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生活>焦点关注>游泳好手的你,见到溺水者怎么办?会“见死不救”吗?

游泳好手的你,见到溺水者怎么办?会“见死不救”吗?

2016年08月23日 15:12阅读次数:218
标签:游泳
记得看中央台直播奥运游泳比赛时,有个女解说员说了几次学游泳的好处,包括可以帮助人。

记得看中央台直播奥运游泳比赛时,有个女解说员说了几次学游泳的好处,包括可以帮助人。

说到游泳帮助人,我们都会想到擅长游泳的人勇救溺水者。在我从小到大接受的道德教育中,勇救溺水者一直都是社会大力宣扬的雷锋精神。我记忆中表彰的几个类似事件,甚至有只通一点水性或干脆不会游泳者勇敢入水去救人的案例。宣传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不能见死不救”的精神。

但是,随着思想和知识的开放,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会游泳和救人是两回事”,也越来越多人接受“施救者安全第一”的道理。

会游泳和救人是两回事

美国很多救助措施的指导手册,都会把施救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鼓励施救者为了救人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蛮蛮的泳队训练和童子军手册,都会给孩子们灌输“会游泳和救人是两回事”的道理。

首先:外部的河流、水塘、海浪等环境凶险和温度都不同于游泳池,就算是游泳好手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美国西点军校的托马斯在度假期间,为了救溺水者,跳进水里也被激流卷走,成为植物人。

其次:因为一个溺水者是非常暴力和危险的,例如他们可能会攀住救生者以便自己能呼吸。所以就算是在平静的泳池,没有专业的救生训练背景,入水救人是极度有风险的。

救生员资格

在美国,只要是有人管理的海滩、水上乐园、小区泳池、泳队泳池。。都会有救生员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执勤。这些救生员是必须考过救生员资格的人,他们可以是任何成年人甚至高中生、大学生。

美国的游泳运动普及,很多高中生大学生考取救生员资格后,假期去做救生员的“小时工”。


美国救生员的入考资格:

  • 最小年龄:15岁

  • 自由泳或蛙泳100码(91.44米)不需要休息

  • 能脚先入水的跳水入水,并取回10磅(约4.5公斤)的东西。

  • 不使用任何器材,能踩水1分钟。

救生员资格要进行一系列专业的救生知识培训和训练,在不同的水域进行严格的模拟和测试。

孩子们从小有救生员概念的意识

蛮蛮某个暑假在美丽著名的DEL MAR海滩参加过两周的LIFEGUARDS夏令营。

回来以后穿着发的T恤,很兴奋跟我描述,是真的教怎么水中救人喔!!今天学习了在水里怎么快跑,怎么使用救人工具。。。唯一不满的是玩沙子的时间只有20分钟,其他时间都在水里练习!

虽然偶尔也会抱怨沙滩上热身时间长,强度高~~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多。

例如除了救生知识,某天回来说谁谁的脚被海里动物尾巴扎了中毒,救生员们用可以忍受的热水泡来处理;例如原来海中行走的正确方法不是踏步,而是用脚底在沙子上拖着蹭着走,扬起的沙子会赶走动物。。。

结束后还收到YMCA夏令营(举办方)老大的信:

“亲爱的SAM,我希望你在LIFEGUARS夏令营过得很愉快,你学习如何救人学得非常快,我也注意到你是一个超棒的游泳好手,你现在也很擅长趴板了,希望能在夏令营再次见到你!”

遇到溺水者该怎么办?

1、第一时间呼救和报警(包括附近的服务中心)。

大声喊叫,吸引更多可能会有帮助的人过来,比如分工想办法、报警等。同时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

一个人成年人在水中可能挣扎3分钟,但孩子却可能只有30秒。

2、试图接触溺水者

这是有危险并且要小心采用的方式,要注意不会被溺水者拉下水。

通常推荐的方式平躺在地上,确保注意重心平稳,把手伸向溺水者并大声反复告知溺水者抓住你的手。不要试图用站立的姿势去拉溺水者。

如果手够不到溺水者,试试使用树枝或者毛巾,注意不要打到溺水者,当TA抓到树枝或毛巾后,慢慢拉到安全位置。

还有一个方法是施救者入水,一只手抓住泳池边缘或者其他固定物,另一只手舒展伸向溺水者,慢慢拉到安全位置,这都需要格外小心以及边上有更多的施救者。

小插曲:

小时候姐妹三人在池塘边玩,我妹不小心掉入水里,我和我姐立马手拉手,一人站岸上,一人跨下水把已经见不到人的我妹从水里拉了出来,整个过程用秒计算,拉上来的我妹还立在池塘边大哭。

当然,回家三人挨了老爸一顿骂。

3、借助工具

大部分泳区会有带长绳子的安全环棍或者救生圈,或者手头上有救生设备的,都可以扔给溺水者。


如果只有绳子,也可以把绳子一端系上个环啥的,瞄准溺水者的肩膀扔出去。

溺水者太远,没办法够到或者扔到,如果有船可以乘船接近溺水者,带上安全环、救生圈等设备,也可以让溺水者抓住船,然后拉上来。

4、游泳过去施救,是最后的手段。

前提是有足够的游泳技巧和救生训练的背景。

救生者最好带上漂浮设备,如果没有,则用毛巾、T恤等替代,让溺水者可以抓住以便能拖着移动,确保救生者和溺水者之间有个安全距离。

至于有把溺水者打晕再拖回来的说法,在一般的指导中我没有见到,估计是极端无奈的情况下和电影中吧。

如果溺水者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甚至意识,则采取绕到溺水者背后,将胳膊放在溺水者腋窝下,环回来指向你的姿势,慢慢把溺水者拖向安全处。

当然,是否愿意冒生命之险由你决定

安全救人的原理如此。

当然,如果遇到你愿意为之冒生命之险也要救的亲人朋友爱人,一切由你决定。

--THE END--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