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之间有社交冲突时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发生社交冲突很常见,关键看爸妈怎么处理,接下来看看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社交冲突的方法。 4岁的丹丹是个非常活泼的女孩,然而丹丹妈妈却说她“在家是条龙,在外一条虫”。据丹丹妈妈讲,丹丹在家非常调皮,家里不知被她弄坏过多少东西,对待家里人也十分霸道,一阵打奶奶,一阵撞爷爷,惹得家中上下不得安宁。然而,丹丹在外面却立刻“蔫”了。比如前两天在亲子广场,她被另一个孩子推了一下,以她在家的表现,很可能就与那个孩子争执起来,然而她却怯生生地看着那个孩子,随即立即奔向妈妈,哭着要离开。 实际上,每个孩子从开始接触其他小朋友起,就意味着要开启社交生活了,他们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流和观念上的碰撞。2-3岁的孩子刚刚开始萌生自我意识,还不懂得分享、合作。而且处于语言发展期的他们,尚无法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难免会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一些冲突和
晚饭后,本想领着女儿去一楼的张姐家坐坐,顺便问问她女儿的羽毛球在哪学的。结果我们还没进门,隔着窗户就听见一通劈头盖脸的数落:“你那是写了个横吗?都歪到本子外面去了!” “你擦个橡皮那么用力干嘛?嫌本子烂的慢是不?” “整天为了这点作业,我得让你愁死。”…… 得,张姐心情不好,我们就别去添堵了,于是就拉着女儿又回家了…… 其实平日里,张姐是个挺没脾气的人,很少发火。可是每次在家陪一年级的女儿写作业,就会莫名地烦躁,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这几乎是每位陪孩子写作业的妈妈都会遇到的烦心事儿,就像网上的一个笑话说的那样: “不看孩子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看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喊叫,路人耻笑,老人血压升高,邻居没法睡觉。前一秒还如胶似漆,后一秒就分道扬镳……” 不陪孩子写作业吧,老师还得要求签字;陪孩子写作
我儿子快3岁了,经常画画画到一半就要去玩积木,积木刚玩没几分钟,又把拼图拿出来了,看电视上说是专注力的问题,请问怎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啊? 虽知道专注力对孩子的重要,但不少父母却在生活中,常常边做着破坏孩子专注力的事,边抱怨着孩子“没长性(3分钟热度,什么事都专注不了多久)”,比如你常做的这5件事: 一次给孩子买太多玩具 相当于故意分散孩子的专注力 现在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孩子们都有很多玩具,不少父母平时有事没事就给孩子买点玩具,家里都快能开玩具店了。 给孩子的玩具太多,孩子的选择也就越多,越小龄的宝宝,专注力就越是有限,一次给孩子太多玩具,就相当于人为的把孩子原本就有限的专注力,分散到更多的事物上,让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 孩子专注玩耍的时候 一会儿让孩子喝水 一会儿叫孩子吃东西
注意力这个词,家长们都不陌生,但是,注意力有哪些外在表现?注意力为什么重要?自家孩子的注意力能力究竟如何?孩子注意力不好又该如何改善?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家长已然是一头雾水。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注意力,揭开这个名词的“神秘面纱”。 老师看注意力 开学1个月多,各个学校都招开了家长会,家长会热词之一“注意力”被各主科老师反复说起。 老师眼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行为? 上课的时候孩子明显在走神; 刚刚讲过的内容回答问题答不出来; 课堂上孩子的注意力不跟着老师的进度走; 课堂练习不能按时完成,别人做作业他却在玩; 考试的时候不能顺利的把题目做完,做一半就找笔找橡皮…… 为什么老师认为孩子的注意力非常重要? 注意力是一种能力,注意力好可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有两个小孩了,但是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一般二宝的性格比较懦弱,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宝性格懦弱家长该怎么做?一起来看看吧! 二孩家庭,其乐融融,一位宝妈说,自己的小宝1岁多,平时在家里也不害怕大宝,出现以后就变得胆小了,经常被同龄宝宝欺负得大哭,吓得往家里跑,这样宝妈一直心存疑惑,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性格懦弱? 二宝性格懦弱怎么办?你总是跟孩子过不去,父母掉进了教育误区 对于1岁多的小朋友,对于比自己大的事物或人会本能地警惕,这是天然的自保本能,天生就刻在基因里的。上面宝妈担忧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性格懦弱,就是一个自然的问题了。 通常,孩子性格、举止有问题,根源是什么呢?是孩子真的有问题吗?还是父母认为孩子有问题?这种问题的根源出自父母内心的担忧,因为害怕,所以就成了一个问题。 父母在发现问题时,首先扪心自问
家长总认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在平常往往不会真的和宝宝去交流,有一部分家长会敷衍了事。 但事实上,当宝宝讲话时,则需要宝爸宝妈耐心一点,对于宝宝提出的问题,要给出清晰明确的指令。 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时,甚至包括为宝宝尽心尽力地做事等等,这些都是在与宝宝交往、交流,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宝宝的交往、交流能力,更多的是通过与爸妈交往、交流练就的。 如果爸妈忽视了这一点,宝宝是很难建立起与周围人交往、交流能力的。 有一句说得不错,“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宝宝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已经显露无疑。 其实,在孩子3岁就可以说1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 背儿歌,唐诗、广告词及简单故事。 能数到几十甚至100,会做数字汉字的配对。
近日,有人发现共享单车的“扫码骑走”上方还贴着其他二维码,贴上去的二维码扫描之后立刻出现了转账提示!据摩拜单车方面表示,共享单车上正规的二维码都是钉在车上的,不会是这种贴上去的,车身上出现其它付款二维码,极有可能是诈骗。 眼下,共享单车在全国多个城市风靡,扫码就能骑车,非常方便。但是,最近,有人发现共享单车上出现了神秘二维码…… “神秘二维码”现身共享单车 据南京市民刘先生反映,几天前,他看到路边停放着几辆共享单车,并且在单车的“扫码骑走”上方还贴着其他两个二维码…… 这是什么鬼? 难道钉在车上的二维码扫不出来,要扫贴在车身上的付款二维码? 刘先生表示,起初他还以为这是共享单车的新功能,于是便分别扫了三个二维码。但没想到,其他两个二维码一扫之后,就出现了转账提示! 于是刘先生立刻提高了警
孩子的成行路上,父母永远是影响最大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会对孩子成长有影响的妈妈有哪些?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为了孩子从来都是呕心沥血、不图回报,不过用错误的方法育儿,就是不合格的妈妈。这几种妈妈容易养出废物儿子,辛苦付出都白费,是你吗? 谦卑的妈妈 前天到公园散步,看见两位妈妈互相打招呼,看起来是熟人。有一句话叫做“想要一个母亲开心,就夸她的孩子”,果然其中一位妈妈说“你家儿子长得真快,又长高了,还一脸聪明相,你怎么这么会生?”中国的很多妈妈都很谦虚,有的甚至是谦卑,别人夸自己的孩子,都不好意思当着孩子的面回复“谢谢”之类的接受的词。 这位妈妈看了一眼身边的儿子说“哪有,这孩子胆小,平时也懒得很”打过招呼之后,我明显看见孩子不高兴了,之后这位母亲又赶紧追儿子,忙着安慰。孩子需要的是鼓励,是妈妈说他行。当着别人和孩子的面谦卑,只会
想给宝宝一个好的开端,早期就要刺激其大脑功能的发育。加拿大渥太华儿童医院的儿科医师艾莉森·肖恩建议,利用好日常生活中的八个时刻,就能让宝宝更聪明。 喂奶时 吃母乳时,婴儿会把目光集中在母亲脸上。这是母婴面部表情交流的好时机,妈妈回应并重复婴儿嘴中的咕咕声有助于其习得语言技能。如果用奶瓶喂养,要让婴儿依偎在与母亲胸部同高的位置,确保孩子的目光能盯在母亲脸上。 唱歌时 唱歌看似简单,却能促进婴儿学习能力的提高。肖恩说:“父母唱歌时会用到很多音调,这会吸引婴儿的兴趣。歌曲中包含的新单词和重复模式对于语言能力的发育非常重要。唱歌还能教会婴儿韵律,有益于其今后阅读能力的提升。” 换尿布时 一边给孩子换尿布,一边拍拍小屁股、摸摸小脚丫,夸赞宝宝乖巧、可爱,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这是很好的母婴交流机会。
家长好奇孩子的学校生活怎么办?孩子入学已有一段时间,马上就要放国庆长假,但是很多家长特别好奇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家长该怎么办呢? 从开始的迷茫、紧张到和孩子一起渐入佳境(或者很多父母还是没能适应孩子一年级的生活状态),总之你应该已经逐渐找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感觉。 1.每天需要早起准备早餐。 2.每天需要检查孩子的作业,把老师建立的班级“微信群置顶”,随时关注孩子老师所发的“只言片语”不敢有一丝懈怠。 3.孩子开始有了新的朋友,开始适应新学校的生活,有了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秘密…… 可是作为父母,我们总想了解孩子更多,这该怎么办? 学会提问题绝对是个好主意! 1.问什么孩子才不反感? 2.问什么孩子才愿意“口若悬河”的说? 3.问什么才能让孩子觉得你只是和他们在聊天,而不是
乖宝宝突然变熊孩子是怎么回事?孩子有以下这7种“怪行为”怎么办?两岁左右的孩子会用一些相当奇怪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来帮助你破解宝宝的行为密码吧! 你的孩子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有主意的小话痨。实际上,他可“专横”了——他告诉你自己要坐哪儿,穿什么裤子,吃什么午餐…… 但是,一旦要用言语交流更复杂的想法和情绪的时候,他还是略有不足。 所以,对于一些奇怪的行为,你常常很费解,并总是费力解读…… 现在,我们来一起破解一下: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发脾气以及肢体语言的隐藏意义。 他不愿意看着你的眼睛。 他的意思是:“我很尴尬” 当宝宝避开盯向他们的目光时,他们是在告诉你,他们有些不知所措,而且需要逃离聚光灯的焦点。 但是,在他两岁左右时,他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能力,如羞耻感。 比如,他知道因为自
第一项技能:爱 只有爱才能让人感到自信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感情就是“自我肯定感”。 所谓自我肯定感,就是肯定自己存在的感觉。自己理应在这里,周围的人都为自己的存在而高兴。自己的存在将会给家人带来幸福,很高兴自己能这样存在。就是“我喜欢自己”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我们作为自己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东西,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自信。 如若不喜欢自己,生存将是一件痛苦的事。如若感觉家人不喜欢自己,日子将会灰暗阴霾。感觉“自己的存在是一种痛苦,不为人所爱”的人也许会想去死。终极的自我否定就是自杀。因为当人完全找不到自我肯定的素材时,就会迷失。 这种自我肯定感,会在人生之初,从养育我们的人们的爱中得到。 父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给予孩子自我肯定感。那是一种传达给孩子“爱”的行为。
朋友老陈,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光高三就送了十几届。 6月8号那天高考结束后,我问他:“今年你班里能出几个清华北大?” 老陈晃着两根手指头,笑着说:“至少两个!” 我调侃说:“这么自信?是不是搭眼一瞧,就知道谁能考上清华北大呀?” 老陈笑道: “其实这些能考上好大学的孩子,确实是有点聪明,但如果仅仅是靠这点聪明,也到不了现在的水平。 他们在生活习惯习惯、学习方法上,一般都很有自己的一套,甚至连对学习的看法都跟一般学生完全不同!你不服不行。” 下面是老陈班里一个考上清华的男孩给学弟学妹们做的分享,我自己看完都觉得受益匪浅。 如果您家里有孩子正在上小学,那更该看看,因为很多重要的习惯和心态,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 -01- 字迹 一手烂字,很可能
“算了,算了,不过,就只有今天,下不为例”。“好了,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去就是”。“好吧,好吧,这次爸爸带你去玩,以后不许再这样耍赖 哦”。你是否也是这样的“好好父母”?“好好父母”的确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兴。说一句“算了算了”“下不为例”,落得轻松。不必费很多口舌跟孩子 讲道理,也不必费尽心思让他停止哭泣。“暂时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着他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总是这么想,可往往事与愿违。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 软”,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 你给他破例一次,他还会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
亲爱的家长,每年暑假,在您身边是不是经常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第一次知道孩子学习成绩开始发愁,本想全家旅游的心情立马大减。 第二次家长知道成绩想该怎么办呢?找补习班。 第三次开家长会,终于忍不住了,“我孩子寒暑假都补课了啊!怎么不见有进步呢?” 很多家长都在计划着为孩子报一个补习班,希望孩子成绩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但如果你认为把孩子交给补课老师就万事大吉了,那就太天真了。家长们还没意识到吗?孩子学习成绩间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学习习惯上的差距。补课,不如补这4个习惯! 补习一下阅读的习惯 苏联的教育家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爱阅读的孩子他的首先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因为长期的阅读使他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非常高。 阅读量不大的孩子最欠
暑假到了,妈咪们,孩子们准备怎么过呢? 是要忙着上各种补习班,还是看电视,打游戏,一玩就到凌晨一两点?学习也罢、玩也罢,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好的暑假计划。 近日,针对那些不知道怎么制定暑假计划的家长,人民日报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暑假作息时间表。老师们快让家长看看,如何安排才能让暑假兼顾学习与玩耍,不会虚度?过个充实的夏天吧!
做为家长,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得知道,那就是:你不经意间给孩子贴的标签,其实会破坏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昨天和闺蜜带着自家的小拖油瓶一块吃饭。他家宝贝今年八岁,刚上三年级。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闺蜜烦心地说:“我家宝贝英语不行,愁死我了!” 两个孩子正玩得起劲,闺蜜家宝贝听到这句话,眼神一暗。 我赶紧使了一个眼神,说:“不会啊,我那天看到他的英语作业写得很不错呢。”然后转了话题。 事后我又提醒她,她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随意给孩子贴标签。闺蜜听了不解地问:“有那么严重吗?我就那么随口一说。” 当然很严重,三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因为刚开始接触英语,加上学习任务加重,孩子的成绩出现起伏很正常。作为家长,不应该嘲笑孩子的缺点,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这样可能造成孩子一辈子都带着“英语不好”的标签。 你随口一说的话在孩子幼小的
自从有了娃,家里的纸巾消耗速度倍增。每个月都要买买买,连电商的狂欢节也成了固定的囤纸日。有朋友还说,家里有专门的囤纸角、囤纸墙。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6个同纸相关的游戏——卷纸芯DIY。把麻麻勤俭持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也让孩子体会到创造的快乐。 1、迷你城市 准备材料: 卷纸芯、卡纸、剪刀、不干胶、颜料、笔等。 让孩子给卷纸芯上色。 在卡纸上画出门、窗、屋顶等部件,并剪下来。 把剪出来的部件依次粘贴到卷纸芯上。 随心所欲创造自己的小镇,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信心也得到很好的提升。 2、开心动物园 准备材料: 卷纸芯、颜料、剪刀、笔等。 在卷纸芯上画出天鹅身体并剪出来,然后利用剩余部分剪出天鹅的翅膀。
谈“性”不色变,和学龄前的孩子谈谈“性” 大家可能都看到过穿着校服、年龄也就是初中左右的男孩女孩,肆无忌惮得在公众场合搂搂抱抱。 可能看到这一幕的人,如果家有孩子,特别是女孩子的时候,心里都会一紧,“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这样!” 很多家长都认为性教育很必要,但作为父母,往往会觉得与孩子谈性很困难,更是不知从何谈起; 或者和孩子谈了,但是不知道这样说是否科学,是否合适; 再或者有的父母总是想找个合适的时间,而始终不知道究竟什么时间最合适,而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那么如何进行性教育,预防受到侵害呢? 01 教会孩子认识性别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注意到性别的不同,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幼儿期的孩子是通过分类来进行性别认知的,就像按大人的要求,把自己的玩具
以前听过这么一句话:你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对待你。 你粗暴的对待孩子,孩子还你以暴虐,你细心的对待孩子,孩子还你以感恩,你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与习惯。而对于偷钱的孩子,亦是如此。 0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有个12岁的儿子和8岁的女儿,他们为了买一只新手表,哥哥从妈妈的钱包里面,偷偷拿了两张100元,哥哥一张100元给了妹妹,一张自己留着买手表。 妈妈发现钱少了,她猜测是孩子拿的,但是她不知道谁拿了。一次晚饭的时候,妈妈对孩子们说:“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少200块,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呢? 妈妈很担心。” 哥哥低下了头,妹妹神情有点紧张,妈妈证实了钱是两个孩子偷的。妹妹胆小,偷偷将100元放回妈妈钱包。 数着钱,妈妈笑了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200元,其实是我算错了,是少了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