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服药一定要看准时间 近日读者姜女士致电本报健康热线,她想知道给自己一岁多的宝贝喂药到底该怎么吃?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思莱表示,家长一定要严格地遵照医生的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 宝宝服药一定要看准时间 每日三次即每隔8小时吃一次 张思莱指出,每种药物进入体内后,绝大多数借助血液到达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并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一般来说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成正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着时间而变化。只有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一定浓度对于治疗疾病才能有效。 有的药品说明书上写着“每天三次,每次一片”。 往往家长多是早晨吃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吃一次。这种吃法就是错误的,它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因为在夜间血药浓度就可能下降到很低水平,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正确的口服时间应该
宝宝咳嗽药的使用6大误区 小儿咳嗽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是治疗用药长期存在误区。不考虑病因和儿童的生理特点轻率地使用成为止咳药易贻误治疗,甚至加重病情。父母需要先明确咳嗽的原因,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选用合适的药物,安全有效的排痰止咳。 宝宝咳嗽药的使用6大误区 误区一:小儿一咳嗽就用镇咳药 与成人不同,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小儿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 误区二: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小儿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
常吃小药保平安? 民间素来有“常吃小药保平安”的说法,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习惯在家中常备一些针对小儿病的小药丸,隔三差五地给孩子吃上一些,达到“健体驱病”的目的,久而久之,一些年轻妈妈也沿袭了这一习惯。 常吃小药保平安? 每逢周三和周六,张女士都会给刚满两岁的儿子吃上一些清热去火的小药,目的是让孩子“吃得好拉得好”。其实,天气一凉,家长最怕的除了孩子得感冒、换季咳嗽外,就是“有食火”“受凉积食”了,这时,很多有经验的长辈都会推荐一些小儿中成药,也就是民间俗称“小药”的小儿丹丸,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孩子吃些。那么,事实真如俗语所说的,常吃“小药”可保平安吗? 查看这些小儿中成药的说明书会发现,它
孩子感冒的分期护理 降水稀少,天气干燥,气候异常,孩子很容易发生感冒。那孩子感冒了该怎么办?各位妈妈,孩子感冒了就一定要“点点滴滴”吗?输液治疗一定就好的快吗?宝宝感冒治疗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想作为妈妈的你,一定对孩子感冒存在很多疑问。其实解开这些疑问并不难,只需要善于学习和总结。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各位聪明细心的妈妈不可不看啊…… 孩子感冒的分期护理 感冒初期护理好,“点点滴滴”要避免 先去医院查查:每次我们家宝宝感冒的时候我都会先带他去查血常规,看宝宝到底是细菌还是病毒感冒,后来发现宝宝感冒多半是病毒感冒,我想一定不会这么凑巧,于是上网查资料,结果是事实上,感冒发烧70~90%是由病毒引起的,而输液绝大多数使用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起作用,既不能控制感冒症状也不能缩短感冒病程。
远离宝宝发热的降温误区 发热是小儿机体对感染的防御机制之一,发烧(体温38.5≤℃)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抗体生存活跃,酶的活性增加,调动全身免疫细胞功能,有利于消除病原体和致病因素,不须给予物理退热。但如果是感冒、流感等原因引起的超过38.5℃的高热,家长就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稳定患儿体温。 远离宝宝发热的降温误区 正确物理降温,使儿童远离高热危险 持续高热,可能造成患儿惊厥、昏迷、脱水,甚至危及生命。正确的物理降温可以帮助孩子缓解持续高热的情况,避免危险的发生。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皮肤。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也有利于散热降温。家长也可用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帮助孩子降温。 远离降温误区,避免对儿童二次伤害 科学的物理降温可以稳定孩子的病情,但是错误的方法则会适得其反。温水擦浴
小儿反复咳嗽中药治疗效果好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小儿感冒咳嗽反反复复,用了很多消炎药、抗病毒药也迁延难愈,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用中医理论解释,多数情况是小儿肺热未除,单纯抗病毒、消炎治标不治本。外邪(受凉)入侵,宝宝阳气过盛而易化实热,阴津不足易化虚热,肺常不足则热邪易于克肺脏,引起肺热。 小儿反复咳嗽中药治疗效果好 肺主皮毛,肺部的火热之邪原本可通过毛窍随汗液等散发出去,一旦感受风寒之邪,毛窍因寒邪而闭塞,肺部热邪不能散发,因此越积越重,这样就形成了感冒最常见的类型——寒包热证,即外寒内热。在整个感冒的发生过程中,“上火”(肺热)是根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医看来,小儿感冒多伴随肺热。治疗儿童感冒首先要诊断是否肺热症状出现,多数小儿感冒需要从清除肺热入手。这一点与成人不同,所以小儿感冒不能简单使用治疗成人感冒的方法和
孩子感冒选中药好还是选西药好 孩子感冒选中药好还是选西药好。感冒大多数都是病毒所引起,如果没有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很多妈妈对宝宝感冒的寒热区分不好,往往在药物选择上不知所措。 孩子感冒选中药好还是选西药好 1.外感风寒引起:表现出面色苍白,怕冷,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咳嗽,咳痰清稀,不发热或轻微发热,口不渴,咽部不红肿等症状,可以选用的药物-[中成药]:清宣止咳颗粒,小青龙冲剂,柴胡饮冲剂等.[西药]:小儿氨酚磺那敏,臣功再欣,小白糖浆等. 2.外感风热引起:表现为发热不退,面色红,鼻塞不通,鼻流浊涕,咳嗽有痰,痰液黏稠色黄,咽痛红肿,口干喜欢喝水等症状,可以选用的药物-[中成药]:2岁以下的宝贝宜选用小儿感冒宁糖浆,葫芦散,小儿保泰康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2岁以上的宝贝宜选小儿感冒冲剂,小儿咽扁颗粒,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西药]
小儿肺热咳嗽用中药也要慎重 小儿体质属阳性体质,易内生热,俗称上火。上火咳嗽就是中医讲的肺热咳嗽。很多家长都有经历过,孩子刚上幼儿园、吃多了伤食、感冒等都会形成肺热,口臭、口干、口渴,脸蛋、嘴唇、舌尖红,晨起有眼屎等,有经验的家长基本就能看出是孩子上火了,随后多会伴有长期咳喘等症状。 小儿肺热咳嗽用中药也要慎重 这样的咳嗽是比较常见的在治疗孩子采用西医治疗多会出现反复咳嗽,迁延不愈的现象,有中医健康知识的家长一般会购买中药治疗,效果较好。中医辨证治疗标本兼治,中医中药在治疗咳嗽的同时注重清热、解毒,消除疾病的根本病原,同时化痰、止咳,治疗表征。我们都知道中医配方针对不同病情设计组方,系统治疗疾患。但是每一个产品的组方也不是尽善尽美。 第一:儿童用的中药组方在适用性上也有较大差别。治疗小儿肺热咳喘的组方较多,清肺热的中药有药性大寒的石膏等成分,大
“板蓝根”能做为清凉饮料给幼儿喝吗 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对感冒、流感、腮腺炎、红眼病、麻疹等常见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是,少数人以为板蓝根冲剂是良性药,不管有病没病都要来两包,其实这是不对的。板蓝根性寒、味苦、对风热感冒有效,而对于风寒感冒就无能力了。 “板蓝根”能做为清凉饮料给幼儿喝吗 健康人过多用板蓝根还可能出现副作用: 1.有的人为了预防感冒把板蓝根冲剂当茶喝,或者患感冒就用板蓝根治疗,其实并不科学。板蓝根不能防治所有感冒或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尤其不适用于风寒型感冒、阴虚感冒。 2.、健康人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长期内服可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吐清涎、腹泻、腹痛、腹胀等。 3.体质虚寒者,平素就怕冷、脾胃不和且易腹泻者,更不宜用板蓝根冲剂预防感冒,否则会导致畏寒、胃痛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选择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治疗同样需强调饮食、运动,其次是选择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只有终身选择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可选择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对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及应用基本同成人一样,但绝大多数的口服降糖药物却未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做全面系统的安全性研究,因此,许多口服降糖药物说明书中都不推荐或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选择 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巩纯秀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另一个药物是文迪雅(国内销售的文迪雅使用说明书上仍标明不推荐儿童使用—本刊注)。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
儿童咳嗽背后潜藏大问题 孩子感冒、流感发烧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很多儿童会出现久咳不愈,咳、喘、痰等症状,家长都很担心孩子究竟是怎么了,是否有什么大的问题,这里就跟大家分析当孩子感冒咳嗽时其背后是否潜藏着大问题。 儿童咳嗽背后潜藏大问题 反复咳嗽多半是肺热 中医认为儿童感冒绝大多数属于肺热感冒。感冒后反复咳嗽不愈,多半与肺热有关。治疗小儿肺热可以使用古方“麻杏石甘汤”,临床上主治小儿肺热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就应用了此方剂。东直门医院教授徐荣谦主任曾指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对于温热邪气引起的咳嗽、咽痛、发热效果良好,组方合理,贴近临床。 急速高烧、咳嗽,严重头痛应警惕甲流 甲型H1N1和H3N2病毒感染后,症状一般表现为3-6小时內会急速发高烧(37.8度以上),且会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约80%以上会有严重的
儿童咳、痰、喘治疗 儿童感冒症状主要表现在咳、痰、喘三个方面。中医理论认为痰随气生、气应痰阻。家长们应该正确认识咳、痰、喘三者的关联,正确护理患儿。 儿童咳、痰、喘治疗 反复咳嗽多半是肺热 感冒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咳嗽,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对人体有益。但是如果患儿长期反复咳嗽则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症状鉴别:反复咳嗽、咳痰黄、鼻流黄涕、咽痛、舌苔黄厚、口渴喜饮、手脚心燥热、多汗等,出现两种以上上述症状,可以初步判断为肺热咳嗽。 治疗方法:前不久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上,天津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万莉雅指出,感冒、气管炎、肺炎,这些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无论哪一种,主要的症状就是咳嗽,甚至伴有喘息。以感冒为例,中医认为儿童感冒二三天后发展成肺热感冒,感冒后反复咳嗽不愈,多半与肺热有关。治疗小儿肺热可以使用古方&ld
教导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妈咪,开始来教导宝宝自己动手吃饭吧!训练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趁早,如果到孩子养成依赖心后就来不及了!刚刚开始时,如果孩子不小心把食物洒出,妈咪也别慌,因为,孩子自然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修正下次的动作,直到不会洒出来为止。妈咪还可以趁机培养孩子学习挫折容忍度呢!而妈咪训练时也应考量孩子的发展,以免使孩子产生挫折感。 教导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杯子 宝宝1岁左右,妈咪就可以使用学习杯来教导宝宝使用杯子了。一开始应让宝宝两手扶在杯子三分之一的位置,再小心端起,以避免内容物洒出来。到了宝宝3岁左右,他就可以自己端汤而不洒出来了。 汤匙、叉子 由于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尚且不是很好,所以,一开始多半会采取握姿。而大概到孩子10个月大左右,妈咪可以让宝宝试着使用婴幼儿专用的小汤匙来吃辅食! 一开始妈咪可以从旁协助,如果孩子不小心将汤匙摔在地
小儿肺热的用药诀窍 我们常常听到小儿肺热这个词,但是什么是肺热呢。中医认为儿童日生夜长,生机蓬勃,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则气盛,气盛则易化火,所以单治外感不肃肺热,养阴津,疗效不易巩固,必须标本同治。 小儿肺热的用药诀窍 其实小儿肺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症状进行判断: ①眼屎。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②口气重。也就是口臭。③咽痛。咽部干痛,红肿。④口唇发红。像涂了口红一样,红艳艳的。⑤舌尖红。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甚至有许多鲜艳的红点。⑥地图舌。许多儿童的舌苔出现剥脱,像地图一样不规则。⑦大便干硬,大便臭。⑧咳嗽痰黄。咳痰多粘稠,且痰色多为黄色或白色粘稠痰。⑨反复咳嗽。咳嗽总是反反复复不宜痊愈。 中药的一些成分如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四大功效。以这些成分组方而成的小儿
宝宝不能用热水送服的6类药 用白开水给宝宝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摄氏度或温度更高的热水服药。殊不知,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下面六类药不要碰过热的水。 宝宝不能用热水送服的6类药 一、助消化类。 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指出:“胃蛋白酶遇热不稳定,70摄氏度以上即失效”。 二、维生素类。 例如维生素C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三、止咳糖浆类。 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是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患者服用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便于快速控制咳嗽,缓解症状。如果用
教孩子折纸,可以锻炼孩子的手脑的协调能力,孩子通过折纸活动可提高对物体的理解能力,灵活了手指的动作,训练了记忆力。通过运用各色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进行折叠,制作许多生动的玩艺儿和房间装饰品,从而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折纸可以使孩子认识几何形体和辨别纸的方位(边、角、中心、上下、左右、反正)。折纸活动是既经济又有趣的美术活动之一,也是孩子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孩子通过折纸活动可提高对物体的理解能力,灵活了手指的动作,训练了记忆力。通过运用各色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进行折叠,制作许多生动的玩艺儿和房间装饰品,从而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基本技能: ①对边折。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两边相对折叠,成为两个长方形。 ②对角折。用正方形纸,将两角相对折叠,而成为两个直角三角形。 ③集中一角折。在正方形纸的对角线上,将相邻的两边相对着折叠。 ④集中一边折。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中线上,
宝宝吃药之惑 宝宝感冒了,面对着一个多动的小家伙,让宝宝吃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为了让宝宝乖乖的吃下药,妈妈们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但是,妈妈给宝宝喂药的方式又是否正确呢?有哪些是在喂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宝宝吃药之惑 Q1:宝宝吐药后还要补喂吗? A:可以补喂药。 刚把药喂完,宝宝又立刻吐出来,很多妈妈在给宝宝喂药的时候都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如果宝宝把药物吐出,妈妈要及时的清理干净,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待宝宝不哭闹后,再根据情况酌情补给药物。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再补喂一次会造成药物过量,因为呕吐通常是宝宝刚吃完药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发生的,这时药物还没有被吸收或只是吸收了一小部分。再者,常用药物都有很大的安全用药范围,常用剂量一般是中等剂量,而且是分次吃的,所以再喂一次也是安全的。 Q2:给宝宝喂药时不小心过量了怎么办? A:药量大大超过安全
宝宝自己动手吃从6个月大开始 什么时候该让宝宝学习自己动手吃饭呢?其实在宝宝6个月大,尝试吃第一口辅食时,父母就可以开始着手启蒙孩子自己动手的兴趣。当你试着喂宝宝吃辅食,他却生气地抵抗,甚至是自己用手抓,那么代表他向你抗议说,“我要自己吃,不要喂我啦!”所以,妈妈要学会放宽心,让宝宝自己动手! 宝宝自己动手吃从6个月大开始 到了9-10个月大左右,婴儿会开始对汤匙产生兴趣,甚至是会伸手想要抢妈妈手中的汤匙,那么妈咪就应该要让宝宝自己试着使用,以免错过最佳培训期,到宝宝兴趣全失,或是习惯由别人代劳之后,妈咪才来后悔。 而为免孩子因为不能灵活使用汤匙耍脾气,家长也不妨从旁协助,借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孩子可以成功地使用餐具用餐时,家长应给予鼓励,说他很棒!可以自己吃饭了呢!如果他不小心洒出来了,妈咪也不应该责怪他,应该勉励他下次在改进
孩子感冒用药需注意 冬未过春依然凉,伴随入学、入托的到来,还有感冒高发季节的考验。也许有人会说“孩子感冒就吃药呗!”要知道,药可以治病,但用之不当,效果适得其反。专家建议,小孩感冒了,家长应就其轻重程度判断是否用药,且不能盲目、滥用感冒药。 孩子感冒用药需注意 1慎:轻微感冒不一定用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呼吸专科副主任医师檀卫平表示,有些家长在处理小孩感冒的问题上通常小题大做,孩子刚刚流点清鼻涕,或者咳嗽两声,就赶紧带着孩子往医院跑,希望医生开药止住感冒症状,结果本来无碍的轻微感冒,可能因在医院发生交叉感染而变成重感冒。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到医院开药呢?医生有明确的指导:如果孩子感冒初期1-2天内没发烧,精神状态不错,吃、喝、拉、撒都正常,只有一些流涕、鼻塞或咽痛,不要急着吃药和看医生。只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清淡饮食,
宝宝4个月了,适合玩那些游戏呢?本文就为大家推荐了1-4个月宝宝喜欢的游戏,爸爸妈妈们不要错过美好游戏亲子时间哦! 1 虫虫飞 游戏目的: (1) 训练宝宝视线的灵活性,使宝宝的视线能够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 训练宝宝的注意力,提高宝宝暂时注意的时间。 (3) 训练宝宝通过观察而学会模仿。 (4) 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锻炼宝宝手部肌肉。 游戏内容: 游戏时,妈妈应让宝宝“坐”着,使宝宝背靠在妈妈怀里,防止宝宝坐不稳摔倒,爸爸则盘着腿,坐在妈妈和宝宝的对面,爸爸和宝宝的距离越近越好,30~40厘米最佳。一切准备好之后,爸爸先微笑着对宝宝说:“宝宝,今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来件帮一个‘虫虫飞’的游戏。我们宝宝很聪明,一定学得会。”引起宝宝的
0-1岁
1-3岁
3-6岁
孕前
孕期
分娩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