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时节如何防治腮腺炎
    初春时节如何防治腮腺炎

    卫生部近期公布了今年1月份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1月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7254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痄腮多发生在儿童,一般除腮腺肿痛外,没什么严重症状,过几天就好了,所以在我国被列为丙类传染病,疫苗也是自费。许多家长也不把痄腮当回事。殊不知,少数流行性腮腺炎却能导致不育症。   案例:   张宁跟秀娟结婚8年了一直未生育。秀娟收养了妹妹妹夫离异后丢下的孩子,夫妻俩给小赘改名张缀。他们把孩子视为己出,三口之家一直过得和和美美。可有一天,张宁突然对秀娟大发雷霆,说秀娟吝啬小气,遗害后代,起因是秀娟带6岁的缀缀去接种麻疹疫苗加强针时,只选了麻疹疫苗,而不是用“麻腮风三联疫苗”,因为她舍不得自己掏85元钱。   “你知道我起早贪黑

  • 吃谷物可防婴儿乳糜泻
    吃谷物可防婴儿乳糜泻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有麸质过敏症遗传倾向的婴儿,在4至6个月大时添食小麦等谷物,可以降低孩子麸质过敏症的发病风险。麸质过敏症又名乳糜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遗传疾病,源于麸质过敏导致的肠道自体免疫反应,多表现为胃肠不适,腹泻或便秘,影响营养物质在肠道的吸收,导致体重减轻,健康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如果在孩子4至6个月大时喂食由小麦、黑麦或燕麦制作的谷物食品,可以减少他们未来麸质过敏症的发病风险。如果婴儿在还不到4个月时就添食谷物,他们成为麸质过敏症患者的风险是在4至6个月喂食谷物婴儿的5倍。而如果婴儿在7个月后甚至更晚才添食谷物,麸质过敏症的发病风险也有所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育儿专家目前推荐婴儿在4至6个月大时添食谷物,新发现为这一建议提供了有力证据。

  • 儿童要警惕“感冒后肌炎”
    儿童要警惕“感冒后肌炎”

    流感病毒致病后的一个特殊表现,就是在感染症状减轻时还出现肌肉疼痛、压痛及跛行症状,持续数日后方可缓解,临床上将这一现象称为“感冒后肌炎”。    流感病毒致感冒后肌炎的发生机理,目前认为是与初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引发的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有关。一旦体内产生免疫防御力,炎症就会被逐渐清除,不再出现类似表现。所以,感冒后肌炎一般只见于初次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例,同型流感病毒的再次感染不会引发相应症状。故而感冒后肌炎往往是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成人较为少见。感冒后肌炎愈后很少复发,即便复发,其复发亦为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感染所致。    感冒后肌炎的发病特点是:肌肉疼痛症状通常出现在流感或感冒24—48小时后,少数发生在流感或感冒的恢复期。肌肉疼痛症状以小腿的腓肠肌为主,呈现对称性,两个小腿肌肉均有疼痛,部分病例可波及大腿肌肉及其它部位。除

  • 夏秋季吃隔夜饭易中毒
    夏秋季吃隔夜饭易中毒

         据了解,有一种叫蜡样芽孢杆菌,在16℃-50℃的温度中,最易在米饭、米粉及其他乳制品、肉制品、蔬菜等食物中大量生长繁殖毒素,夏秋两季正是蜡样芽孢杆菌最活跃的季节,因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也最易在夏秋两季流行,中毒食品多为剩饭、炒饭、冷盘和调味汁等。     如果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米饭,极易发生呕吐型胃肠炎和腹泻型胃肠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头晕、四肢乏力、口干、胃部不适、腹痛腹泻。     专家提醒,在夏秋季节最好勿食隔餐、隔夜米饭,如果硬要食用隔餐或隔夜米饭时,应将米饭彻底加热至100℃,待20分钟后再进行食用。

  • 假性近视,预防是关键
    假性近视,预防是关键

      朱福景医生说,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年龄也逐年下移。近视眼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造成的。眼的调节与辐辏过度,眼外肌对眼球压力增加,久而久之造成了视远物不清楚、远视力下降。近视眼好发7—17岁年龄段的孩子,发病年龄的高峰期在10—15岁。不良的学习环境、不良的用眼习惯以及身体素质等因素,很容易引起眼球发育异常,从而导致近视眼。   患近视眼应该少吃甜食   甜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吃的食物之一,但也许你不了解甜食有助长近视眼的发展。这是因为,甜食中的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如果机体中糖分摄入过多,维生素B1就会相对不足。过多地摄入糖分使人体内的钙减少,从而导致眼球弹性减弱,加重近视。    为了眼睛的健康,喜欢吃甜食的学生们快快管住自己的嘴。尽量减少摄入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并适当增加瘦肉、蛋、奶、鱼

  • 小儿沙眼病需从小预防
    小儿沙眼病需从小预防

    沙眼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小儿时期的发病并非罕见,其患儿是以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内的儿童多见,往往造成流行。   导致这种病患的原因是:患儿的传播感染,是小儿共同使用公用的脸盆和毛巾洗手、洗脸而被传染。沙眼的病毒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称为衣原体。   怎样发现小儿得沙眼病?   初被感染的患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已转变成慢性期。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患儿可发生眼睑内翻倒睫,视力障碍,继而失明。同时还能引起沙眼性结膜炎、泪道阻塞或慢性泪囊炎等并发症。因此,年轻的父母和医师们,应加以警惕和注意,争取尽早诊治,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医学研究表明,沙眼患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但可通过仔细观察。在沙眼病流行期间,患儿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中生活,并使用过公用脸盆和毛巾,感到眼内有摩擦感、痒感或有少许分泌物,继而有见风流泪、怕光、眼疼、

  • 婴儿腹泻对话
    婴儿腹泻对话

      有位年轻的家长抱着出生20天的孩子来门诊,对医生说,我的小宝贝昨天开始腹泻,一天10次以上,大便稀薄而酸臭。因为生后没有母乳,一直用牛奶喂养,近几天每次吃了牛奶但还是哭。邻居说可以加奶糕,昨天刚开始加,吃了奶糕就腹泻。下面是医生与家长讨论的记录。    家长:医生,听别人说2岁以内的孩子容易患腹泻,是啥道理?    医生:2岁以内容易得腹泻主要是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的关系,例如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消化功能差,不能适应食物在质和量上的较大变化。另一方面,2岁以前的孩子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需要。平时胃肠道的负担已较重,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如果不加注意,进入量过多或食物品种有改变,即会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而腹泻。还有,小孩胃肠道防御感染的能力差,也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等的侵袭。   

  • 宝宝腹痛呕吐?当心肠套叠
    宝宝腹痛呕吐?当心肠套叠

      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肠套叠发生在两岁以下幼儿,常常是男宝宝多于女宝宝。如果父母发现宝宝突然不明原因剧烈哭闹、呕吐,而且是阵发性的,甚至有草莓果酱样的大便时,一定要马上送医,做进一步的诊察,早期诊断、早期处置,愈后都相当良好。   九个多月的小宝一直很健康活泼,在一天下午突然哭闹不安,无论妈妈怎样安抚都没法安静,过了几分钟后自己就停了下来,又可以玩、可以笑。不料一会儿,又开始啼哭,而且还呕吐起来,就这样反复的阵痛哭闹越来越剧烈的情况下,小宝似乎也越来越虚弱。妈妈帮他换尿布时,发现不寻常的大便,有些像血的黏液,妈妈直觉的认为不对劲,即使已经是半夜了,且外面下着大雨,还是马上把小宝送往常看诊的医院急诊室。   经过当天值班医生细心的观察,并综合小宝妈妈的描述,强烈怀疑小宝可能是肠套叠,于是立即进行超音波检查。果然诊断是肠套叠,因为肠子似

  • 弱视,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弱视,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弱视是一种表面看不出来的眼病。因为眼球里外都没有器质性病变, 孩子的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但却视力低下,无论配戴什么样的矫正眼镜,视力都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目前,将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   小儿出生时,视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出生时仅有光感。生后2年内,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若发生斜视、屈光参差、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等眼病,或者因眼病长时间遮盖小婴儿的一只眼,都将对视觉系统产生干扰,很容易形成弱视。   例如:发生斜视后,由于复视和视觉紊乱,使小儿感到极度不适。为了克服这种不适,大脑视中枢会主动抑制斜眼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功能长期被抑制,就形成了弱视。   有些小儿有屈光不正,一只眼的度数高,另一只眼度数低,由于两眼屈光参差太大,致使两眼物像的清晰度不等,大脑无法将两眼物像融合为一体,只有抑制屈光不正度数高的一只眼。日久,该

  • 对付病毒EV71并不难
    对付病毒EV71并不难

    有报道说,目前有地方出现了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死亡率很高,为此我们感到有点恐慌,请问: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预防?读者    其实肠道病毒EV71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很多患儿可很快恢复健康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主要有: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 抗生素可防儿童死于乙脑
    抗生素可防儿童死于乙脑

    美国国家脑研究中心的两名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二甲胺四环素的广谱抗生素能有效防止儿童死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有关专家表示,该研究成果或许能改变医学界对待乙脑一直以预防为主,而无良好治疗手段的局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即将出版的《神经化学》杂志上。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为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其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国际上称为日本乙型脑炎。1938年科学家确定其以蚊虫为媒介传染,属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因预防较差,免于死亡的病患30%—70%留有严重后遗症,终生致残。以往研究显示乙脑的病因牵涉深刻的神经元缺失和因细胞凋亡而引起的继发性炎症,一直以来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并无特效药物治疗。    但医疗界没有放弃研究,直到此次二甲胺四环素的效果被发现。人类主要使用二甲胺四

  • 新生宝宝痤疮
    新生宝宝痤疮

    婴儿痤疮是新生儿从母体胎盘中带出来的激素造成的,一般来说都是发于出生后半个月到三个月,出现的位置大多在前额和脸蛋上,形状有白头、黑头、脓头。医学界认为,宝宝在未出生前如果从母体获得雄性激素过多,出生后就会出现皮脂腺分泌旺盛的情况,而宝宝的面部又是皮脂腺发达的部位,于是分泌过多的皮脂淤积在毛囊内,致使脸上隆起一个个小丘疹,从而形成痤疮。这是新生儿在生长发育期内普遍出现的症状,一般随着激素的代谢,痤疮在3个月后便会自行消失。     当然,不用担心不代表可以完全不管它。宝宝面部皮肤极娇嫩,如果护理不周,皮疹感染化脓,破溃,愈合后会留下疤痕,影响容貌。所以提醒家长,首先不可用手去挤,也不要乱用药。出现炎性脓疮时,如果感染严重,应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治疗。     其次,要注意皮肤卫生。每天用温水给他洗脸,搽点婴儿香皂,轻轻搓洗后冲净擦干,然后再

  • 小儿腹泻的冬季防御战略
    小儿腹泻的冬季防御战略

    腹泻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形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婴幼儿秋冬腹泻即是一种病毒感染性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所致。轮状病毒最早于1973年发现,形如轮状,故命为“轮状病毒”,用电泳法分型为7组,即A~G组。   秋冬腹泻祸根——“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生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6月以下婴儿因体内存在来自母体和母乳中的抗体,一般少发病或病情轻。    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10-12月秋冬季节,其他季节和年龄段亦有散发病例。感染后5天可测得血清特异性IgM抗体,3周左右出现IgG抗体。常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也可经空气呼吸到传染,该病传播快,范围广,传染性较强。   轮状病毒的潜伏期约2~3天,主要侵犯

  • 板蓝根防手足口对症吗
    板蓝根防手足口对症吗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的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预防上可采用健脾化湿类中药,并辅以合理的食疗来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许华   随着手足口病通报病例不断增多,各大药店的板蓝根等清热抗病毒中成药又像“非典”时期一样走俏起来,有的药店日销售量比平常增长50%以上,茂名、佛山等市甚至出现断货现象。但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板蓝根防治手足口病不对症,这令许多家长十分困惑:医生开出的防治配方中明明就有大青叶(板蓝根的叶子),难道搞错了?   都说西医没有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中药在早期的防治中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该如何运用中医药进行防治呢?5月12日,广东省卫生厅与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试行)》,记者专访了《指南》主笔、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小儿肠病毒感染的3大特点
    小儿肠病毒感染的3大特点

    肠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是发病高峰,3岁以下的幼儿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肠病毒能引发多种疾病,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死亡。因此,帮助孩子防范肠病毒的偷袭,便成为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   肠病毒的真实面目   肠病毒是一群病毒的总称,由六七十种不同类型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组成,他们随人的粪便排出后成为致病源。由于孩子大多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与这些污染物接触被感染。肠病毒潜入孩子体内之后,一般经过3—5天的暗中活动,使孩子逐渐出现感染症状。   由肠病毒引发的疾病除了人们熟悉的小儿麻痹症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以下三种:   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的主要症状为发烧,口腔咽喉部出现水疱,数量由两三个到十多个不等,水疱破溃后变成溃疡。一般来说,发烧持续2~4天,口腔溃疡7天左右即可康复,大多有惊无险。   手足口病 患儿的主要症状与疱疹性

  • 防治EV71中西结合效果好
    防治EV71中西结合效果好

    广东人一直对中药情有独钟,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家长由于担心孩子传染手足口病,都要求孩子多喝凉茶以预防感染。但也有不少家长提出疑问:目前有无手足口疫苗和特效药?中医中药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是否有作用?如何用中药防治手足口病?对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中心主任李美霞,以及参与制定《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方案》的广东省中医院儿科杨丽新主任医师。   目前尚无特效药   李美霞介绍,有市民把手足口病和EV71对等,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EV71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原体。   据介绍,手足口病在我国早有流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都曾有发生手足口病的报道。而EV71也早在90年代就分离出来,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不过,李美霞

  • 睡觉磨牙不见得有寄生虫
    睡觉磨牙不见得有寄生虫

    孩子夜间睡着后经常磨牙,家长们通常怀疑是宝宝肚子里有虫,但是打了虫后,还是没有改善,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你的孩子磨牙不是因为肚里有寄生虫。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夜间磨牙是因为肠道内有寄生虫,因此吃药驱虫,其结果却往往是徙劳无益,有时甚至导致药物反应和营养不良。事实上,有的夜间磨牙是由于孩子正处在乳恒牙更替阶须,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上下牙齿咬合关系不顺所致。有时也由于情绪不稳或精神受刺激所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常常与寄生虫病无关。

  • 夏季,谨防宝宝腹痛
    夏季,谨防宝宝腹痛

     夏季的气候炎热,食物容易腐败,饮食卫生差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导致腹痛与腹泻,特别是出现脓血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首先会想到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因为菌痢是夏季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系痢疾杆菌,通过食物污染经口感染。一旦罹患菌痢,患者就会出现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胃肠道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典型,结合试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或细菌培养等,明确诊断并不困难。但不能把夏季发生的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简单地看就是菌痢的表现,还要认真做好鉴别诊断,也就是要与下列也有腹痛、腹泻、脓血便的疾病进行鉴别,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1、阿米巴痢疾: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一种胃肠道原虫性疾病,比较少见。临床特点是起病缓慢,不发热或只有低热。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症状,但无脓血便,而是呈现果酱样大便,粪便量多,无里急后重

  • 防小儿流感的6条功课
    防小儿流感的6条功课

        1.6个月大以上、抵抗力差的幼儿,可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前注射流感疫苗。   2.父母回家后,要记得洗手,以避免把病菌带回家。   3.流感流行期间,学校和家中要注意环境卫生,如有儿童感染流感,最好戴上口罩。   4.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其是抵抗力差的儿童。   5.睡眠充足、饮食正常、多   6.运动才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 儿童尿床病根在父母
    儿童尿床病根在父母

      “尿床不是病,大了自然好”,很多家长都存有这种错误观念。然而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尿床而你的孩子却尿床呢?其实孩子3岁后尿床是病,医学称为“遗尿症”。   一、病因在父母:   儿童尿床,有的是因为母亲在胎孕期身体素质不好,营养供应不足;有的是因为母 体有病、带病怀孕;有的是因为劳累过度影响胎儿发育;有的是因为遗传因素等,从而造成儿童先天性尿床。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哺育中的饮食不合理、未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差(父母吵架、离异)等均可导致孩子脾胃不和,排尿系统紊乱。   二、病重在父母:   不少家长对尿床危害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只要夜里勤叫勤起,尿床就会不治而愈;还有的认为尿床是孩子懒惰不愿起床造成的,打骂孩子,导致孩子胆小、不合群、挑食、消瘦、长不高、体质下降、大脑发育迟缓、智商下降。   三、病愈在父母   尿床治疗中,有的家

疾病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