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帮助宝宝抗击疾病的防御机制,需要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才具备与疾病战斗的能力。然而,宝宝体内的这支精锐部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它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一、滥用抗生素 不该使用抗生素时使用、选择抗生素种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不正确,都属于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首先会杀灭体内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的存在能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从而起到防病作用。如果有益菌被大量杀灭,身体的防御功能就会下降。 ●免疫力是人体在与疾病斗争中锻炼和提高的,滥用抗生素就等于剥夺了提高免疫力的机会;同时,致病菌却得到了锻炼,导致细菌耐药,最终陷入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高级的恶性循环中。 二、过于干净 讲究卫生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度,不必过于干净,否则宝宝接触微生物的机会太少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宝宝反而容易生病。 ●家里的环境只需要干净,不必做到一尘不染,更不用样样
关于因亲子同睡而发生的悲剧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到过,这已经不只是一个两个了。最近,新闻又报道了一个90后父亲睡觉的时候压伤了自己的满月宝宝,宝宝受伤严重,父母追悔莫及。这样一个悲剧,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看看吧! 案例:90后父亲睡觉时压伤满月孩子 悲剧发生在江北区盘溪玉带苑小区,清晨一名刚出生37天的男宝宝被熟睡的爸爸翻身压得昏迷,被送去医院救治,情况十分危急。 据了解,宝宝的爸妈都是90后,平时都是自己带宝宝,因为经验少又粗心大意,这天早上妈妈将小床里的宝宝抱到自己的床上玩了一会,后来又让宝宝与疲惫、玩网游玩到深夜的爸爸同睡。清晨正好眠,熟睡的爸爸一翻身就压着宝宝而毫不知觉,直到发现时,宝宝已经被压到面色惨白,严重受伤,90后父母对此懊悔不已。 经过医生检查,医生发现宝宝右手小手指有淤青,有骨折可能;呼吸相对较快,正在进行肺炎排查,他认为如果不是肺炎可能与挤压相
刚出生的宝宝身体非常柔软,很多新妈妈在护理宝宝时总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尤其是在给宝宝穿衣服时更是手足无措,那么,给新生儿穿衣服有什么诀窍吗? 1、新生儿穿上衣步骤详解 1)首先将新生儿的小上衣平铺在床上; 2)让宝宝平躺在衣服上,妈妈一只手从袖口下方伸进去;另一只手将宝宝的一只胳膊抬起来,先向上再向外侧靠近袖子内口; 3)然后妈妈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一只手将衣袖轻轻上拉,露出宝宝的小手即可;另一只穿法也是如此。 4)最后掩好衣襟,扣好上衣的扣子或系好带子。 2、新生儿穿裤子步骤详解 1)妈妈一只手从裤腿下口伸到裤腰,然后用拉住宝宝的小脚,将裤腿套上; 2)另一只手提起裤腰,另一条腿穿法抑制;最后将裤腰向上提至合适位置即可。 3、新生儿穿连体衣步骤详解 1)将连体衣裤扣子解开,平铺在床上; 2)让新生儿宝宝平躺在衣服上;
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身边的小胖墩们也越来越多,平时父母们应该多加注意,从细节开始做起,防止家里出一个小胖胖。 六要: 1、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与孩子一起进餐,吃健康的食品。 2、要在两餐之间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健康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低脂饼干、酸奶等,减少孩子对高脂零食的欲望。 3、如果孩子有天生的好胃口,父母要接受这一点,但要控制饮食量。 4、从小鼓励孩子吃多种多样的蔬菜和水果。 5、不要给5岁以下孩子喝脂肪含量低于1%的低脂牛奶,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需要从全脂牛奶中获得更多的热量。 6、要让孩子帮忙一起做饭,如果父母总是依赖于快餐式的食物,孩子将享受不到做饭的乐趣。 六不要: 1、不要在饮料和食物里加过多的糖。 2、不要养成孩子多吃盐的习惯,也不要将盐罐放在桌上。 3、不要将整个坚果喂给5岁以下的孩子,以免发生呛噎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药是救命的良方,但同时也可能是有害的毒物。给0-2岁这个阶段的小宝宝用药,是一件必须非常慎重的事情,用药不当可是会给宝宝带来终生的伤害! 0-2岁的宝宝经常容易生病,打针吃药可真是不少啊。妈妈们有时觉得宝宝的病情不严重,就按照自己的经验给宝宝用药,这可是要不得的呀。给0-2岁这个阶段的小宝宝用药,是一件必须非常慎重的事情,因为他们身体的各个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吸收性和接受度也与大人有很大的差异,一不小心,就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用药不当的三大主要危害 1、药源性肾病 发生原因:药源性肾病的发生原因多为抗生素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使用不当。 如果是长期大剂量用药,十分容易引发儿童药源性肾病,且孩子年龄越小(0-2岁阶段),发生损伤的几率越大。 药源性肾病的症状:血
宝宝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健康体检,但是在体检的时候,有的妈妈可以会被告知,宝宝体重偏轻,很多父母就会担心宝宝会发育不良。那么,一岁宝宝体检体重偏轻该怎么办呢? 一般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kg,但出生时体重达2.5 kg就属正常;5个月体重达到6kg左右;1岁时体重平均为9kg;以后体重增加的规律为:体重(kg)=年龄×2+8。但宝宝也存在个体差异,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对待,找出正确的应对方法。 根据孩子发育的一般规律,孩子月增体重值的最低值限是:0~6月正常增长值≥600克/月;6~12月正常增长值≥300克/月。如果连续两个月中,每月增长值不足这个标准,医生便认为孩子的体重增长不足。引起体重增长不足的原因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疾病因素:婴儿4个月以后,从母体中带来的各种免疫物质及营养素(铁、锌等)已基本耗尽。因此
麻疹疫苗是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在接种麻疹疫苗的过程当中,有些小儿在接种后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很多家长担心不已。那么,宝宝打完麻疹疫苗发烧正常吗?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一般副作用很轻,个别人在接种6~10天可能出现发热、一过性散在皮疹和卡他症状等,持续不超过2天,一般不影响精神和食欲。当体温超过38.5℃,持续时间超过5天以上,或出现柯氏斑时,即认为是加重反应,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宝宝接种疫苗出现发热,多在接种后5-12天之内出现,一般在第8天左右出现,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上就要服用退烧药,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下就不用吃退烧药的,多喝开水就可以了。 接种部位出现的红肿、疼痛,持续2-3日可自行消退,个别较重者,可用75%酒精湿敷或热敷处理,不要搔抓、按摩等。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
秋季是小儿腹泻高发阶段,可以接种秋季腹泻疫苗(又称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来预防秋季腹泻。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应在5~10月,即腹泻高发季节之前接种,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为液体疫苗,直接喂服入婴儿口中即可,每年口服1次,每次3毫升。 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成分性状: 疫苗系采用轮状病毒减毒株感染新生小牛肾细胞,经培育、收获病毒液后加入时宜的甜味保护剂制成。为橙红或粉红色澄清液体。 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 主要为6个月-5岁婴幼儿。 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使用方法: 用手开启瓶盖,用吸管吸取本疫苗,直接喂于婴幼儿,用量为每人一次口服3ml,切勿用热水送服。 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适应症: 该疫苗口服免疫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禁忌症: 1、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
宝宝出生42天后就要做第一次体检了哦,新手爸妈们知道新生儿体检前需要注意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生儿体检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体检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好体检医院一般宝宝第一次体检是在生产医院或者是所在地区的妇幼保健中心,以后的每次体检去所在的社区医院就行了。所以妈妈在出院时要向医生咨询好42天体检的具体地方,以免日后手忙脚乱。 2.电话预约在给宝宝办理体检事宜前,应先查询所确定体检医院具体的上班时间。因为有的保健中心并不是每天都上班的。可以打电话询问一下,他们一般在什么时间段给宝宝进行体检。然后按照他们说的时间前往,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高峰时段去医院。其实第一次体检也并不一定要在宝宝42天时,有时特殊情况可以推迟几天。 3.带齐证件第一次带宝宝体检时,需要带的证件有:户口簿、宝宝的出生证明、爸妈的身份证、宝宝的病历本等。有的地方还需要带疫苗接种记录等。妈妈最好随时
孩子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加上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因此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必要的急救措施,下面就来看看宝宝吞食异物后该如何急救。 案例: 武汉一个2岁男孩在吃饼干时被噎住,拍打背部无效急救送医院,但因窒息时间过长而不治。男孩从送医到死亡仅40分钟。 发生意外带宝宝飞奔医院是很多父母的选择。可是,黄金急救时间只有4—6分钟,而窒息发生2分钟,宝宝大脑神经会受损。 如果宝宝不下心被卡住,一方面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帮助排除异物,恢复呼吸;另外,如果发现宝宝呼吸微弱或没有呼吸,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救助。 宝宝异物排除急救步骤 1岁以下的宝宝 1)如果能咳嗽,就让他自己咳出来。 2)如果不能咳嗽,需要用一只手托住他的颈背部,另一只手托住下巴,把婴儿翻过来,头部向下,将前臂搁在大腿上,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在婴儿背部,肩胛骨之间,拍
宝宝总是哭闹不止,家长在一旁手足无措,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阻止宝宝哭闹呢?下面跟着亲亲宝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1:用毯子把他包裹起来 大多数宝宝喜欢这种被毯子紧紧包裹的感觉,这会让他感觉好像又回到妈妈的子宫里,温暖而安全。 方法2:换个人手 妈妈哄不好,换爸爸,也许爸爸上场就管用,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换一把声音,会有不同的效果哦! 方法3:用鼻子触摸宝宝的脖子 用鼻子触摸宝宝的脖子,会把宝宝逗笑哦!这是因为宝宝会很新奇这样的感觉哦! 方法4:换一个奇怪的姿势 让宝宝脸朝下趴在你的手臂上,用你的手掌托起他的脸;左手轻轻地晃荡,右手轻轻抚摩宝宝的背。视野掉了个头,宝宝很奇怪,就忘了哭。 方法5:朝他额头吹气 直接而温柔地朝宝宝的额头连续吹气,他会立刻眨眼、深呼吸,重复几次他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哭。不过,你得肯定你没有传染病。
按摩推拿缓解打嗝 如果宝宝打嗝时闻到不消化的酸腐异味,说明是宝宝消化不好,而引发的打嗝。可轻柔按摩其腹部或喝山楂水,消食健胃通气,宝宝消化正常了,体内通气了,打嗝就会自然停止。 受凉导致的打嗝要注意保暖 如果平时宝宝没有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嗝声高亢有力而连续,很可能是宝宝受凉了,应该及时给宝宝热敷胸腹部,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冬季还可在衣被外放一个热水袋保温,慢慢的打嗝就会消失。 转移注意力 新生儿发生嗝时,为了避免宝宝产生急躁情绪,可以多拿些好玩的玩具哄哄他(她)或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转移其注意力,这样能逐渐减少打嗝的频率,慢慢打嗝会消失。 喂奶后竖抱宝宝 宝宝吃奶后放下平躺时会打嗝。这是因为新生宝宝在吸奶的时候,用力吮吸而吞入过量的空气,造成了肚子胀气现象。
每个宝宝出生以后都会做一次详细的体检以便确认宝宝的身体情况,对于早产儿来说此项体检更是必不可少,因为早产儿的身体情况比足月儿差一些。 早产儿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糖测试 可以进行有关的血糖测试,检查早产儿是否并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2)脑电图检查 部分早产儿容易发生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可以通过脑点图进行确诊; (3)CT检查 可以观察早产儿是否有颅内病变等征兆。 (4)抗原抗体的检测 (5)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血液电解质和血pH值。出现感染性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有失血、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下降;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和高磷酸血症等。 (6)胸片 检查呼吸系统是否出现异常。了解肺部情况。
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有些家长们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在出生之后,有的宝宝会有罗圈腿的现象,然而新生儿罗圈腿应该怎么办呢? 在宝宝出院之前,医生会建议家长每天给宝宝补充多少计量的维生素D滴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伊可新”等产品。42天复查以及3个月体检的时候医生也会建议宝宝家长给宝宝检测一下维生素D的含量,以确保宝宝出现佝偻病的可能。病理性的罗圈腿是因为缺钙导致骨质疏松。最终导致下肢不能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而出现腿部变型。 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新生儿宝宝缺少维生素D以及钙所引起的,那样我们就应该要引起注意补充这两种物质就可以了,一般的来说新生儿在出生之后医生也都会建议宝宝去补充钙剂的,在夏季的时候,一般我们就会利用太阳光来帮助宝宝吸收钙质,而且坚持母乳喂养也是避免佝偻病的好办法。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极易被宝宝吸收,虽然牛乳中也添加了钙的成分,但是相比较而
家长朋友们在护理自己的新生儿宝宝的时候,有很多的需要注意的方面,然而对于家长朋友们来说,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一、室温和水温 宝宝洗澡是一个技巧性的活儿,稍不注意宝宝就会因为洗澡而感冒。控制适当的室温和水温才能够让宝宝在最安全最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洗澡的过程。室温是第一步,宝宝洗澡的时候室温应该保持在26-28摄氏度,这是人体感受到最舒适的温度,水温应该保持在38-40摄氏度,比体温偏高,防止身体热量丧失。家长要注意了,尽量不要让爷爷奶奶给孩子洗澡,老人感受到的温度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手上的茧比较厚,对水温不敏感,他们准备的水常常过热或者过冷。 二、保护眼睛 妈妈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要让洗澡水进入到眼睛里面,然后去用拧干的毛巾去擦一擦眼皮就好,不要去用全湿的水,在选择洗
相对于大人来说,4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生中暑的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妈咪们需怀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呢?如果您的小朋友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 (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宝宝中暑紧急处理: 1. 立即向医疗机构求援,然后尽快让孩子的温度降低,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2.尽速移到阴凉处,除去衣物,以电扇及冷气降低环境温度。 3.你可以把他包在冷毛巾或是布里,用海棉沾凉水替他擦拭、或放进凉水(非冷水)浴盆里。 4.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
虽然夏季温度很高,但是还是阻碍不了父母们带宝宝出去游玩的心情,但是还是要做好准备,以防宝宝中暑受伤等情况。 宝宝平安度夏出游守则 1.郊游前一天保证孩子睡足 孩子听说要郊游,通常会兴奋,影响睡眠。父母要做好工作,让其安心入睡,为郊游积蓄精力。另外,郊外风较大,日照强烈,防暑保温条件较差,头晚睡好了,就可避免孩子在车上或郊外睡觉,以减少患感冒的机会。 2.着装合理 服装宽松,便于孩子活动。带一些御寒的衣服,游玩时不要穿得过多,因为容易出汗,到了山顶后,山上风较大,加上活动量减少,孩子会有冷的感觉,可拿出备好的衣服,避免一冷一热而诱发感冒。而且夏日出游最好穿浅色的衣物。 3.饮食卫生 公共场所最易传播疾病,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乱摸乱拿,接触病菌的机会多,父母最好带一壶水,既解渴又可以洗手。另外,自带孩子平时爱吃的快餐食品,尽量少在不干净的餐馆用餐
给宝宝接种疫苗是帮助宝宝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但你知道吗?在给宝宝接种疫苗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下面我们就重点来看宝宝接种疫苗后不宜做的3件事。 每一个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疫苗接种,接种的益处新爸妈们都是了解,不过,接种疫苗后,宝宝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反应症状,正常的接种处会红肿发炎、皮肤出皮疹会有瘙痒感的反应,异常的则会出现高烧、癫痫。 有的父母会很困惑,到底该不该继续让宝宝“受罪”呢?继续注射会不会让宝宝更难受呢?其实,宝宝接种任何疫苗,都会不一样的反映结果,这是因为每个宝宝的体质不相同,对接种各种疫苗的反应程度也就会不同。有些宝宝的反应程度轻微属于正常,有些宝宝的反应程度非常强烈属于非正常反应。下面就让小编详细的解析一下有关接种疫苗方面的知识。 宝宝接种疫苗后正常典型的反应 1、接种处红肿、疼痛、会有少许瘙痒感等等,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
生下宝宝后,很多医生都会建议让宝宝多晒晒太阳,那么,关于新生儿晒太阳,你有哪些疑问呢?新生儿晒太阳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新生儿晒太阳该如何选择时间?关于这些疑问,下面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新生儿能晒太阳吗? 宝宝晒太阳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效预防感冒,预防佝偻病。但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较为娇嫩,皮肤组织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很多妈妈都不敢轻易让宝宝晒太阳。 那究竟新生儿晒太阳可不可以的呢?专家解析说,一般宝宝出生3~4周后即可到户外晒太阳。尤其是对于有新生儿黄疸的宝宝来说,若黄疸不严重的话,可适当多晒太阳,有退黄的功效。 新生儿晒太阳时间 新生儿晒太阳时间尽可能地选在上午6点-7点,下午5点-6点,此时太阳光照不会太强烈。而每次晒太阳的具体时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刚开始约5~10分钟即可,之后再慢慢增加。 新生儿晒太阳注意事项
近日,一段保姆对孩子拳打脚踢,连续三脚将孩子踹下床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人们在可怜小孩的同时对保姆是气愤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保姆对孩子下此狠手? 狼保姆引发网友一片漫骂。因小孩哭闹不止,保姆居然拳打脚踢,连续三脚将其踹下床。整个监控视频还原了保姆打小孩全过程。小孩父亲称,因家里曾被小偷光顾过,他便在家里安装了4个监控摄像头,女儿的房间监控摄像头安装在墙角位置,刚好对准床,但一直没派上用场,使用了大概一年后便把它关闭了。上周,夫妻俩要去杭州,出于此前的疑虑,又把监控开了起来。居然看到保姆虐打自己小孩的这一幕。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