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学得早≠学得好!这8件事千万别让孩子提前学
    学得早≠学得好!这8件事千万别让孩子提前学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广告商总是这样在我们耳边喋喋不休。但育儿路上的抢跑,或许会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输掉了革命的本钱——身体。 培养孩子的能力,必须讲究“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按部就班,才能走得更稳。 1岁学走路 太早学走路的孩子,腰背部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支撑身体,会影响下肢骨骼发育,甚至导致“O形腿”。 并且,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不健全,过早学走路,小孩会因为看不清远处景物,而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这样容易造成视疲劳。 2岁画直线 两三岁宝宝画画,是肌肉控制力、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综合发展。 25到30个月时,应该能自己画垂直线、水平线;到3岁时,宝宝应能模仿画圆、十字形。 宝宝开始握笔,会在一张白纸上乱戳。父母不要过早提太多要求,应该保护其兴趣,否则,敏感

  • 这3件事你越管孩子越糟糕!袖手旁观可能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这3件事你越管孩子越糟糕!袖手旁观可能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教育好孩子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可偏偏很多妈妈选择了唠叨、讲道理等相对愚蠢的教育手段,你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勤教育不一定有效,关键看勤在什么地方。因为父母的唠叨是焦虑的表现 ,当孩子做法不正确时父母应考虑换一种方式去解决,最后即便没找到好的方法,克制住了也是一种进步。尤其以下3件事你越“懒”,或许对孩子反而越好。 1 督促学习,少说多做 常常有不少父母费解,为什么自己家里的孩子不爱看书,于是就一天到晚像个麻雀一样对孩子唠叨个没完,希望起到督促孩子学习的效果。殊不知,重复的话常萦绕在耳畔,孩子听多了反而不当回事。把“唠叨”当成教育,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一位幼师妈妈是这样做的。有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的孩子迷上了打手机游戏,到最后作业都完不成了。 那一天,孩子照

  • 家有小学生,记住6个字,做好3件事!
    家有小学生,记住6个字,做好3件事!

    小学家长要记牢六个字 我经常对家长们说六个字,这六个字都做到,你就算得上是称职的爸爸妈妈。这六个字是: ? “等待” 家长要有耐心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要接受这个现实: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动作快,一下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一下子什么都做好——否则这个家长也太好当了。 ? “询问” 孩子放学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询问很重要。有的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机,从来不和孩子沟通。如果平时工作确实很忙,双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偷懒。 ? “鼓励” 对孩子一定要多鼓励,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这样只会打击孩子。 这六个字说起来容易,真的要在小学六年中一直做好却很难。

  • 那些视兴趣班如洪水猛兽的家长,他们错过了什么?
    那些视兴趣班如洪水猛兽的家长,他们错过了什么?

    为了让孩子快乐而充实 小区里两个妈妈,听说涵涵才3岁多,就报了舞蹈班,感觉很没必要。她们说孩子还小,就是要让她玩儿呢,学这些没啥意思。 其实,我原本打算涵涵四岁多的时候,再开始给她选兴趣班的,可谁知有一天放学,她们学校有好多兴趣班在招生,什么绘画啊,舞蹈啊,积木啊,因为我不想束缚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就没去看绘画班。我们家里有很多积木,所以涵涵也只是过去玩了玩,没说要报班。 而当我们走到舞蹈班的时候,她说:“妈妈,我想学舞蹈。” 我听到她这样说后,蹲下了,拉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问道:“你确定想学哦,妈妈告诉你,你学着学着可能会腿疼,这样的话,你还会学吗?” 涵涵说:“妈妈,我想学。” 然后,我就给她报名了。 后来,如我所料,有一次她可能午睡没睡好,跳到一半的时候,

  • 老人帮带娃,如何相爱不相杀?
    老人帮带娃,如何相爱不相杀?

    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但隔代养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老人帮带娃,如何「相爱」不「相杀」? 网上一搜,你会发现,全是这样的报道: 带娃起冲突,婆婆欲跳楼 教育孩子分歧大,婆媳「火并」吓得丈夫报警 婆媳为孩子教育争吵双双「出走」 三成离婚主因婆媳失和,第三代教育权又成新焦点 隔代养育必须这样相爱相杀,火药味十足吗? 老人参与养育原本应该是个三赢局面对年轻父母 在中国,隔代养育是个绕不开的问题。据统计,中国有超过 70% 的老人参与了孙辈的抚养过程。 有了老人的参与,年轻的父母可以有一些喘息的时间,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教育孩子,且不会增加请保姆的经济压力。当然,也不必担心保姆会虐待

  • 2021年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表
    2021年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表

    2021年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表 2021年小学生放寒假时间:从2021年1月18日开始,2月16日结束。 全国各地2021年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表 北京:2021年1月18日——2月16日,30天 上海:2021年1月18日——2月16日,30天 广州:2021年1月19日——2月16日,29天 东莞:2021年1月19日——2月16日,29天 深圳:2021年1月19日——2月17日,30天 中山:2021年1月12日——2月15日,35天 大连:2021年1月17日——2月29日,44天 成都:2021年1月18日——2月16日,30天 小学生寒假过春节期间注意事项 1、遵守交通法规 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和骑车

  • 消极暗示的话能对孩子说吗
    消极暗示的话能对孩子说吗

    父母能对孩子说这些消极暗示的话吗?不是什么话都能对孩子说的,有个例子关于一位朋友小时候长得呆头呆脑的,反应还有点慢,排行老二,所以家里人都叫我二傻子。而且就连我父母在跟外面的人说我的时候,都说我有点傻。所以小时候我特别自卑,也不愿意出门跟小伙伴们玩。 可能也是因祸得福吧,正因为我不爱出门玩,所以学习特别好,后来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而从小嘲笑我的那些小伙伴们后来大都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所以事实证明我并没有多傻。但是自卑的心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给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所以后来我有了孩子后,就特别讨厌别人给我孩子贴上一个“坏的标签”。而孩子的妈妈就是那个爱给孩子贴坏标签的人:比如经常说我女儿皮肤黑、屁股大、长得胖。事实上我女儿真没那么黑、也没那么胖、屁股也没有妈妈说的那么大。 而我每次提醒孩子妈妈的时候,她都觉得这是玩

  • 父母跟孩子讲道理行吗
    父母跟孩子讲道理行吗

    父母跟孩子讲道理行吗?父母跟孩子讲道理能讲通吗?跟孩子讲道理教育效果好吗?为什么父母跟小朋友讲道理,是愚蠢的做法? 儿子瓜瓜1岁多差不多2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洗手时,大概原因是,他把洗手液挤压在手掌后,直接涂抹在头上,他觉得很有趣。 当他做这样的举动时,总是在吃饭前,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常常要一边担心桌上的饭菜凉了,一边还要匆匆忙忙给他洗头发。 最后有一天,我觉得日子不能这样过了。我让他坐在椅子上,我蹲在地上,直视他的眼睛,带着尽量和蔼的语调跟他说:“宝贝,妈妈知道你把洗手液涂在头上,你是想做‘实验’。”儿子点点头。“但是,我们最好在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你在吃饭前最好不要洗头发,这会帮助我们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儿子又点头。 “所以,妈妈希望你以后洗手时,就只洗手,不要洗头发,懂了吗?”儿子又点点头,一副

  • 培养孩子自信心 从哪下手
    培养孩子自信心 从哪下手

      家长王林女士说:   女儿在外面参加机构培训班,已经上过一个月的适应课,她都很积极很大胆地配合老师做各种活动。昨天是正式的开学礼,跟平时上课一样,老师让每个小朋友拿自己的作品上去做介绍,平时这个环节女儿是很积极的,但昨天她却不愿意上去,最后要我陪着上去,到了台上她还是不愿意出声。晚上回家后,我说她这次不发言,上课币赚少了,问她下次能不能大声读出来,她说可以。但女儿言语并不是那么自信,请问,该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洁认为,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而此时家长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但遗憾的是做家长的往往轻视甚至还会用语言向孩子证明她的失败。就比如这位妈妈说“因为孩子不发言导致上课币赚少了”,这样做很不恰当,因为采取言语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已经受到伤害,可能永远做不成

  • 对孩子说这些话,你是在打击他!
    对孩子说这些话,你是在打击他!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把双刃剑,既能救人于水火,温暖于人心,也能伤人于无形、杀人不见血。面对孩子,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而不把握说话的度。 大人总是会忽略孩子的感受,信口雌黄或者口无遮拦,殊不知,家长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 这也就是有的孩子宁肯挨父母的一顿暴揍,也不愿听其冷嘲热讽的原因。 挨揍是皮外伤,伤口清晰可见,伤口愈合后不留痕迹,而辱骂带来的伤痕则是无形的,无从展示和倾诉,也不受人关注,却是会跟随很久甚至一生的。 一个家庭的悲剧常常是从父母不好好说话开始的,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朔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父母的打击式教育,注定了谁经历谁受伤。 表妹只比我小一岁,却比我自卑很多,原因是她有一个跟宋丹丹一样的妈妈。 看宋丹丹跟何炅一起做

  • 如果有人打了你家的宝宝,你是反击还是认怂?我的做法做错了吗?
    如果有人打了你家的宝宝,你是反击还是认怂?我的做法做错了吗?

    宝宝自从是脚受伤了以后,就没有出过门。正好今天好友请我们吃饭,我带着宝宝出去散散心。 大家都是经济条件一般的人,所以选择饭店那种过于高档的我们也选择不起。带着宝宝,我俩左挑右选的选择了一间还算不错的饭店。进去以后,发现是那种私房菜,环境不错, 但是人太多了,所以有些嘈杂。 我和好友选择了一个偏角落得地方,有两张桌子。因为靠墙的那面位置有些挤,我就选择了靠外的位置。宝宝我放在餐椅上,让她不容易乱动。憋了好几天才出来,宝宝兴奋的东张西望,笑个不停。我就让宝宝安静点,给了她张餐巾纸,让她拿着玩。 这个时候我们后边这个位置也有人占好位置了。我家宝宝就扭过头冲那桌的妇女笑,然后叫”阿姨。”那位妇女看了我一眼,没吭声。宝宝就在一边敲敲打打桌子,盘子。我知道这样很不好,就把宝宝的手边上的东西都拿掉了。给宝宝说不可以这样,会打扰别人。(虽然她可能听不

  • 幼小衔接是道坎儿,提前准备,才为时未晚!
    幼小衔接是道坎儿,提前准备,才为时未晚!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了,宝宝入学将会面临哪些问题?家长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宝宝如果不适应怎么办?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宝宝一切严重的不适应,原本都可以避免,只需要更早的准备,在合适的时间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完全可以不慌不忙的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你是否幻想过自己孩子幼小衔接的画面?从现在开始,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让我们从“学龄前儿童的典型性格”入手,进行分析: 学龄前儿童具有哪些典型的性格特征? 1-6岁 独立自主 学龄前儿童具有很强烈的独立性,非常反感大人为他们事事包办,不希望父母把他当小孩子看,也不愿大人干预他的事情,渴望获得尊重和处事的自由权。 考核关键点: 孩子的独立自主与其个人能力成正比。孩子的能力培养不仅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还有遇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及执行能力。 孩子

  • 自卑的孩子,往往生活的很无奈!
    自卑的孩子,往往生活的很无奈!

    孩子有自信的,也有自亢和自卑的,这都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方式。而自卑的孩子,往往有着一个无奈的人生。 每一个优秀的人,除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而这两者都是从小培养的。 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灵健康。有些孩子从小很内向,很多家长都以为这是孩子的天性,自己孩子就是不爱说话的。但内向很容易发展成自卑,而自卑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生活中孩子有些表现时,说明孩子自卑了,家长要及时干预。 1、拒绝说话和表达 孩子的语言发育由于个体的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说话早一点,有的说话晚一点,这种情况家长无需担心。但是如果孩子已经会说话了,还总是不喜欢说话,有什么想法也不表达。特别是在学校,有什么游戏和活动,别的小朋友都会踊跃参与,但自卑的孩子可能只会活在自己世界里,拒绝表达自

  • 为了孩子安全,家长一定要问下孩子这10个问题!
    为了孩子安全,家长一定要问下孩子这10个问题!

    考考孩子1:当有陌生人请你领路怎么办? 爸爸妈妈这样对孩子说: 路上如果有人向你问路,你应该热情指点,但万一对方请你引路,就要引起警惕,即使是你非常熟悉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你所在位置不远你也不要去。 你可以有礼貌地告诉他:“爸爸妈妈不让我和陌生人走,你可以去路口让警察叔叔帮你带路。”如果陌生人纠缠你,你可以大声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 考考孩子2:你一个人在家时,忽然有人敲响了大门。你走到门口透过门镜一看,敲门的人你并不认识,这时你该怎么办? 爸爸妈妈这样对孩子说: 1、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你可以把电视机或音响设备打开,可以使坏人误以为家里有人,不敢做坏事。 2、千万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应该及时把门锁好。就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敲门,把坏人吓跑。 3、如果陌生人说自己是煤

  • 孩子顶嘴用什么方法治管用?
    孩子顶嘴用什么方法治管用?

    孩子爱跟父母顶嘴是想要引起父母的关注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爸妈清楚吗?面对孩子不听话,总是爱顶嘴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不是问到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坎里? 确实,现在的孩子大多主观意识都特别强,极其爱表达自己的意见,父母不管说什么都要顶上一两句,甚至在犯错的时候也不虚心接受批评,还在跟父母无休止地打嘴仗,常常是弄得父母无可奈何气不打一处来。 当孩子顶嘴的时候不单单只有打和骂这两种方法! 要记住暴力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如果不想回回都被气到吐血,可以尝试一下这几个解决步骤。 保持情绪的稳定 当一个孩子顶撞父母了,说明他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戒备,他怕不还嘴,就会迎来暴风雨般的教育。当然孩子的还嘴,一定会造成家长十分生气,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先不要发火。 除此之外,第一

  • 当个优雅妈,完胜两岁儿的「不要不要期」
    当个优雅妈,完胜两岁儿的「不要不要期」

    当个优雅妈,完胜两岁儿的「不要不要期」 记得在墨墨要满两岁前几天,我在粉丝团po过一次,妈妈我与当时爱说「不要」的墨墨过招纪录,妈妈我可是大获全胜。当时就有其他妈咪提醒我,孩子是会不断升级的,后来果真墨墨的「不要」的技能狂点,有时还偷开外挂,而妈妈我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只好不断的提升我的奥义。 就这样你一来我一往的高手过招,最后决定把这些招数和祕技纪录下来,来传授给其他正被孩子「不要不要期」困扰的爸妈们参考参考囉! 其实在结婚以前,我的牌气不是很好(笑),还没生小孩之前,在路上看别人的小孩又吵又闹,当时我真心觉得自己如果生了小孩,应该是很容易失手打死小孩那种妈妈。 但自从生了墨墨之後,我才发现原来我人生的耐心,都被安排使用在小孩身上啊!真的,我每次安抚完吵闹不休的墨墨时,都会自己坐下来思考,我怎么能这么有耐心的没发牌气啊?真的是连自己都

  • 有些“勇敢”要教会孩子说不
    有些“勇敢”要教会孩子说不

      1.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   2.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要敢于说“不”。   3.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4.晚上女孩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5.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   6.女孩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7.应该避免单独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   8.不随便喝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   9.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发觉有陌生人进入应果断开灯求救。   让孩子学会说“不”,让孩子学会适当的反抗。

  • 优秀的孩子都是从培养好性格开始!
    优秀的孩子都是从培养好性格开始!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 姜涞幼儿时段没有参与技能型培训班,比如唱歌跳舞乐器表演都是靠电视机。很多大人奉信小朋友三岁四岁不能看电视得看绘本看书的理论。 这是我觉得挺荒谬的理论,绘本有绘本的好处,但电视节目是在幼龄语言能力不强不识字的阶段最好的信息传达工具。 为什么不能看电视呢?选择性的给孩子看电视并无坏处,比如巧虎、朵啦之类的小朋友都是不错的学识性节目。而姜涞我们更没有限制她只能看儿童节目。爷爷奶奶是综艺控,姜涞跟着一起把电视台所有综艺节目都看了。不经意里学会很多歌曲,也成为她日后cos模仿的才艺。行走在各大卫视综艺节目中。没有精湛的歌艺、舞技,乐器特长。她也可以另辟蹊径。 在3岁电视节目里,她自己诠释对幸福的理解,让电视台的编导震惊。而这个机会仅仅是她在星巴克边唱边跳,吸引了正在一旁开创作会的电视台编导们。 电

  • 担心孩子的语言发育会落后同龄人,看看自己拖累孩子没?
    担心孩子的语言发育会落后同龄人,看看自己拖累孩子没?

    自家孩子的语言发育会落后同龄人,家长们难免焦虑,孩子语言迟缓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常收到妈妈们的留言,对自家孩子开口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感到特别焦虑,但又无从下手。有些妈妈为了能让孩子说话流畅、表达清楚,还专门为孩子报了语言训练班。然而,家长们却不知道,正是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的语言发育没有按照正常标准轨迹来,落后了同龄人一大截。 生活在这4种家庭中,孩子的语言发育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迟缓,家长们,对照看看自己拖累孩子没? 1.老人负责带娃 很多家庭都是老人负责带娃,年轻父母负责赚钱养家。在这种模式下,十分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老人的生活比较单一,买菜、做家务、看电视等等,和孩子的交流少,也不会不知疲倦的和孩子说话,进行互动,甚至相信“贵人语迟”的说法,在这样缺乏语言刺激的环境下,很容易错过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期。

  • 家有“熊孩子”怎么教育
    家有“熊孩子”怎么教育

    家有“熊孩子”怎么教育 1.顽皮要适度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大人应允许孩子有顽皮的行为,但不能没有限度。孩子在顽皮时,也在观察大人的底线,如果一味溺爱放纵,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要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应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免除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对于孩子,打骂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也会给他造成不良影响。 3.需要循序渐进 想要改造熊孩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虽小但是自尊心很强,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将其带到没人的地方再进行耐心教育。 4.要赏罚分明 熊孩子所表现出的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都是孩子的天性,家长想要孩子变得人见人爱、乖巧听话,需要平时长