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牙晚,妈妈莫着急 很多年轻的妈妈担心自己宝宝出牙晚,看着身边小姐妹的宝宝跟自己宝宝年龄相仿都已经出了小小的乳牙,但是自己宝宝迟迟没有端倪,这是不是不正常? 其实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的,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乳牙成长时期也是不尽相同的,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小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到10个月之间会出乳牙,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小的乳牙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家长只要随时观察小宝宝出乳牙的情况就可以了,它也是衡量宝宝健康的重要标准。妈妈们不要操之过急,只要是在十个月内长出乳牙的大多数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宝宝在一岁了还没有长牙齿,那就要引起重视了,赶快去医院查一查是否身体有恙,一般来说,孩子出牙延缓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像是缺钙,佝偻病,维生素D补充不足等,其中缺钙是最常见的原因。 牙齿的发育离不开钙质的补充,孩子
虽然家长目前对于婴儿游泳的好处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根据了解发现,不少家长对于婴儿游泳的好处并不是很清楚。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宝宝不必过早接触婴儿游泳,其实不然,婴儿游泳的这几个好处,越早知道对宝宝越有利。 帮助宝宝黄疸早消退 婴儿游泳不仅能促进宝宝肠胃蠕动,提高宝宝消化和吸收能力,还能够促使胎便早排出,生理性黄疸早消退,营养早吸收,生理性体重下降早恢复。可以有效帮助宝宝尽快消退生理性黄疸。 提高宝宝环境适应能力 婴儿游泳延续了宝宝在母体羊水中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身心发育,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还能让宝宝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减轻或消除其悲伤和厌恶情绪,提高宝宝环境适应能力。 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宝宝在水中不断的大运动,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而肌肉的活动又反过来刺激大脑
你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吗?还是奶粉喂养呢?还是说两种混合喂养的呢?那么母乳和奶粉要怎么混合喂? 当妈的自然都想纯母乳喂养,但是宝宝出生前几个月,母乳不足时,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这时就需要奶粉的补充。等宝宝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需求,也需要母乳以外的营养来补充。 因此,妈妈们很有必要了解混合喂养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少奶妈妈。混合喂养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代授法,另一种是补授法。 代授法就是母乳和奶粉完全分开,一次完全母乳,一次完全奶粉,交替进行;补授法则是每一次喂养都是先喂母乳,母乳不够时,再补充奶粉。 妈妈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混合喂养的方式,一般来说建议6个月内的宝宝采取补授法,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不利于宝宝消化,因此妈妈们喂完奶后记得给宝宝拍嗝,每天给宝宝做一下腹部按摩。 而代授法减少了宝宝对妈妈乳房的吸
宝宝体质与成人不同,他们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中医称之为"纯阳之体"。在正常状态下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一旦有外部原因打破了这种平衡,就容易导致内热上火。今天来彻底了解有关宝宝上火的各方面知识。 一、宝宝上火的原因 1、内因:宝宝生理特征易上火。 中医认为宝宝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2、外因:饮食及环境引起的上火。 a.饮食因素: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 b.环境引起上火:如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二、宝宝上火的种类
家长们都喜欢给宝宝喂食一些美味的食物,可是宝宝还小,并不是么个食物都能好好地吸收的。那么宝宝消化不良,都是食物惹的“祸”吗? 人常说,“这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每一个降临的“天使宝宝”,都承载着父母长辈太多的爱与呵护。 无论是吃奶的小宝宝,还是已经开始接触辅食的大宝宝,家长都非常关心“小天使”的饮食问题,有机食物、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纯天然…… 可是,慢慢的家长们开始为孩子吃东西而“头疼”了。是爱的太深?还是美食惹的“祸”? "我家宝宝胃口一直很好,喂啥吃啥,可最近这几天却不知道怎么了,宝宝的食欲变得很差了,真担心是不是肠胃不好。" "我家宝宝的便便特别臭,总是看到很多泡沫,还能看到一些食物的残渣,这是不消化吗?" "我家宝宝吃完奶吐奶,呕吐物有酸味儿,有问题吗?需要吃点什么药吗?"
1、让新生儿竖直坐 这个行为应该是绝对禁止的,新生儿的脊柱很脆弱,强行竖直会导致脊柱弯曲变形,3个月大的婴儿才能垂直竖立。 2、给宝宝做瑜伽或武术 不仅会对婴儿的骨骼造成危害,还可能导致婴儿脑出血或是视网膜问题。 3、冬天给宝宝洗冷水澡 宝宝身体抵抗力差,如果用冷水直接冲洗,容易造成娃娃感冒生病。 4、摇晃婴儿 为了哄睡,很多大人喜欢摇晃宝宝,其实宝宝是被你们摇晕的。摇晃,不仅容易损害到他们颈部的肌肉和韧带,严重的话甚至会扭伤宝宝的颈部。而且宝宝脑内组织如"豆腐"般脆弱,过度频繁摇晃导致脑出血。 5、绑腿 老一辈的认为宝宝双腿弯曲,需要通过绑腿来纠正。采取捆绑式的绑腿,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稳定,容易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 6、
睡觉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拥有一个优质的睡觉不仅解压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好的睡觉对孩子同样重要,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高发育还有利益孩子的智力发展。但是,如果宝宝平常是以这样的方式入睡,宝宝的健康会有问题。 吓唬宝宝睡 很多妈妈为了让宝宝尽快入睡,就会采用吓唬宝宝的方式,例如:你再不睡觉,大灰狼会把你吃了等等。但这样的方式会让宝宝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孩子根本睡不安稳。而且宝宝在恐吓后入睡,就算睡着了可能也会做恶梦,让孩子的睡眠质量大大降低。 宝宝晚睡 现在的夫妻们都有晚睡的习惯,在爸妈的影响下宝宝也会在无形中养成晚睡的习惯。可是,夜里22~24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如果孩子错过这个点睡觉,不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也会造成孩子的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白天正常的学习。 开夜灯睡
小孩子不爱吃饭,挑食,这可是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当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下面就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首先我们要弄清孩子是否真的是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弄清楚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如果孩子确实属于厌食,我们首先需查明厌食的原因,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铁、缺锌。因原发病引起的厌食,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其次,饮食要规律,定时进餐,保证饮食卫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定时排便;营养要全面,多吃粗粮杂粮和水果蔬菜;节制零食和甜食,少喝饮料。 再次,家长应该避免“追喂”等过分关注孩子进食的行为;当孩子故意拒食时,不能迁就,如一、两顿不吃,家长也不要担心,这说明孩子摄入的能量已经够了,到一定的时间孩子自然会要求进食;绝不能以满足要求作为让孩子进食的条件。
大多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揪心的就是孩子生病的话题。孩子动不动就生病怎么办?厌食偏食怎么办?不长个儿怎么办?怎样做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如果用正确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提高免疫力,西医有西医的办法,中医有中医的传统,让我们看看传统中有哪些原则。 1、孩子少生病,体质是关键孩子先天的体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生的基础,要想有一个少生病的孩子,父母在孕育孩子的时候就是关键时期。在最佳生育年龄孕育孩子,重视婚前体检孕中产检是关键。适婚男女一定要重视婚前检查,更要注意孕期的产检,因为有2500种以上的疾病与遗传有关。这是优生的重要前提。 我们一定要做到无病而婚,病愈再育。要重视养胎护胎,孕期要心情愉快,寒温调摄,营养均衡,劳逸结合,有病早治,谨慎用药,避免外伤,防止感染。给宝宝一个先天的棒棒的体格才是硬道理! 2、要想孩子安,保证三分饥和寒初为父母的喜悦,以及面对育
已经听过无数妈妈吐槽,明明每天都给宝宝刷牙,为什么还是蛀牙了?!不得不承认,CC他们这代小朋友的牙齿问题提前了很多年。想想咱们小的时候,爹妈也没逼着刷,也没见着几个三两岁就蛀牙的。 可是到了他们这代人,真的是“世风日下”啊。 我身边的小朋友,到了3岁,没有一点牙齿问题的才是稀罕的。 从前只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偶尔给C爸发来孩子蛀牙的照片,让他帮忙联系牙医。 最近CC一上幼儿园我才发现,孩子们的牙齿情况居然比想象中还糟糕,幼儿园入园体检,结果儿童龋齿率极高,个别班级龋齿率高达54%。 CC班上有个小同学居然已经满口黑牙,这画面,从前C妈只在给文章配图找照片时在网上见过。 小同学的妈妈当下赶紧给大家解释,说孩子不配合,每次就拿把牙刷糊弄两下就过去了,家里老人也总说,乳牙没什么,早晚也是要换,最后的结果就是满口都黑了。
夏天,妈妈圈里突然被手足口病刷屏了——“某幼儿园因疑似出现手足口患儿休园2周”、“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接触手足口患儿得病”…… 孩子上个幼儿园、去个游乐场、出去和小朋友玩一下都能感染手足口?顿时感觉哪里都不安全了。 这可怎么办?总不能把孩子关在家不出门吧?有没有预防方法呢?又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感染手足口呢? 症状:手足口病长啥样?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潜伏期为2-10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患病的宝宝会出现发烧的症状,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和普通感冒很像。然后,宝宝的口腔、手心、脚心和臀部会出现皮疹或疱疹。但好在大部分患病宝宝的症状都很轻微,一周左右就会自愈。 病因: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
拯救一吃药就哭的娃,竟是5毫升+糖水的核心技术!大多数药都很苦很难吃,每次喂药,看见宝宝挣扎又极力抗拒的样子,小嘴不停噗噗噗使劲儿往外吐,真的很心疼! 强行灌药,会酿成悲剧的! 拿甜甜的果汁冲服药物行吗?骗骗娃喝了再说…… 教我点儿喂药的小办法吧,ok? 你看干货文章,娃听哄睡故事 戳左边的绿色按钮就可以听啦 1 强行灌药,是这样产生悲剧的: 小孩子吃药,几乎都是被动的,配合性很差,直接导致剧烈的哭闹。 心烦意乱的家长容易失去理智,强行灌药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小朋友对服药彻底产生恐惧心理! 除了恐惧,还有呛咳风险 小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咽部神经与肌肉运动不协调,啥意思?人家吞咽功能还没发育好呢。强行灌药,会使本来
应对宝宝腹泻是宝爸妈们带娃的必经之路,尤其秋季腹泻更让人头痛! 万一我们稀里糊涂给宝宝硬换了奶粉,让娃又连续拉稀好几天,甚至到了补盐液的地步,只能干着急! 谁家娃拉谁知道啊······我们只有正确辨别和应对,才能让孩子遭遇秋季腹泻时少遭罪 ! 腹泻最怕误判 腹泻一般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但腹泻不只是便便稀! ①看性状:便便突然变得又稀又软。 ②看频率:便便次数比平时多2-3倍。 注意:只有①+②同时出现,才可以说宝宝腹泻了! 也就是说,宝宝便便稀软,但次数和平时差不多,就不是腹泻;次数增多,但便便性状没有稀软,也不是腹泻! 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中高发,一岁以内的宝宝多见。 原因不同,便便性状、次数不同 稀
一到换季,就常听到身边的宝妈说自家宝宝又感冒了,上一次宝宝领取的感冒、发烧、鼻塞、咳嗽……还没断根,这次又来了。宝宝反复感冒、咳嗽,到底是什么原因?怎样预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一、注意营养的补充 其实,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就可以让宝宝吃的健康又营养,我们一直提倡母乳喂养,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能够保护宝宝免受病毒、细菌伤害,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宝宝免疫力。 而且,宝妈要注意,在断奶不要太过着急,通过添加适当辅食,慢慢让宝宝适应, 一日三餐一定要吃好,营养配比要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另外,宝妈们需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能量及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的摄入,保证宝宝的营养。 如果宝妈奶水不足,或是给宝宝断奶,就要给宝宝选择一款营养比较丰富的奶粉,像优博瑞慕奶粉,我家宝宝喝的就是这款,乳清蛋白含量高,里面富含乳铁蛋白和免疫球
那晚两夫妻刚关灯躺下,隔壁房间儿子跑来咚咚咚地敲门,妈妈问你要干什么,孩子一会说他的小蚂蚁爬进妈妈房间,一会又说他的超人玩具在妈妈房间里……爸爸朝门外叫:“你那点小心思唬谁呢?赶紧回去睡,要不然打你屁股。”孩子回去了,夫妻俩一夜安睡。 第二天一早,打开房门,竟然看到儿子正蜷缩在爸妈的房间门口睡得正酣,原来他自己半夜从房间拖来了小席子、小枕头、小被子……妈妈立刻哭得稀里哗啦,爸爸眼睛也湿润了,到底是父母太狠心,还是孩子太聪明了?开始了差不多半星期的分床计划以失败告终! 我想没有哪个父母能受得了这样的场景。 小小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天性。 当孩子看不到父母,就会哭泣。 当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就会哭泣。 就算不哭不闹,内心也是紧绷绷的。 千万不能简单地说不分房睡就会导致孩子以后不独立,因为人
我的孩子6个月,连着两天都没有好好吃奶了。每次吃奶都是吃吃停停,玩心太大,吃奶已经不像原来那样迫切了。今天我给他量了体重,发现孩子每天还在长体重,虽然还是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偏低了不少。请教张奶奶应该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不爱吃奶了,这么大的孩子考虑是否处于生理性厌奶期阶段? 一般孩子在5~6个月可能出现生理性厌奶,这是因为孩子已经添加了泥糊样的食品,食品的多样化和不同的味道可能比配方奶更有吸引力,而且这么大的孩子好奇心强,对外界的一切都感兴趣,任何的一点声音和物体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因此他对吃奶就不那么感兴趣了。对于这个月龄的孩子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他可能要出上牙(上切牙),孩子处于生理性厌奶期阶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精神很好,没有其它任何病理的表现。 生理性厌奶怎么办? 一般生理性厌奶不会超过20天~1个月,
孩子受鼻炎困扰该怎么办?即使是大人也受不了,小编也是一名老鼻炎患者,一到换季就苦不堪言,下面看看如何缓解宝宝鼻炎? 所谓鼻炎,就是邪气与正气在鼻子那里不断地斗争,是人体力图排出邪气的一种努力,打喷嚏、流清鼻涕都是排邪气的一种反应。 对于急性鼻炎,我主张孩子感冒过后,在鼻子的声音还重浊,还有鼻塞,甚至睡觉都开始打鼾的时候,一定要往外继续清一清邪气,把它彻底清干净,这个时候,因为是外感带来的急性鼻炎,所以比较容易调理。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个漱口的,或者滴鼻子的方法。 急性鼻炎清理方 配方: 辛夷3克、白芷3克、荆芥3克、金银花3克或6克、连翘6克、桔梗3克、甘草3克。(这是5岁以下孩子的量,5岁以上的孩子,量增加一倍。) 做法: 用这些药材熬水,放入一杯水,先将药物浸泡二十分钟,然后大火开锅,开锅后五分钟即可。漱口或者
很多新手父母,看到自己的小宝贝出生了,孩子那么娇小,那么柔弱,软软的,都不敢下手,生怕碰坏了孩子,在护理中遇到很多咨询的爸爸妈妈,医生也告诉他们怎么做了,可是他们还是不怎么敢动宝宝。 但是有些家里有老人或者其他看护者就还是敢动的,只是看到他们动的地方,就很让儿科医生“上火”,真是那种“越不让动就越动,越让动越不敢动”的赶脚。所以,我们总结了一些新生宝宝常遇到的问题,和宝爸宝妈们聊一下到底哪些“敢动”,哪些“不敢动”。 01脐带消毒 在脐带没有完全脱落之前,我们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脐带的护理。宝宝出院前,我们都会宣传如何进行脐带护理,可是看着那曾经和妈妈有着血脉相连的小东东,竟然妈妈们都不敢下手。这个是最麻烦的,我们看到家长咨询的时候,很多都已经化脓了,甚至有些宝宝因为这个还要住院。新生宝宝出院时很多都还带着脐带夹,我们最强调的就是脐带的消毒。
很多浙江人都使用中药香囊防治手足口病。香囊选用了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上乘中药配制的具有芳香化浊辟秽、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儿童只需每天佩戴在前胸(尽量离鼻口近点),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就行了。每半月换一包。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王笑鸣告诉记者,挂香囊只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之一,尤其没有手足口病接触史的儿童。挂香囊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端午节,南方人就开始挂香囊,吃粽子,挂艾叶。其实这就是治未病的一种方法。浙江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导方案还列出了其他方法,比如用藿香、艾叶等中药加入到敞开的容器里,每天加热熏蒸房间30分钟,或直接买1支艾条焚熏房间10至15分钟;用白菊花、金银花、生甘草等沸水冲泡再加点冰糖当茶喝,用薏米仁、扁豆、绿豆煮粥食用等。
宝宝上火有哪些症状?宝妈如何识别宝宝上火了?别再以为宝宝上火了,宝妈先搞清这些,这五种情况千万不要给宝宝乱喝药! 妈妈们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件,宝宝突然会出现很浓重的口气,妈妈们第一时间肯定就会想到天气太过干燥,所以宝宝可能是出现了上火反应。尤其是到了冬天,上火就成为了宝宝各种问题的罪魁祸首,便秘、口气、眼屎多、流鼻血、小便黄、口舌生疮等,爸爸妈妈会在第一时间就想到这是宝宝上火了。 这时候经验老道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各种独门秘籍,给宝宝喝下火汤、凉茶、七星茶等等“神药”,还会自信满满的说宝宝喝上几天绝对就会好了,这个时候,初为人母初为任父的宝爸宝妈,肯定也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尝试各种方式。但是事情真的就像爸爸妈妈想的那样是上火了么? 这个时候的宝宝其实不一定是出现了所谓的上火,而是宝宝的身体出现了一定的异样,只要找出问题所在,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