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规矩1:不得弄 这似乎是一条金科玉律:孩子等同于混乱。孩子天生就是主妇的梦魇,看着空空如也的碗橱,闻着孩子浑身散发的气味,或者当你看到他正用你最昂贵的口红在镜子上作画时;再或者,让我们想象一下在孩子眼中一张整洁的白色沙发能用来做什么呢?哈,这不就是一张平整的画布等着自己涂鸦嘛!那么又用什么来“作画”呢,面包屑混果酱看上去不错!——此时,你一定要开始崩溃了吧? 等到小家伙把一切都弄得一团糟之后再想办法收拾,不但占用大量时间,还会让你抓狂,这不是聪明的主妇应当选择的方式。 好方法是你可以去扯上一大块廉价的布,需要的时候预先把它铺在沙发上就好了,哪怕一次画不完下次继续都行!你也可以适当地限制小家伙的活动空间,比如一间屋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他限制在自家花园里。但是绝对不要一点自由不给,泥土、水、颜料虽然会弄脏家具,但它们同样会赋予孩子创造力和快乐的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我和许多家长一样,也免不了会操心:怎么样才能保全他,不至于毁了他。后来发现,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第一条就是,教育好自己。怎么样才叫教育好自己? 就是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如果你总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观念,一直认为“我没错”、“教孩子有什么好罗嗦的”、“大人对孩子都是这样的”,在封闭的认知里,无知无觉地过着,习惯地挑剔,习惯地辱骂,习惯地不把他当人,一点都不知道他正在承受你所有的恶。 那么,父辈下在你身心里的毒,你会原封不动地传给孩子。 教育绝不是斩钉截铁的决定,掷地有声的口号,立竿见影的手段。 相反,它需要你忐忑一下,停一下,犹豫一下,甚至,多无能几回,这样反而能为孩子的成长,赢得多一点健康的可能。 因为,“软弱”比“强硬”,“手足无措”比“二话不说”,更能让你意识到,孩子是个人,你是永远的学生。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给孩子报补习班好吗?寒假不是应该让孩子放松吗?那么寒假了,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呢? 一名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妈妈说,我家孩子学习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这已经开始放寒假了,我本来不打算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因为孩子还小,我真的不想让孩子这么累。 可是最近,我在单位和同事聊天的时候,总是有同事劝我给孩子报个班,说否则新学期孩子的成绩跟不上就麻烦了,我本身也是有点好强,所以我也是举棋不定,老师你说我该不该给孩子报辅导班呢? 寒假马上就要开始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寒假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补习班?我想有很多家长也和你一样在纠结。 那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呢? 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补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但是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于补课,“开小灶”,这显然就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之前我们就有讲过,国家设置寒暑假的目的,就是从孩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舍先生口中的“摩登夫妇”数不胜数,他们最大的习惯就是拿孩子来炫耀,仿佛孩子就是自己的炫耀品。 大多数父母炫耀孩子并非恶意,说穿了不过是图个“心安”——证明自己在这辛酸无人知的育儿道路上,有过真心热血的付出。除了对孩子的自豪,也有宽慰。 但倘若没把握好“炫耀”的度,就难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作为新生代父母,我们不能再让孩子受到“面子教育”的影响了。 01 “明明,你看来了那么多客人,把你在元旦晚会上获得一等奖的节目,再表演一遍,好不好?” “不好,我不想表演了”。 “再表演一遍,妈妈给你吃两颗糖”。 “讨厌”明明扭着身子
你的孩子够健康吗? 在现代社会中,衡量孩子是否健康成长的标准已经远远不再只是吃饱喝足,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从情感、社会交往、兴趣等方面来综合衡量。 如果您家的宝贝正处于学龄前,不妨把他的行为与以下标准做一下比照,看看孩子是否真的『健康』。 注意:别轻易下结论,先用3~5周时间来观察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父母只要用3~5周时间来考查,就可以较完整地观察到孩子的发展状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只根据一天的观察就给孩子的长期行为表现下判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特别糟糕的一天。 睡眠习惯 ◆ ◆ ◆ 你的孩子容易入睡吗?休息充足后是自然醒来吗?偶尔的失眠、噩梦或赖床不要紧。 良好的睡眠后,孩子如果动作迅速地起床,则是一个好现象,表明孩子对生活的感受是满意的。 3~4
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标准是什么?家长为孩子建立规则有什么用?要知道好父母给孩子建立规则,熊爸妈教孩子察言观色。 在《爸爸去哪儿》里,吴尊和一双儿女的互动让我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细节,节目刚开始,记者进入吴尊家采访的时候,孩子们正在睡觉,吴尊并没有为了迎合节目组,将孩子叫醒,而是请工作人员尽量压低声音,不要影响孩子们休息。 后来大女儿醒来了,非常顽皮地要进弟弟房间去叫醒他。吴尊坚持不让,说“弟弟在睡觉,你不可以去打扰”,他语气温和而坚定,无论女儿如何央求,都不妥协。 这看似是一个很平凡的举动,却藏着很大的教育内涵: 告知记者不要打扰孩子是在建立自我边界。 让女儿不要叫醒弟弟,是在引导她遵守家庭规则。 难怪很多人夸赞吴尊是个十分的好爸爸,单从一点
生活中,有外向活泼的孩子,也有害羞内敛的孩子,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增强自信感,做个自信自强的小超人呢? 单位有个当妈妈的女同事,最近总是唉声叹气,抱怨自家的小孩太腼腆,送去幼儿园的时候死活抱着裤腿不撒手。看别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玩得那么开心,而自家的孩子这么内向,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宝宝腼腆有可能是不自信造成的,生活中,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首先肯定来源于父母的评价。孩子们又通过别人对自己优点和缺点的确认,才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一定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发现孩子优点 有的家长,看别人家的孩子一身毛病,看自己的孩子就像个天使。还有的家长截然相反,看别人家的孩子就想像个天使,看自己的孩子就只剩下后面一个字了——“使”。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经常对孩子的缺点斤斤计较,如果你经常责
小孩子玩儿嗨了的时候,可不像爸爸妈妈那样把健康弦绷得那么紧。抠鼻子,拣起掉在地上的食物就往嘴里放,边洗澡边偷偷地喝洗澡水……这些是他们太常见的“非卫生习惯”了。 虽然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有些情况非常不利于健康,其中最普遍的“小恶习”大致有8个。为了孩子的健康,聪明的父母一定要想一些办法,尽早把这些坏习惯改掉。 / 01 / 恶习一 拣起地上的食物就吃 * 坏结果: 如果碰巧食物掉在了一些动物经常光顾的地方,那么你的小宝贝就算是“中奖了”。地上的沙门氏菌、寄生虫或者其他有害细菌,都是我们用肉眼所看不到的,它们会借着这个绝佳的机会爬进小孩子的嘴里。 * 如何制止: 每次孩子要拣地上的食物时,及时告诉他不能这样做。即便他还小,还不能自己去拣地上的食物,父母也要经常擦地,使地面保持干
迷恋手机的孩子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头疼的家长也会越来越多。让孩子摆脱手机,真的没有办法呢?有!在文章当中,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孩子们更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他们操作熟稔,时刻记挂着手机,总是跟父母讲条件以便能多玩一会。面对孩子的“手机情节”,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到底该怎样面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呢? “妈妈!妈妈!”刚进门,宝宝就张着小肉手,扑了过来。我心满意足把他抱起来,正要亲亲他的小肉脸,他却推开我,忽闪着眼睛问道:“手机呢?” 这小家伙,我还以为是想我呢,原来是想手机啊。目前,手机的地位即将赶超妈妈,各种游戏、视频、微信、拍照、摄像……没有不会玩的。 电子产品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孩子们也不例外,各个抱着手机煞有介事。 我们都知道孩子玩手机太多肯定会有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影响视力,过早近视;比如
在英国,小朋友从3个月起就可以送幼儿园,根据各家的具体情况,华人子女一般在6个月到3岁间送托的为多。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和英国幼儿园是如何通过“画画”给孩子早教的。 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首先,幼儿园的种类。这里幼儿园种类繁多。有Nursery(幼儿园)、 Pre-School(学前班)和Childminder(幼儿托管人)等,还有个人注册的Nanny(保姆)。这里我主要说的是Nursery。Nursery通常是从早上7点半开到晚上6点的,个别幼儿园开到6点半或7点。幼儿园一般可以接受3个月以上的宝宝。 第二,要素。要挑选一个好的Nursery,最基本包含了:地点、学校情况、费用、时间。 地点,自然就是要以你自己接送方便为主。你可以上网查找离你所要地点最近的幼儿园,或者去当地的Children C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
当孩子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情绪失控,思维混乱的时候,他就会做出不合情理,甚至是伤害他人的事情出来。在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出来对他说“不”。只要你说了“不”,他就会乘机发泄,释放出负面的情绪,恢复原来的自我,这是人的坏情绪自我愈合的基本原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父母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 一、语气要温和而坚定。当孩子处于一触即发状态的时候,你的反应速度要快,当你说“不”、“现在不”、“我不允许你这样”,孩子也会很快把你当成“靶子”,他就会抓住机会发泄自己的不满,排除自己的烦恼情绪,如果你此时能够留在孩子的身边,倾听他的发泄,你们之间的感情纽带很快就会建立起来,但是你说“不”的时候,语气一定要温和而坚定。 二、不要斥责和打骂孩子。父母每一次粗暴的对待孩子都会伤害孩子,加重孩子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孩子丧
对于孩子的学习,没有哪个家长心里不着急,孩子学不好,家长难免又气又急。但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有些话,请千万不要说出口。 因为它们就像锋利的刀,划伤孩子后,还会给他们留下深深的伤痕,并造成很大的伤害。 第一句:笨蛋,没用的东西 告诉孩子:你不笨。 是谁给孩子贴上了“笨蛋”的标签?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笨蛋”,那就在平常之中赏识你的孩子,翘起你的大拇指。 一句简单的话,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二句: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听话”的孩子到底好不好?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给孩子争辩的权力,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学会与孩子说话。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第三句: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威风。 “一言堂”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他描绘的是什么,往往在他心里就绘画出什么样子。而母亲的性格在孩子那里往往是一个”绘画笔“,因为母亲的性格决定孩子是否出色。 苏霍姆林斯基层说过这样一句话:“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 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 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 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 也正是这样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 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多承袭母亲的优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母
扑克牌是我们大人常玩的游戏,有时我家宝宝看见大人们在玩,自己也老想上去摸几把。为了配合孩子的兴趣发展,我就在家陪孩子玩扑克,考虑到他的认知水平,我们不能沿用大人的游戏规则,不过,我们也找出了许多新的扑克牌的玩法,现在就拿出来和妈妈朋友们一起分享,希望您家宝宝也能够喜欢。 1 钓鱼 游戏参加者少则两人,多则不限。根据游戏人数把牌分成相应的份数,然后参加游戏者每人出一张牌,排成一个长列。谁出的牌与上面长列中的某一张牌相同,则这两张相同的牌之间的所有的纸牌就都归他了,游戏以最后谁手里的牌最多为胜负标准。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读所出的牌上面的数字和花色,从而让他慢慢地认识数字。这个游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在众多的排成一列的纸牌中,能一下子看到与自己的牌点数相同的牌。 2 比大小 同上把牌分成两份,和孩子一人一半,每人出一张牌,看谁的出的牌大,
很多人做了爸爸妈妈后,面对小家伙的饮食、睡眠、健康以及性格养成等方面的问题,会感到困惑,甚至束手无策。教育孩子谁没碰到过下面这些事情,让我们看看下文吧。 @程:孩子现在不愿意上课,一上课就上厕所,喝水,怎么说都没有用。 答:这可能是孩子身体释放的紧张的信号。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并告诉孩子如果遇到任何困难妈妈会帮助你的。另一方面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给他太多压力,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融入到课堂中或其他社交场合。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对孩子进行严厉的说教。 @阳阳妈妈:儿子快5岁,最近顶嘴的厉害,跟他讲道理讲多了,他有时根本不听,而且态度越来越不好,有什么好建议吗?应该怎样说会更好? 答:对于孩子顶嘴首先判断是无助和困惑情绪的表达,还是求知欲、创造性的表达,抑或是不想遵守合理的要求,如果是第一父母应当疏导孩子的情绪。对于第二
新的研究显示,许多父母打孩子的次数比他们承认的要多。美国研究显示,父母体罚孩子是很常见的,大多数父母体罚孩子的次数超过他们承认的。但研究还表明,打孩子不解决任何问题,因为大多数孩子在被打骂后10分钟内,又重新开始行为不端。 达拉斯南卫理公会大学的研究人员把声音录音机放在33个不同的家庭中,每日健康报告。在六天的观察过程中,研究人员称,孩子被打的情况共出现了41次。这些情况发生在15个不同的家庭中。 然而,在约75%的孩子在被打10分钟后又再次出现行为不端。首席研究员乔治·霍尔顿博士称,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喊大叫的父母更有可能打他们的孩子。他告诉每日健康网道:“家长常因琐碎的事情打孩子,并且一些妈妈大骂孩子的次数,比迄今为止她们自己承认的次数要多。 “录音可以给我们提供实时信息,但参与者的自我报告却不那么可靠。他补充说:&ldquo
孩子每一项能力的培养,都不会那么容易,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度过了这个时期,一切都会变得轻松起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情商,不是什么深奥、神秘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调节自身精神状态、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全部良好品质,比如独立、善良、有同情心、勤奋等,其实都属于情商。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智商只起20%左右的影响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情商来决定的。而且相比较起来,智商这东西,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升值潜力”一般;而情商,则基本全靠后天培养建立起来。 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八项情商: ◆◆◆独立 独立性包括独立的意识、独立的行为,也就是说: 1.孩子要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并自己拿主意; 2.孩子能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了解了这些成长规律,父母心里就会踏实很多,更少一些焦虑。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了数千位孩子的真实成长,发现人类行为的发展完全是有章可循的,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在动作、语言、社会行为和情绪发展各个方面的表现和特点,是完全可以准确预测的。 1岁 培养安全不可错过的一年 孩子一岁时,父母该做的,其实是多陪孩子玩就好。这胜过任何生硬的知识,因为他在这里已经学到了更宝贵的东西,他知道自己有人疼爱,知道自己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知道有人会帮助他,还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每天都经历着挫折和困难,小小年纪,要千方百计地做自己力量所不能达到的事情。 他们特别喜欢有人在他们身边,注意他们的举动,逗他们开心,和他们说话,以及用一切最自然的方式跟他玩闹,才会有安全感,成长起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