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虽然只有两个月,却让孩子们热泪盈眶地翘首期盼了一整年。因为在暑假,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睡到自然醒,可以昏天暗地地玩,在游戏里厮杀,在动漫里神游,可以怡然自得地吹着凉凉的空调,吃着冰镇的西瓜……只是想想就已经觉得很爽了! 孩子们辛苦了一个学期,确实应该好好放松放松,不过,万事都要有度。家长们一定要警惕,千万不要让孩子虚度暑假,不然,等新学期开学,才发现,当自家孩子没心没肺地傻乐了一个暑假的时候,别人家的早就在暑假悄悄变了形;本来还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不小心被人家甩了十万八千里远,只能悔不当初。 所以,今天就和家长朋友们聊聊暑假那些事儿。 开一个小会议 在暑假即将到来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举行一次有仪式感的小会议。 大家先一起回首并总结过去一学期的美好与不足,让孩子不要以为放了暑假就可以心安理得,任何过失都可以既往不咎。接
我有个3岁的小侄子,家里把他教养的彬彬有礼,带出去谁都要夸一声好孩子。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总是很不开心,甚至连下楼玩都不怎么愿意了,要知道他以前是最喜欢出去玩耍的,我就觉得很不对劲,就直接问他这是怎么了。我的小侄子跟我讲,楼下有一个小朋友总是要借他的玩具玩,但是玩具借给他就不会还回来,小侄子很爱惜自己的玩具,不想再借给他了。 我跟他讲,下次他再借你玩具,你直接拒绝他就好了,我可爱的小侄子说,妈妈说好孩子要做到分享,我拒绝了他,还是个好孩子吗?我回答说,当然啦,分享应当是你自愿的,如果你并不自愿,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拒绝。 我相信我小侄子遇见的事情很多家庭都遇见过,我们在教育孩子分享,善良,礼貌的时候,却总是忘记告诉孩子界限以及拒绝。要不然我们宝贝的孩子就像是“软柿子”,只会任人拿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家长们可别不当回事。 会让孩子养成懦弱
爱孩子,他很快没有规矩,管孩子,他很快感觉到父母不爱他。怎么办?一爱就乱,一管就死! 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规则。这就是这几次家长会交流的一个重点—— 替代惩罚的方法。 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那么,大家都认可的选择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这里要告诉您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供您参考。 一 对于惩罚的认识 1、 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
孩子学习东西很有效率,首先要有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这东西,孩子到底怎么才能有? 说孩子到学习,很多爸妈都是一脑门官司:“我孩子就是不喜欢学习,一写起作业来,就鸡飞狗跳,玩起手机来,倒是废寝忘食。” “小孩子就得大人看着学,学习这件事本来就是痛苦的,你不逼他,他就永远不想学”。 但,学习真的是痛苦的事,孩子学习真的就得大人逼着吗? 不可思议的“心流”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心流理论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对此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30年前,他完成了一本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著作《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事后你们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工作
在中国文化里,对“穷”好像特别的宽容。古诗词里,“穷”往往是高贵的品格和气节的体现。即便经济发达如今天,依然有“穷养儿”这样的育儿观念,“穷人孩子早当家”也依然被当作一个信条。 然而,很多父母似乎都误会了“穷养”的意义,以“穷养”为名,实际做的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蠢事。在很多家长的心里,穷养,是这么个意思: ①把“穷”挂嘴边,来作为激励孩子的方式,比如“咱们家这么穷,你可要出息啊”。②以“穷”“小孩子不能攀比”等理由,扼杀孩子合理的需求。 ③以“穷养”为名十分苛刻的控制着孩子的花销,自己却大手大脚。 对很多信奉“穷养”的家庭来说,“穷养”只是给了他们可以减少在孩子身上投资的一个借口。如此穷养会造成什么后果,我想,最严重的莫过于是“穷”了孩子的自尊。 我曾经的一个男同学讲了自己的经历。一年暑假,他在家附近遇到同班的两个女孩子,他们一起交谈
昨天去幼儿园接女儿,遇到同来接孩子的涛涛奶奶,手里拉着小推车,我好奇的问:“阿姨,你接完涛涛还要去买菜吗?”阿姨摇摇头说:“不是,涛涛不愿意走路,昨天让我背着回家,今天拿车拉着他回,背不动了。” 我接着说了句:“您都70几岁高龄,拉车也吃不消呀。” 阿姨笑笑没说话。 女儿和涛涛同班,年龄相仿快5岁了,个子都长得很高,1.2米,有时我抱着女儿走上几步都累得抱不住,只好把她放下来说:“囡囡我们手拉手走,妈妈累了。”记忆中,女儿每次都是很善解人意的点头同意,从没让我为难。 说到这,想起来接女儿放学,是有几次看到涛涛向奶奶耍赖要买路边零食,奶奶说不卫生拒绝时,涛涛就会象我们在书上看到的情景,瞬间躺在地上开始打滚、哭闹,甚至有时会撕扯奶奶衣服,这时涛涛奶奶往往就妥协了...... 我心清楚,这种隔代亲的育儿行为,对孩子没有好处。因为,我也经历过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也是要具备智慧、讲究方法的,只有拥有智慧,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 方法具体了才好用,可是越具体的方法适应的范围越窄。只企求具体的方法而不追求对教育更深的理解往往徒劳无功,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比刷盘子更需要灵活运用。缺乏对教育基本的理解,告诉他们如何做也是无用的。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智慧一 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不管做什么首先要自信,自信心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家长想帮孩子重拾自信,试试给她当“配角”。 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灵小犀一度很喜欢玩上课的游戏。 她安排外公、外婆、爸爸和我笔直地坐成一排,又顺手拿了一本书,然后开始给我们上课。 “课堂”上,她一脸严肃地开始点名,被点到名字的人需要大声喊“到”,否则,就会被她罚站—— “没吃饭吗?有气无力的,到一边站着去!” 很不幸,点名时,我因为有点小分心,被她逮个正着,直接挨了一顿呵斥。 这语气……嗯,浑然天成。 那段时间,她对这个游戏乐此不彼,我们也心甘情愿给她当“配角”。她想做手握大权的老师,那就让她痛痛快快地过把瘾好了。 她还变着法地行使她的“大权”,一会儿答题评分,一会儿罚抄生字,从头到尾,表情严肃地就像一个教导主任。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 比如,牛奶打翻了,孩子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 比如,牛奶打翻了,孩子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
经常会有人通过孩子的面相、五官或者算命来判断,长大之后是否有福气,可是我感觉这些都太虚幻了,没有太多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不过如果你家孩子具有以下这三个特征,那么未来真的是福气满满呢: &&喜欢问“为什么” 每个孩子的书柜里都会有这样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小孩子喜欢抓住家长问个不停,有些人不耐烦或者自己也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买书帮孩子解惑啦。 朋友丽丽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小家伙今年三岁了,话刚刚会说清楚,就开始缠着大人没完没了地问个不停,比如“地铁上的黄灯是干什么的”“公鸡为什么这样叫”“天上的云朵会飘到哪里”…… 丽丽说自己和老公经常被问得哑口无言,胡乱说吧害怕误导孩子,直接说不知道吧实在感觉太丢人,所以很多时候都想买个胶带把小家伙的嘴给封上。无奈之下,去书店买了本《十万个为什么》,他只要开始追
儿童玩具并非多多益善,孩子的早教离不开儿童玩具,但是孩子的玩具该怎么选?下面看看这篇了解一下给孩子买玩具注意事项。 对现在宝宝来讲,玩具可是不可或缺的“小闺蜜”“好基友”!现在很多爸妈听到或看到一些育儿知识宣传:玩玩具可以给宝宝大脑以良性刺激,让宝宝变得越聪明,所以恨不得把玩具店都搬回家。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玩具太多会分散孩子注意力,还是要理性看待。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儿童玩具真的是多多益善吗? 关于宝宝玩具是不是越多越好,专家明确论断,玩具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会相对更多,所以他们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玩具成山的同龄小朋友智力水平高。如果玩具太多,就会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一个,玩一样、扔一样,结果什么也没玩成,一直处于简单的摆弄阶段。 事实上,最好不要给
现在科学证明人的日常生活是受左脑指挥,而右脑基本处在睡眠当中,要是能把右脑给唤醒,人会聪明很多倍,于是有很多人开始注重开发右脑。而最热衷的就是广大家长朋友们,我系哦按在就教大家几种开发右脑的小窍门。 训练使用左手 多用左手可开发右脑,这是因为左手的动作是由右脑控制的。家长可以让宝宝多用左手剪东西、写字、画画、抓玩具。让宝宝反复做扣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精细手指动作,也有助于开发右脑。 多听古典音乐 听古典音乐对宝宝右脑的开发很有好处。类似击掌节拍的古典音乐尤其适合宝宝听,可以让他边听音乐边用左手模仿按琴键的动作。 经常做做家务活 家长要有意识地把房间弄乱,然后让宝宝重新整理。开始宝宝可能做不好,分不清垃圾的种类,不知怎样用抹布擦桌子,家长应耐心指导,教几遍后宝宝就会做好了,这对开发右脑有帮助。 带宝宝逛商场 带宝宝逛商场,让宝宝独自挑选自
身为父母、教师和领导者,我们在引导和塑造男孩时最好的选择就是,理解他们是怎么以及为什么被特别设计成这样的。要是我们试着去改变一个男孩的基本特质,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比如让男孩困惑、羞耻、自我怀疑、充满侵略性、消极被动等。 帮助男孩长大成熟、成为男人,意味着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肯定和支持他们的男性特点、而不是要求他们改变的环境。理解男孩身体的运转机制是充分关爱他们的一种形式。以下是成人对待男孩时经常犯的一些错误: -01- 男孩不能哭 这条位于首位。这不仅是错误观点和性别歧视,还是不健康的。在接二连三的研究中,能证明压抑情感可导致身体疾病的证据已堆积如山。这些负面的身体症状和疾病大部分肯定都没有性别倾向。哭泣是一种非常健康、适宜的方法,来发泄内心深处更剧烈的悲伤、恐惧和忧郁。如果我们告诉他应该忍住不哭,这些负面情绪能伤害
这才是惩罚孩子最科学的十个方法!更可能孩子的行为逆向发展,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孩子,下面十个方法供家长参考。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
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很多父母都感到困惑,以前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到哪里去了?现在是大人说什么,他就犟什么! 面对孩子的诸多“反抗”和“顶撞”,家长别急着暴跳如雷,不妨先思考思考:孩子为什么“顶嘴”? 1 孩子有了独立意识 当你和孩子沟通时,孩子会大声的和你顶嘴,通常父母会很生气。其实,孩子顶嘴是比较正常的成长表现,起码他是在证明给你看,他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 经常“顶嘴”的孩子是希望对周围产生影响。随着孩子能力的增长,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长大了,我能行。于是他经常向父母“反抗”,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当孩子频繁抗拒父母的要求时,父母应该换个角度想:这是孩子证明自己成长的方式,孩子在宣告父母要有独立的生活。这个时候,父母就不要再包办孩子的一切了,而是要采取商量的方式,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把孩
一些家长总会说这样的话,“我没有文化,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我就上过3年级,孩子的作业我都看不懂”…… 其实,孩子是否优秀真的和父母的学历关系不大,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学习,让他们合理的规划学习时间和建立学习目标。 在孩子在13岁之前,家长教会孩子这4个道理,日后孩子一定优秀! 1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知大家有没有用过手打的水井:在炎热的夏天,水井总会干涸,要想用到清凉的井水,就必须给它灌进一瓶水,然后快速压水,抽出清凉的井水。 但如果我们在灌水的时候,停下压水的动作,那么井水就会倒退回去,永远不可能抽取出来。所以,要想采到水,就必须坚持压水,不能中途停顿或放弃。 这在学习上也是适用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想领先别人,就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因为知识是不断
暑假期间孩子们可不清闲,不少人在放假期间上了各种补习班或者去各处游玩,而这些都会让孩子出现“开学综合症”。还有十几天孩子就要开学了,想要孩子远离“开学综合症”,家长是关键,只要家长做法正确了,他们自然也就安心地上学。 1.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玩的太过或是太high时,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听听音乐、看看书,让他们尽快平复心情。在开学前,家长可以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多去看书,了解新的知识。 2.检查孩子的暑假作业 很多孩子会在暑假最后几天来写作业,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暑假过去一半之后,家长应及时检查帮助孩子完成暑假作业。除此以外还可以抽出时间帮助孩子复习,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完成作业,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3.逐步调整孩子作息时间 很多孩子在放假之后,作息时间
孩子的未来能够被我们决定吗?恐怕不能。那我们捧给孩子的学区房、私家车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星、光芒四射,却不知星星也有恒星与流星之分。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平凡如沙、前途渺茫,殊不知哪怕他即使是一粒沙,若蚌能够用心守护,最终捧出的却将是珍珠。 所以,周国平老师告诉我们,与其给孩子太多物质上的爱,不如将有品格的爱送给他们。 有人问过周国平老师,说周老师你有很多的身份:学者、哲学家、作家,你最喜欢哪个身份?他说,我最在乎的就是“爸爸”这个身份。其实,并不是说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让你去教。父母的态度就是要去欣赏。因为孩子是很聪明的,但是孩子的聪明需要聪明的大人来欣赏。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一个聪明的父母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周国平老师分享的家庭教育经验,从中找到做父母最高境界的答案。 为人父母
每次对孩子发火之前,脑海里有两个小人对话,一个说“这熊孩子,我要气炸了”,一个说“要冷静”。 结果,说“要冷静”的小人被愤怒的小人分分钟消灭…… 道理都懂,面对孩子却总要失控。 从小被吼到大的我们,无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温柔以待。可每当面对孩子发火之前,要在心里按下暂停键真心不容易。 星期天午后,带花宝到公园玩。星期天的公园人超多,连滑滑梯的楼梯都塞车,每滑一次都要花好长时间,我感觉到了花宝的不耐烦。 心急的花宝着急想要滑下去, 但前面还有年纪更小的小朋友,我站在滑梯边上,一直提醒花宝:“不要急,等前面的小妹妹滑下去你再滑。” 突然,我看见花宝伸出手,想要把站在前面的妹妹推到旁边,企图绕过她自己先滑。 由于这个举动太危险,我立刻抓住花宝的手,严厉地说:“不能推人哦!” 已经有
带娃11年,我总结了22条教育的坑。养不教,父之过,引用这段话的主要目的,便于甩锅理清责任,我们家所有跳过的坑,都是因为我的一意孤行,与妈无关。 婴儿篇 1.对智商越关注,被收智商税的概率越高。凡是在显著位置写着“益智”的,通常意味着含有“智商税”,包括但不限于:益智食品,益智玩具,花钱的益智运动,比如游泳等。 2.教育孩子将会花很多很多钱,所以先不要那么急着花钱。如果非要花,要么花在自己身上,要么花在看得见的地方。 3.爸爸工作的忙碌程度和孩子年龄成正比,也就是说,孩子出生后的每一天,都是余生最有条件参与家庭教育的一天,利用一天是一天,说不定形成习惯。 幼儿篇 4.关于幼儿园的最深刻记忆,通常都是饭好吃,所以,就知道选择时该把哪个放在前面。但是,如果离家远的话,入园时早餐可能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