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奶粉品牌奶粉排行榜奶粉最新事件奶粉知识
  • 洋奶粉问题频发 高龄父母成购买主力军
    洋奶粉问题频发 高龄父母成购买主力军

      逾23吨问题“洋奶粉”近日被质检总局禁止入境,此前的14个月里,共有34批次总重量逾270吨的问题“洋奶粉”被禁止入境,洋奶粉的质量再次受到信任挑战。12日,记者在郑州市场调查中发现,郑州高龄父母成为洋奶粉市场的购买主力军,并未受到近期洋奶粉事件的影响。   12日,记者走访了河南郑州的多家大型商场,在花园路一家大型商场记者发现,商场内的奶粉专区“洋味”十足,少有的几个国产品牌也备受冷落,进口奶粉受到高龄父母的青眯。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忙着给消费者介绍各种品牌的进口奶粉,这些包装大小不一的洋奶粉,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某进口品牌900g的婴儿配方奶粉卖价高达500多块钱。   在商场奶粉专区记者跟工作人员张女士聊天中了解到,进口奶粉的销量远远超过国产品牌,“现在80后的年轻家长占大

  • 美国善臣奶粉被指为假洋品牌 实为地地道道的国产品牌?
    美国善臣奶粉被指为假洋品牌 实为地地道道的国产品牌?

      近期媒体连续报道了奶粉中假洋鬼子“新西兰康宝瑞”,在网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日前又有网友致电编辑部爆料宣称“在全球50多个国家销售的美国善臣婴幼儿奶粉”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内幕。   记者就善臣婴幼儿奶粉是否真像其宣传的那样,是否是美国“知名品牌”,是否在全球50多个国家销售等问题展开了调查,发现疑点重重。   在美国善臣婴幼儿奶粉总代理——上海善臣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的官网(hwww.usacncn.com)有如下信息显示:上海善臣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作的股份制公司。主要经营美国“GPERS”旗下众多品牌中的“善臣”系列品牌产品,集生产销售于一体。善臣婴幼儿奶粉系列产品包装盒上标有美国善臣国际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授权合作并监制

  • 一位洋奶粉高管的渠道类型学 七种绝技搞定医院
    一位洋奶粉高管的渠道类型学 七种绝技搞定医院

      9月16日,央视曝光多美滋等境外品牌涉嫌行贿医职人员的冰山一角。然而,奶粉企业的“渗透路径”远不止于此。“洋奶粉可以有7种方式来搞定医院,很多手段是外界想都想象不到的。”曾在境外奶粉品牌中国区任职高管徐健对本报记者说。   徐健曾担任过该品牌全国医务渠道销售总监、手下的医务代表超过300人,谙熟洋奶粉公关医务渠道的套路。   “中国市场的奶粉营销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个是多美滋、惠氏、雅培等外来品牌为代表的医院流派,因为雅培、惠氏、美赞臣本身除了出品婴儿奶粉外还是制药巨头,他们在医院方极具资源实力,所以是以医务为核心的操作方式。”徐健说。   “另一派则是以雅士利、伊利、贝因美等为代表的本土流派,国产奶粉不是不想深耕医院渠道,但他们在医药没资源,加上口碑不佳,医院不太愿意为其推广,所以国产奶粉逐渐形成

  • 洋奶粉价格过高谁的错
    洋奶粉价格过高谁的错

      中国奶粉市场价格“畸高”,表面上看是疑似某些企业在进行价格操纵,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之前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客观上推高了中国消费者追逐洋品牌的心态,进而形成一个不以成本定售价的畸形市场。要使畸形市场归正,价格反垄断调查只能治标,要除根还需依赖政府对奶粉业的彻底整顿与严格监管。   这需要政府做的是,在提高婴儿奶粉监管标准的同时,强化日常监管执法,不袒护国产奶粉。与此同时,国产企业也不要指望通过行政干预,通过打压进口奶粉来帮自己占领市场,更应该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赢得消费者信赖方面,积极有为。   发改委反垄断局证实,该局正在对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等奶粉企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反垄断局称有证据表明,这些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从2008年以来涨价幅度超过30%,已涉嫌价格纵向垄断。广州合生元也一起受到反垄断调查。   期待

  • 历年洋奶粉“质量门”盘点
    历年洋奶粉“质量门”盘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奶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却一直经受着洋奶粉“质量门”问题的困扰,本次盘点历年洋奶粉事件更新至2012年,仅供参考,只为更好发现洋奶粉的质量问题,谨慎选购。   1999年:欧盟四国出产的奶品可能受到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6个牌子的乳制产品在港被禁售。   2000年:日本雪印公司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3种牛奶制品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造成1.5万名消费者中毒,所有产品被迫全部召回。   2002年: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儿乐妈妈(S-26MAMA)孕产妇配方奶粉、儿素(NURSOY)婴儿豆基配方粉因坂肠杆菌超标被限令召回。   2002年: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召回一批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学儿乐配方奶粉。   2002年:丹麦产荷兰“多美滋”奶粉受微小金属颗粒和润滑油污染

  • 假洋品牌占奶粉市场份额近1/3
    假洋品牌占奶粉市场份额近1/3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禁止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公告》,当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购或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直接进行装罐、装袋、装盒,或者改变包装、标签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新快报记者昨日采访了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合生元和雀巢等十余家国内知名品牌奶粉相关负责人,他们均表示,公司在中国地区销售的奶粉部分是原罐原装进口的,有些则是采用进口奶源在国内生产的,并非直接在国外采购大包装粉再在国内进行分装,因此完全不受该公告影响。   广东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这一新规将大大打击在国内市场贴牌生产或分装国外大包装婴幼儿奶粉的“假洋鬼子”,不过,对于在国外贴牌生产再进入中国市场的“假洋鬼子”是否有约束力,现在就不清楚了,这有待于食药监总局进一步解释清楚。“如果只禁止在中国贴牌或分装的

  • 洋奶粉真假难辩
    洋奶粉真假难辩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洋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搞不清楚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不少新妈妈抱怨,很多进口奶粉连原产地都找不到。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洋奶粉品牌已经达到200余种,但其中不乏一些披着“洋”皮的假洋鬼子。   洋奶粉数量空前增多   昨天上午,在燕儿岛路一家超市,消费者张女士在一家婴幼儿配方奶粉货架前,看着琳琅满目的牌子,“我姑娘今年4岁,已经不喝这种配方奶了。”今天过来帮朋友买奶粉,让张女士大吃一惊,“我姑娘喝奶粉的时候,市场上只有美赞臣、雅培和惠氏等几个进口奶粉的品牌,现在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   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在华风光无限好,一位乳制品行业专家日前称,“2011年进口奶粉(剔除乳清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这一半的市场

    标签:进口奶粉
  • 业内人士曝行业秘密:洋奶粉零售价渠道商赚一半
    业内人士曝行业秘密:洋奶粉零售价渠道商赚一半

      “消费者在传统渠道购买一罐洋奶粉,其中平均将近50%被渠道商赚取。”进入中国市场12年,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婴幼儿奶粉企业蕊盛蕊昨天在广州召开发布会自曝行业秘密。而专家也直接表示,这是中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全球最贵的主因。   揭秘   传统渠道   一罐洋奶粉近五成是渠道成本   “以零售价为300元的奶粉为例,每罐奶粉渠道成本费用在48%左右。但转入电商渠道后,生产供应商便可以156元卖给消费者,这一价格已非常接近全球各国婴幼儿奶粉的平均售价。”蕊盛蕊乳业集团公司总裁余丹表示,高昂的渠道费用在奶粉行业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蕊盛蕊昨天此举则直接捅破了洋奶粉近年来价格节节攀升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余丹更是层层拨开了进口婴幼儿奶粉各项成本构成。以市场上零售价为300元每罐的奶粉为例,其生产成本约20%、产

  • 多美滋洋奶粉启动召回程序 质检为何后知后觉字号
    多美滋洋奶粉启动召回程序 质检为何后知后觉字号

      记者4日晚间从上海市质监部门了解到,由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受肉毒杆菌污染乳粉制成的多美滋奶粉流入市场达420.188吨。目前,上海质监部门已经全部封存多美滋公司现场涉及问题乳粉的原料及成品,并要求公司立即启动召回程序,通知其经销商扣置相关批次产品,并发布声明。(新华网8月4日 )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愕然,如此多的不合格奶粉流入市场,我们的质检部门为何如此后知后觉?就处置结果而言,无非就是召回,自查自纠。如此处理,置消费者于何地?置受害者于何地?   “问题进口奶粉”频现,暴露出我国对进口食品的监管仍有盲区。令人更加遗憾的是,尽管“问题奶粉”事件多次发生,却始终未能促进国内消费维权环境的有效提升。对于消费者问题奶粉,这些洋品牌要么“强硬”地声称产品没问题;要么“打太极”说产品是否有问题

  • 洋奶粉境外企业注册评审启动 进口格局酝酿巨变
    洋奶粉境外企业注册评审启动 进口格局酝酿巨变

      对婴儿配方奶粉进口商来说,2014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针对进口婴儿配方奶粉的一系列法规今年将陆续实施,这对进口婴儿配方奶粉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发布第133号公告,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公告还规定,报检日期到保质截止日期不足3个月的不予进口;不得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到境内分装;自今年4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到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这一系列新政,特别是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评审的启动实施,必将对进口商产生较大影响。   首先,进口品牌数量可能大幅减少。2013年,在上海婴童产品展销会上,180多个品牌的洋奶粉参展,其中有个别境外生产企业是代工生产大户,生产的贴牌产品甚至达到50多个。注册评审开始后,企业申报评审的品牌数量将大幅减少,而且企

    标签:进口奶粉
  • 洋奶粉的各种“瑕疵”
    洋奶粉的各种“瑕疵”

    洋奶粉的各种“瑕疵”   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主任技师徐青梅介绍,目前国内儿童喝的洋奶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国内合法生产或销售的国外品牌奶粉,另一种是家长直接从国外购买的、在当地生产和销售的奶粉。   国外品牌在国内合法生产或销售的奶粉,配方均按照我国婴幼儿奶粉的国家标准进行了调整,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胃口。但国外销售的奶粉,其配方是依据发售国宝宝具体情况确定的,中国宝宝食用未必适合。   日本奶粉,含锌极低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日本奶粉有明治、森永等品牌,奶源来自日本本地或澳大利亚。日本奶粉因口味清淡、不易上火而受到许多中国妈妈们的喜爱。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临海,食物多为海鲜,海鲜中含有丰富的锌,所以日本原装奶粉的含锌量极少或根本不含。对于中国宝宝来说,锌的摄取非常重要。一旦发现长期喝日本奶粉的宝宝有厌食、偏食等情况,妈妈们要警惕是否缺锌

  • 洋奶粉代购风向转德日品牌 国产奶粉并受追捧
    洋奶粉代购风向转德日品牌 国产奶粉并受追捧

      “肉毒杆菌”奶粉事件发生后,记者走访发现,从海外代购洋品牌奶粉来看,近期代购风向已经转移到了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品牌,而国产奶粉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追捧。业内专家表示,国内的产品要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还得继续提高质量,否则难以取胜。   超市   涉事品牌其他批次奶粉促销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发现奶粉货架旁均张贴了多美滋的召回声明。但涉事品牌其他批次的奶粉仍在销售,同时多美滋、贝因美(002570,股吧)、雅培等多家奶粉都推出了促销活动。   在建国路店的沃尔玛超市,记者看到了两张分别来自多美滋公司和沃尔玛超市的声明。声明显示,多美滋承诺对公布的相关批次产品实行无条件召回,其它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就在一旁的货架上,包括优阶贝护和多领加二阶段产品在内的其它多美滋产品仍在销售,超市还推出了促销活动,比如多美滋二段奶粉买一箱(6盒)减120元,但虽然如此

    标签:奶粉代购
  • 不少新妈妈依旧首选洋奶粉字号
    不少新妈妈依旧首选洋奶粉字号

      上周,一场针对新西兰牛奶的“双氰胺”风波,让人们再度担心洋奶粉的安全性。记者昨天了解到,目前乳制品中的双氰胺尚没有国际限量标准,因此,很多消费者对此事的反应还算平和。在淘宝上搜索,代购新西兰奶粉的网店生意仍很红火,一款200多元的“可瑞康”婴儿奶粉,一家上海网店一个月能卖出2000多罐,卖家甚至贴出了一人限购2罐的标签。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国产乳制品频陷食品安全问题,加上国外乳品原料成本低,新西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来源地。海关数据显示,去年前10个月新西兰占中国乳制品进口量比重提升至46.9%。中国市场上的新西兰奶源奶粉,并不只有可瑞康等新西兰奶粉品牌,也同样是“新西兰奶源”。事实上,从酸奶、乳酸饮品到其他食品企业,多个国产品牌或多或少都在使用新西兰奶源做原配料。此次事件的主角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则占据了全球

  • 网购的洋奶粉 包装咋与亲戚买的不一样?字号
    网购的洋奶粉 包装咋与亲戚买的不一样?字号

      近日,沙坪坝区的孙女士在淘宝上花3000多元购买了荷兰的牛栏(Nutrilo)品牌奶粉,卖家称奶粉为国外“直邮”,可宝宝吃后出现严重的腹泻和感冒症状,孙女士怀疑遇到假货,但卖家不愿退货。相关人士提醒,市民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洋奶粉”。   喝了网购洋奶粉宝宝便血   31岁的孙女士,家住沙坪坝区天星桥。宝宝8个月时,孙女士断了母乳喂养,托在荷兰上班的亲戚,代为购买当地的牛栏品牌奶粉。今年6月,亲戚工作调动回国了。为让宝宝继续吃上该品牌的奶粉,孙女士通过淘宝网找到了一家卖荷兰奶粉的网店。   孙女士说,卖家称自己人在国内,老公在荷兰工作,所有奶粉都是老公到当地的超市采购回来,然后空运回国,并提供超市的购物小票。孙女士说,因网店等级较高,好评连连,此前几乎从不网购的她相信了卖家。因是第一次购买,孙女士买了6罐香草口味的该品牌奶粉。

  • “单独二胎”政策刺激 “洋奶粉”抢滩山城
    “单独二胎”政策刺激 “洋奶粉”抢滩山城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消息一出台,婴幼儿奶粉市场便立即有了反应。记者11月21日从市内多家母婴商品经销商处获悉,近一个月来,已有近10余家“洋奶粉”品牌先后登陆重庆市场。   “洋奶粉”抢滩重庆市场   业内曾有过预测:5年内,“单独二胎”政策将为婴幼儿奶粉行业带来160亿元左右的新增需求。   “‘洋奶粉’的市场反应速度最快。”重庆好儿尚母婴连锁店总经理周燕洁称,仅11月份,该店就参加了3家国外知名奶粉品牌的经销商推介会,其中包括20日正式在渝上市的丹麦皇室专供奶粉品牌Arla。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超市发现,“洋奶粉”的销售量占到了大部分店奶粉销售总额的70%以上,部分门店达到90%。   国内渠道大鳄为&

  • 洋奶粉国内售价是生产国当地的3倍
    洋奶粉国内售价是生产国当地的3倍

      12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内一些超市调查,卖场促销员证实了洋奶粉近日“又一次涨价”,涨价幅度超过10%。虽然声称涨价理由是“配方升级”,但有的洋奶粉国内售价竟是生产国当地卖价的3倍。 洋奶粉国内售价是生产国当地的3倍   据悉,最近多美、雀巢、美赞臣等多种洋奶粉掀起新一轮的涨价潮,涨幅10%—15%,相当于每罐涨价30元左右。目前超市洋奶粉零售价多数为两三百元一罐,部分甚至“奔5”——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合生元奶粉一罐卖至486元。   “我从新西兰代购奶粉,加上邮费,买价才130元一罐,国内超市却达180多元。”12日,成都妈妈网的网友胡女士说。12日,一位在日本留学的市民称,1段、2段的明治奶粉,在日本每罐售价在人民币160元和128元左右。然而

  • 洋奶粉“涉毒”旧闻被曝出
    洋奶粉“涉毒”旧闻被曝出

      德国、意大利、荷兰、爱尔兰等欧盟国家的奶业比较发达,且养殖方式大致与新西兰相同,同为草场放牧养殖,国内的消费者“移情别恋”,并不奇怪。   新西兰奶粉走入“安全门”后,似乎很难出来。记者日前获悉,恒天然集团再出问题:今年5月出口到中国的一批42吨奶粉被中国质检部门查出了硝酸盐含量超标。   据新华社报道,这是恒天然公司一位发言人证实的消息。据介绍,这批奶粉总重量为42吨,在新西兰境内检测时各项指标均符合新西兰出口标准,但抵达中国口岸后,国内质检部门在抽检时发现硝酸盐含量超标,所幸没有进入零售渠道。恒天然公司给相关媒体的回应称,上述产品在出口前证实已经符合出厂标准,之后以海运的方式送到中国市场,但中国本地的检测显示并未达到中国标准,立即被封存。   “涉毒”旧闻被曝出   8月25日,记者在国家

  • 洋奶粉凭什么这么贵
    洋奶粉凭什么这么贵

      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逾780种进口商品关税将降低。其中,包括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特殊婴幼儿奶粉在内的三种特殊配方进口婴幼儿奶粉,关税将从20%降低到5%,此项关税调整,受到不少人的关注。消费者究竟能否享受到低价洋奶粉?婴幼儿奶粉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   价格可能不会让步   据了解,此次关税下调主要涉及特殊配方的进口婴幼儿奶粉,涉及品牌不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只有美赞臣、雅培等少数几个品牌的进口奶粉有涉及配方婴幼儿奶粉,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在销售份额中占比很小。   一家奶粉经销商说,此次关税下调对奶粉来说雷声大雨点小,“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主要是针对患病婴儿,市场空间很小,本身也不存在太大的竞争。税率调整,对奶粉市场格局影响小。”   关税并非价格推手   “关税从来不

  • 洋奶粉新革局:大众忙涨价,小众忙争宠
    洋奶粉新革局:大众忙涨价,小众忙争宠

      日前,洋奶粉品牌美素传出本月中下旬,其婴儿配方奶粉价格将全线上调,其中1段奶粉每罐上涨近40元。该消息一传出,洋奶粉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今年以来,大众洋奶粉品牌美赞臣、美素、惠氏、多美滋等纷纷提价,与此同时,一些小众的洋奶粉品牌悄然进入国内市场,因其价格相对便宜,逐渐成为妈妈们的新宠。   今年以来,大众洋奶粉品牌先后提价。4月起,美赞臣、惠氏等洋奶粉已把换包装作为契机提价。随后,多美滋、安怡、安满、澳优等奶粉,也先后通过改换包装及配方提价,价格涨幅达到10%。美素此次换包装后,全线产品纷纷提价,以900克罐装1段奶粉为例,在武汉的零售价格将从258元涨到280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最为国内消费者熟知的洋奶粉品牌主要有美赞臣、雅培、惠氏和多美滋。近年来,有不少原本属于小众范围的洋奶粉品牌也盯上了中国市场,如来自瑞典的Semper(森宝)、德国的Aptam

  • 洋奶粉市场乱象:质量问题频出频繁涨价
    洋奶粉市场乱象:质量问题频出频繁涨价

      近期,多美滋、美赞臣、惠氏等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提价引起人们关注,部分奶粉一年内四次涨价更是备受争议。面对频曝质量问题的国产奶粉,许多父母渐渐形成“只买贵的”、“越贵质量越有保障”的消费心理,洋奶粉也凭借自己的洋身份俘获家长们的心。 洋奶粉市场乱象:质量问题频出频繁涨价   然而,洋奶粉真的百分百可靠吗?近日,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日本明治、森永等4款奶粉被查出碘含量不足,可影响婴儿脑部发育,这无疑为消费者敲响警钟。此外,洋奶粉质量问题频出、频繁涨价、国内外价差好几倍等现象突出,国内消费者在大量购买洋奶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多花那十几倍的钱,真的能买来放心吗?   为此,中新网生活频道特地盘点洋奶粉市场乱象,为家长们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理智消费。   洋奶粉质量问题频出,高价未能买来放心   据国际金融报13日

相关百科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