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日本东京一个出生超过6个月的婴儿因为食用了以蜂蜜作为离乳食品,引发了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症死亡。这是自1986年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生婴儿因进食蜂蜜而诱发病症死亡的案例。
但其实关于食物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有.....
这些触目惊心的标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儿童的食品安全及相关常识!
宝宝一般到6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婴儿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这个时候妈妈们都会选择纯天然的,适合宝宝吃的辅食作为离乳食品。而蜂蜜就自然而然被列入了备选食物中……
我们都知道蜂蜜对身体好,其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和维生素C、K、B1、B2以及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等,营养非常丰富。不少成人也都会每天喝一杯蜂蜜水,但是蜂蜜却不适合婴幼儿。这主要是因为:
1、蜂蜜在酿造、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
为了不破坏蜂蜜的纯天然成分,多数蜂蜜都不会经过高温杀菌,婴儿的肠胃很弱,因此蜂蜜中的肉毒杆菌容易在婴幼儿的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从而引起中毒。(肉毒杆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而蜂蜜比其它食品更容易成为它的滋生地。实际上,肉毒杆菌孢子也可以出现在枫糖浆和玉米糖浆等甜味剂中。)
Tips:肉毒杆菌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等。而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开水下仍然可以存活。
2、影响味觉发育。
婴儿的味觉在出生后是不健全的,在4个月以后才开始建立,如果过早地给宝宝添加太甜的食品,如蜂蜜,则很可能会影响宝宝将来的味觉功能。
3、蜂蜜储存不当易变质。
宝宝的抵抗力弱,大人吃了没事的蜂蜜,宝宝吃了则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4、导致早熟。
有的蜂蜜中含有少量蜂王精,后者含有激素,很可能令宝宝早熟。
Tips:在宝宝便秘的时候,许多爸爸妈妈会选择给宝宝食用蜂蜜,但是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一岁以内的宝宝,如果是便秘原因考虑到蜂蜜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乳果糖口服液”,这是一种可溶性纤维素,属于益生元。乳果糖只在肠道中败解吸收水分,治疗便秘,不被吸收入血,对婴幼儿生长没有影响。
除了蜂蜜,下面这些也不适合1岁以下小宝宝的食用:
含汞类较高的鱼类:不少妈妈们会选择鱼肉作为婴儿的辅食,因鱼肉质地软绵容易消化,再加上有优质的完全蛋白,还可以助大脑发育,但是部分深海鱼有较高含量的汞,甲基汞会影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蛋白:蛋还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和多种维生素等等,1岁前的宝宝还没有消化能力去负担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蛋白的成分容易引起过敏。
看到这里,有些妈妈可能有些担心了,我家宝宝吃了上面那些东西怎么办?首先不要过度焦虑,其次只要不是长期给宝宝吃,一般都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就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大白妈妈叨叨叨:
六个月以前坚持母乳。实在没母乳,要用配方奶粉,不要直接喝牛奶。6个月以后到一周岁增加辅食、米糊一类的,再接着吃蔬菜泥,逐渐增加肉泥,从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以天然食物为佳,不加任何添加剂,包括糖、盐和味精。
婴幼儿是脆弱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注意宝宝的饮食,做好功课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