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生活> 焦点关注> 厦门:男子收藏2000多盒火柴 为博母开心将设创意馆

厦门:男子收藏2000多盒火柴 为博母开心将设创意馆

2014年05月05日 18:08 阅读次数:190
火柴,这个现在并不多见的物件,却能扣动冉枝瑜74岁母亲心弦。为了让母亲开心,他特意收集了2000多盒主题不同的火柴,耗时三年多。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会爱怀旧,不过怀旧是需要一些东西来触景生情的,而最能触动冉枝瑜74岁母亲心弦的是火柴。作为儿子,冉枝瑜因为喜欢看妈妈高兴,听妈妈讲关于火柴的故事,过去三年多来,他收集了2000多盒主题不同的火柴。

  冉枝瑜今年43岁,住在嘉莲街道盈翠社区,是一位小老板。5月3日,他对导报记者谈起与火柴的缘分。2011年3月的一天,他去福州出差,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一位老人卖旧火柴,就是二三十年前用过的那种火柴盒,看着看着,突然想起了童年。于是,冉枝瑜把老人的100多盒火柴全买下,带回家放着。

  放了一年多后,冉枝瑜几乎快忘记这些东西了,直到一年半前母亲陈举秀从重庆老家过来小住,“她帮我收拾房间时,发现了这些火柴,很高兴,把我叫过去,根据火柴盒上面的图案,一盒一盒讲过去的故事。”冉枝瑜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妈妈说的一件事:在她30多岁前,晚上一直是用火柴点煤油灯,生活很苦,为了让孩子不吃她那样的苦,她把省下的钱买火柴和煤油,让几个孩子晚上也能做作业、好好学习……说着说着,妈妈有时会流泪,有时会开怀大笑。

  从那天开始,每天陈举秀都会去看看这些火柴盒。“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决定收集火柴盒。”冉枝瑜说,每个月他都会出差,每次会从住的酒店里要,“一般大的酒店有自己制作的纪念火柴。”时间久了,一些朋友知道他有这个爱好,会主动收集些送给他,目前已收有100多家酒店的火柴盒。

  除了出差时收集外,冉枝瑜还从网上买,“一盒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大盒里分几小盒”。他买得最多的是红色题材的,如毛泽东系列、雷锋系列、战争年代系列的,因为妈妈看到这些东西最开心,“最有故事说”。

  如今,冉枝瑜收集到的火柴盒有2000多盒了,全部交给妈妈保管——由于火柴既不能受潮,又得防火,所以陈举秀专门在干燥的楼上弄了一个玻璃柜来保管,“我跟儿子说,等收集到1万盒,要搞一个火柴创意馆,到时必须请我当馆长……”老人家开心地说。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