长一样的困惑,经济条件问题。 那么,面对孩子的梦想与家庭实际条件不符的时候,家长还要不要帮孩子坚持TA的梦想? 当家庭经济条件无法支撑孩子实现梦想时,家长不知道

  • 一个小游戏,竟然对宝宝有这么多好处?
    一个小游戏,竟然对宝宝有这么多好处?

    CC上幼儿园之后,班里的妈妈们都发愁一个问题,没有办法从宝宝的口中打听到幼儿园的任何情况。 不知道过得是好是坏,不知道今天受了表扬还是挨了批评。 还好,CC在这方面没有让我操过太多的心,无论是受了表扬还是挨了批评我基本都可以知道。 家长们相互交流的时候,也有人来“取经”,为什么CC那么爱说? 我认为这归功于她从小就玩的一个游戏——角色扮演。 其实最开始我直接问她“今天在幼儿园的情况”的时候,CC通常也回答不上什么,但是在玩角色扮演的时候,她便能全部展示出来,尤其是让她记忆深刻一些经历。 入园大概1周之后,我就发现她在玩角色扮演的时候,已经开始加入了幼儿园的元素,并主动承担起了老师的角色。比如: 让所有的小动物们排队拉小火车; 告诉玩具娃娃先小便后洗手; 还会指点

  • 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应注意事项
    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应注意事项

    你家宝宝上幼儿园了吗?那么当你家宝宝开始上幼儿园以后,有些什么事情需要注意的呢?家长们不要做这三件事情哦! 幼儿园——孩子最早接触的小社会。当你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说明他已经行走在“小大人”的路上了。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父母都比较心疼孩子,加上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很容易犯下面这些错误。 1、送孩子上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猫爸家对门的父母就特别心疼孩子,也觉得幼儿园也学不了什么东西,所以他们家孩子上幼儿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起晚了不送、孩子不愿意去不送、最近天气不好不送…… 结果现在孩子已经快中班毕业了,都没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更可怕的是因为孩子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妈妈给孩子报的两个兴趣班都退掉了,现在她们家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性格脾气都特别不好。 所以说,各位父母,为了孩

  • 如果听莫扎特不能让孩子更聪明,那应该听什么?
    如果听莫扎特不能让孩子更聪明,那应该听什么?

    在给孩子选歌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说法,“莫扎特效应”,说听莫扎特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好奇的我又继续求证了一下,不出所料,并非如此。不过我还是很好奇,在我们考虑音乐启蒙的时候,应该给孩子听什么样的音乐和歌曲呢? 我问过我女儿上的Music Together的老师Sarah这个问题,她告诉我,“种类越多越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给孩子放音乐、唱歌,我们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巨大的音乐库存,让他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听到一段音乐,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一段回忆。或者可以在脑海里搜索、对比。好像我们吃东西一样,食物的种类越丰富越好。 还有最重要的,让孩子接触到你喜欢的音乐,用你的热爱去影响她爱上音乐。毕竟,早教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兴趣,而非传授技巧。 好友Summer的这篇文章探讨了“莫扎特效应”的真实性,以及如何给孩子选择音乐,一起来看看吧! 莫扎特效应,与其说是一个科研

  • 为什么有的宝宝胆小,有的宝宝胆大?
    为什么有的宝宝胆小,有的宝宝胆大?

    为什么有的宝宝胆小,有的宝宝胆大?“我女儿胆子特别小,怕黑、怕打雷,见到陌生人就不敢挪步。”“在游乐场,很多宝宝爬上爬下地玩,就我儿子默默地不敢动。”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来说一说家长该如何面对家里的胆小娃。 先天基因,宝宝胆小很正常 宝宝胆小的性格倾向,主要与先天基因和后天养育两个方面有关。 宝宝天生性格孤僻 有的宝宝天生爱与人互动,有的宝宝则天性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这是宝宝性格所致。 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 宝宝的认知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开始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但还不能理解事物背后的逻辑。 比如宝宝害怕电视里的声音,但宝宝不知道这些声音不会对自己带来伤害。 宝宝想象力的提高 2~4岁宝宝的活动范围增加,想象力丰富,常常分不清楚想象和现实,开始夜间做梦

  • 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1、家庭影响 岩岩3岁多的时候非常淘气,经常在家里翻箱倒柜,上蹿下跳的。岩岩妈本身就就是个脾气火爆的人,看到儿子调皮捣蛋就火冒三丈,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上去就是几巴掌,打得岩岩哇哇大哭。 听到孩子哭,岩岩妈更心烦了,就会对岩岩说: “你再哭再闹,我就把你扔了,不要你了。” 后来岩岩4岁了,上幼儿园了,岩岩妈多次接到老师的投诉,说岩岩经常在学校打别的小朋友,一不顺心就大发脾气。 其实,岩岩之所以脾气暴躁、爱打人,正是因为受到了妈妈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爸妈经常发脾气,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是终生的。 2、影响孩子的未来 爸妈经常发脾气,会使孩子也学会这种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幼儿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就是观察、模仿身边的人。

  • 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自己听话?
    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自己听话?

    我原先以为如果没有给孩子那些条条框框随意一点,我对孩子发火的机率会小很多,比如该睡觉时不睡觉,那就不睡让她玩。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孩子会变得难管教。一旦我要管孩子就会和他们发生冲突,不管又担心孩子的成长,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自己听话? Q:孩子没规矩,如何培养孩子时间规则? 对孩子的管教是有原则的——有规矩,并且坚定执行。在执行规则时,对孩子的态度要温和,不要生气,要非常有耐心,不要轻易发脾气。对待规则家长应是坚持遵守的态度,并非强加给孩子。 规则的制定不是家长一个人说了算,要和孩子商量、讨论,共同制定规则的细节,并且要把规则写下来,放在家里比较显眼的地方,让孩子能经常看见。 规则制定好了,就要和孩子一起遵守,家长是孩子的监督者,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及时提醒孩子,当时间到了,也要提示孩子到了该做什么事的

  • 如何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情绪」?

    孩子认知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很重要。很多妈妈说,还是不知道怎么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下面跟大家具体聊聊情绪认识和管理的具体方法。 首先介绍认识情绪的方法: 对于幼儿来说,认识不同情绪所对应的表情非常重要,是孩子认识他人情绪的基础,可以帮助他们在伙伴关系中敏感地感知对方的情绪,从而采取合适的伙伴互动方式。 可以采用的具体方式如下: 和孩子一起画各种表情和情绪的卡通脸,可以画在纸上,也可以画上沙上,也可以用粉笔花在水泥上,还可以画在气球上……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擅长画画,能把狗画得像老鼠,也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些表情脸,和孩子一起为各种表情命名。 在孩子认识卡通表情脸以后,再去找一些真人表情图片,比如下面这种。 社交小故事 根据不同的脸编一些相应的社交小故事,在

  • 孩子的阅读比玩要重要吗
    孩子的阅读比玩要重要吗

    孩子学习能力的差距,有时就是在阅读中产生。你家宝宝最近还在阅读吗?是不是每天回家后给孩子看电视、玩玩具频率增多,阅读却没那么看重了? 有时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看起来也不爱看书,索性阅读时间也跟着减少? 孩子幼儿园、兴趣班两头跑,为了不增加孩子的负担,阅读时间也跟着消失? 如果你家是这样的情况,点点妈可要给你“黄牌”警告咯。 因为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不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未来的“幼升小”或者学习中,一系列问题将会接踵而至:孩子写作业慢、上课跟不上进度、写作能力将受到大大的阻碍。 孩子阅读能力强,优势多多 会阅读的孩子,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在他的识字上。 幼儿园时期,相信各位爸爸妈妈们都能感受到,针对孩子的教学往往“玩>学”,对于识字,幼儿园一般要求不会太高。 但

  • 晚一年上学,对男孩子和女孩子来说有什么区别?
    晚一年上学,对男孩子和女孩子来说有什么区别?

    最近有个妈妈找我聊天,她儿子跟我儿子一样,都是8月底出生的宝宝,明年刚刚好可以上小学。 她说,很多人都说儿子跟女儿不一样,可以晚一年上学,但是又觉得既然也是够年龄的,正常时间上小学也是没问题的,所以她有点纠结,在犹豫着要不要给孩子多读一年大班,晚一年上小学。 孩子来说,晚一年上学,最棒的自然是:“多一年快乐时光!”幼儿园跟小学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幼儿园就是“玩”,上小学就是“学”了。 那为什么是男孩子而不是女孩子呢? 因为男孩天生就要比女孩“开窍”晚一些,据说5岁男孩的大脑从某种程度上只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大脑。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儿科医生雪利.比伦鲍姆说:父母会习惯性地给男孩买飞机模型,给女孩买洋娃娃,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恰恰反映出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教养方式。 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不可

  • 你以为孩子只有长相会遗传?告诉你,习惯也是会遗传的!
    你以为孩子只有长相会遗传?告诉你,习惯也是会遗传的!

    “哎,你们家孩子真像他爸啊,简直就像是缩小版呢~” “看小家伙拧着眉的样子,像极了她妈小时候生气的模样呢,真可爱~” 这些类似“相像”的话,可不仅仅指的是孩子的相貌哦,还有教养、习惯和思考能力都是模仿了父母,因而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带有父母生活习性的烙印。 要想孩子优秀,下面这几个常见的坏习惯,爸爸妈妈可千万要注意了! 1 手机不离手 你知道社会上最庞大的群体是什么吗?——低头族! 你知道他们低头几小时都在干什么吗?——玩手机! 网络上有句话,“我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朋友,但就是不能没有手机”,这足以说明手机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比重。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嚷嚷着:“作业都没写完,不要玩手机了。”当孩子悻悻离开,家长立马往沙发上一躺,手指不停地刷着朋友圈,还呵呵直笑。

  • 在教育男孩和女孩的时候,教育方式究竟有何不同?
    在教育男孩和女孩的时候,教育方式究竟有何不同?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中会发现,男孩和女孩相比较,性格与行为可谓是千差万别。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儿科医生雪利比伦鲍姆说:父母会习惯性地给女孩买洋娃娃给男孩买飞机模型,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恰恰反映出,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教养方式。 那么,男孩和女孩究竟有何不同呢? 又该分别给他们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呢? 男孩or女孩的秘密 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之间的大脑差别至少有100多处。 由于生理结构和大脑功能的差异,男孩女孩在感知、言语、思维、情感、气质、性格等方面的表现都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从人体生理结构来看—— 男孩更容易有身体上的冲动,因为他们的血液中有较少的复合胺,这是种比较容易让大脑冷静下来的化学物质。 而女孩身体中的

  • 父母怎么鼓励孩子努力学习
    父母怎么鼓励孩子努力学习

    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的五句话。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经在努力学习了,希望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发挥。 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 (教会孩子凡事要有计划,学习做计划并照做) 2.你多花十分钟预习功课,在课堂上就会轻松多了。 (教孩子凡事提前准备,会事半功倍,做事情的态度) 3.你刚才做功课的样子很认真,希望你继续保持。 (教孩子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习应该是认真、专注,明确指出孩子的优点。) 4.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的更开心吗? (教孩子重要的事情最先做,先做好作业再玩,学就认真的学,玩就开心的玩) 5.考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了,就会有进步。 (教孩子有好的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鼓励和表扬越

  • 左妈妈、右妈妈,谁才能赢得孩子心?
    左妈妈、右妈妈,谁才能赢得孩子心?

    最近,网上的《左先生、右先生》爆红网络,左先生是我们常说的话,看似鸡汤却不养心,而右先生似乎没有鸡汤,却直入人心,直接抚摸到了心灵最痛的点。 例如:当想家了 左先生会说:有时间,就早点回来吧! 右先生会说:给你寄了麻辣鱼鳅,火锅底料还有没? 妈妈也是如此,我们有很多的左妈妈,说出来的话,没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孩子更加难过和不知所措。 牛妈心语 刀子嘴豆腐心,不是直爽,而是情商有问题。 怎么样说孩子才肯听,才会听呢?有没有100法则…… 其实也不难—— 降低姿态,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 记住同理心是任何人际沟通的法则,

  • 不要轻易怀疑孩子有“多动症”
    不要轻易怀疑孩子有“多动症”

    “多动症”是什么?“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现象?做父母的,可不要轻易怀疑孩子有“多动症”,接下来看看下文了解吧。 “多动症”的学名是“注意缺陷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也没有定论。但随着“儿童多动症”的信息越来越多,它使很多家长相信,确实有这样一种病在威胁着儿童的健康,而且有蔓延上升趋势,连幼儿园的孩子不守纪律、不睡午觉也被说成是多动症的前兆。很多家长只要孩子不听话,就会忧心忡忡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但这样做,对孩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首先,很多所谓“多动症症状”源自于家长不当的养育方式。很多家长把孩子正常的活泼好动看成是问题,无风三尺浪,没事找事。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反抗压力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了许多畸形行为。这些形行为当然让人不舒服,追究它的成因,必须要回归到家庭成长环境中。 现

  • 对于叛逆的孩子怎样管教?
    对于叛逆的孩子怎样管教?

    对于叛逆的孩子怎样管教?现在哪个小孩子没有过叛逆期,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真是会活活气死家长,面对叛逆不听话的孩子,家长有什么招数? 一次,我乘火车出游,睡中铺,邻床下铺有个小女孩在看书。我喜欢读书的孩子,就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她。 小女孩发觉了我的目光,看得更认真了。我从中铺下来跟她聊天,说话时我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她,小女孩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 第二天,她非要跟我一起去餐车吃早饭。她姑姑说:“别捣乱了,你从来没把碗里的饭吃光过。”小女孩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我爽快地说:“好,我请你吃早饭。” 餐桌前,我问她:“你能吃多少?要吃完,一点儿不剩才行。”小女孩想了想,说:“半碗粥,半个鸡蛋。” “好。”我给了她半碗粥、半个煮鸡蛋。 小女孩吃了几口,就玩了起来。她姑姑数落她:“我早就说过,你不会好好吃的。”“她会吃完的。”我笑着对孩子的姑

  •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溺爱”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互相发生点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长不必把这看成是问题,不必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气。 不严重的情况下,假装没看见,把矛盾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较严重时,简单地拉开即可,不必计较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道理可以简单讲一下,不讲也行,关键要保持友好轻松的态度。这看似有些不作为,却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我把这种方法总结为“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三不原

  • 2-3岁左右的孩子想象力是这样炼成的
    2-3岁左右的孩子想象力是这样炼成的

      想象力是孩子智能发育的一个重要关键,如何开发2-3岁左右孩子的想象力呢?要知道,2-3岁左右的孩子想象力是这样炼成的。   1.编故事   当孩子自编一个与玩具一起旅行的故事时,写下他讲的故事,或用录音机录下来。在睡觉时将故事读给他听,问他是否想作些改动,并写一个新的故事。   2.制作玩具   游戏离不开玩具,给孩子的玩具并不在于它价格是否昂贵,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满足孩子想象力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时利用废旧物品和孩子一块制作玩具,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制作过程就是激发孩子想象的绝佳时机。   3.捏橡皮泥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橡皮泥,教孩子揉、压、卷、捏等动作,接着塑造各种人和物的形象。家长可适当给予指导。孩子刚开始学时,可先做些简单的造型,如面条、筷子、皮球、饼干等,等孩子再大些,可教他们学塑胡萝h、麻花、饺子、茶碗、糖葫芦、小兔、小鸭、苹果、柿子、飞机、坦克等

    标签: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