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给婴儿期的宝宝刷牙
    如何给婴儿期的宝宝刷牙

      处于婴儿期的小宝宝,牙还没有完全长全,可能家长们就忽视了给宝宝刷牙的重要性,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提醒妈妈们,婴儿期的小宝宝一样也需要刷牙,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如何给婴儿期的宝宝刷牙?   宝宝的乳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担当着咀嚼的重任,而此阶段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乳齿的保护对宝宝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长出第一颗牙后   宝宝6个月左右乳齿开始萌出,这时父母就要帮助宝宝“刷牙”了。妈妈可以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用淡盐水轻擦宝宝牙齿的各面。 如何给婴儿期的宝宝刷牙   有了8至11颗牙后   每天饭后、睡觉前,妈妈要记得给宝宝刷牙,这个时期仍宜用淡盐水,尽量少用牙膏。等到宝宝长出8颗牙齿后,就可以用一把尖形刷毛的硅质固齿牙刷。宝宝长出11颗牙齿后,就可用真正的牙刷让宝宝来练习刷牙。   牙齿全部萌出后   两岁以后,宝宝的上下牙全部

  • 宝宝打完疫苗后的反应有哪些
    宝宝打完疫苗后的反应有哪些

      给宝宝接种疫苗是宝宝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宝宝打完预防针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反应,那么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哪些反应是不正常的呢?   “每次打完疫苗孩子都要生场病,我都害怕了。”“想着以后能不打就不打了。”……近日,育儿群里的妈妈们对宝宝打疫苗提出了很多问题。那么,打完疫苗究竟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打完后该注意些什么?我们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   问题1 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情况是不是正常的?   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宝宝每次打完疫苗都会出现发烧、皮疹等“小毛病”,这种情况是不是很普遍,也很正常呢?   专家解答: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护师郭淑惠表示,打完疫苗个别孩子会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但这不具有普遍性。   打疫苗有个前提,那就是宝宝必须在身

    标签:疫苗接种
  • 宝宝眼睛进入异物的5个处理方法
    宝宝眼睛进入异物的5个处理方法

      宝宝不懂得如何护理自己的双眼,由于各种原因当有异物入眼或者眼睛感到不舒服时,很多小朋友喜欢用手揉眼睛,这样更容易伤害到眼睛,那么,宝宝异物入眼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异物不小心进入宝宝眼睛看似一件小事情,但如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结膜炎甚至角膜炎,此时家长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1. 按住宝宝双手   眼睛会因遭异物入侵会产生不适感,宝宝难免会用手去揉眼睛,这可能伤害到眼睛。所以,当怀疑宝宝因眼睛有“脏东西”而去揉眼时,首先须将孩子的双手按住,以制止他再去揉眼睛。   2. 准备开水、汤匙   迅速准备一碗干净的凉开水(必须是经过煮沸的自来水)或矿泉水,用汤匙盛水来冲洗眼睛。   3. 向受伤的一侧倾斜   将宝宝的头部倾向受伤眼睛的那一面,如左眼受伤则向左面倾斜,慢慢用凉开水冲洗受伤的眼睛约5分钟。   4. 闭起眼睛   待不适感稍稍缓

  • 长牙期的宝宝要过5关
    长牙期的宝宝要过5关

      亲亲宝贝小编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宝宝在长牙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对于这些状况,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提前有所知晓,这样才好科学的帮宝宝应对这些状况,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长牙期的宝宝要过的以下5关。   1. 发烧。   在牙齿努力钻出牙龈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类似“伤口”的地方,产生不适。如果此时口腔清洁度不够,牙龈发炎、发烧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家长要多帮宝宝清洁口腔,平时多喝水,饭后注意漱口。如果体温超过38.5℃,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长牙期的宝宝要过5关   2. 腹泻。   到了出牙的阶段,宝宝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逐渐消失,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因添加辅食等饮食习惯的改变引起腹泻。此时,一方面要特别重视餐具的消毒;另一方面,要以粥或煮烂的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喂养,不可突然添加太多辅食。大便次数每天多于10次或出现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3

  • 让宝宝告别安抚奶嘴的妙招
    让宝宝告别安抚奶嘴的妙招

      许多小宝宝都有闹觉的坏习惯,为了解决小宝宝这种坏习惯,安抚奶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时间长了,宝宝对它也有依赖性,因此等宝宝大一点后,应该帮宝宝告别安抚奶嘴,那么如何帮宝宝告别安抚奶嘴呢?请看本文给出的几个让宝宝告别安抚奶嘴的妙招。   妙招1:逐渐减少奶嘴的使用时间   随着宝宝成长,可以多提供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转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减少吸奶嘴的时间。如果有的宝宝睡觉时必须要使用奶嘴的话,家长也应该在宝宝入睡后把奶嘴取走。 让宝宝告别安抚奶嘴的妙招   妙招2:多利用学习杯   多准备一些不同的杯子,要求色彩鲜艳、图案可爱,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宝宝视觉和触觉上的刺激,一方面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发他想要自己使用杯子的兴趣。   妙招3:及时提供辅食   在戒除奶嘴的调整期内,家长也要视宝宝的需求做出相应安排,比如给宝宝一些辅食满足他们的咀嚼欲,像磨牙棒之类的就可以。  

    标签:安抚奶嘴
  • 婴儿奶嘴消毒的方法很重要
    婴儿奶嘴消毒的方法很重要

      对于人工喂养的小宝宝,一般都要进行喂养工具的消毒,特别是奶嘴的消毒很重要,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婴儿奶嘴消毒的方法很重要,下面一起来看看,采用什么消毒方法最安全。   专家表示:婴儿奶嘴消毒宜蒸不宜煮!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奶嘴,往往是婴儿病从口入的罪魁祸首,每天对婴儿奶嘴进行消毒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最好的消毒方式是哪种却各有主张。我的看法是,奶嘴消毒,宜蒸不宜煮。 婴儿奶嘴消毒的方法很重要   市面上常见的婴儿奶嘴材质分为橡胶和硅胶两种。橡胶婴儿奶嘴使用较为广泛,一般为浅黄色,比较近似于母亲乳头,但一般有一股难以消除的橡胶味,在100℃高温时易变形;硅胶奶嘴则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新产品,一般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无异味,可耐120℃蒸煮,但由于强度不高,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三四周就要更换。   在消毒婴儿奶嘴前,必须先用温

  • 宝宝哭闹抱与不抱大有讲究
    宝宝哭闹抱与不抱大有讲究

      宝宝哭闹是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情况,一般只要宝宝哭闹,家长们都会立即抱起宝宝进行安抚,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宝宝哭闹抱与不抱大有讲究,希望家长们能正确的做出判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详细内容。   儿保专家观察发现,不满半岁的宝宝,会经常无休止地哭喊,有的时候会哭得脸色发紫,这是新生儿的一个特有阶段。加拿大医学家经研究发现,很多不满5个月的新生儿都有爱哭的阶段,其表现主要为:没有预见性,哭和不哭都找不到原因,哭闹时间长,拒绝安抚,常常出现在晚上或傍晚。   此时,首先要咨询医生有无病理原因,如果没有,那就抱抱孩子吧。但是,如果你发现宝宝一抱在怀里就安静,一放下就哭声震天,此时就要小心了,因为宝宝认为哭是让你抱的有效办法,这样他就会开始用哭来达到目的,不仅父母受累,孩子也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在确保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即便哭声再大,也不要满足他,暗示他哭已经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 宝宝呵护的7个误区
    宝宝呵护的7个误区

      妈妈在对宝宝呵护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也容易导致妈妈们错误的呵护宝宝,因此,妈妈们尽早的知道这些误区非常关键,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宝宝呵护的7个误区分别都有哪些?   误区1   宝宝的肌肤天生完美,远远胜于成人,不需要额外的护肤。   专家解答:皮肤的结构,其实就像一面墙,一个个皮肤细胞就像一块块砖,在细胞和细胞之间,就是细胞间质,也就是墙的灰浆。但是宝宝的皮肤细胞较成人更小,这样,宝宝皮肤的“砖墙结构”就比较松垮,屏障功能当然就比较差。在3岁前,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抵御外来侵犯的功能比成人更弱,而留住水分的功能也比较差。虽然90%的妈妈认为,宝宝的皮肤是水嫩完美的,但实际上超过60%的宝宝皮肤容易干燥,如果不及时为宝宝进行额外呵护,宝宝的皮肤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在夏天特别容易出痱子或者皮炎的原因。

  • 不利宝宝健康的6个坏习惯
    不利宝宝健康的6个坏习惯

      对宝宝的呵护是每个家长的职责,因此家长们要注意避开一些不利宝宝健康的坏习惯,这些坏习惯很有可能是自己都不知道的,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就告诉家长朋友们,不利宝宝健康的6个坏习惯。   坏习惯1 常常抱着宝宝   有些新手爸妈喜欢一有空就抱着宝宝玩,认为这是一种乐趣,还能培养和宝宝的感情。   其实把宝宝抱到室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对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但是,长时间地怀抱宝宝,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宝宝,那就不对了。因为婴儿幼小稚嫩,其骨骼的可塑性较大,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果老是把婴儿抱在怀里,就会影响婴儿的骨骼发育,以致造成肢体变形,甚至造成脊柱侧弯的严重后果。另外,婴儿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常常抱着玩会影响其睡眠。还有,婴儿的胃还发育不健全,抱得过多,往往容易引起吐奶。 不利宝宝健康的6个坏习惯   坏习惯2 摇晃宝宝   不少新手妈妈为了使啼哭的宝宝安静下来,或者

  • 宝宝拉肚子不必急着上医院
    宝宝拉肚子不必急着上医院

      对于家有宝宝的家长来说,只要宝宝一有不舒服便会非常的着急,特别是碰到宝宝拉肚子的情况,便会立即送往医院,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宝宝拉肚子不必急着上医院,因为在不太严重的情况,完全可以在家解决,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应对方法。   大便在6次以内 可以自己先用药   思密达饭前吃 益生菌饭后吃   吃奶粉或已添辅食的宝宝,一日大便超过三次,吃母乳的宝宝一日大便超过六次,我们才会认为宝宝拉肚子。周诗琼说,如果只是大便次数较多、不吐、不烧、精神饮食也还好,可以自己在家喂点思密达和益生菌,多饮水或口服补液盐水。除非确认宝宝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否则别随便乱喂抗生素。抗生素吃多了,也可以引起腹泻的。 宝宝拉肚子不必急着上医院   如果宝宝大便次数非常多,或者一次量非常大,或有明显的血便、粘冻,伴有频繁呕吐、发热、精神不好应该立即上医院。   “门诊中经常有妈妈

  • 哪些情况宝宝不能洗澡
    哪些情况宝宝不能洗澡

      妈妈们知道吗?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给宝宝洗澡的,这5大情况千万不能给宝宝洗澡哦!亲亲宝贝网小编汇总了不能给宝宝洗澡的5大情况,希望能给妈妈们带来帮助。     1、打预防针后   ①宝宝小的时候都需要定期接种各种疫苗,这个时候大人们需要注意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会有个微创口,如果那个微创口接触到不干净的水可能会造成接种部位产生红肿的情况出现,然而宝宝在任何疫苗接种后都可能引起宝宝们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如果接种疫苗后就帮宝宝洗澡的话,万一接触到不干净的水,感染了接种部位,一旦出现红肿反应就不好区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为接触不干净水造成的,却没有注意好,对宝宝的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②一般情况下,宝宝在预防接种4-6小时后,有部分宝宝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发热等全身症状。有时候而给宝宝洗澡,会因为水温不当或者宝宝着凉了也会出现苦恼、烦躁不安或者发热这些症状,这

  • 宝宝体检的重点是什么
    宝宝体检的重点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年轻的父母总是凭经验、凭肉眼观察判断孩子是否健康,认为只要欢蹦乱跳就没毛病,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比如有的家长凭经验认为自己的孩子营养充足,可体检时,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年龄与相对身高”、“年龄与体重”、“身高与体重”3项标准衡量,这个孩子就有可能是营养不良。   因此,北京儿童医院体检中心张峰主任认为,0至18岁的孩子定期体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作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婴儿每2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18岁每年1次。   儿童体检有重点   儿童体检重在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体格和智力发育异常。儿童体检有几个特有的项

  • 警惕新生儿肚脐的6个小异常
    警惕新生儿肚脐的6个小异常

      新生儿如果遇到肚脐的6个异常情况是需要及时诊治的。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地方,如果处理不当,病菌就会趁机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妈妈们要随时注意新生儿的脐带问题。   新生儿肚脐的6个异常情况需诊治   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地方,如果处理不当,病菌就会趁机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发生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宝宝的脐带护理   胎儿通过脐静脉将营养物质传递给胎儿,又通过脐动脉将产生的废物传给母亲,由母亲代替排出体外。胎儿出生后,医生将脐带结扎,新生儿和母体正式“脱离关系”,成为独立的人。但是,残留在新生儿身上的脐带残端,在未愈合脱落前,对新生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地方,如果处理不当,病菌就会趁机而入,引起全身感染

  • 让宝宝远离交通伤害的注意事项
    让宝宝远离交通伤害的注意事项

      如今,交通事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让人们胆战心惊,防不胜防,那么如何保证我们的小宝宝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呢?父母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2岁以前,后排就座   12岁以下或者身高不足1.4米的孩子是不宜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位上的。因为安全带是根据成人的体型设计的,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如果绑得太松,车辆紧急制动时,孩子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不要抱着孩子坐车   把孩子抱在怀里坐车应该很安全吧?很多人都这么想,不过,看了下面的解释,这个想法就被颠覆了。   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如果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10千克重的孩子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200多千克,也就是说,相当于三四个成年人体重的总和,家长就算是大力士,也没法抱住孩子,孩子会飞出去,撞在中控台或前挡

  • 早产儿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早产儿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早产儿身体比较弱,抵抗能力差,因此在护理宝宝时需要更加小心和更加用心,那么,早产儿该如何护理呢?早产儿护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质会比健康的足月儿差一些,因此早产儿出院后家长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专家表示,孩子在医院呆到37周出院后,家长的护理要注意五个方面:   1.皮肤要勤清洁。   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她表示,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过开暖气等来保证室温,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感觉冷。清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褶皱部位,屁股每次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擦干。口腔要用凉开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2.喂奶要控制好频率和奶的冲调比例。   由于早产儿一般要进ICU,脱离母亲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出院后基本上都是人工喂养

  • 妈妈要仔细观察新生儿大便
    妈妈要仔细观察新生儿大便

      一般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大便会在出生后的12个小时内排出,如果出生后的24个小时仍然不见宝宝排出大便的话,就要及时找医生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消化道异常或畸形等问题。吃母乳的新生儿,大便多呈金黄色糊状,每天约排泄3~5次。若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到每天7~8次,就需要找找原因了。   新生儿头一次排的胎便是墨绿色糊状的,在喂养合理的情况下,一般3~4天就可能转成黄色正常大便。   新生儿大便的状态,随食物的不同和疾病而改变。仔细观察新生儿大便的性状,不仅能了解孩子消化功能的状况,而且有助于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因此,要学会分辨正常和异常的大便。   吃母乳的新生儿,大便多呈金黄色糊状,每天约排泄3~5次。若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到每天7~8次,就需要找找原因了。如果便次虽增加,但孩子一般情况好,体重也增加,就仍属正常,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吃牛奶的新生儿,大便多呈淡黄色、干燥,常引起便秘。

  • 新生儿一天的正确睡眠时间
    新生儿一天的正确睡眠时间

      人的睡眠是由大脑皮质下神经的活动来调节的,睡眠的程度有深睡眠、浅睡眠之分的,深浅交替的过程。对于新生儿来说,平均2至3个小时就会有一个深浅睡眠的交替,在交替的过程中,宝宝会出现哭闹或者不宁的现象,有的宝宝可以很快的根据自己的调整进入深睡眠,而又的宝宝就会出现惊醒的现象,通常都是伴随着大哭。那么,新生儿到底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少呢?   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候需要18-20个小时,白天、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除了吃奶、大小便外。一般的宝宝一下子睡2个小时,然后饥肠辘辘的要起来喝奶。到宝宝两个月的时候,睡眠的时间就稍微短点了,一般15-16个小时,白天的睡眠时间也相对于晚上来说少点了,即晚上睡眠时间稍微长了,白天清醒的时候长了。   如果新生儿将近傍晚的时候开始哭闹不休,爸爸妈妈不要感到吃惊,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当他安静下来的时候,宝宝往往可以睡上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觉。   新生儿

  • 宝宝可以吹空调吗?
    宝宝可以吹空调吗?

      炎热的夏天,为了让室内的温度更低更舒服,空调成了家居的必备品。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到底适不适宜吹空调呢?宝宝在吹空调的时候又有哪些应该注意的事项?专家表示,新生儿是能适当吹空调的,新生儿宝宝可以在空调房里休息、睡觉。但是空调温度宜设置在26℃以上,还要经常开窗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多给宝宝喝水。   新生儿离开母体呱呱落地,温度与湿度都相应改变,因此必须让孩子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新生儿的房间要保持凉爽、注意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室内空调温度最好调到22℃至24℃,如果是早产儿,室温要调到24℃至26℃。没有空调设备的家庭,可采用其他办法降低室温,使之接近24℃。室内最佳湿度则应保持在55%至70%。   新生儿有时体温略高并不一定是发热,比如新生儿吃奶、哭闹后,就会像成年人一样,刚做完剧烈运动全身发热,体温也会随之升高。但这种体温升高一般不会超过38℃,且孩子其他症状

  • 妈妈不宜亲吻宝宝的几种情况
    妈妈不宜亲吻宝宝的几种情况

      亲吻,是妈妈表达对宝宝爱的表现方式,而且在宝宝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的亲吻,更能让宝宝感觉安全和放松。另外,亲吻对宝宝的心智发育也是有益的,能促使宝宝的大脑调节功能进一步完善。但是,宝宝的免疫力比较弱,而大人的唾液(即口水)中可能含有病原物质,你在亲吻宝宝时,很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宝宝,尤其是当你正患有某种疾病时,小宝宝被传染的机会就更大。   患病的妈妈不要亲吻宝宝   有口腔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口腔疾病在成人中极其常见,如牙龈炎、牙髓炎、口腔粘膜溃疡、龋齿、口臭等等。由于大人不感觉特别难受,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对小宝宝来说就不行,因此,有口腔疾病的妈妈或其他亲人别亲吻宝宝,以免宝宝遭受成人口腔疾病的危害。   有感染性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当妈妈或其他亲人患有任何感染性疾病时,不论是呼吸道,胃肠道或泌尿道等感染性疾病,都应对小宝宝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其中尤以呼吸

  • 婴幼儿体检的重点是什么
    婴幼儿体检的重点是什么

      宝宝身体发育很快速,毫不夸张的说,基本上一天一个样,给婴幼儿体检主要是看宝宝是不是健康的成长,体检的重要指标是身长、体重和头围。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三项指标来判断宝宝的身体情况。   身长   婴儿在生后头3个月身长每月平均长3~3.5cm,4~6个月每月平均长2cm,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1.5cm。在1岁时约增加半个身长。小儿在1岁内生长最快,如喂养不当,耽误了生长,就不容易赶上同龄儿了。   体重   新出生的孩子的正常体重为2.5~4.0kg。生后头3个月婴儿体重增加最快,每月约增750~900g;头6个月平均每月增600g左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重500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健康婴儿的体重无论增长或减少均不应超过正常体重的10%,超过20%就是肥胖症,低于平均指标15%以上,应考虑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须尽早去医院检查。 婴幼儿体检的重点是

宝宝护理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