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很多宝爸宝妈都被宝宝的睡眠问题困扰着。那么问题来了,想要解决宝宝睡眠问题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据说,宝宝的睡眠问题是困扰妈妈们的头等大事。没错,比吃还让人闹心……
自主入睡是宝宝睡眠之路上的终极目标,谁都希望自己家娃能放在床上,不吵不闹不用哄,安静地睡去,皆大欢喜。
可多少宝妈,自从“卸了货”,根本没睡过一个整觉好嘛!
宝宝像着了“魔”一样,要么抱着才睡放下就醒,要么夜惊夜啼、摇头抓耳……
到底怎么让小祖宗睡得安稳,让可怜的妈妈睡个整觉呢?一起来说叨说叨~
1、抱睡哄睡是坏习惯?
问题一 我们困了累了沾枕头就睡,为什么孩子就不行?非要抱着哄着睡?
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需要培养。
对于婴儿来说,困意来临是一种难过的体验,所以不自觉地就会哭闹,也就是“闹觉”。
现在还小,需要大人们出手帮助。吃奶、抱抱、拍拍,都能让宝宝从一个疲劳却又高度兴奋状态,过渡到睡前的一个身体和精神上都相对平和的状态。
这种哄睡,是积极正面的,并不是坏习惯。能让孩子入睡前的状态更佳,就值得一试。
2、不奶不睡怎么办?
问题二 宝宝吃奶才睡,不给就一个劲闹,怎么解决?
母乳喂养的妈妈都习惯给孩子奶睡,很多发展成“不奶不睡”,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乳头依赖以及夜奶。
这个关键点就在于“奶、睡分离”,不应该是宝宝吃着奶睡着,而是睡前适当吃奶安抚。
妈妈可以用母乳安抚宝宝平静下来后,及时拔出。多次尝试,加上抱、拍安抚,乳头只是一个安抚用具,不是必要依赖。
3、宝宝放下就醒?
问题三 从怀里睡过渡到放下睡,可总是遭遇“落地醒”。
这时可以用拍睡安抚和家人的声音安抚。
4月龄以下的宝宝推荐用嘘拍法或白噪音(比如海浪声、雨声、风声)辅助,有节奏地轻拍宝宝;4月龄后的宝宝可以用儿歌,摇篮曲来哄睡宝宝。
有的宝宝脾气还真犟,哭闹个不停,原地安抚不了。可观察宝宝的情况,再抱起安抚,平静后还是放下……不要怕反复,不要焦虑,多尝试。
4、妈妈离开就惊醒?
问题四 完全离不开人,妈妈哪怕起身上个厕所,宝宝也容易惊醒。
妈妈不妨试试从躺着陪娃睡觉,到坐着陪娃睡觉,等宝宝适应了,再慢慢地挪远一些,直至离开。
因为拉开了跟宝宝之间的空间距离,家长也可以进一步尝试减少肢体接触性的安抚,多用“隔空喊话”来安抚:宝贝,妈妈一直都在。
5、半夜大哭,抓耳搔腮?
问题五 睡着后常常突然大哭,像做恶梦,四肢乱动,摇头、抓耳朵,怎么回事?
排除宝宝不是饥饿、衣服过紧、大小便等原因后,宝宝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这在医学上称为婴儿夜间惊恐症。
缺钙也会有类似症状,但一般不建议给宝宝额外补钙,因为宝宝缺乏的可能不是钙而是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
无论中美儿科学会均建议:出生满15天的宝宝,需开始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钙的吸收,并至少持续补到2岁(美国建议补到青春期)。
宝宝四肢抖动还可能是白天过度疲劳,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劳累等所引起的,不必担心。
婴儿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中耳炎。应及时检查其耳道有无红肿,皮肤是否有红点。
6、频繁翻身、醒来
问题六 宝宝每晚睡不安稳,翻来覆去,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
宝宝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不断交替。深睡眠时,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除了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活动。
浅睡眠时,宝宝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活动,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期的正常表现。
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肢体活动,不要急于拍他、抱他或喂奶,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处理。
7、日夜颠倒,妈妈心碎
问题七 月子里睡得还挺好,可3个月就不老实了,白天睡得香,晚上来精神。
新生婴儿是做不到一觉睡到天亮的,因为宝宝还需要在晚间吃奶。家长只能多培养宝宝的昼夜意识。
比如白天喂奶时,要多和宝宝说话,白天睡觉不要关窗帘,家人不必压低声音,自然交流就好;
晚上给宝宝喂奶时,尽量将声音放低或保持安静,灯光调低。这样宝宝会逐渐知道昼夜的区别,晚上睡得长一些。
如果半夜宝宝哭闹,家长可以把宝宝包裹在包被里,增强安全感。
8、迟迟不肯上床睡觉
问题八 每晚闹一番才睡,抱上床还大吼大叫,实在烦人!
睡眠时间一点点提前。当孩子找各种“理由”推迟上床时间时,你可以先做一些合理的让步,但是到时间就要关灯,说到做到。
睡前和宝宝说说话,讲睡前故事,帮他按摩。营造入睡的氛围,找出适合宝宝的最佳睡眠时间,调整好生物钟,静候成长的惊喜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