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爸爸的“成绩单”在朋友圈里火了起来,一张成绩单上有6个“题目”,生日不在、玩手机、春节和我一起玩……后面还划有“叉叉”“勾勾”,最后的得分是60分。这可不是哪个学校的试卷习题哦,而是一个6岁女孩给自己爸爸出的成绩单! 成绩单中的爸比说:我曾以为,在外工作这么忙,回到家应当‘翘脚老板’,我也觉得女儿开朗大方,不会多在意爸爸的所作所为。看来自己是错了,多陪伴才是女儿最需要的。圈里很多粑粑麻麻被触动了,还都感同身受!现在越来越多的爸比“生而不养”!认为带孩子是妈妈的事儿。以为自己赚钱养家很累,回到家就当“甩手掌柜”,叫帮个忙,还会理直气壮的吼回去。这些爸比们是不是都该赏“一丈红”啊?! “成绩单”中只有一项打了“勾勾”,居然还及格了。可见孩子多单纯!要求有多低!要多宽容有多宽容!爸爸们,你们再不陪孩子,他们就长大了!到那时候,他的心里眼里也不
2019年秋季幼儿园、小学开学时间 (一)第一学期 幼儿园、小学各年级(班)于2019年8月26日开学上课,2020年1月6日放假,全学期共19周。 (二)第二学期 幼儿园、小学各年级(班)于2020年2月24日开学上课,2020年7月6日放假,全学期共19周。 2019年秋季初中开学时间初中 (一)第一学期 初一、初二年级于2019年8月26日开学上课,2020年1月13日放假,全学期共20周。 初三年级于2019年8月19日开学上课,2020年1月13日放假,全学期共21周。 (二)第二学期 初一、初二年级于2020年2月24日开学上课,2020年7月6日放假,全学期共19周。 初三年级于2020年2月24日开学上课,全学期共18周。
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家里有你,有我,有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大多数夫妻希望的生活,也是一个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大多数夫妻都知道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人能做到一家和平相处。 要知道孩子的性格是在一个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养成的,这三种夫妻相处之道不仅影响夫妻关系,也威胁孩子的未来。 一方强势,一方弱势 这种相处在我们这个社会太常见了,要不爸爸特别强势,要不妈妈特别强势,不管是哪一种家庭生活方式都特别影响孩子的成长。强势母亲一般让男孩变得懦弱,缺乏、胆小,女孩变得叛逆不服管教。 而家里是强势的父亲,男孩一般喜欢暴力、不讲道理;女孩则可能变得胆小懦弱,长大后还有可能重蹈父母的婚姻相处之道。 所以,要想让孩子健康发展培养一个民主、公平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
幽默感在幼儿期的教育与培养是完全有可能的重要的要根据幼儿当前的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渗透和引导,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协助他学会运用幽默。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和空间,以家长的幽默感染孩子。 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长每天和幼儿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幼儿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幼儿在一筹莫展时、遇挫折时以及提醒幼儿应该怎样做或制止幼儿某些行为时,家长都可以灵活运用幽默的方法来对幼儿提出忠告、建议或批评。例如,有一次,有个孩子养的一盆花差不多快焉了家长幽默地说:哎呀,没给它喝牛奶,营养跟不上!这个孩子恍然一悟,随即也幽默地说:看来要给它加强营养啦!后来,给花施肥、浇水,这盆植物长得可好了 幽默可以代替缺乏亲切感的批评,可以代替没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呼叨。给幼儿带来了新奇和有趣,让幼儿愉快而有效地接受家长的指导。 二、充溢自信,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我的儿子今年5岁了,可是从幼儿园下学期才开始讲话,感觉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都比同龄小孩晚一年左右,幼儿园里如果老师讲的故事比较长,内容深奥一点他就不能理解,但是同班的小孩大多都能理解。学龄前儿童的理解能力如何提升? 数学方面也经常出现看不懂题目的情况,但如果把题目解释给他听,他还是能够算出来。作为家长,很着急,想咨询一下该怎样提高他的理解能力?谢谢!” 相信很多妈妈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听听七田真国际教育专家的分析。 专家说 所谓理解力就是指对一件事物了解的能力,它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思维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成年后进行创造性劳动必备的心理条件和品质。 但理解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每个孩子资质不同,理解能力也是有快有慢的。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理解力差的
什么时候教孩子识字最合适?我家宝宝才多大就要认字?认什么字?闺蜜一脸不赞同的说:“你得赶紧教孩子认字了,我妹妹家孩子16个月就认识好多简单的汉字了…而且简单诗句都能接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会是闺蜜的这种想法——宝宝认字越早越好。 事实上,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父母应该在这种规律之下来教育或者指导孩子。 什么时候教孩子认识字最好? 孩子在3周岁以前,并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去理解每个字的意思,他们只能将汉字当成图形一样机械性的记在脑子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同一个字在这个卡片上宝宝可以记住,换一个地方出现就不认识的原因。 而且,过早的教宝宝识字,一旦出现经常记错的情况,也容易挫伤宝宝“学习”积极性,反而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4-5岁,是孩子识字敏感期 有很多人说“4
孩子上早教课有必要吗?如果孩子上早教课不专注怎么办?面对孩子上早教课不专注的情况,家长先别急,耐心等待看。 孩子一来到这世上,时光就好像被拨快了一样,转眼他们就要进入学堂学习,承受学习压力,面对种种挑战。 每个妈妈都在想:“宝贝,希望你能慢点长大。”城城妈妈一想到这些同样心酸无奈。她暗暗打算,一定要让城城开开心心地成长,在旅行中尽情体验。 虽说早期教育主要是“玩”,也最好是有目的的玩,能多一些引导,能玩出花样!这是她对早期教育的理解。 城城妈妈有自己的育儿心得:你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要先做出榜样。我们精彩自己的人生,孩子的人生自然精彩。 城城妈妈怀着城城时,她并没有特意胎教,但是她觉得,微笑是给孩子最好的胎教。 城城妈妈的工作里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于是,她会对每个人都微笑相待,她
你还在说“压岁钱妈妈给你保管,长大了还给你吗?”年快过完了,每家的孩子都拿着一大沓压岁钱,作为父母的你,考虑过这个钱该怎么跟孩子解释,怎么管理了吗? 小时候,我们听过最大的谎言是什么?“压岁钱妈妈给你保管,长大了还给你”。 于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压岁钱就是晚上睡一觉就会消失的东西,因为父母很少会起心存储下来真的“还给”我们。但到了我们这一代,稍微改变了一点方式:压岁钱,可以成为孩子们接触财富的第一步,接触财富最自然的方式。 每天,葫芦一醒来,我们会一起拆枕头下的红包,数红包里的钱。在这个过程中,葫芦学会了1-100以内的数学,也会简单分辨5元、10元和100元钞票。 葫芦的这笔钱,我选择购买了一个他名下的境外保险,这笔保险承担了人寿和投资功能。我希望葫芦有一种意识:给自己买保险是对自己的最低限度负责和保护的一种理财方式。 按照
小孩子的学业还没重到压力大的程度,小孩子学习应该是轻松的,让8岁孩子学习到深夜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看看下文吧。 我们当妈妈的除了担心孩子健康,就是担心孩子学习了,从宝宝大一些就开始纠结要不要让宝宝上早教班,不上早教班会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的比成长,比成绩,比能力却不知在这攀比之间把孩子推上了不归路。 随着这些年教育的不断改革,虽然一直说给孩子们减负,可虽说学习是减少了作业之类的,可家长总怕孩子输与他人,自己却私下给孩子增加负担。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得到将来,我们有时候是不是把孩子逼的太紧了呢? 亲戚家孩子已经8岁上二年级了,可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怎么样一直都是中等,亲戚也是望子成龙,每天亲自陪着孩子写作业,复习功课,并给孩子准备了一大堆的复习题,说是让孩子熟能生巧、温故知新。每天都在朋友圈晒孩子的学习状况,可以看得到孩子每晚10点了仍然在写作
孩子的敏感期到了,家长该怎样面对?育儿之路漫漫长,走路、说话、吃饭、写字……,一切从零开始,宝宝们是如何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去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两个: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它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敏锐的感受,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从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 儿童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对某一项技能和认知能力的掌握,有一个发展最为迅速、也最易受到影响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给孩子适时、适地的教育,提供有利于孩子某一项技能和能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内心洋溢着喜悦。他们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
01、在壹心理看到一个故事: 欢欢是一个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读中班,脾气极差,情绪非常不稳定,而且毫无克制能力,在幼儿园受了一点点委屈,转眼就在家里撒泼。哭滚打闹,弄得欢欢的爹妈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一次,欢欢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争一包糖果,其实本来是欢欢无理,要去抢,老师决定把糖果给另外一个小朋友。 欢欢当即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滚,甚至恶意谩骂那个拿了糖果的小朋友: “小气鬼!你就是个小气鬼!再也不和你玩了!” 回到家之后,各种打闹,吃饭也耍小性子,一气之下把汤碗都打翻,哇哇大哭起来。 欢欢的父母手足无措,打吧,这小的孩子不忍心,说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听得进去,好吧,那就骂,就算是骂,也不敢骂得太狠。 “欢欢,你不能这样!” “欢欢,你这样是不对的!” “欢欢,你再这样,妈妈要打你了!”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眼见大家都跑开,各玩各的,佩佩跑到妈妈身边,忍不住大哭说:"他们都不跟我玩。" 其实,妈妈早就看到佩佩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明知理亏又霸道的是佩佩,但看到宝贝女儿伤心难过的样子,又是很心疼。妈妈真不知道如何对佩佩做出适当的反应。佩佩的年龄正处于自儿为中心的阶段,她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时要让她自己去摸索,有时要给她引导,如果两者搭配得当,孩子则会成为身心健康,为大家所接受的快乐小孩。对待佩佩这样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 1.适度安慰,讲请道理 孩子受挫时,适度的安慰是绝对必要的,此时应先同情别人都不跟她玩的感受。等她情绪稍稍缓和下来后,主动邀她玩同样的游戏,并且学
中关村在线消息:上个月,Google在中国棋院召开发布会,宣布5月23日-27日将在乌镇主办“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为期5天。届时,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九段将与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展开对弈。据悉,柯洁的出场费为30万美元,获胜者将获得150万美元的奖金。 去年韩国职业棋手李世石曾与AlphaGo对弈,采取的五局三胜制,最终AlphaGo以4:1获胜。今年柯洁与AlphaGo对弈改变了规则,仅比三局。AlphaGo与柯洁对弈的三局比赛,分别于5月23、25、27日进行。 除了AlphaGo与柯洁将进行的三场比赛之外,峰会上还将安排配对赛与团体赛。配对赛中,两位棋手将分别与AlphaGo组队,挑战棋手除了要理解AlphaGo的风格,还要与之合作。而在团体赛中,五位中国顶尖职业棋手将组成战团,以集体智慧对抗人工智能AlphaGo。
每个家庭的育儿理念不一样,今日小编想说的是,育儿过程中,父母常常后悔的10件事,趁孩子还小,该做就做,该改就改。 有的父母严格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和秩序,有的要求孩子要学会自己作出决定,有的要求孩子分担家务来挣到买玩具的钱。虽然每个家庭的育儿方式不同,但是当父母回顾自己这几年带娃的历程,总是有一些美好的回忆和遗憾。 今天一位二胎妈妈回忆这10多年的育儿路,含着泪说出自己一些后悔当初没做,或者做的不够好的事情,借此提醒一些家长。 1、缺乏和孩子交流 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孩子和父母之间就要有畅通的沟通渠道。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闻不问,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2、多抱孩子 多抱抱孩子吧,科学已经证明了拥抱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咱们国人由于传统思想
发脾气、哭闹、打人,当孩子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大肆闹情绪,这应该是每个家长最头疼的时候了。为了平复孩子的情绪,家长们便开启了轮番“安慰”模式:答应孩子给他买玩具,要带他去哪里玩;训斥孩子不许哭,再哭就不要他了;温柔地安慰他,教他不能无理取闹...... 不管最后以哪种方式让孩子平静下来,总之孩子是不哭闹了,孩子不哭闹了,家长们就能长舒一口气。 这大概是每一个家庭的“惯例”了,只要孩子发脾气了,闹情绪了,稳住情绪是关键,家长们“简单粗暴”哄孩子的方式见怪不怪了。可实际上,家长们往往是在面对孩子情绪爆发时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才会如此应付孩子。 “中国式”教育让孩子“不许哭” 孩子哭闹,是大多数父母难以接受,或者说是不知如何应对的一种状况。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家长往往喜欢用简单粗暴的“不”字诀来对待孩子,特别是对男孩子,我们会更为严苛。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干预但也不能缺席,要知道父母的缺席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有多大吗?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有4件事是不能缺席,否则对他的影响很大。 在这繁忙紧张的社会氛围下,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在努力。尤其是对于一个新家庭,父母面对的问题更多,宝宝的来临是一件美好的事,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堆经济问题、感情问题等等,这时候爸爸的压力会变得很大,每天奔波在外,挣钱养家,而妈妈则会把重心放在家庭,放在孩子身上,在这种形势下,就成了爸爸只管赚钱,妈妈养育孩子,这其实是教育的不平衡,孩子的教育缺少了爸爸的那部分是不利的,所以作为一个父亲,无论多忙都不能忽视孩子。 一、帮家人干活 家务活并不是妈妈来做,在星期天爸爸要带着孩子帮妈妈做家务,长久下去,爸爸就教会孩子要热爱自己的家庭,珍惜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教会他爱妈妈,帮妈妈。对于男孩,有助于增强他们内心的爱,而且全家一
看动画的利: 一、动画片可以满足儿童娱乐的愿望 将自身投射到某一角色身上。比如很受女孩子欢迎的芭比娃娃,每个小姑娘都想变成她,既漂亮又有气质。因此,家长可能发现3岁左右的女孩开始注重打扮。其实这就是很好的教养契机。父母想要幼儿学习良好的习惯,如保持环境清洁,都可利用幼儿喜欢模仿的习惯来达到目的,比如对孩子说:“要随时保护环境清洁,才能像芭比一样讨人喜欢那!” 宝宝看动画片有哪些利与弊 二、动画片可以充当儿童暂时的伙伴 一个健康的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长年累月地看电视,一点点一天天,我们的孩子其实在无形之中已经把动画片里面的想象为自己,而动画片里面的人物也成了孩子童暂时的伙伴。 三、动画片可以为儿童提供有关社会和自我等方面的知识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自幼开始培养。一些表现人际之间美好情感和交往的卡通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2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从教育的方式上看,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父亲在家庭中多扮演着“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一旦孩子与父亲的接触过少,家里没有父亲做“负责任”的榜样,孩子果断、有节制、勇于担责并解决问题的个性就很难得到发展,导致遇事逃避等消极行为。 2. 情绪稳定、更独立 研究发现,爸爸带大的孩子除了更愿承担责任、更有主见,心态也更宽容和开放,思维方式更加理性而有逻辑,独立性也优于妈妈带大的孩子,而这一切都是未来职业成功、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多数男性带孩子采取的是“放养模式”,
家长举手问:潜能班的挣扎与标签有朋友问我让孩子上资源班或潜能班好吗? 其实在入学前,我对于让妹妹部分课程去上潜能班是很抗拒的。以妹妹的障碍来说,上潜能班并不能让她从最后一名变成倒数第二名。但是上了潜能班,她很多课都没办法在一般教室上,有时老师在班上玩游戏或宣布事情,妹妹不在教室,就会不知道也没办法参与,我想与其让她跟班上脱节像个局外人,倒不如干脆不要上潜能班,让她在一般班就好。 曾经有个学生跟我说她不想去潜能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同学都说那是白痴班。当时没有太多想法,只把调皮的同学抓来晓以大义,可是换成我自己的孩子要去潜能班上课,心理还是很纠结。 当时是因为妹妹有手册,无法放弃特殊身分,如果不上还得签下放弃同意书,一定得要排潜能班的课。我犹豫了好久,最后勉为其难让她去上,可是我看到了一些预期之外的成效。 在大班级里,像妹妹这样的孩子,因
“我早就告诉你不要在喷泉里玩,这下冻感冒了吧?活该!”——动妈今天回家,在小区的喷泉不远处碰到一位妈妈在训斥打喷嚏的小男孩儿。接下来看看如何对待叛逆的孩子? 小区的音乐喷泉每天开放时间是19:00-20:30,每次喷泉一开,就会有好多孩子在里面跑来跑去,还有很多孩子会穿着雨衣和雨靴玩着水枪。 我们很多人知道孩子在喷泉的水柱里玩耍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但是好像很多父母并没有特别在意此事,仍旧会由着孩子性子来。 和动妈一起的一位朋友小声地说:“她这是不是就是自然后果法?” 朋友家里有一个5岁的女孩,平时我们会一起交流一些育儿知识和育儿理念,大多数时候我们彼此交流的都是一些实际生活中应有的小“手段”,很少会交流育儿理论概念。 听到朋友说出“自然后果法”这个词,我愣了一下,然后告诉她:“这个不能算是自然后果法,只能算是借题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