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怎么护理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怎么护理

    目录: 1、注意防水 2、注意观察 3、注意消毒 新生儿脐带不脱落怎么办 1、注意防水 在脐带的护理过程中,爸妈要特别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不要被尿布或者其他物品弄湿。如果发现宝宝脐带布湿了,应该立即更换,不要用脏手、脏布去摸、擦肚脐。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宝宝的脐带湿了的话,应该先用棉棒擦干,再进行护理。脐带脱落前不要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2、注意观察 脐带进行结扎后24小时之内,爸妈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出血。部分新生儿宝宝由于脐带结扎的带子变松,会有少量的渗液或者渗血。如果发现盖在脐带上的纱布被血污染或者湿透的时候,应该立即请医生重新消毒结扎。 3、注

    标签:肚脐
  • 宝宝中暑呕吐怎么办
    宝宝中暑呕吐怎么办

    宝宝中暑呕吐该怎么办呢? 如果宝宝不小心中暑了,同时还伴有呕吐的话,家长该怎么办呢?其实这个家长不用太担心,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就可以啦。 1、可以用药 可以用一下藿香正气水,或者霍香正气丸,调节一下胃肠道的症状,减轻中暑的症状。 同时还可以用十滴水、龙虎人丹、吗叮啉及风油精外擦。 2、 注意饮食 在饮食方面,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不要给孩子喝牛奶,不要吃鸡蛋,虾等等。 3、及时补充水分 给宝宝喝含盐的开水补充中暑丢失的水分吧:每天供水4-5升,里面加盐10克,相当于2个去了内胶的啤酒瓶盖的盐。平时饮食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宝宝中暑表现有哪些?

  • 新生儿脐带多久脱落正常
    新生儿脐带多久脱落正常

    目录: 新生儿脐带多久脱落正常 脐带变化时间 新生儿脐带护理建议 新生儿脐带多久脱落正常 肚脐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通道。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24~48小时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15天自行愈合。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脐窝创面血管还没有完全闭合,再加上脐凹处容易积水而不易干燥,因此,很容易滋生病菌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败血症。 脐带变化时间 (1)脐带在婴儿出生后24~48小时自然干瘪(2)出生后3~4天开始脱落3)出生后10~15天自行愈合 新生儿脐带护理建议 第一,脐带要保持干燥。 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如果不慎洗澡时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小棉棒

  • 宝宝中暑发烧怎么办
    宝宝中暑发烧怎么办

    宝宝中暑发烧怎么办? 宝宝的身体相对成人来说是比较弱的,所以如果发现宝宝中暑了,要及时的救治。那么该用到哪些办法呢?小编下面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1、勤擦拭 要立刻将他送到室内去疗养,用湿冷的毛巾敷住他的额头上面,并且给他多喝凉开水,想办法让小孩子的体温降低一点,因为小孩子的抵抗力较弱,必须要做好降温工作。 2、擦风油精 可以用一些家用酒精涂在小孩子的风池穴和太阳穴,这两个穴道是热量集中的地方,通常因此会让小孩子感到头晕目眩,不堪忍受,而酒精的沸点较低,可以迅速降温,让小孩子感到一阵淋漓畅快。 4、多喝水 中暑的小孩子由于体内水分的缺失,要多给小孩子喝白开水,多给他吃瓜果蔬菜,以此来补充水分,事实上如果我们做的合适,小孩子很快就可以康复。 5、找阴凉 把孩子放在通风

  •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目录: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新生儿脐部护理原则 新生儿脐部护理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频次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1、无论脐带是否已脱落,在任何时候均应保持脐部的清洁与干燥,出院后脐带局部不需覆盖或包裹。 2、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轻轻擦拭脐带根部及周围,每天1-2次。如果脐带无异常,不必过多使用酒精。 3、脐带脱落前,洗澡时不要将宝贝的全身浸泡在水中,洗澡后用75%的酒精擦干脐部。 4、宝贝的尿布或纸尿裤不宜高过脐部,以免脐带残端受到摩擦或者被尿便污染,排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或尿裤。 5、密切观察脐部是否有渗液或渗血,一旦发现异常征象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 新生儿脐部护理原则

    标签:肚脐
  • 小孩子被小孩子咬了需打针吗
    小孩子被小孩子咬了需打针吗

    1、如果没有出血就不用处理,过2天就会好的,一般不会有事的。 2、如果出血了,就进行一般的外伤处理消毒。 3、一般是不需要打针的,给孩子抹一些消毒水,尽早消毒清创,或者创可贴也可以。 4、如果伤口较深、伤口大的话,是需要口服抗生素消炎防止感染的,注意定期换药,避免伤口感染,局部不能着水,期间清淡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5、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给孩子打一针破伤风针。 6、如果咬人的孩子有传染病的话,就必须及时就医。

    标签:意外伤害
  • 怎样喂养婴儿
    怎样喂养婴儿

    目录: 新生儿喂养方法 新生儿如何喂养 新生儿奶粉量怎么安排 新生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喂养方法 多数专家建议,宝宝饿时就喂,每次以喂饱为宜。 新生儿的胃小,所以饿得快,大约每2个小时就得喂一次奶,有的宝宝则饿得更快。在开始时,妈妈每次给宝宝喂奶需要花费10到15分钟,以后时间会缩短一些。用奶粉喂养的宝宝,一次食量大约为50至85毫升。 宝宝吃饱的标志是心满意足,无意再吃了。正常情况下,他应该一天用6至10块尿布,而且睡眠稳定,体重逐步增加。如果宝宝食欲不振,总是吐奶,或者大小便不正常,就要及时就诊检查了。 随着宝宝的食量日渐增大,妈妈也应该多补充营养。宝宝吃奶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但也有突然要求吃奶的情况,这时也应该及时予以满足,不要拒

  • 预防针自费的和免费的区别
    预防针自费的和免费的区别

    预防针自费的和免费的区别 我国防疫部门把疫苗分成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常用的第二类疫苗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疫苗(23价多糖疫苗、7价结合疫苗)、狂犬病疫苗、流脑A+C群结合疫苗、流脑A+C+Y+W135群多糖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Hib联合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霍乱疫苗等,可以预防流感、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侵袭性疾病(肺炎、脑膜炎等)、婴儿腹泻、伤寒、副伤寒、霍乱等疾病。 两类疫苗是相对的,不会绝对不变。由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疫苗的供应等多种原因,第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第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第二类疫苗对第一类疫苗是重要补充,因为有些第

    标签:疫苗
  • 自费疫苗有哪些必须打
    自费疫苗有哪些必须打

    目录: 1、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2、百白破 3、流脑A+C群 4、乙脑活苗 5、轮状病毒 6、麻风腮 7、流感 8、甲肝 9、23价肺炎 10、霍乱 11、水痘 1、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价格:160元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2、4、6月接种,1岁加强 建议:2岁下宝宝根据条件打。 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建议体质较弱的宝宝接种。

  • 宝宝拉绿屎怎么办
    宝宝拉绿屎怎么办

    宝宝拉绿屎怎么办? 宝宝拉绿色大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都会很快恢复正常。但如果妈妈还是不放心,建议先带宝宝到医院对大便进行化验。如果是以下情况导致的宝宝拉绿色大便,可以对症处理: 1、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 如果宝宝拉绿色大便,且有明显臭味,是消化不良的表现。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 2、减少或停止喂食淀粉类的食物 如果大便同时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须减少或停止喂食淀粉类的食物,例如土豆之类的菜。 3、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 如果大便外观如奶油状,则显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例如花生、豆制品等。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4、补充益菌 治疗婴儿拉绿便消化不良的另一个方法是吃些妈咪爱、合生元之类的有益菌(不是药),能改善婴儿肠道有

    标签:拉绿屎
  • 两个月的宝宝拉绿屎怎么回事
    两个月的宝宝拉绿屎怎么回事

    两个月的宝宝拉绿屎怎么回事? 有些宝妈可能会发现自己家的宝宝拉绿屎,很想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现在小编来为大家解释,绿便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宝宝饥饿性绿便 宝宝饥饿性绿便就是宝宝没有吃饱,所以便便是绿色的。一般粪便量少,黏液多。 2、铁质物质吃的多 宝宝是吃奶粉的话有可能是宝宝还小,各器官还没有发育好对奶粉中的铁还未真正完全能够吸收,不能吸收时候就会通过排便导出成绿便。 主要是吃配方奶的宝宝,如果胃肠消化不太好的话,会拉绿色便便。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 3、季节变更 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小肚子不能着凉,着凉了就会拉绿便.大便次数多而量较少,又多呈绿色粘液状. 4、宝妈的饮食 如果自己吃了太过油腻的东西宝宝也会拉绿便。 5、消化

    标签:拉绿屎
  • 两个月的宝宝可以竖着抱吗
    两个月的宝宝可以竖着抱吗

    两个月的宝宝可以竖着抱吗 尽量不要竖着抱。 原因: 1、两个月的宝宝脊柱还不太硬朗所以竖抱的时间最好不要太长,而且家长一定要掌握好抱的姿势,以免伤害到宝宝的身体,影响到他的发育。 2、一般宝宝4个月以前建议尽量不要长时间竖着抱,如果宝宝哭闹,喜欢要人竖着抱,也最好用手或胳膊帮助宝宝支撑一下 3、2个月的宝宝还太小,长时间竖着抱对宝宝脊柱的发育不好,但经常短时间竖着抱,有利于锻炼宝宝脊椎,所以经常竖着抱的宝宝抬头会比较早,看起来也比较硬棒。 宝宝竖抱的方法 竖抱的姿势是很多宝宝都非常喜欢的,也是喂奶后习惯的抱法,因为妈妈们在给宝宝拍嗝时通常就是采用这种姿势。用这种姿势来抱宝宝要注意的就是手在头部、背部和屁股的位置。 1、坐着竖抱的方法 喂奶以后,妈妈可以坐着不

  • 从宝宝睡觉姿势看性格 你家宝宝是哪种呢
    从宝宝睡觉姿势看性格 你家宝宝是哪种呢

    宝宝的睡觉姿势有哪几种呢?每一种的性格特点都不同哦,你家的宝宝是怎样睡的呢? 宝宝睡姿的种类: 1、宝宝蜷着睡 睡姿:侧卧,小手小腿蜷成一个团,类似胎儿在母亲身体中的姿势 性格特点:采取此睡姿的宝宝外表强悍但内心敏感,初识陌生人时可能会害羞,但很快就会恢复自在。 一般来说,这种睡姿的宝宝多是缺乏安全感,比较软弱,他们独立意识不强,对某一熟悉的人物或环境总是有着极强的依赖心理,比较感性,逻辑思维稍差,困难面前大多习惯逃避。 2、宝宝趴着睡 睡姿:面朝下趴着睡,脸转向一侧,两手放在枕头旁边。 性格特点:采取这类睡姿的宝宝多半喜欢热闹,胆子大,实际脸皮很薄,自尊心很强。 他们不喜欢被人批评,自我保护意识强,在和人交往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性格比较内向,甚至

    标签:睡觉
  • 宝宝能不能把尿
    宝宝能不能把尿

    目录: 宝宝不让把尿怎么办 如何给宝宝把尿 把尿的具体方法 宝宝不让把尿怎么办 1、因势诱导法 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实施把尿动作。如果在室外把尿,可以让宝宝看些花花绿绿的灯或者其他感兴趣的东西,然后摆出撒尿造型;在家里的话,则可以将宝宝抱到马桶旁,直接尿进马桶,让他边尿边看。 2、立式洒尿法 这个办法主要适用于室外活动时,大人由坐着把尿改为抱着宝宝站着把。立式的好处在于不容易使宝宝察觉是在把尿。 3、喂水引导法 好不容易做好准备工作要进行把尿了,宝宝却没有尿或不尿,急人呐!这时,妈妈们可以运用“将欲尿之,必先喂之”的方法,就是在把尿的同时给宝宝喝水。这招在实战中还真挺管用的。 如何给宝宝把尿

  • 宝宝把尿到底好不好
    宝宝把尿到底好不好

    目录: 给宝宝把尿有必要吗 给宝宝把尿的好处 给宝宝把尿的危害 给宝宝把尿有必要吗 如果妈妈给宝宝把尿的目的是,少用一些纸尿裤,或是少洗一些尿布,那把尿很有意义。而且把尿还能为以后宝宝自己大小便奠定基础。但是如果想通过把尿让宝宝很早就学会控制大小便,从来都不尿裤子,那成功的几率不会很大。 人之所以可以自主排尿,是因为膀胱积存的尿液满了,就会发出需要排尿的信号,这个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大脑负责这个部分的中枢就会下达打开尿道括约肌的信号,信号到达,括约肌放松,完成一次排尿。 宝宝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1岁以前,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宝宝,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宝宝

  •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

    目录: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 给宝宝把尿最好时间 给宝宝把尿注意事项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 当宝宝超过三个月之后就可以给宝宝把尿了。 当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宝宝颈椎的肌肉已经有力了,可以自主抬头。这时候妈妈给宝宝把尿,那么宝宝头部也不会耷拉下来的弄伤颈椎。因此,如果是给宝宝把尿,等宝宝超过三个月就可以的。双手抓住宝宝的大腿,让宝宝的身子和头部靠在你的身体上,这样就可以把尿了。 妈妈可以在白天可以锻炼把大小便的习惯。首先妈妈要观察宝宝本身的排便刺激反应,一般排便时会有脸部发红、皱眉、眼睛凝视、腿扭动等,应立即拿便盆,发出“嗯、嗯”或者“嘘、嘘"的声音,诱导排便。注意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排不出来,可以过一会儿再把,坚持下来就会习惯的。如果是到冬天和晚上,冬天太冷,晚上睡觉时间长,妈妈可以给宝宝适

  • 两个月宝宝吃奶哭闹有原因
    两个月宝宝吃奶哭闹有原因

    两个月的宝宝还很小,如果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哭闹,那一定是又不舒服的地方,家长们要及时的检查原因想好对策哦。 母乳宝宝为什么一吃奶就哭? 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母乳量是不是足够了 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吃奶量,可以按照宝宝每天每公斤体重100~120毫升来执行,家长可以很好的掌握,但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吃多少奶,是不是吃饱了,妈妈往往心中没数。 通常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宝宝是不是吃饱了: (1)、宝宝体重是否有增加,是不是在2个月宝宝的标准体重正常值之内; (2)、宝宝吃完奶后能不能安静地睡上两到三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 (3)、宝宝大便是不是呈正常的黄色软膏状,还是绿色的; (4)、宝宝吃母乳的时间有没有在30分钟以上,一般的喂奶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吃的时间太长

  • 宝宝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
    宝宝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

    目录: 1、宝宝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 2、宝宝罗圈腿的危害 3、宝宝罗圈腿的注意事项 4、罗圈腿遗传吗? 有些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走路早了会变成罗圈腿,那么这种说法是不是正确的呢?小孩子形成罗圈腿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 1、 缺钙所致 婴幼儿O型腿常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所致。如不及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钙,因钙盐不足,骨骺增生的软骨不能正常地骨化,原有的骨质又出现脱钙和吸收,因而骨质软化,不能耐受重力作用,加之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遂发生小腿骨的弯曲变形,造成O型腿。 2、营养不良所致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如在身体发育时期由

    标签:罗圈腿
  • 怎么预防宝宝罗圈腿
    怎么预防宝宝罗圈腿

    目录: 1、怎么预防宝宝罗圈腿? 2、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罗圈腿? 3、医生会采取什么方法治疗罗圈腿? 怎么预防宝宝罗圈腿? o型腿的人,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胫骨平台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所以家长要及时的纠正宝宝。 1、夹紧动作 要时时记得让孩子伸直双腿用力夹紧双膝,一天3-5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这样就能矫正腿型。 2、八步矫正 向后迈步走,注意要脚跟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八步。 3、蹲起矫正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稍内扣,膝关节内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不需要完全蹲下去即可。20次一组,每天做2~4组。坚持一个

    标签:罗圈腿
  • 宝宝罗圈腿怎么办 家长要注意了
    宝宝罗圈腿怎么办 家长要注意了

    宝宝罗圈腿怎么矫正? 1.按摩法 根据孩子膝关节畸形的方向,两手分别抓住大腿和小腿,两个拇指顶在膝关节凸起侧,双手稍用力 按畸形相反的方向按揉膝关节及附近的肌肉和肌腱,使关节两侧韧带松弛,关节位置松动。 每天按摩3~5 次。 2.夹板固定 最好在晚上孩子入睡后实施。选择一块与孩子膝盖宽度相仿、长度可以包括足部至大腿中部以上的木板,外面先包裹上一层软布,以防压伤。 根据孩子膝关节畸形的方向,将膝关节架空,如孩子是O 形腿,就将夹板置于腿内侧。 先用绷带固定足部和膝盖上方,然后逐渐用力将膝盖固定在夹板上,开始时不可太紧,要让孩子有个适应过程。 3.罗圈腿矫正操 a.8步矫正法:向后迈步走,注意矫正宝宝走路的姿势,要让脚跟先着地,

    标签:罗圈腿

宝宝护理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