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孩子最喜欢的4类妈妈,这里面有你吗?
    孩子最喜欢的4类妈妈,这里面有你吗?

    十月怀胎,诞下宝贝,妈妈本该是小家伙最亲近的人。可现实情况是,很多孩子对妈妈的真心话越来越少,有什么心事不愿意告诉妈妈,甚至不想回家……但是,依旧有这么一群妈妈。她们从不把子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也不把母爱看作一种强迫别人放弃自由意志的手段, 更不认为孩子是父母重获新生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发明…… 1用爱和孩子交朋友 自从孩子降生那刻起,妈妈就用充满爱的双眼发现孩子身上的可爱之处。她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独一无二的礼物。如同马克思唯物论中说的,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当然,世上也没有行为举止一模一样的孩子。所以,这类妈妈从不拿自己家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 她们善于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她们真正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她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无限的潜力等待去鼓舞去激活!也因为这样,这类妈妈特别容易令孩子尊重和喜欢。

  •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你老说这些话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你老说这些话

    “你怎么还没有换好衣服,都几点了,眼看时间来不及要迟到了”,“走快一点啊,磨磨唧唧干嘛呢”,“别东看看,西摸摸的,赶紧走,我们该回家了”,“明天一早就要去姥姥家,你要快点洗漱穿衣服,再磨蹭你就自己在家”…… 这些话,你是不是也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讲呢? 然然妈妈留言说:我的儿子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 不论是生活中,穿衣服、穿鞋、起床、吃饭,这些小事情,还是在学校中的学习上,都很慢很迟钝。 一开始担心孩子发育迟缓,结果到医院检查,一切都是正常的。可是看他做什么都很慢,真是急死我了。 我问这位妈妈,孩子有没有沟通障碍时,妈妈回答我没有,沟通交流很正常。 我又问那孩子做事情慢的时候,您是怎么做的呢 这位妈妈回复说: 一开始接他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原本走路只需要十几分钟, 可每次和儿子

  • 父母常常把这3个字挂在嘴边,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利影响?
    父母常常把这3个字挂在嘴边,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利影响?

    父母经常把这3个字挂在嘴边,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不利影响?“快点走,我数到三,要是你不走的话那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我数到三,快点去写作业。”“把玩具收起来,一,二……三!”以上场景熟不熟悉?面对做事拖拉,或者是很有“主见”的宝宝,我们是不是经常使出这招终极杀手锏? “数到三”是我们在跟孩子斗争拉锯战中,很多父母会用到的招数,从多数父母的反应来看,这招终极杀手锏使用起来的效果还很不错,一般还没有等我们数到“三”这个数字的时候,孩子就已经乖乖“就范”。 “数到三”为何如此有效? 为什么“数到三”对孩子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原因一:孩子反应慢半拍 相较于成年人,孩子的节奏往往要慢半拍,而且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所以催孩子快点,便成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日常:快走、快吃、快放下、快刷牙…… 但是殊不知,当孩子的注意力从一件

  • 孩子如何交朋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孩子如何交朋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当七岁的女儿与班里有名的淘气鬼同学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江太太不知如何是好,“那个孩子很野,听说好几次在操场上把其他同学推倒。我不希望女儿跟她学坏,但又不能拆散她们稚嫩的友谊”。 可是,不久女儿就出事了。江太太收到校长的电邮,告诉她女儿与同学在学校搞恶作剧,被“请”到校长办公室。原来,课间休息时,女儿在“淘气鬼”同学的怂恿下,从教室窗户往路过的行人头上浇水,一对外出庆祝结婚纪念日的老夫妇成为“受害者”。老先生西装革履被淋湿,好心情遭破坏,虽然原谅两个孩子年幼无知,但还是找上门,希望校方予以重视。江太太说:“女儿险些被学校停课。” 成年人对交友不善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有警觉,但要引导孩子远离“有毒的”友谊并非易事。一方面,家长希望子女广泛交友,从小培养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另一方面,家长也难以强迫孩子择善交友,对于年幼的孩童,是非观念并非黑白分明,家长眼中的“坏苹果”,可能被

  • 我们最可怕的事实在于,长不大的父母
    我们最可怕的事实在于,长不大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01 ▼ 在一次“养儿育女”的亲子活动中,我们给出这样一个小演讲: 男孩子__,他需要__;女孩子__,她需要__。 讲解男孩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分析他们在不同阶段有何特点、有何需求。 一边观察孩子,一边观察台下的家长们。其中一些父母在本子上使劲记着笔记,一些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呆呆地出神。 很明显,父母们的注意力已经不在“男孩子___,他需要__”上了,他们脑子里想的是“那时候我__,我需要的是__”。 这种情况在家庭中也可能发生。女儿可能简单说了句什么,然后一刹那,父母就被带回了童年时代,思绪已经不在女儿的言语上,耳边响起的是母亲

  • 中国版摔跤爸爸:不想让孩子走弯路,所以让他走钢丝
    中国版摔跤爸爸:不想让孩子走弯路,所以让他走钢丝

    昨天微博上一个视频,几十万的播放量,评论里全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担心。视频里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颤颤巍巍的走在钢丝上,远处的高山和脚下的农田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专业的训练场地。 孩子来自四川农村,父亲是曾在城市打拼的低收入人群,现在辞职回家做起了“全职爸爸”,他说这样残酷的训练是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避免自己的经历在孩子身上重演。 “琴棋书画什么的,我们这里都没有。” 这位年轻爸爸的话,透漏出了想让孩子成长的焦虑和无奈——没有大城市优秀的条件,我们只能练一些特殊的技能,才能让孩子走点捷径。甚至这位学问不深的爸爸都知道:现在是拼爹的时代,都说我爸是李刚,我没有李刚有本事,所以只能让儿子自己努力。然而这句话听着总是有点不对劲。 如果从相对的角度考虑说,是拼爹的时代,所以也是你的时代,你这个爹为让自己的老婆孩子过上好日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早教的真正价值?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早教的真正价值?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真的有用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早教的真正价值? 最近,一则关于邓超的新闻,引起了许多父母的讨论。他说,“他不会给等等报任何的课外辅导,希望等等能享受童年,不必做赢在起跑线的举动,只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可以。” 对于这段话,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的人认为,孩子的成长应该让他保留只有天性,应该被保护,这样才能活出自己的样子。反对的人认为,有着父母良好的背景的等等,已经是赢在了起跑线,所以他的起步点自然与正常人不同。 赢在起跑线上,真的有必要吗?!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童年可以充满快乐,无拘无束,但是现实的局限性,让不少父母都为难,为了孩子有个可期的未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思想应运而生。但,这样的做法,不但让孩子受到很大的压力,家长自身也承受很大

  • 什么样的宝宝未来容易成功?
    什么样的宝宝未来容易成功?

    什么样的宝宝未来容易成功?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智商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则占80%左右。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在宝宝的未来成功之路上,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那么他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就。反之情商高的孩子会有很好的自我认知,积极探索,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抗挫折能力,为日后成功做准备,因此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 低情商与高情商的表现 宝宝低情商的表现 1、爱“抱怨” 有些宝宝喜欢抱怨小朋友不和自己玩,即使是老师奖励了别的小朋友贴纸没有奖励自己都要抱怨或者发脾气,喜欢抱怨是一种消极心态的象征,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并且从孩子第一次抱怨就会制止他。 2、存在负性情绪

  • 给宝宝益智要做好哪些事情?
    给宝宝益智要做好哪些事情?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伶俐,最好在同龄中能成为佼佼者,但是光期待没啥用,还是要看宝宝的智力发育。如果宝宝的自身没有什么多大的缺陷,按正常的发育来讲,一般智力水平跟常人差不多。 不过尽管如此,有的宝宝还是会比同龄的宝宝的更聪明,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宝宝的父母把握了宝宝智力发育的后天因素。比如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样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和学习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接受越快。在3岁以下,尤其是0—1岁,宝宝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是宝宝一生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宝宝智能发展的基础是大脑的发育,出生后头几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宝宝刚出生,脑重就已经有370克,6个月后就达到700克,大概是刚出生时的2倍,是成人脑重的50%;到了两岁,大脑的重量是出生时的3倍,到了四岁,就已经接近于成人。但是身高体重等还

  • 为什么只给学生放暑假?很多家长后悔太晚知道答案
    为什么只给学生放暑假?很多家长后悔太晚知道答案

    夏季或许是最为铺张浪费的季节。一到暑假,全球几乎所有学校的教室、宿舍、体育馆、实验室都虚置不用。 世界各国为何宁愿虚耗成本,也要给学生放暑假? 1、重视孩子的休息价值 有时候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暑假的出现与农业周期劳动有关。实际上,暑假并非农业周期劳动的产物(春秋农忙,夏天相对农闲),而是标志着教育界人士开始有意识重视儿童的休息价值。 发展心理学创始人、美国教育家霍尔说: 儿童发展是对人类历史的复演。比如:儿童喜欢追逐的游戏,这是远古时代狩猎的复演;少年时期捕鱼、爬树、游泳、划船,这是祖先生活的复演。 儿童的心底蕴藏着一种原始的气质,涌动着一种对荒野的激情。卢梭、霍尔等西方教育家鼓励给与儿童充足的休息时间,让他们走进森林、荒野和海滨自由

  • 你的孩子想要变“网红脸”,家长支持吗?
    你的孩子想要变“网红脸”,家长支持吗?

    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欢网红脸,那为什么有大部分人想整成那样?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网红脸,时下,整容似乎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象征。颜值当道的时代,拥有好容貌成了不少人手中紧握的通行绿卡。但是你的孩子想要变“网红脸”,家长支持吗? 不仅是爱美的女白领,如今连正青春的“校园一族”也成为整容大潮的主力追随者。据了解,今年暑期许多整形美容科就诊人数比平时翻倍增长,而其中大部分是学生。 而且,整容不再是当事人的一厢情愿,很多是父母亲自陪同孩子做的整容,有的父母亲甚至主动动员孩子做整形,与医师共同设计孩子的整形方案。 看到这消息,我都震惊了!是我太保守吗?现在父母的心都这么大了吗?如果以后你的孩子长大了,也想去整容,你也会和这些家长一样支持他们吗? 孩子整容没事啊,只要TA健康开心就好! 女儿发现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单眼皮”,曾经怀疑自己是从垃圾

  • 还在跟你娃做朋友?请当好他的起跑线吧!
    还在跟你娃做朋友?请当好他的起跑线吧!

    和身边有孩子的朋友们讨论最理想的亲子关系,十有八九会回答,“我要和孩子做朋友。”有潮爸说,他希望儿子将来交女朋友时,第一个分享的人是他;也有辣妈说,想跟孩子平等对话,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 ——嗯,非常开明且民主的姿态,先点个赞。 朋友圈晒娃帮有一分支,标志特征为“我跟娃是闺蜜/死党”。举个栗子,大卫?贝克汉姆和他今年刚满18岁的大儿子布鲁克林就是这样一对父子“死党”。两年前,贝克汉姆在电视节目中爆料,儿子有次出去约会,他跟着坐在5张桌子外帮忙掌眼,之后还就如何泡妞的技术问题展开过深入且热烈的探讨。近日,贝克汉姆的儿子又在Instagram上晒出了自己的第一张纹身照片,还特意强调这是老爹的朋友帮忙做的,稍后贝克汉姆也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欣然转发了这一组照片。 布鲁克林纹身照 一些网友纷纷称赞贝克汉姆得到儿子如此认可,父子

  •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吸收和健康成长,有助于宝宝胃肠功能的发育完善。如何才能培养宝宝正常的饮食习惯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支招吧。   1、饮食要定时定量   即使3-4个月的婴儿也要按时喂奶,不要一哭就喂。小婴儿一般3小时一次,夜间停一次。不定时喂奶容易导致小儿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痛、呕吐或腹泻,喂得过饱势必会引起消化不良。1岁以上的幼儿,每日除正常三餐外,上、下午各加一次点心,不要随意吃水果或零食。   2、做好餐前准备   进餐前应让孩子停止剧烈活动,需要上厕所、洗手,待休息片刻后再坐下吃饭。进食时勿玩玩具,也不能边吃边玩或边跑边吃,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家长要千万注意,不能强迫孩子进食,以免引起反感而拒食。   3、食品种类要丰富   食品种类多能提供各种营养素,并起到食物的互补作用。但不要一齐放在小儿面前,应吃完一样再给一样,每次不要给得太多,待吃完后再添

  • 家长育儿时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家长育儿时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家长育儿时常见的错误有哪些?下面这些家长育儿时常见的错误,你是否正在做呢?父母总想给宝宝最好的关怀,让宝宝感受到被爱与关怀。可殊不知,家长的一些看似爱宝宝的一些表现可能会对宝宝带来伤害,对宝宝健康十分不利。 嘴对嘴喂养宝宝 在宝宝比较小的时候,由于还不具备咀嚼能力,有些家长就会采用口对口的方式喂养宝宝。这种看似充满爱的行为,实则对宝宝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嘴对嘴的喂养方式很容易导致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进而引发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发育缓慢。所以说,建议家长一定不要采用这种方式喂养宝宝,可用器具将食物弄碎后喂养。 使用纯净水冲奶粉 很多家长误以为,纯净水或者矿泉水是最健康的水,非常适合为宝宝冲调奶粉。其实并不然,研究表明,纯净水不含任何矿物质,矿泉水矿物质含量过多,两者都不适合长期为宝宝冲调奶粉。不含矿物质可能导致宝宝体内

  • 暑假,孩子看电视居然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家长要注意了
    暑假,孩子看电视居然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家长要注意了

    英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 早在多年前,在英国就有专家向国会递交报告,建议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长让年龄低于3岁的儿童看电视。因为0-3岁是生命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孩子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发展和构建自我,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除了能让家长轻松一些之外,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看电视有什么害处呢? 坏处一:看电视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 坏处二:看电视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因为看电视是单向的,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 坏处三:看电视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处于被动的灌输。 坏处四:看电视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感觉体验丰富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坏处五:看电视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坏处六:看电视多导致活动减少,使孩子的身体协调能

  • 如何想要搞定大小宝?这7个方法少不了
    如何想要搞定大小宝?这7个方法少不了

    生二胎前得让打大宝做好心理准备,安抚好大宝,有了二宝之后更应该要关心大宝的心理,二胎时代,想要搞定大小宝,这7个方法少不了。 最近,一则“13岁的女孩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的新闻在微博引发热议,这个女孩,听说妈妈怀了二胎,开始是发脾气,扔东西,看到妈妈肚子越来越大,就威胁父母要逃学,要拒绝参加中考,要离家出走,还常常吵着要自杀,后来妈妈发现她手臂上有几条刀痕,在房间里又搜出了刀片,意识到情况严重,夫妻俩与女儿谈心,但她态度强硬,坚持只要生二胎就自杀。最终,妈妈只得作罢,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 以为这只是个例?那父母们就错了 一个独享父母所有宠爱的孩子,突然被父母问:“给你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好不好”,能够直接一口答应的孩子,绝对是少数,孩子内心的妒忌在这一刻就被激发出来了。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梅兰妮·克莱因教授提到,嫉妒是

  • 何时送宝宝入园?比起年龄,更要看这些能力!
    何时送宝宝入园?比起年龄,更要看这些能力!

    你家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吗?那么什么时候送孩子去幼儿园比较好?何时送宝宝入园?比起年龄,更要看这些能力! 最近,全国各地幼儿园秋季报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家长们为了孩子入园的事操碎了心。其中有不少人更关心的是“宝宝多大上幼儿园才合适”。 不建议宝宝太早入园 目前,国家以及专家的建议是,2岁半到3岁。在此之前,宝宝更适合一对一的家庭教育。 宝宝太小入园的话弊端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不利于亲密的亲子关系 宝宝过早入园被迫和家长分离会很沮丧,有的宝宝甚至会认为自己被嫌弃了,从而产生亲子隔阂。另外,幼儿园是一对多,一位老师要照顾很多小朋友了,这显然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 2. 影响宝宝个性的自由发展 入园后,宝宝就要开始遵守幼儿园的行为规范。宝宝过早被送入幼儿园,

  • 什么才是最好的家教?好的婚姻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家教!
    什么才是最好的家教?好的婚姻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家教!

    如何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家教呢?好的婚姻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家教,当年看《古惑仔》长大的我们,一下子暴露了年龄,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在电视上看着山鸡哥带娃。不对,应该是小小春 Jasper 带着爸爸参加《变形计》。 记得爸爸去哪儿片段中,镜头里的小小春显得非常懂事,抖土豆游戏环节,他二话没说第一个上场。 结束后,他想捡一个李子带回家吃,乖巧地跑去征得了村长的同意,却被陈小春一把抢走放了回去,小小春居然也没哭没闹,只说: “那好吧”。 午饭时间,陈小春看到好吃的先往自己嘴里塞,边上小小春那眼神,也是又心疼又好笑~ 最经典的还是这一幕,父子俩一前一后走着,陈小春嫌儿子走得慢,吼了好几句 “hurry up”,我隔着屏幕都被吓一跳。 结果小小春忍着情绪,超级理智地问他爸:“what's wrong with u?Can u

  •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与其整天怀疑不安不如这样做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与其整天怀疑不安不如这样做

    关于宝宝好动的问题,宝宝3岁3月,自入园后一直好动,老师怀疑是多动症,我该怎么办呢? 我儿子三岁三个月,二岁半时入的园,语言表达正常,大人引导着做事也可以,就是在教室里不能安静地坐着,还影响其他小朋友。另外,做事磨蹭,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不是爱打人就是爱抢人东西。老师说是多动病,我该怎么办呢? 孩子好动是天性,特别是先天气质类型中那些活动水平偏高、注意力不持久的孩子表现会明显些,但不能根据这些表现就说孩子是多动症。好动的宝宝做安静游戏或者做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事情时挑战更大,更不容易保持定力。和人在一起玩,爱去招惹人,表面上攻击性比较强,其实就是手停不下来。宝宝不喜欢主动与人交往,也有可能是受性格和社交能力的影响。当然家长的焦虑和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孩子去儿童神经科和儿童心理科检查确诊才行。

  • 这些影响宝宝智力的事别落下,比上早教班还管用
    这些影响宝宝智力的事别落下,比上早教班还管用

    孩子的早教班有必要上吗?不管孩子早教班有没有必要上, 但是这些影响宝宝智力的事情可千万别落下。 有妈妈非常着急的问,早教班到底有没有必要上?其实我个人认为,比起到底要不要上,让自己拥有早教的意识,掌握早教的理念,是比要不要去上更重要的事。 懂得了这些理念,选择去上的,才能在家庭养育中延伸出早教课最大价值,选择不去的,在家给宝宝启蒙也不会差到哪去。 早教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宝宝的感官刺激会影响他的智力发育。 世界育儿之父斯波克博士写过, 所谓的早期智力开发,是指在宝宝尚未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一段适当的时期内,给宝宝提供适当的感官刺激。 使宝宝的智能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加速先天潜力变为实际的能力,以此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而不是商家们宣传的,能真的培养出什么超出宝宝潜力之外的能力。 早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