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本月24日晚,潍坊潍城区军埠口镇一名男子在自己家中中暑导致重度昏迷,体温高达42度,脑部和肺部已经严重损伤,已无治愈希望。
今天,我们从医学角度来聊聊中暑以及如何防中暑。
“ 为什么会发生中暑?人体活动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环境及时散发出去,主要的途径是热辐射和出汗蒸发,少量地依赖传导和对流。
当环境温度升高(>32℃)时,热辐射效率会大幅下降;而湿度较大的时候(>75%),蒸发也会明显减少。
如果这两种方式的散热速度都显著减慢,体温就可能会升高。大量出汗会导致水和盐丢失,引起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而体温升高,会直接引起神经系统和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中暑的出现。
“ 什么人最容易发生中暑?高温环境是发生中暑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不要以为只有高温才会引起中暑,也不要以为只有户外体力劳动者才容易中暑。
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居民,年老体弱者或肥胖者也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如果环境高温或湿热不通风,同时伴有以下情况,都要警惕中暑的发生。
产生热量增加。比如体力劳动、发热、甲亢,或应用某些药物。
散热障碍。比如过度肥胖、穿着透气不良衣物等。
汗腺功能障碍。比如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汗腺缺乏等。
“ 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热痉挛
是指体力活动后肌肉痉挛疼痛,可能与大量出汗,钠流失严重及呼吸过快有关。热痉挛也有可能是热衰竭和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表现为多汗、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轻度升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兆比如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以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
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表现为高热(可达40-42℃,甚至更高)和昏迷,可发生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非常高。
“ 中暑了怎么办?出现中暑的两大核心原因,一是散热不良,二是出汗过量造成脱水。所以,防治中暑也要从这两方面着手解决。
加强散热
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应该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有空调的房间更好。
对于病情严重者,送往医院前,可以往身上洒水,同时用电风扇吹,散热效果更好。
伴有高热的患者,必须尽快把体温降到39℃以下。有条件的话,直接把身体浸入水中也是可以的。
补充足够水分
清凉饮料或者凉开水都可以,但是应该加入盐分,用来补充出汗丢失的盐。
正常人在炎热环境中出汗可达到1-2升每小时,相当于500毫升的饮料2-4瓶,可见对水的需求量有多大。
如果尿量明显变少,或尿特别黄,都是体内水分不足的表现。
许多人也会用一些药物来预防中暑,比如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人丹丸、十滴水等。这些药物最多能起到一些提神醒脑的作用,但是解决不了引起中暑的根本原因,所以对这些药物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 如何预防中暑?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