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父母怎么让孩子把想法表达清楚
    父母怎么让孩子把想法表达清楚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会说话的孩子和不会说话的孩子人生天壤之别!同样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会说话的孩子比不会说话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也更加容易成功,生活也更幸福。 快婴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尽早使孩子学会语言、学好语言,是发展智力,发展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理解知识能力的前提。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从“呀呀”学语阶段开始,贯串整个孩童期。父母的责任不可谓不大。 1.父母要学会倾听,满足孩子说话的欲望 一般情况下, 孩子回到家里见到父母通常会把发生在自己身边有趣、稀奇的事情说给他们听。这时父母应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并要用一些神态、身体语言让孩子感觉到正听得很投人。如果父母正忙着没时间听,婴态度温和地跟孩子商量:“你看,爸爸(妈妈)正忙着呢!等会儿我坐下来仔细听,好吗?”因为孩子在讲话前总是腔热情,这样一说,孩子就不会感觉很失望。

  • 父母过度焦虑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
    父母过度焦虑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应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会独立,在以后好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 很多父母总是喜欢夸大事实,孩子的一次小错误或小失利,对父母来说也是天大的事。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只不过是一次单元考试没考好,就诚惶诚恐“怎么才考了这么点分数,你以后怎么上重点高中,怎么上重点大学,上不了重点大学,你这一辈子就完了”!然后第二天就给孩子买来了各种练习题,给孩子报名辅导班…… 各种事情困扰着父母,有的父母焦虑孩子说话晚;有的焦虑孩子没礼貌;有的焦虑孩子英语不好;有的焦虑孩子不好好吃饭……总之,各种焦虑,很多父母每天都活在这种焦虑中,惶惶不可终日! 过度焦虑让你使用过多的资源去解决一个次要问题,从长远看得不偿失,人在过度焦虑的状态下,最容易犯简单错误。比如在育儿给孩子报辅导班这

  • 孩子是独生子女要怎么教育
    孩子是独生子女要怎么教育

    独生子女家庭的危机,你是否曾在意?那这样养育到底对不对,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呈现,下面我们就用心理学的视角一探究竟。 1、一岁以前,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情感,也不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大多数父母或抚养者会认为几个月大的婴儿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记忆力,所有他们很少顾及小婴儿的情感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喂养习惯,给他们吃喝拉撒上的给予。 可是殊不知,在刚出生的小婴儿正是需要情感回应的时候。心理学上认为刚出生的小婴儿有一种全能自恋感,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只要一动念头,愿意就能实现。如果这时候,妈妈等抚养者能给他及时的回应,就能满足小婴儿的全能自恋,为他以后的自信、自尊打下稳定的基础。 相反如果妈妈等抚养者纯粹按照自己的抚养习惯来对待这个阶段的小婴儿,比如有的妈妈对喂养婴儿的次数和时间制定了严格计划,更有一些妈妈自己啥时候方便就啥时候喂养,

  • 孩子怎么学习英语发音规则
    孩子怎么学习英语发音规则

    搞定215条自然拼读规则,还不赶紧收好?之前有妈妈问我,孩子是不是要背诵一些发音规则,u..e这样的组合,里面的u就得发音/ju:/,比如说tube、cube等等。 什么是Phonics? 自然拼读,就是通过掌握英文字母(Letter) 和发音(Sound) 之间的关系,迅速拼读出英语单词的能力。 英文的26个字母中每个字母有一个或多个发音,比如字母“i ”, 在“like” 和“city"中就有着不同的发音。而像 /at/ 就是一个词根,绝大部分的单词只要是at结尾的,发音都一样,比如“cat”、“bat”.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英语里面的发音规律,而所谓的自然拼读就是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然后教给孩子们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为什么要学Phonics? 我们小时候在学英语时接触了许多零

  • 0-9岁的孩子不要玩什么玩具
    0-9岁的孩子不要玩什么玩具

    0-9岁的孩子不要玩什么玩具?哪些玩具适合小孩子玩?哪些玩具不安全?玩具对于孩子就像是一个甜蜜的梦,哪怕家里的再多,孩子对玩具热情就像是女人对于漂亮衣服的执念。作为孩子的成长亲密伙伴,一个健康安全的玩具,是家长们必要关注的点。 即便千防万防,还是让“坏玩具”有了可乘之机,孩子们因为坏玩具受伤的事件还是频繁发生。 01会飞的炸弹 有一种玩具在大街小巷都有小贩拿在手里贩卖,牵着一根细线,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孩子基本上都无法抵挡它的诱惑。 没错,六师妹说的就是氢气球,有美好漂亮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可怕的作为“行走中的炸弹”的一面。 2016年08月常熟的一对父子,因为清理挂在树上的一只氢气球,被炸伤。 厦门3岁男孩彬彬,家里的氢气球,不小心被风吹到家里吊顶灯下,孩子抓住绳子,移动气球。 氢气球爆炸震裂吊顶灯灯

  • 父母对孩子事事代劳好吗
    父母对孩子事事代劳好吗

    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投资,大多数的父母都错了。几位同事聊起了育儿经,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家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儿子出生后,辞职当了几年全职妈妈,去年孩子开始上学,才重回职场。对儿子颇为宠溺,所有事情都一手包办了,母子两个非常亲密,也很依赖。 一度十分忧心,儿子离了自己会不会害怕,会不会哭闹?在学校跟别的小朋友相处得怎么样,会不会受欺负?儿子体质不好,老师会不会照顾不好他? 出乎意料的是,在幼儿园适应得非常好,上周,老师还奖励给一朵小红花。 原来,所在的幼儿园都倡导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刚进幼儿园时,连自己穿衣服都穿不好,眼看别的小朋友都穿戴整齐了,他还在和外套的袖子“搏斗”。 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放学回家后,就叫妈妈陪自己练习穿衣服。后来,拿着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得意洋洋地炫耀了一整天。

  • 父母离婚孩子的生活怎么办
    父母离婚孩子的生活怎么办

    父母离婚孩子怎么办?听完妈妈的真实讲述。你都会有1万次想要离婚的想法,很多时候都只是想想而已,最终都没有离,继续和那个人生活在一起。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此,我采访了身边的10位父母,他们选择继续婚姻的理由如下—— 有2个人说,担心离婚再找,还不如现在的 有1个人说,离婚只是一时气话 还有1个人说,一直期待对方能做出改变,所以没离 居然有6个人说,为了孩子,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大多数人都为了孩子而不离婚,那些离婚家庭到底如何对待孩子,孩子跟谁一起生活更好呢? 一起来听网友的分享,并探讨到底如何才能减少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文:下沙|编辑:小F 下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致力于支持亲子心灵共成长。 鸣谢:接受采访的父母和参与此次主题调查的宝

  • 2岁半的孩子变得胆小怎么回事
    2岁半的孩子变得胆小怎么回事

    2岁半的孩子变得胆小怎么回事?2岁半的孩子变得胆小是否正常呢?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形该如何是好呢?接下来看看下文吧。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婴儿时期,即0-2岁,宝宝对很多事情都是无所惧怕的。但是到了2岁半以后,宝宝突然变得胆小了,变得对什么都害怕,不仅对一些物品、声音、形象上的东西感觉到害怕,甚至连日常行为交际都显得小心翼翼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的思维、思想都是很简单的,但也是因为这样,也总有许多能引起他们害怕和恐惧的东西。我们先分类一下孩子的害怕有什么类型: 第一种是对形象、声音、颜色的事物产生恐惧心理; 第二种是对交际、行为、动作等产生恐惧心理。 不论孩子对妈妈、还是对家长说“我害怕”的时候,大人的回答会影响到孩子的恐惧心理程度哦。 一、形象、声音、颜色等 为什么会对这些类型的事物产生

  • 孩子做事磨蹭成长慢怎么办
    孩子做事磨蹭成长慢怎么办

    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多少父母变成了一只会尖叫的“闹钟”。孩子需要父母积极的暗示,需要父母的信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如果有一样东西,你给了孩子,他就会变得聪明、果敢、独立、自信,也将更有幸福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会给他吗? 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回答:当然会! 的确!这是一个我们不惜花重金、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的时代,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如今的父母这样关注亲子教育。 与我们那一代小时候动不动就会挨批挨打的状况不同,在各路专家纷纷站出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今天,我们总是在各种场合看到年轻的家长对孩子竖起大拇指,听到他们对孩子说:“加油宝贝,爸爸(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 可惜,这个“谎”撒得不够漂亮,在生活里,它漏洞百出! 前不久,同事孙阿姨的女儿从国外打电话回来,说自己在国外生活得非

  • 父母惯子如杀子是真的吗
    父母惯子如杀子是真的吗

    惯子如杀子,你不管教,生活就会替你好好“教训”他!家长别忽视。好吃好喝的供着、养着,一个不高兴全家都轮流着哄,这样真的是爱吗? 被娇惯着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长大后也注定无法在社会中立足。而这样的后果,追根究底都是部分家长“惯”出来的。 几大最常见的“惯子”行为,家长们赶紧对照看看,惯子如杀子,教育孩子的路上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一、要什么给什么 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家长们总是当成使命一样去完成,就比如最常见的“金钱”。大人总觉得孩子还小,花不了多少钱,所以能满足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时间久了,孩子便不会珍惜了,反正一要就有不是吗?这样下去,不仅是金钱,包括其他身边的一切,他都不会珍惜。长大后浪费、自私、还受不了挫折,我想这都不是父母想要看见的吧! 二、一切父母包办

  • 孩子给老人带性格一定会不好吗
    孩子给老人带性格一定会不好吗

    孩子三岁前谁带都可以?大错特错,你省下的心,以后是要还的!由自己来带,生下来之后他们该上班上班,一点不会耽误他们的生活。 老一辈人还觉得孩子小的时候,谁带不一样啊,反正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也不知道是才是他的妈妈,等到了幼儿园我就给你送回去。孩子还是你的孩子,我也享受了我的的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啊。你们不耽误事情,我退休后也有事情可做,一举两得! 真的是这样吗?孩子小的时候真的谁带都可以吗?大错特错。婴儿三岁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这个时候,婴儿的智力发展都在特殊阶段,俗话说三岁看老。三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行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三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在孩子0-1岁的时候,宝宝需要足够的照顾,对世界建立基本的信任,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婴儿啼哭时,母亲是否及时给予照料是建立信任感的

  • 孩子喜欢插嘴问问题怎么办
    孩子喜欢插嘴问问题怎么办

    家里有个“十万个为什么”宝宝怎么办?试试这些方法,养出聪明娃。会表现得非常不耐烦,你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话叨叨不完吗? 宝宝为什么爱唠叨 每个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那么一个阶段话特别多,特别爱唠叨,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1.语言发展的必然阶段 宝宝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语言爆发期,一般会出现在2—4岁,在这个阶段宝宝会特别能说,一天到晚嘴巴得吧得吧个不停地讲,他们需要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欲望非常强烈。 这个时候正是宝宝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的好机会,我们不仅要允许宝宝说话,还应该和他多交流,当他表达地不好时,正确地引导宝宝,让他的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精炼。 2.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五岁的孩子好奇心比较强,所

  • 孩子进入敏感期的注意事项
    孩子进入敏感期的注意事项

    如何陪伴3-6岁儿童敏感期。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孩子们表现出来各种蛮不讲理、语出惊人的行为感到不解,其实那是孩子进入了“敏感期”的表现。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在儿童内心里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他对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以一种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学习,当一种热情耗尽之后,另一种热情会随之燃起。这个阶段就叫做“敏感期”。 3-4岁(小班)孩子敏感期 1.色彩的敏感期 特点:对五颜六色的东西充满好奇,喜欢不同颜色的搭配,开始对涂色活动乐此不疲。 建议:和孩子一起用各种颜色的涂色材料完成一幅“作品”,满足孩子的色彩需求。在布置房间时,合理搭配各种颜色,将色彩融入环境。 2.执拗的敏感期 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把“不”挂在嘴边,想要大人按照他的想法来,否则就会情绪化。

  • 孩子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怎么办
    孩子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怎么办

    不管催促还是吼叫,孩子都当“耳旁风”?原来我们都错怪孩子了。听不见,听不见,就是听不见,最近好友的一番话,让我对孩子即将上一年级这件事充满了恐惧。 她说陪女儿做作业几乎要被气疯。一道数学题的书写,明明是从左往右,但孩子写了半个小时,居然还是从右往左写。 10-2=8,她偏偏能写成8=2-10。 “你说,这难道不是故意的吗?”说到这里,她拍案而起,面露狰狞,“我示范了好几遍,她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她是聋了还是瞎了呀,亲妈好欺负是不是?” 我看着她悲愤的脸,突然对自己的未来深感恐惧。 看了那么多事例,陪做作业的风险,我是略知一二的。但是没想到,真的会如此一言不合就要到心梗的地步。 再来看这位快要被逼疯的爸爸。 左边右边,左边大、确定好(好押韵的说) 不知道疾风骤雨

  • 父母做榜样对孩子有影响吗
    父母做榜样对孩子有影响吗

    一流的妈妈做榜样,三流的妈妈做保姆。这些经营美好的婚姻观让大家称赞,妈妈们在交流“育儿经”时,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希望自己在孩子的每个阶段给他想要的需求,小的时候陪伴孩子长大,孩子大一点了,就成为孩子的榜样。” 说到“陪伴”,张嘉倪曾因为生完孩子15天后复出拍广告,而受到大家的指责。有些人说:事业心这么重,连孩子也不管不顾。有必要这么拼吗?也有些人说:难道孩子就一定是事业的绊脚石吗? 老公因为担心张嘉倪的身体也有些反对,但张嘉倪依然坚持,“其实这么快工作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生完孩子之后没有安全感,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漂亮了,目光也呆滞了,所以就想快点出去。” 孩子,从来不是自己事业前进的绊脚石。 为了成为孩子的铠甲,多少妈妈化身超人。 你要相信,宝贝都能看到自己妈妈努力的模样。

  • 孩子的危机意识怎么培养
    孩子的危机意识怎么培养

    生活太“安逸”,孩子没有“危机意识”怎么办?聪明的家长这样做。和孩子共同商量的行为,既保护看孩子的安全感又维护了孩子的尊严。 一、“安全感”对孩子的重要性 所谓安全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依恋,也有心理学家把安全感称为认得心理免疫系统,良好的安全感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小就有安全感的孩子,一般表现为阳光、自信、很好的控制情绪、自立、有良好的社交关系;而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一般表现为悲观、自卑、胆小、情绪不稳定、不擅长社交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建立心理安全感的最佳年龄段是0-3岁,在3岁之前孩子能在心理建立起安全感,将会影响他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1.有助于孩子对自尊的培养 孩子最初最信任的人或者说最初的信任感就来源于对妈妈的信任。在孩子时幼儿阶段时,孩子能够获得足够的信任感,不但能体会到来自家庭的爱和温暖,对孩

  • 孩子自卑能重新培养性格吗
    孩子自卑能重新培养性格吗

    从小自卑的孩子,大多有这些表现,哪怕占一个,家长也要重视!却被家长误以为是腼腆害羞,特别是老一辈的人,让孩子吃了不少亏。 由于家境贫困,于是父母出工作,就由奶奶带着。她从小说话声音特别小,我们经常要尖着耳朵去听她说什么。有次开班会,老师让每个人准备一个节目,准备唱歌,可是做足了准备。开班会那天,轮到上台时,同学还在鼓掌,她当时就非常紧张了,而当她准备开口时,就脑子一片空白,别说准备的节目,连话都说不出口。 老师以为没准备节目,就罚她放学后打扫卫生。后来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公司上班,但经常受到同事的排挤,大概工作了都快十年了,还是一个基层员工,而那些比她后进来的员工,有几个已经是主管级了。 在面对工作显然有了恒心,却缺失了自信心,可见性格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在孩子小的时候,有这些表现,就已经说明很自卑了,家长再不管,孩子将来容易吃亏。

  • 父母和孩子聊天目的性太强怎么办
    父母和孩子聊天目的性太强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说出心里话?这些聊天术父母再不掌握就晚了!可是孩子,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却并不愿意与父母深聊,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很痛苦。 先来看两组对话: 对话1 爸爸: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小明:还好吧。爸爸:“还好”是好还是不好,老师又批评你了?小明:哎呀,没有啊!爸爸:那就是挺好的啊!小明:嗯,还行吧。爸爸:真是三棍子打不出个屁,不知道你天天心里在想什么!小明:真的没什么,爸我去做作业了。 对话2 妈妈:来,多吃点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小明:我最烦吃胡萝卜了!妈妈:胡萝卜很好吃啊,怎么会烦呢!而且对长身体很有好处的啊,不许挑食。小明:(吃了两口)嗯,我吃饱了。 这两组对话,家长的用意都是好的,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想让孩子多吃蔬菜。可是,在两组对话的结尾,小明都主动结束了聊天立场,一种“惹不起还躲不起

  • 父母教育孩子打骂和说教哪个更合适
    父母教育孩子打骂和说教哪个更合适

    打了孩子后,三步骤父母不要省,否则孩子白挨打不说,还伤害心理。话说了一大堆全不管用,惹恼了啪啪揍一顿,孩子倒是能老实好几天。 其实,打骂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打过之后孩子“老实”了,也无非是惧怕家长的拳头而已,并不是反省过后真正改了。况且以孩子的心智,估计挨完打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错了。总这么没头没脑地用“打”来教训孩子,时间长了很可能打出个畏首畏尾、胆小懦弱的孩子。 不管家长们是为了教育而打,还是愤怒之下而打,打了孩子后,三步骤父母不要省,否则孩子白挨打不说,还伤害心理。 安抚孩子,告诉孩子“我虽然打了你,但还是很爱你” 打完孩子之后可以让孩子哭一阵子,发泄一下委屈情绪。毕竟家长打孩子,凭借的是体力上的优势,孩子挨打时是委屈的。等孩子哭一阵子过后,家长可走过来安抚孩子。抱一抱孩子,同时告诉孩子“我虽然打了你,

  • 孩子性格两面派怎么办
    孩子性格两面派怎么办

    在幼儿园是乖娃,在家是小霸王,“两面派”的孩子该怎么教育。这往往是因为家庭环境造成的,应该从教育者自身找毛病,具体来说,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由于溺爱,造成孩子的过分依赖 小强家三代单传,从小又体弱多变,一家人把孩子当宝似的供着,对孩子的要求是一呼百应,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送小强去幼儿园,小强刚上幼儿园之初,总是哭闹,每次几乎都是全家总动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送,见到小强哭闹,家人也跟着落泪,那场面堪称壮观,催人泪下。 还有一次,我在超市碰到小强和他的爷爷奶奶,爷爷推着购物车,奶奶拉着小强,小强只要用手一指货架,爷爷奶奶立马将小强选定的商品送进购物车里,购物车里装得满满的,爷爷还在一个劲地问:“小强,你看看,还想要什么,爷爷给你买。” 别看小强在家里像遥控器一样指使别人,在外面就很胆小了,有一次他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