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惩罚孩子也要注意合适的方式哦,不要把惩罚教育变味了哦。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
最近流行谈原生家庭,我们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可终究步了后尘。知道吗?很多孩子正面临着我们当年受到的语言伤害。 前几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话: 18岁,不会说情话,可能错过心爱的女孩; 22岁,不太会说话,无法表达自己,找工作没办法和HR谈笑风生; 27岁,不会上下级间的言语沟通技巧,无法树立自己的职场影响力; 30岁,不会说话,调解不了婆媳关系,家里老小缺少了一份和睦融洽。 浅显且易懂的一段话直入我内心深处,语言是带情绪的,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可能暖人,也可能伤人。 所以,不要将最尖锐的一面指向自己爱的人,尤其是孩子。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由此可见,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
"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过一段话写得非常好,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太孤单; 如果你不会教孩子,请教他阅读,书会教他,只要拿起书,他就能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终将离开孩子,不再能为他出谋划策,遮风挡雨,也请教他阅读,未来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们仍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让孩子永远与知识相伴。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掌握了这些培养孩子阅读的技巧,你只需静待花开,家里自然就有了爱阅读的孩子。 爸妈做榜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先看看下面几个情况你都中招了吗?
进入五月,“幼小衔接”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上海一民办小学在面谈孩子的同时,把家长集中在几个大教室里,让家长们用手机做题。很多家长做不出来,担心给娃拖了后腿,郁闷不已。 这幼升小的魔性面谈,把家长考得是一脸懵逼,很多家长感叹,智商不够都不敢生娃啦! 您要是不相信,那来做做这些试题,看看您能做对几道? 怎么样?信了吧?据说经常出现孩子过了,而家长却没过的场面。这大写的尴尬,让家长如何招架? 难怪有网友评论说:“现在的孩子,家长,怎么那么苦!!看了有点感慨到想哭。”更有网友自嘲说:“不做这些题,免得自取其辱!” 这只是上海幼升小面谈试题的冰山一角。再来看看网传的民办小学幼升小题目。 我们不能不感慨,幼升小择校就像一场角逐
一、一起阅读 你会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看书吗?是否有意识地帮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终生受益。 孩子不停地阅读,就永远不停地学习。很多家长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经常教孩子学习课本的东西。我认为倒不如多花时间和孩子进行有益的阅读。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潜移默化。一个日夜打麻将的母亲,她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在麻将声中的学习,难有效果的。 父母都在看书看报,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和孩子一起看书吧! 你会订一种以上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吗?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但极少会给孩子订阅报刊杂志。真的,玩具很快就会过去,而给孩子一辈子都有用的知识,是很多父母缺乏的意识。一家人,共同看那带着油墨香的书报,将是孩子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订阅报刊,是让自己的孩子的知识跟着年龄一起增多,快到书报的订季了,还不动手?
十二月过半,距离学校期末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再怎么任孩子磨蹭、松散的家长都开始没法淡定了。“抓紧好好复习,等期末考好了就奖励你”“如果你这次考了前三名,寒假就带你出去耍……”你是不是又开始用这些话来督促孩子复习了? 家长在激励孩子主动学习这件事上总是费劲了心思,定计划,给承诺,用礼物、用物质刺激孩子,但是效果却不一定好。甚至有家长提出疑问“奖励孩子和贿赂孩子有什么区别?” 趁着孩子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期末,小编今天倒是想好好和家长们聊一聊:同样是奖励孩子,为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效果却截然不同。 奖励并不是贿赂 有些家长担心,奖励可能降低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然而在诸多研究之后,研究者发现:如果无论孩子表现如何都给奖励,奖励就会削弱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奖励与表现好坏有关的话,会让孩子更加喜欢这个任务,因此奖励是可以提高孩子内在的兴趣的。
第一件:父母吵架 父母误认为孩子年纪尚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小孩子是无关紧要的。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了。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执拗、粗野,对其心理健康发展相当不利。 第二件:父母发脾气 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 第三件:偏心,
怎么说呢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一般就是给孩子描述这个世界是有多美好。有可爱的公主,有帅气的王子,还有就是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但是现实的世界却往往不是这样的。怎么说呢,因为现实世界是骗子有很多。你家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记得我刚毕业那会,还没有找到工作,我一个大学同学说,你来我这里吧,我们这里工作很轻松,还高薪,每个月就是不干活也会到手6000块的。当时的我也没有想那么多,就同意了,但是没想到,到了之后才发现,那就是一个骗局,那是一个搞传销的地方,我不但搭进去了3000块,还另外被人软禁了,要不是有一个人逃脱报警了,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 这个教训告诉我,内向的人是很容易被骗的,因为我就是很内向的人。当然了,除了内向的人之外,再有就是这几种也是很容易会被骗的。 拒绝新事物的孩子 这类孩子永远是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成长的,他
孩子有种共性,你让他向东偏向西,你叫他打狗偏撵鸭,总之爱和家长作对,孩子什么情况下这种特性最明显?就是在你总强迫他的时候,越发的引起了他的叛逆,以下三件事,孩子要是不愿意,家长就别过多的勉强,可能最后孩子没做好不说,还伤了彼此的和气。 强迫孩子讲礼貌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对于这个话题,不得不提下之前认识的一位宝妈,宝妈的儿子小时候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见人就打招呼,很是招长辈们喜欢。但是大点后,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滴,见人再也不热情了,只有碰见很熟的人才会打招呼,其余的一律漠视,这让宝妈很是没面子,于是每次孩子不打招呼时,宝妈就训斥孩子不懂事,还逼着孩子打招呼,而儿子呢,也比较执拗,你越逼我就越不听。直到后来宝妈和别人交流育儿经验后,才明白自己做错了,都是自己太要面了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之后很是注意这种事,而儿
有一种另类的教育方式叫“在家上学”,对学校教育非常失望的家长们,为了摆脱应试教育,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脱离主流教育体系的道路。 “在家上学”在我们国内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而国外,这种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已经得到了政府系统支持。在美国马萨诸塞等州,学生在家上学需要得到政府审批,通过系统注册后,父母可以免费领到教材。家长们会定期组织活动、聚会、交流和讨论,一旦感觉教不下去,孩子可以随时回到学校。 “在家上学”看起来很美好,孩子不用天天被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压着,不会被磨灭个性,不会遭遇恶心的校园暴力,更何况,学校里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历甚至不比家长高。 当然,这种教育方式还是有极大的风险:能确定能提供比学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吗?家长自身有没有过硬的素质?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为孩子的未来甚至一生负责吗?你和你的孩子能承担得起失败的后果吗? 一个真实的例子:著名的儿
很多人常说,每天陪着孩子真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其实不然,在国外很多妈妈一拖几的带娃,还要照顾好家里的一切大小事情,这些都是常事。 每当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时候,除了安排好孩子一天的学习和玩乐节目,也必须要做好家里很多其他的事情。 这其中的秘诀就是:让孩子参与到这些事情中来。 我一直希望我们是把小C当作一个大人来对待,做任何事情我们需要尊重她,但她也是家庭的一个成员,这个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分担家里的事情。虽然她还小,但我还是希望她可以慢慢学会做她能独立做到的事情。 一般我都会请小C帮忙一起完成一些事情,请她参与进来,不仅让我可以完成一些家务活,同时也可以锻炼小C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真是好处多多的选择。 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不是一个只知道读书的人,希望她有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就算远离父母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而培养这样的能力,也最好从小开
在不不六个月的时候,全家人高高兴兴地抱着她去影楼拍半岁照。 小家伙一路上都很兴奋,东看西看的,但走进影楼的那一刻,她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也许是第一次有那么多陌生人出现在面前,我感觉她害怕极了。 引导老师走过来想拿给她一个玩具,刚靠近她,她就哇哇大哭起来,怎么哄都哄不好。 最后,拍照只好作罢,一家人悻悻地回家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娃会“怕生”! 我安慰自己,孩子还太小,长大点就会好的,所以就没有勉强或者刻意引导她跟外人多接触。 可谁知情况会越来越糟糕,到孩子一周岁左右时,她的“怕生”已经成功升级到2.0版本了。 只要她娘我在家,谁都不让碰,连她爹都被列入了“黑名单”,简直要命! 这可咋整? 要是再继续放任不管,孩子以后会不会变得内向、胆小?会不会有社交恐惧啊
背课文一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老大难。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背课文困难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您觉得背课文难,所以背课文很难。这个其实就是心理暗示,如果你已经预设一件事情很难,那这件事情完成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第二个原因就是孩子仅仅是为了背课文而背课文。大部分孩子背课文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不是真想记住,所以即使暂时记住了,过了作业那一关也就很快忘了。 其实,背诵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只有根据课文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背诵效果,事半功倍。 下面就为爸爸妈妈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有效背诵。 十六个背诵方法 01抄诵法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中关村在线消息:上个月,Google在中国棋院召开发布会,宣布5月23日-27日将在乌镇主办“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为期5天。届时,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九段将与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展开对弈。据悉,柯洁的出场费为30万美元,获胜者将获得150万美元的奖金。 去年韩国职业棋手李世石曾与AlphaGo对弈,采取的五局三胜制,最终AlphaGo以4:1获胜。今年柯洁与AlphaGo对弈改变了规则,仅比三局。AlphaGo与柯洁对弈的三局比赛,分别于5月23、25、27日进行。 除了AlphaGo与柯洁将进行的三场比赛之外,峰会上还将安排配对赛与团体赛。配对赛中,两位棋手将分别与AlphaGo组队,挑战棋手除了要理解AlphaGo的风格,还要与之合作。而在团体赛中,五位中国顶尖职业棋手将组成战团,以集体智慧对抗人工智能AlphaGo。
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近期看到一则新闻,引起众多网友关注:26岁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留学期间被绑架。 犯罪嫌疑人为勃兰特·克里斯滕森,27岁,来自伊利诺伊州,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物理课程的助教。 最近,章莹颖绑架案又有新进展。嫌犯已经找到,然而不幸的是,美国执法部门推断章莹颖已经遇害。 为何中国留学生总是在国外被绑架遇害?归根究底就是家庭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不够造成的。 - 01- 教会孩子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中国治安良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度,所以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反而缺乏人身安全教育。父母总是认为让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好,其他不用管太多。 但事实上教出来的孩子就像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出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就会容易受到伤害。
给孩子吃的食物要慎重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为了省事,也为了满足孩子的食欲,就总是会不自主地给孩子吃很多含激素的食物,类似如各种炸鸡、薯条等快餐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可能引起孩子性早熟的。 再者,家长也要注意,尽可能地少喊外卖,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孩子的一日三餐如果可以最好是家长买食材在家给孩子做。这样孩子吃的更健康,“性早熟”也不会找上门。 给孩子补充营养掌握好度 有的家长想让孩子长高点,或者给孩子多补充一些营养,不让孩子在发育上吃亏,可是自己又没经验,于是就盲目地大补,只要自己以为是好的,或者贵的,有滋补功效的食物就各种给孩子补,却不知补的太过了也是会引发孩子出现性早熟的。 一些女孩子之所以出现性早熟,就是家长平时给她们补的过了。正常情况下,一日三餐让孩子吃好,各种瓜果蔬菜都吃一些,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我的儿子今年5岁了,可是从幼儿园下学期才开始讲话,感觉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都比同龄小孩晚一年左右,幼儿园里如果老师讲的故事比较长,内容深奥一点他就不能理解,但是同班的小孩大多都能理解。学龄前儿童的理解能力如何提升? 数学方面也经常出现看不懂题目的情况,但如果把题目解释给他听,他还是能够算出来。作为家长,很着急,想咨询一下该怎样提高他的理解能力?谢谢!” 相信很多妈妈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听听七田真国际教育专家的分析。 专家说 所谓理解力就是指对一件事物了解的能力,它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思维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成年后进行创造性劳动必备的心理条件和品质。 但理解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每个孩子资质不同,理解能力也是有快有慢的。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理解力差的
“什么?你和淳淳断交了?你上回不是才跟小翎闹别扭,再见不联络,不当好朋友了吗?”茉莉妈瞪大了眼,有些不可思议地问着。 “哎哟,断了就断了,反正班上朋友那么多,怕什么?谁说一定要跟她们长长久久。更何况,这回是淳淳先开口的哟,我哪能厚着脸皮跟她说抱歉,请她和我继续做朋友?而且彼此意见不同、个性相冲,就别勉强在一起啊!妈妈,你看不是有些产品都有试用期?我看朋友关系也是一样,甚至于也有保存期限啦!” “难道你们朋友之间的感情都那么脆弱?说断就断,就像卖猪肉一样啊!这么没感情?” “什么卖猪肉?乱比喻。反正不当朋友又不会怎样,你看和淳淳、小翎断交了,我也可以多认识新朋友啊!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是这样吗?” 听女儿说得头头是道,把一切合理化,茉莉妈顿时愣住了。“这……说得好像有点道理,但是在初中阶段好不容易有了知心朋友,难得彼此可以分享、支持,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吗?” “哎哟,有些
01 我的内向女儿 在喧嚣沸腾的游乐园,女儿果果始终没有融入“大队伍”,而是哪里人少就拉着我往哪走,有时静静地搭着积木,有时坐在地上默默翻看着绘本,安静的脸上洋溢着浅浅的笑意。 “小区里别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她从来都不去。” “一走到人多的地方,就闹着要回家。” 每天晚上回家,都能听到果果奶奶类似的抱怨,脸上的忿怒表露了她对果果的极大不满。 在这个褒奖“外向”,不赞赏“内向”的世界,内向的孩子似乎等于低情商,总是不被人待见: 长辈会说:“这孩子见了生人就躲,长大肯定没出息。”此时,内向=没出息。 老师会说:“这孩子功课不错,就是太内向了,经常不参加集体活动。”此时,内向=孤僻。 同学会说:“他经常沉默不语,过于沉闷。”此时,内向=无趣。 02 他们都是内向的人
《如何培养宝宝的生活技能》孩子的必备生活技能指标 NO. 1:衣 孩子从一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训练穿衣、穿鞋袜,自己戴帽、脱帽,配合孩子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逐步提高难度,直至孩子能够掌握纽扣、鞋带的使用方法,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实现独立穿脱衣服。 NO. 2:食 掌握独立吃饭技能是孩子维系生存的必备要素,需要大人的指导和孩子的自主练习。可以先从捧奶瓶开始练习手部抓握动作,通过抓固体食物(水果、饼干等),用小勺吃饭、喝汤,再逐步开始使用筷子夹菜,动作熟练后再尝试一手捧碗一手拿筷。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家长可以教给孩子相应的餐桌礼仪和饮食文化,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NO.3:住 “住”体现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建立,学会洗手、洗脸刷牙、使用肥皂、擦润肤品、自己洗澡等;还包括对生活环境的打理,比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